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擇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擇后

第二百七十四章 擇后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4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第二百七十四章擇后

第二百七十四章擇后

第二百七十四章擇后

認真說來,伏壽知書達理,長的也是清新可人,可以說完全具備成為皇后的條件。最初的時候,劉協也帶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并不怎么抗拒這位漂亮的美人。只不過,逐漸的接觸過程中,伏壽偶爾會展現出的強勢,讓劉協漸漸對她起了一絲反感。

然而,這些都并非最主要的原因。真正讓劉協開始抗拒選伏壽做皇后,還是因為他心中已經有了另一個美人的影子。那就是寄居在曹女王府中的任紅昌。

雖說任紅昌只是一個平凡的寒門女子,事實上就算是做個宮中美人,她也不夠資格。但是,在劉協眼中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一個才十幾歲情竇初開的少年,一旦心中有了某個女子的影子,想要克制住,特別是因為一些外力而克制住這種思念,是很種十分困難的事情。更何況,劉協還是一個皇帝。

當初,劉協的心智被鬼玉所迷惑,也將心中的欲望無限放大。雖說這種迷戀,很大程度上有鬼玉的影響,但不可否則,劉協本身的感情也占了極大的因素。如今,劉協已經從鬼玉的影響中擺脫出來,但是心中對于任紅昌的思念卻也并未消失。更何況,他已經打聽的很清楚,陳濤最初確實救過任紅昌,但之后兩人之間并無任何關系。在他看來,自己的老師周圍已經有太多的漂亮姐姐,根本不會再和自己爭任紅昌,所以唯一的阻礙便是任紅昌自己的心意。每每一想到,任紅昌的心思都在陳濤身上,劉協心中就有些無奈。

如今,宗人府已經一而再的要求劉協趕緊決定皇后的人選,準備皇帝大婚事宜,劉協就覺得心中更為煩惱,不由在這御書房中獨自踱步。

“陛下,丞相大人求見。”小黃門的聲音從殿外傳來,驚醒了依舊煩惱的劉協。

“哦,請老師進來吧。”劉協咬了咬嘴唇,鎮定心神走到中央,整了整自己的龍袍。

片刻之后,御書房的殿門打開,陳濤在趙云的攙扶中走到殿中,正欲行禮,卻已經被劉協上前一把托住。

“老師切勿多禮。如今老師身體尚且未有復原,不可太過勞累,趕緊坐下吧。”劉協扶著陳濤落座之后,才貼著他的身邊坐下。

望著眼前日漸長大的少年,陳濤心中也是感慨良多。想起最初見到時,那個躲在漢靈帝身后探頭探腦的小家伙,如今已經有了帝王的威嚴,陳濤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子侄成年般欣慰。

“濤聽說,宗室已給協兒選定了皇后的人選,不知是否已經決定?”陳濤笑著問道。

一聽陳濤的話,劉協眉頭微微一皺,但很快紓解開來:“確有此事,只是……”

劉協先前皺眉的樣子,自然已經落到盯著他看的陳濤眼中,只不過陳濤卻不明就里,還以為是劉協不中意皇后的人選,便探出手拍了拍劉協的肩膀,隨意的說道:“協兒乃是當今天子,天下女子想要嫁入皇宮的何止千萬。若是宗室所選女子不合協兒心意,便重新選擇就是。還是說,協兒心中已有了合適的人選?”

劉協抬頭望向陳濤,發現他雙眼之中一片清澈,心中松了口氣,明白陳濤是真的不知道。當下咬了咬嘴唇,心中暗自鼓勁一番后,紅著臉點點頭說道:“不瞞老師,小協兒確實心中有了人選。只是……”

聽聞劉協心中真的有了人選,陳濤內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頓時大包大攬的說道:“哦?協兒且說,究竟是哪家的大家閨秀?若是宗人府不愿為協兒做主,濤必會為你上門說親。”

劉協見陳濤說的認真,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把心一橫,就將任紅昌之事說了出來。

“任紅昌?”陳濤仔細思慮一陣,發現記憶中洛陽并沒有哪個大家族姓任,便將目光投向身后的趙云。

趙云的記憶力顯然要比陳濤好很多,此刻已經帶著幾分不確定,小心說道:“陛下口中的任姑娘,可是當初被先生所救,如今一直居住在孟德府中的任紅昌姑娘?”

