第二百七十五章大勢
第二百七十五章大勢
劉虞覺得自己輸得很冤枉。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做了“萬全”準備,而且都是按照兵書上所說排兵布陣,這樣都會吃了敗仗,劉虞覺得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自己手下的甲士們太沒用。所以,他一點都沒有自責,只是怨恨自己麾下的甲士們辜負了他的期望。
劉虞勉強也算是個宗室,當然,在這個時代,基本只要是姓劉,又能做官的,都會吹噓自己祖上是某代的皇親。此外,他還是個文官。文官得講究氣節,就算是打仗輸了,敵軍已經攻入城中,也得有風骨。所以,身為宗室又是文官的劉虞,穿上自己的官服,正經八百的坐在刺史府中,還特別泡上一杯香茗,就那么傻里吧唧的等著公孫瓚。
在劉虞看來,公孫瓚不過是個鄉下地方的太守,之所以會起兵攻打他,最多也就是為了多拿點錢糧。自己是打輸了沒錯,可那又怎么樣?公孫瓚那貨,難不成還敢殺了他皇親國戚又是幽州刺史的劉虞劉大人不成?所以,劉虞一點都不急,就算手下都已經跑光了,依舊老神在在的等著。
只不過很可惜,公孫瓚是個武夫,而且是個有點眼光的武夫。早已經看穿了如今的大漢朝日薄西山的公孫瓚知道,就算世人吹噓陳濤如何國士無雙,但如今能夠勉強維持司隸和涼州就已經不錯了,三年五載之內,朝廷想要管到幽州來,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所以,公孫瓚心里早已經打定了主意。
為了防止劉虞跑了,公孫瓚打入涿郡,當戰事稍稍穩定之后,下的第一道軍令就是緊守四門,絕對不能讓刺史大人就這么跑了。只不過,當他走進刺史府,繞過影壁看到劉虞正像是等待他覲見一樣,老神在在的跪坐在錦墊上時,公孫瓚第一個反應就是拔刀。
別誤會,公孫瓚是想要殺劉虞,但起碼還沒急迫到如此程度。作為戰勝者,他自然很享受奚落失敗者的感覺。只不過,此刻的公孫瓚卻沒了那份心思,因為當他看到劉虞那胸有成竹的樣子,第一反應就是周圍有埋伏!
折騰了半個時辰,當公孫瓚麾下的親兵,幾乎將整個刺史府都拆了,就差把地上的青石板都全給挖起來,都沒找到半個想象中的刺客時,公孫瓚知道自己被劉虞給耍了。當然,他可定不會承認是自己被自己給耍了……
“老頭,莫非某的刀不利否?”公孫瓚滿臉黑線,走進刺史府的大廳,完全像是反派角色般開口。
劉虞終于睜開了閉著的眼睛,一副風輕云淡的樣子,這一刻仿佛乃是東方不敗附體,盡顯天下第一高手的氣度,淡淡的說了一句:“公孫將軍有禮了。”
公孫瓚一愣,險些被劉虞的氣勢給壓住,心中不由開始嘀咕起來,眼睛也瞄向劉虞擱在一邊的佩劍。心中不由暗自想道:莫否這老頭,乃是不世出的高手?
心中如此一想,手中握著的刀便更緊了三分,公孫瓚扯著喉嚨給自己壯膽喊道:“如今你涿郡已破,老頭你已是本將的囊中之物,若是識相早早歸降,本將或許還能留你一條生路!”
剎那間,劉虞雙眼大睜,隱隱背后怒焰飛騰,緩緩抬起手指,指向公孫瓚。那一抹風情,實難用言語表達。
“你乃遼東太守,老夫乃是幽州刺史,以下犯上,私起刀兵,公孫瓚難不成你想造反?”
