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三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序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娘三國 >>娘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序幕

第二百五十三章 序幕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2日  作者:北國的雪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北國的雪 | 娘三國 
第二百五十三章序幕

第二百五十三章序幕

防守陽平關的張魯軍,雖然對城外偷襲一直提高警惕,卻怎么也沒想到,敵軍會從內部打開城門。要說楊任也算是小心謹慎,就連那平常絕對不會開啟的鐵閘絞盤機關處都安排了百人。但卻沒想到,張繡等人冒充援軍,僅一個照面就將這些守軍殺死。

如今,十余名張繡麾下力士正合力推動絞盤,重達數千斤的鐵閘正一寸寸的向上抬起,而張繡則單槍匹馬立在距離城門洞最近的城墻上下通道前。只見張繡手中一桿銀槍飛舞,那些被匆匆從城墻上順著通道沖下,想要奪回城門的守軍紛紛被其挑死槍下。

另一邊,張遼不等鐵閘完全打開,就從地上滾出鐵閘,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強弓,張弓搭箭,向著半空怒射而出。特質的箭矢,帶著刺耳的嘯聲與點燃的火光直沖半空。

響箭飛射出不到片刻之后,就見太史慈和張飛二人率領麾下僅有的三百騎兵飛馳而至。其身后更有三萬步卒正狂奔而來。

原來,當初賈詡設計之前,就知道潛入城內的內應很難在指定的時間打開城門,若是讓他們在開城之前還要預先通知城外攻城軍,實在是強人所難。因此,早早就做出約定。從張飛軍抵達陽平關開始,每夜都會裝成偷關而在城外安排伏兵,這因為如此這些日子來,才會數次被守軍發現有敵軍準備夜襲。

今日,待見到張遼射出的響箭記號,早已經苦等數日的太史慈和張飛哪會有所猶豫,當下便拍馬率先趕制。此刻,碩大的城門鐵閘,才堪堪升起一半。

“文遠辛苦了,繡兒呢?”張飛在張遼面前停住戰馬,笑著問道。

張遼一抱拳,隨即說道:“張將軍還在城中堵住敵軍,末將先出來給大帥報信。”

“哦,既然如此,且與我殺入城中。”張飛一聽張繡尚且在苦戰,當下也不再廢話,不去管那些還未抵達的步卒,一揮手中蛇矛,與太史慈一起便率著三百騎兵當先沖入城中。

當張飛沖入關中的時候,正好一支趕來支援的守軍出現在街角。張飛一馬當先,怒喝一聲,胯下烏騅戰馬四蹄飛奔,像是一支墨黑箭矢刺入守軍的陣型之中。虎牙妹子天生神力,手中蛇矛大開大合,不是幾名張魯軍士卒被攔腰斬成兩截,就是像樹葉般被挑飛到空中。

張魯軍中本就無有猛將,守軍們何曾見過如此孟勇的武將?當下,原本還想憑借人數優勢奪回城門的張魯軍,短短片刻之內就被張飛殺的人仰馬翻,毫無招架之力。

在張飛沖向奔來的守軍時,太史慈已經一轉馬首直接向張繡處奔去。雖然太史慈已經看出,城墻上的那些守軍根本無力突破張繡的堵截,但是她擔心張繡奮戰時間已久,怕有一個閃失。至于張飛那邊,太史慈很清楚,張魯軍中根本不可能出現能與之抗衡的戰將。

“繡兒,我來助你!”太史慈一聲嬌喝,身入電芒從馬上飛躍而起,直撲向張繡身邊。

張繡一見太史慈到來,心中大定,手中銀槍更是舞的如同怒濤一般,守軍根本連近身都做不到,更別說想從她面前突破過去。有了太史慈的加入,那條原本就狹小的通道上,努力向下沖的守軍們竟然開始逐漸后退,反而被其二人慢慢逼回了城墻之上。

“殺!”一陣怒濤般的吼聲傳來,陽平關的鐵閘終于被完全打開,城外三萬步卒也在此時沖入城中。當潮水般的張飛軍沖入關中之時,張魯軍終于知道大勢已去,再無回天之力。

洛陽,皇城南宮德陽殿。

“荀愛卿,虎賁軍重整一事,不知進行的如何?”劉協頭戴九簾珠冠,端坐在龍椅上,變聲期的聲音,顯得有些沙啞。

位列朝班之中的荀彧暗自苦笑一聲,低頭走出,拱手說道:“陛下,去歲洛陽財政艱難,如今兩宮禁衛,羽林軍已有萬人,比之靈帝時期也不枉多讓,所以……”

宗正劉艾,在荀彧還未說完之時,便已經走了出來,沉聲說道:“荀大人,那羽林軍皆是步卒,平日里又負責兩宮安危。若陛下留在兩宮之中,自然是夠了。可若是陛下想要春圍秋獵,無有虎賁鐵騎護衛,總歸是不妥。”

“劉大人所言極是。”荀彧向劉艾方向拱了拱手,隨即平靜的說道:“此時下官也已與丞相大人言之,丞相大人之意,若是陛下想要出城,可隨時調派洛陽城外數萬鐵騎護衛,絕不會讓陛下身陷險境。”

侍中董承眼珠一轉,出班面帶不豫之色的喝道:“城外駐軍皆是草莽之輩,不通禮儀,不知皇家威嚴,如何能夠護衛陛下?丞相數次征兵,陛下皆一眼而準,如今陛下不過想要重整虎賁鐵騎,爾等便推三阻四,豈是人臣之道?”