聽趙云如此一說,紅著臉的劉協連連點頭,而陳濤也仿佛是回憶起了那個惹人疼惜的酒樓女子。

只不過,陳濤的反應卻不像劉協希望的那樣,立刻拍著胸脯承擔下來。

陳濤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初入洛陽的毛頭小子,在朝中多年,即便再怎么保持心境,考慮事情的角度也已經與往日不同。此刻,他皺眉許久之后,才輕嘆一聲說道:“協兒,那任姑娘雖然花容月貌,實是人間絕美,但畢竟出生寒門。協兒貴為大漢皇帝,若是取一個來歷不明的平民女子,這……”

聽聞陳濤的話,劉協低下頭,沉默不語。其實劉協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認罷了。認真說起來,就算是陳濤以丞相的身份,要是取個平民女子,也會惹人閑話,更何況是皇帝。等級森嚴的大漢朝里,所謂草雞變鳳凰的事情,也僅僅是存在于傳說中。

眼見劉協露出落寞的神色,陳濤心中一疼。眼前的少年可是自己從小見著長大,在他心中劉協實在吃了太多的苦,也受了太多的罪。如今,遇到一個自己心愛的女子,卻因為身份的原因而只能被迫分離,陳濤實在是有些看不過去。

低下頭仔細思索,大殿中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之中。正當劉協嘆了口氣,想要放棄時,陳濤卻是一拍手掌,帶著幾分歡喜說道:“有了!若是協兒真不計較任姑娘出身貧寒,濤倒時有一計,可以讓協兒抱得美人歸。”

“老師,你說的可是真的?”劉協立刻瞪大了眼睛,望著陳濤滿臉期待的樣子。

“哈哈……”陳濤一聲長笑,隨即指指自己的鼻子說道:“協兒,你看,若是濤的妹妹嫁給協兒,世人可會說門第不夠?”

劉協本就聰慧,見陳濤如此說,哪里還會猜不到他的用意,雙眼頓時放光。

陳濤笑瞇瞇的說道:“待明日,濤去孟德府上,收那丫頭做干妹妹。幾日之后,便由濤做媒,將其送入宮中。只不過,究竟能給她什么樣的名分,就得看協兒你的了。”

劉協滿心歡喜,哪里還會有什么反對的意見,當下連連點頭,心中已經想著該如何說服那群頑固不化的宗室老頭。

然而,只不過才歡喜了片刻,劉協的目光卻再次黯淡了下來,甚至雙眉緊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陳濤眼見劉協的神色變化,不由心中好奇:“協兒為何又愁眉不展?”

劉協沉默片刻,終于抬起頭,咬了咬嘴唇,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之后,才慢慢開口說道:“不瞞老師說,其實那任姑娘在老師離開京城的時候,小協兒已經見過。當時,小協兒也曾經提出要將她帶入宮中,但卻被她一口拒絕。此后,小協兒曾經多方打探,得到的消息卻是那任姑娘已經心有所屬,而那人……那人……那人正是……老師。”

話音落下,陳濤的嘴巴張的老大,半天才吱吱嗚嗚的說道:“這……這……這是怎么回事?濤除了當初在酒樓中與她見過之外,只不過有幾次去孟德府上飲酒時偶爾遇見,如何會與那任姑娘有染?”