公孫瓚愣住了,此刻他完全聽不懂劉虞在說什么。一時之間,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智商下降,還是眼前的死老頭,用了某種上古高階語言,讓自己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
“老夫勸你,懸崖勒馬,立刻退兵出城,否則……哼哼。”劉虞不屑掃視公孫瓚一眼,靜靜的坐下,再次閉起了眼睛。
可憐的公孫瓚還沒見過空城計這出戲,要不然保證對著眼前的死老頭一陣拳打腳踢。不過,公孫瓚也不是多疑的司馬懿,自然也不會就真的這么退兵。只不過,舉棋不定之下,還真擔心眼前的死老頭是不是有什么絕技沒用出來。
“狗官,見我家將軍還不下跪!”一旁的親衛早已經看不下去了,都已經快要人頭落地還要裝?當下,上前飛起一腳,便將劉虞踢飛出去。
“啊呀!”劉虞吃痛,捂著老腰,哼哼唧唧的罵道:“還有王法嗎?不怕朝廷將你等滿門抄斬嗎?老夫乃是劉氏皇族,乃是幽州刺史!”
起先那親衛沖上去的時候,公孫瓚還是心下一驚,只不過來不及將他拉住。不過現在,他卻是明白了過來了。搞了半天,這老家伙就是在我面前糊弄人呀!
覺得自己純真的心靈受到了欺騙,而且是不止一次欺騙!公孫瓚怒了,滿腦袋黑線的大聲喝道:“給某宰了這老狗,剁成肉泥喂狗!還有這老家伙的家眷,一個都別放過!”
“諾!”眾親衛們早已經按耐不住,當下沖了上去。
于是,幽州刺史劉虞就這么悲劇了,當然他的家眷也因為他膽敢“戲弄”公孫瓚而全部一起悲劇。
公孫瓚得了幽州之后,立刻就將自己的老巢搬到了涿郡。比起苦寒的遼東,涿郡簡直就是人間天堂。當然,自己的老窩也不會完全放下,他將遼東交給了公孫度。
隨后,公孫瓚麾下大軍迅速掃平幽州剩下的城鎮,當陳濤接到密探帶來的文書時,整個幽州都已經落入了公孫瓚的手中。
此刻,在黃河以北的大漢土地上,若是袁紹沒有用計拿下青州半壁江山,公孫瓚反而成了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幽州和遼東落到了公孫瓚的手中,冀州的一半和青州的一半在袁紹的掌握下。并州依舊名義上屬于朝廷,但是實際陳濤只能控制邊境一帶丁原留下的殘部,其他主要城鎮皆處于混亂之中,有地方大員掌控的,也有黃巾余黨控制的。而鄴城為中心的冀州西部則屬于陳濤的勢力范圍。至于兗州,則由幾路諸侯控制,其實實力最強的自然是袁術。
漢中張魯被滅之后,陳濤的勢力范圍已經直接與袁術、張揚所部比鄰。蜀中劉焉到現在為止名義上臣服朝廷,但實際卻在做他的土皇帝。至少,到現在為止劉焉還算是陳濤的同盟,并且憑借蜀中的地形優勢,一時半會也沒有哪路諸侯會來找他的麻煩。
徐州依舊十分平穩,除了偶爾要擔心占據青州半壁的黃巾會不會南下之外,丹陽子弟守備的徐州可說是一片升平。豫州一部、兗州一部、揚州一部皆落入了袁術的手中。
事實上,現在除去陳濤之外,實力最為強大的反而是勢力呈現斜長條形的袁術。最北端以重鎮宛城為中心,南端則以壽春為治所。不管是宛城也好,還是壽春也罷,皆是大漢重鎮,原本人口就多,特別是壽春,經濟發展非常快,隱隱已經成為除去荊州襄陽之外,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憑借這些有利條件,袁術手下已經擁有三十余萬大軍,隱隱能與北方陳濤抗衡。
荊州劉表可是正宗的皇親,更得到了荊州門閥世家的全力支持,再加上荊州得天獨厚的地里環境,雖然并未參與過什么正式的戰爭,但是卻無疑是南方最強大的諸侯。
只不過,最近劉表的心情不太好,原因很簡單,只因為自己手中有個不聽話的下屬。