若說劉艾還不過是打邊鼓,那董承便已經是撕破臉。荀彧一心忠于漢室,此刻眼見被董承如此苛責,不由面色一僵。

“董承,你不懂軍國大事,就去多讀幾年書!”戲志才一聲怒喝,走到荀彧身邊,抬手指向董承喝道:“丞相大人征募新兵,訓練甲士可是為了自己春圍秋獵之用?如今天下奸妄當道,各地諸侯不服朝廷管轄,若無雄兵護佑,你可有機會在此大放鱉詞?”

戲志才出生寒門,早已經看不慣朝中這些所謂貴族世家們的嘴臉,每每見到荀彧被這伙人逼的長吁短嘆,心中怒意日漸暴漲。若不是荀彧多次阻攔,她早已使出手段,給這些人顏色。

“你……你……”董承被戲志才一罵,面色鐵青,眼珠一轉,隨即向劉協拜倒之后說道:“陛下,臣一心想要為陛下盡忠,卻被此人罵成是無知小人,請陛下治其咆哮朝堂之罪。”

“我呸!”武官之中,曹女王最是無法無天,當即柳眉倒豎,大步走出,一把揪住董承的后領說道:“本小姐今天還要在這里揍你呢,你給我治罪看看!”說著曹女王抬起小拳頭就要捶到董承的面門,若不是荀彧和戲志才急忙上前拉住,那董承必然會被打個滿臉桃花開。

“夠了!”劉協一臉鐵青的怒聲喝道:“此處乃是朝堂,爾等皆為朝廷重臣,政見不合也是常事,如何可動起手來?還不都給朕退下!”

眼見劉協發怒,曹女王撇撇嘴,在荀彧等人的拉扯下,這才堪堪跪了下去。

劉協見眾人跪倒,內心怒氣不但沒有平息,反而越發高漲,一拍龍椅喝道:“看看你們這些丞相大人提拔的人才,個個都不將朕放在眼中,難不成還想要學那王莽造反不成?!”

劉協的話剛一出口,荀彧和戲志才臉色立變,剛想要出聲辯駁,就見武將之中又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沖了出來:“小協兒,你最近是怎么了?以前總是聽你說主公乃是大漢棟梁,如今怎么變成王莽了?小協兒你變了哦。”此人正是安西將軍、羽林軍統領,陳濤麾下年紀最小的將領,管亥。

聽聞此言,劉協一愣,腦袋中瞬時就想起之前陳濤種種,可才不過幾息,腦中便一陣劇痛襲來,讓他差點昏厥過去。

“退……退朝!”劉協捂著自己的額頭,像是逃跑般從龍椅上站起,跌跌撞撞的向后殿而去,只留下一眾文武大臣面面相覷。

眼見劉協已經離開,文臣之中,老臣楊彪望了望劉協離開的方向,又看看荀彧等人,不著痕跡的輕輕搖頭,心底暗嘆一聲向殿外行去。一旁的王允則是一臉憂郁之色,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么,最終卻是一言不發默默離開。朝會就在如此劍拔弩張的氣氛下,不歡而散。

曹女王、管亥這樣的武將,自然不會將事情放在心上,也不多說什么,直接離開大殿。而荀彧和戲志才則對望一眼,隨即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

回到丞相府中,荀彧深感無力的頹然坐在案幾后,拿起一份文書,剛想打開,卻又嘆息一聲輕輕放下。

“文若無需如此。”輕柔的勸慰聲中,一杯香茗遞到了荀彧的面前。

“是志才呀。”荀彧抬起頭認清來人之后,苦笑一聲,接過香茗隨即說道:“陛下如今年紀日長,日漸有了自己的主見。主公也曾說過,若是能夠滿足,便盡量滿足陛下的要求。可是,如今帝都防備森嚴,羽林軍已達萬人規模,若是再要按陛下之意,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重甲鐵騎,這費用……”

戲志才點點頭說道:“財政之事,忠自是知曉。文若你已數次入宮,將去歲的財政收支交于陛下,可陛下卻依舊堅持要組建虎賁營,這其中之意,文若可曾想過?”