劉協連忙擺手說道:“老師誤會了。非是老師與任姑娘有染,只是那任姑娘似乎感念老師當日的救命之恩,此后就……”

陳濤總算明白,這也算是無妄之災,在自己根本不知道的情況,有個天仙般的美人將心綁在了自己身上。如今,卻恰好被劉協看中,才有了如今的這番變故。

陳濤回身望了一眼趙云,雖然此刻的趙云面色平靜,但是熟悉她的陳濤又會如何看不出,此刻趙云的心情也算不上好。

心中輕嘆一聲,陳濤點點頭說道:“這本就是一場誤會,若是濤不知便也罷了,如今知曉卻也要解開才好。協兒且安心,明日濤去孟德府上,且先探探那任姑娘的心意,也將濤的想法與其說清。若是那任姑娘確實不愿意進宮,協兒便也歇了心思,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但若是能夠解開誤會,便按濤所說,將其收為義妹。協兒,你看可好?”

劉協想了想之后便點頭答應。他也知道,若是任紅昌真的不愿意,就算是他想強行將她帶回宮中,怕是陳濤也不會答應。

離開皇城的路上,陳濤輕嘆一聲,像是自語,又像是對身旁的趙云說道:“今日濤才知道,協兒會被輕易迷失了心智,也非是他心智不堅。若換成是濤,心中所愛卻想著另一個男人,恐怕也會恨之入骨吧。”

第二日,原本按照計劃,陳濤想要去曹女王府上找任紅昌談談劉協之事。但最終想了想,這種事情自己一個男人確實不好開口,于是便拜托了最為穩重的虎牙妹子前去探探口風。然而,就在這一天,來至關東的情報,卻讓他的心思不再放在兒女情長上。

今年的冬天,注定不是個平靜的寒冬。張魯突然在寒冬起兵騷擾司隸,已經落得事敗丟失漢中的下場。而在關東大地上,同樣有與張魯相似的悲劇人物。

幽州刺史劉虞,從去年開始就與遼東太守公孫瓚之間關系極為緊張。公孫瓚原本并沒有很大的野心,作為時代鎮守遼東的公孫家族的繼承者,公孫瓚原本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壯大遼東軍力,將盤踞在關外的烏丸西方部落給徹底壓服。

然而,幾年前在經歷過袁紹的號召,參加過聯軍之后,公孫瓚這才發現,原來天下群雄竟如此之多,光是各地諸侯的精銳兵馬,便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看過陳濤麾下的精兵之后,公孫瓚更是心生羨慕,因此回到遼東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信問劉虞要錢要糧。

公孫瓚的眼光不錯,他知道聯軍雖然敗北,但是真正的亂世也必然從這次戰爭之后開始。亂世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在他眼中,除了兵權還是兵權!而遼東苦寒,除了偶爾有些人參之類的出產之外,基本沒有特產可言,就連人口都十分稀少。要想在這種什么都缺的地方發展起來,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會受制于環境而沒辦法大展拳腳。更何況,公孫瓚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是像陳濤那樣,可以將一地治理的繁榮富強。

所以,公孫瓚想了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既然自己的地盤不好,那就換個地盤,或者說搶下別人的地盤。而在他眼前,最好欺負,也最容易下手的,自然就是懦弱的劉虞。

幽州作為北方門戶,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外族的侵襲,因此幽州雖然人口不多,但是軍力比卻非常高。遼東更是重中之重。起先,公孫瓚以外族壓迫,必須提高遼東的軍力為理由向劉虞要錢要糧,劉虞竟然毫不懷疑的就極力滿足。但慢慢的,公孫瓚的胃口越來越大,而劉虞也漸漸發現,手中已經掌握十五萬大軍的公孫瓚竟然一兩年下來根本沒有進行過一次出塞作戰。到了這個時候,劉虞要是還不清楚公孫瓚想干些什么,那么他也真的是蠢到家了。