在幾年前,聯軍攻打司隸的戰爭中,幾路還能勉強保持元氣的勢力中,風韻猶存的熟女孫堅無疑是最惹人注目的一路諸侯。孫堅的眼光獨到,也很有野心。在見識到陳濤軍的強大之后,立刻選擇退去,從而保持了自己手中的實力。這場戰爭雖然聯軍并沒有獲勝,但是孫堅卻看到了大漢的未來。
日薄西山的大漢,再也已經無力阻止天下紛亂,各路諸侯混戰成王敗寇的時代已經開啟。看到了這一點的孫堅,返回長沙之后,當機立斷很有魄力的放棄了荊南長沙太守的職位,率領麾下五萬虎狼之師,橫掃江東各地。短短幾年時間之內,不但滅掉王朗、楊白虎等人,幾乎拿下了揚州全境,并且以建業為治所,興兵攻打交州。
孫堅的戰略方針很明確,以長江為天塹,占領長江以南的土地,進而遙望中原。可是說,這個方針真的很不錯,而荊州劉表雖然很不愿給孫堅發展的機會,但是由于荊州氏族勢力太大,不管是做什么都需要牽扯到各方利益,所以幾次劉表想要出兵滅掉孫堅,但最終都沒有成行。也正因此,才給了孫堅寶貴的時間。時至今日,劉表再想要做些什么,也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孫堅占領江東。
只不過,自從孫堅開始出兵交州之后,她的麻煩也來到了。交州民風彪悍,山越族驍勇善戰。若是遇到孫堅軍大股部隊,他們便躲入叢山峻嶺之中,而一旦找到機會不是突然從山中殺出,就是洗劫孫堅軍的糧道。如此反反復復兩年多,愣是讓孫堅沒辦法徹底平定交州,使戰爭進入了膠著狀態。
放下了手中的密報,陳濤搖了搖頭就將其丟到了一邊。對于他來說,別說是遠在交州的孫堅,就算是近在眼前的上庸張揚,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出兵將其滅掉。
殺人奪城搶地盤這種事情,到現在陳濤也算是早已經得心應手。畢竟,亂世之中,你不殺別人,就是等著別人來殺你。可是,飯得一口口吃,做什么事情都必須要量力而行。
原本準備開春之后才開始進攻漢中,這也是計劃中全年唯一的戰事。但是沒想到張魯自己找死,以為找到了什么神藥,就開始對司隸挑釁,于是張魯悲劇之后,漢中就落到了陳濤的手中。
張魯不算有什么才干的君主,但就算是這么一個人,也可以憑借漢中一郡便抵擋住劉焉的數年攻擊。就算劉焉手下都是泥捏的,也足以看出漢中的不凡。
漢中郡的人口,高達百萬,在漢朝這個數字可是非常驚人。而且漢中地處蜀中門戶,又連接中原大地,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地位都是舉足輕重。如今,陳濤自然會要好好消化這塊寶地,否則他也沒有必要當初攻打漢中時先狠狠打痛張揚和袁術,讓他們短時間內不敢輕易挑釁,換取休養生息的時機。
如今,韓遂坐鎮涼州,張濟鎮守長安,漢中交給了李傕,東邊虎牢關有徐榮,而北方去卑也已經與陳濤和平共處。可以說,現在是司隸發展的最好機會。即便燃起戰火,一時之間也不會燒到司隸,足夠給陳濤反應時間。
陳濤手中的軍力已經達到了非常龐大的地步,洛陽周邊青龍、朱雀、白虎三軍滿編三十萬。洛陽城衛軍三萬,羽林軍一萬,長安鎮守府三萬,武威鎮守府五萬,漢中鎮守府計劃也會有五萬大軍,虎牢關駐軍三萬,再加上各地城鎮你一千,我八百,林林總總算下來,陳濤麾下已經超過了五十五萬正規軍。
如此龐大的軍力,自然給司隸百姓們帶來了更強的安全感,可反過來說,每年消耗掉的軍餉、糧草等物資,也是天文數字。正因為如此,陳濤計劃多年的純步卒征北玄武軍,到現在不過是個計劃罷了。更何況,即便是收留了許多流民,到現在為止,司隸、涼州加上新奪來的漢中,整個陳濤勢力范圍內的總共人口數才堪堪八百萬。
正規軍的比例已經達到了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七,這種超高的比例,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地方生產。若是沒有軍屯和民屯,光是糧食恐怕都無法自給自足。