聽聞戲志才的話,荀彧面色一僵,默然不語。

戲志才仿佛沒有看到荀彧的表情,自顧自的說道:“忠投效主公麾下時,陛下與主公如何,忠豈是沒有見過?但如今的陛下……”戲志才搖搖頭,嘆息不語。

荀彧轉著手中的茶杯,螓首低垂,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主公一心想要為大漢盡忠,不管是民政還是軍事,都極力將權柄集中。外人看來,像是主公極為專權,可你我還能不清楚主公的性子?若不是主公早早已經準備將這些權柄交給陛下,如何會這樣做?按主公的性子,若真想要把持朝政,早已經把這些權柄分化給我等,如此一來,即便有一天他離開,陛下想要收回,也是件難事。”戲志才嘆息一聲,接著說道:“可惜,陛下已經等不及了。如今所謂重建虎賁營不過是想要抓住兵權,其實陛下也不想想,即便是給他五萬大軍,他又找何人來統帥?”

“志才,不要說了。”荀彧抬起頭,面帶無奈的說道:“陛下心中的想法,我等還是不要胡亂猜測。待明日,彧再進宮一次,希望能夠得到陛下的諒解吧。”

戲志才無奈的望了荀彧一眼,心中嘆息一聲,只得點點頭。只是,她很清楚,荀彧怕是又要無功而返。

皇宮中,劉協臉色蒼白,扶著額頭,背后冷汗直流。此刻雖然已不像之前那么頭痛欲裂,但不知為何,他只覺得自己心中空空蕩蕩,像是忘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一旁緊張關切的太監,幾次想要招呼御醫,都被劉協拒絕,此刻正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是好。正在此時,御書房門外的小太監喊道:“宗正劉大人請見。”

“讓劉愛卿進來。”劉協端正一下坐姿,沉聲回道。

御書房的大門打開,劉艾走入其中之后恭恭敬敬向劉協行禮,而此時隨身伺候劉協的太監也已經步出殿外,悄悄將殿門關上。

“陛下今日說話,可是過了。”見那太監已經走出,劉艾輕笑一聲,靠近劉協幾步。

劉協面色一僵,其實連他自己都知道,即便是真心厭惡陳濤也不該在朝堂上如此言語,但此刻被劉艾點破,他也拉不下臉面來認錯。

“不過,陛下今日之言,也有好處。”劉艾話鋒一轉。

“此話從何說起?”劉協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說道。

劉艾笑了笑,正色說道:“陛下乃是大漢正統,當今的九五至尊,而那陳濤即便權勢熏天,也不過是陛下的臣子。以前,或許有不長眼睛的奸妄小人倒向陳濤,但那也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陳濤頗受陛下的信任罷了。如今,陛下言明陳濤以不像之前簡在帝心,那些墻頭草們想必也會好好思量。待到將來,陛下再與陳濤發難之時,這些墻頭草會調轉風向站到陛下身邊。”

“那些成熟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多一個,少一個,又有何妨。”劉協搖搖手說道。

劉艾淡然說道:“若是托付軍國大事,這些人自然是不當大用。可若是朝臣傾軋,這些人可是大有用處。就算是給陛下搖旗吶喊以壯聲勢,這些人也不可缺呀。”

劉協想了想,似懂非懂的說道:“宗正之意,朕明白了。只是,如今朕不慎說出心中之言,若是那陳濤有了防備,可如何是好?”

劉艾搖搖頭說道:“陛下無需擔憂。陳濤雖是奸猾,但卻智計過人,若說他對陛下沒有防范之心,絕無可能。既是如此,那陛下說與不說,又有何不同?陳濤與董卓之流截然不同,董卓之流出生草莽且小人得志,一旦掌握大權只會任意妄為,完全不顧天下聲討。而那陳濤卻珍稀羽翼,每每做出事來,皆會先后思量,不給人以言論攻擊的機會。以微臣看來,即便是陛下當面辱罵他,他也絕不會在人前與陛下為難。”

聽完劉艾的話,劉協似乎安心了不少。片刻之后,劉協面色有些猶豫,張了幾次嘴,想要說什么,但卻始終未曾言語。劉艾一見,心下好奇,便問道:“陛下可是有什么想說?”

被劉艾點破,劉協也不再猶豫,輕聲說道:“宗正,這些日子朕總覺得往事越來越模糊。今日管亥言及朕心已變,朕忽然想起,人皆言朕當初被袁紹囚在南皮,之后乃是陳濤所救,可為何朕就是想不起來其中細節?”