為了遏制住公孫瓚,劉虞開始停止向遼東運送大批錢糧,也在涿郡當地開始廣募甲士。當年劉焉治理下的幽州,確實富裕不少,再加上整個黃巾動亂中,幽州受到的損失極小,因此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劉虞控制的兵馬也迅速從三四萬人增加到十余萬,形成了近一年以來東部幽州與西部幽州之間的對峙局面。

公孫瓚原本最希望的情況是和袁紹聯手,袁紹從西方進攻幽州,而公孫瓚則從遼東南下,兩方合攻幽州。然而,袁紹幾經考慮之后,卻婉言拒絕了公孫瓚的請求。反而在去年,突然南下趁著劉備和孔融的聯軍與黃巾余黨激戰時,一舉擊潰劉備軍,奪得青州的半半壁江山。

袁紹的突然發力,也刺激到了公孫瓚的野心。雖然他的能力并不算很強,但在用兵上也有獨到之處,很快就看出。若是自己不能很快奪取幽州,恐怕等袁紹消化了新得到的土地之后,回頭再攻打劉虞時,就沒自己什么事了。于是,借著遼東將士本就習慣冰天雪地中作戰的優勢,公孫瓚在新年剛過之后,留下三萬大軍鎮守遼東,隨即盡起十二萬大軍南下逼近涿郡。

這些情報,本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送到了洛陽。只不過,當時陳濤正受困于張魯突然發兵攻打司隸,而其后又出現被刺的風波,自然也就不會引起多大的關注。而就在半個月之前,公孫瓚與劉虞之間的交鋒卻已經分出了勝負。

新年剛過之后,公孫瓚起兵十二萬,直逼涿郡,一路上除了少數一兩處縣城負隅頑抗之外,幾乎各地望風而降。僅僅一個月時間之后,公孫瓚的兵馬就已經逼到了幽州治所涿郡城下。

此時,公孫瓚的兵馬士氣正好,劉虞若是將手中十萬兵馬盡數駐扎在涿郡城中,依靠涿郡堅固的城池死守,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畢竟,涿郡在劉焉時代就已經經歷過數次修整,城中又囤積足夠幾年食用的糧草,而公孫瓚的兵馬遠來,本就糧草不多,只要能夠守到其糧盡,就算公孫瓚有天大的本事,也得乖乖退兵。

然而,此刻的劉虞卻忽然“天才”了一番,不顧麾下的反對,分出五萬大軍駐扎城外,自以為可以將城外大軍當成擋箭牌,讓公孫瓚無法順利攻城。甚至還覺得,若是自家分兵兩處,護衛犄角,公孫瓚想要攻打也必有顧忌。

劉虞的想法很美妙,但是卻完全沒有考慮到,公孫瓚的兵馬本就比自己多,而且大多數又是與塞外烏丸人經過實戰的精兵,而他手中的則絕大多數都是剛剛招募,甚至還沒見過血的新兵而已。兵力處于劣勢,士兵的素質更是天差地別,就如此還想要想與強敵野戰,簡直是自尋死路。

果然,公孫瓚聽從麾下謀士的建議,以四萬精銳牽制住涿郡城中的大軍,余下八萬則猛攻城外駐扎的劉虞軍。雖然不算很順利,但是經過近一個月的猛攻之后,城外劉虞軍非死即降。而這段時間里,劉虞雖然也數次想要出城救援,可卻始終不得其法,平白消耗了近兩萬軍力,卻依舊沒有突破公孫瓚的封鎖。

本就沒有任何外援可找,涿郡根本就相當于是一座孤城,又加上劉虞自作聰明的瞎指揮一通。原本尚且有可能守住的涿郡,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近七萬大軍被殲滅,僅僅剩下三萬多人,面對十萬遼東軍的圍攻。

涿郡畢竟是座堅城,在加上守城的將士大多數家眷都在城中,因此即便不利,依舊堅守了兩個多月。只可惜,在遼東軍不惜人命的強攻下,最終還是沒有守住,讓公孫瓚破城而入。

無彈窗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