不過,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逐漸過去。如今司隸的經濟正在逐漸轉好,就連朝廷的財政,雖然還比較艱難,但卻已經不像早些年需要靠抄家滅族來補充。就像當初陳濤說過的豪言壯語一樣,三年時間,司隸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比起最初陳濤進入洛陽時,連攻城打仗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如今麾下更是人才濟濟。文官以荀彧為首,戲志才、郭嘉、賈詡皆是一時之選。荀彧和戲志才精于政務,只要陳濤與她們商定了內政治理的大方向,她們便會兢兢業業的將一切處理的井井有條。賈詡精于律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小時候生活的影響,賈詡在洛陽城中可是有賈魔頭的雅號。凡是被她逮到,不死也會脫成皮。郭嘉雖然看著不著調,但是在軍事上的天分無人能及。排兵布陣或者運籌帷幄,戰場之上遇到什么難題,陳濤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位妖嬈艷麗的女子。
武將之中隱隱以趙云為首,張飛、呂布皆是世所難見的萬夫敵。張繡、趙靈兒、馬超、太史慈雖然略遜一籌,但換成別家諸侯,都可以將其當成是最強戰將。剩下,夏侯姐妹、管亥、曹女王、曹洪、張遼、徐榮等也盡皆是軍中大將之選。就連不通戰陣的韋兒,僅以武力論,就連趙云都要覺得頭痛。
一想到這些或是端莊穩重,或是古靈精怪的大小美女們,陳濤不由嘴角上翹,露出一絲笑意。
“陳大哥,你笑什么呢?”韋兒看陳濤放下文書之后,盯著茶杯發呆,不由好奇的問道。
今日趙云前往青龍軍中,小呂布和韋兒便陪在了他的身邊。吃貨呂奉先自然是捧著一盤點心瞇著眼睛,一臉享受的在邊上大嚼,韋兒則十分乖巧的跪坐在陳濤的身邊。
來到洛陽之后,韋兒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適應。畢竟,在烏丸部落時,即便是有巫醫關照,但她還是一個奴隸身份,但到了京師之后,可愛乖巧的韋兒自然是得到眾人的寵愛,陳濤更是不會虧待身邊的小丫頭。那段時間里,每當有侍女要服侍韋兒時,她就會顯得很茫然。綾羅綢緞所制的衣衫,更是穿在身上渾身不對勁。
幸好韋兒乖巧,再加上陳濤也怕她不適應,每天都會將她帶在身邊,因此經過幾個月時間,韋兒也已經開始逐漸習慣了現在了生活。只不過,每當陳濤在看文書處理公務的時候,她都會像現在這樣,安靜的就像是一個可愛的蠟像,只有當陳濤處理完之后,才會開口說話。
自從前段時間的風波之后,陳濤的個人防衛被諸女控制的更強。趙云和張飛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從軍中選擇一批忠實可靠的甲士,由她們為首的大將們親自教導,賜予番號“龍虎衛”。這批五百人的特殊部隊,分為十衛,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為陳濤擋刀。若說他們的武藝,恐怕軍中一些千人將都不是對手。
每當陳濤進出之時,龍虎衛中便會有一衛跟隨在身邊,只不過不會讓陳濤發現罷了。然而即便是如此,趙云和小呂布還是會每天分出一人,跟隨在他身邊。只不過,現在又多了一個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