劉艾面色一僵,但很快恢復常色,只聽他正色說道:“此皆陳濤謀算也。”

“哦?宗正知其奧妙?”劉協抬起頭盯著劉艾問道。

劉艾面不改色,看似語重心長的說道:“那陳濤本是幽州涿郡一貧戶出生,黃巾之亂中建有微末之功,后靈帝見其微有才華,這才提拔成陛下身邊的侍讀。此后董卓亂政,少帝又被逆賊王越刺殺,陛下也被其劫往南皮。如此種種,才有了陳濤晉身的機會。當年,袁紹號召天下群雄圍攻司隸,陳濤焦頭爛額,哪有心思去營救陛下。陛下得以脫困,多虧忠義無雙的冀州刺史韓馥!陳濤奸邪,見陛下被韓刺史送回司隸,眾目睽睽之下,他又如何能夠拒絕?便順水推舟,大肆鼓吹乃是他營救陛下。一來可讓陛下對他心懷感激,二來可以讓天下傳頌他的賢名,三來又可以將陛下挾持在手中!想那韓刺史,立下如此大功,卻沒有絲毫封賞,甚至都無法留在洛陽朝中,只能回到鄴城郁郁,都是那陳濤擔心他對陛下言出真相罷了。”

“那陳濤竟如此可惡!包攬大功不說,還讓忠臣不得見朕,實不當人子!”劉協一拍桌案,滿臉怒色。

劉艾低頭,嘴角微微上翹,輕聲勸慰道:“陛下暫息雷霆之怒。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住兵權,只要將陳濤手中的兵權收回,他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罷了,要殺要剮還不是陛下一言決之!”

“哎,若是如此容易,朕還會這么頭痛嗎?”劉協輕嘆一聲,搖搖頭說道:“別說現在朕連虎賁營都無法得到,就算到手又能如何?羽林軍一萬精銳皆在管亥手中,外人休想插手半分。城防軍三萬之重,全在曹家賤人掌控之中,若朕有所異動,怕是頃刻之間就能攻下宮城。更何況,城外尚且有陳濤麾下精銳步騎大軍。哎……”

“雖處境艱難,但陛下也不是沒有機會。”劉艾神秘一笑。

“哦?宗正快快說來。”劉協來了興趣,急切追問。

劉艾上前幾步,走到劉協的跟前,伏身在其耳邊竊竊私語。

“這劉備倒是有趣,不去徐州陶謙處,竟然千里迢迢來到司隸?”陳濤將手中文書遞給郭嘉,笑著說道。

接過文書,郭嘉掃視一番之后,秀眉微微皺在一起,沉默不語。

“嗯?奉孝這是為何?”陳濤眼見郭嘉反常的表現,心中有些奇怪,便出口追問。

郭嘉沉思片刻之后,一雙玉手玩弄著手中文書,嘴角上翹,忽然開口答非所問道:“不知主公今后志向是成就帝王偉業,還是做那名臣肱骨?”

陳濤眉頭一皺:“奉孝想要說些什么,直言無妨。”

郭嘉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道:“若是主公想要成就帝王偉業,便下令虎牢關徐榮將軍,只許那劉備和孔融帶身邊近衛百人進入司隸。入洛陽之后,便將其殺之!”

陳濤的眉頭皺的更緊,盯著郭嘉一語不發。

郭嘉似笑非笑的看著陳濤說道:“不過,主公必然是不會如此。所以,嘉只能說,若是放那劉備入了司隸,主公必須要回洛陽鎮守,否則悔之晚矣。”

“奉孝姐姐說什么呢?我怎么一句都聽不懂?”小呂布坐在一旁,好奇的望著郭嘉。

郭嘉伸手摸摸小呂布的螓首,輕笑著說道:“奉先,若是有人想要殺主公,你會如何做?”

“那還用說?”小呂布抬起小拳頭,使勁揮舞了一下,惡狠狠的說道:“一拳打成肉泥!”

“若那人,是皇帝呢?”郭嘉雙眼中精光一閃。

“皇帝?”小呂布一愣,“可是小協兒?小協兒為何要殺主公?”

郭嘉不語,小呂布卻一臉正色的說道:“管他是誰,就算是小協兒,若是要殺主公,我也一拳把他打成肉泥!”

聽聞此言,一直保持沉默的陳濤,終于變了顏色。

郭嘉卻一陣嬌笑,沖著陳濤眨眨眼,一半打趣,一半認真的說道:“主公可曾聽清楚?細數主公麾下文武之才,與小協兒這般想法的可不在少數。若是主公心中猶豫不絕,將來怕是會多生事端。”

陳濤長嘆一聲,說道:“且看看吧。”

說完這句話之后,只見他提筆在回復徐榮的文書上寫道:允劉備、孔融率部入關。駐兵洛陽北門軍營。

這洛陽北門軍營乃是空營,原本準備再年后招募新軍“玄武”之時,用于玄武軍駐地,如今卻被陳濤劃分給了劉備。雖然劉備麾下兵將不過兩三萬人馬,但按常理也會駐扎在青龍等軍之中,以便隨時監控。如今陳濤的決定,等于是放任劉備軍,也放任了某些人的野心……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娘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