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武俠修真作者:人生何來易本章:
臥虎山,坐地八十三丈,高經三十五丈,形如臥虎,通體皆是灰黑色糙巖。
這座山同樣是藏經之地,雖然它的個頭比何易之前見過的數百所建筑都要龐大,但所藏的功法反而更少。在臥虎山的腳下有一塊石碑,上頭有一頭縮小版的臥虎浮雕,浮雕的頭、尾、足,三個部分,分別放著一枚玉簡。
臥虎山:昔年瑯州戰亂,烽煙四起,妖孽橫行,民不聊生。當是時,有一天驕橫空出世,于臥虎山觀摩三日,得悟通玄道法,書成真經三部,而后鎮壓群妖,平定戰亂,成大功德。世人感念其恩,遂尊之為臥虎真君,立神像于瑯州各處。此臥虎山之形是參照瑯州原貌所設,玉簡上記載了真經三部之《虎嘯經》,另《猛虎經》《臥虎經》皆在第四層。
簡介很長,還講了一小段故事。何易知道,能夠在這里留下故事的一定都是曾經名動無量大地的高人,那位臥虎真君創下三部功法就有兩部放在了第四層,而且耗時僅僅是仙界三日,其悟性之高的確非同小可。
本來光是這功法的介紹倒也沒什么要緊,但當他因為好奇為何一部功法會有三枚玉簡而拿起另外一枚玉簡時,他就知道自己終于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何易最先拿起的是記載《虎嘯經》心法的玉簡,不過并沒有看出什么異狀,但他從臥虎浮雕的虎腳上取下的玉簡,卻是一部身法!
《據山為王》:虎嘯山林,威震四方。擁山成穴,據地為王。
名字雖然古怪,但這身法卻不簡單。比起何易此前所見的《游龍嬉水》《靈鶴乘風》《雷火瞬身》之類身法,這《據山為王》更為簡單直接,沒有花里胡哨的飄逸瀟灑,唯有據地稱雄的蠻橫霸道!
毫無疑問,這正是他一直所期待的!
細閱玉簡,何易的腦海中出現了一頭白質黑紋的猛虎。那猛虎威武兇悍,騰躍在一片山林之中,每次虎躍,都仿佛要把大地據為己有,將一切阻攔的東西撕成碎片。
比起靈動風格的身法,這《據山為王》太≤↙dǐng≤↙點≤↙小≤↙說,.︽.o∽
戰斗,就是放開手腳肆意拼殺一場,受傷不過是小事,無需顧慮!
這套源自猛虎的身法沒有很復雜的動作和玄妙高深的理念,只有簡單直白的幾個基礎動作——沖、撞、撲、躍、甩。動作雖只五個,但若是運用得當,在戰斗之時也可進退有度,效用驚人!
在何易的識海之中,那頭黑紋白虎原先僅僅是獨自演示身法動作,在山、林、澗、平原等地形縱躍飛撲,但后來身法展示完畢,便又多出了一些對手。起先是在亂石山頭的一只猿猴,那猿猴身手矯健,白虎撲擊多次不見成果,卻被猿猴逃到了一株古松上。但緊接著,白虎猛然一撞,那古松斷裂傾倒,猿猴匆忙躍下,被白虎飛撲捉住,一口咬死。那一撞,力量極大!
隨后場景換到古老樹林里,對手也變成了一條巨蟒。那巨蟒粗如水桶,體型巨大,一旦被纏上必死無疑,很不好對付。黑紋白虎的撲擊剛開始同樣沒有什么效果,直到巨蟒企圖主動攻擊之時,它才猛地縱躍而上,一把抱住蛇頭,拼命撕咬。白虎被巨蟒纏住,兩者角力少頃,卻是蛇頭先一步被咬開,巨蟒死亡。這一幕,似乎是在介紹縱躍撲擊的運用時機,不過同時也表明了自身力量的重要性,否則若被纏上之后不能及時干掉對手,輸的就是自己了。
樹林過后是山澗,對手則是一群數量驚人的烏鴉。山澗本就不適合猛虎發揮,在那成千上萬的烏鴉圍攻之下白虎無力主動出擊,只能屈居在角落里,不斷甩動身軀,將烏鴉擊退。白虎力量驚人,一甩之下有些倒霉迎頭撞上的烏鴉當場便被撞死,跌落谷底。這一場戰斗白虎的優勢不再明顯,當它擊退烏鴉群的時候自己也已傷痕累累,白色毛發盡被鮮血染紅。不過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能夠只靠“甩”這么一個動作,把進攻和防守完美融合,其效用可見不俗。
山澗后是平地,展示的是“沖”。這一回白虎的對手不再只有一個,何易的識海里,白虎捕捉玉兔,追擊駿馬,襲殺仙鹿,用一次次完美的獵殺詮釋瞬間爆發的重要性。
到最后,還有一場白虎與人的戰斗。
比起之前的對手,人類擁有更加靈活的身手和獨特技巧,不過力量卻不算多強。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白虎的猛烈攻勢下那個虛幻的人類身影竟然一次又一次逃過死劫,并且飛快掌握了白虎的進攻手段,應對起來漸漸變得輕松寫意。戰斗持續不久,識海中的白虎漸有了黔驢技窮的頹勢,最后被對手抓住機會一刀從左眼插進大腦,死于非命。
何易從玉簡中回過神來,一時無語。
別人的功法都是盡量夸大自己有多厲害,這個《據山為王》卻是反其道而行,表明自己有很要命的缺點!
這份缺點很明顯,有點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簡單,是這套身法的特色,僅僅五個動作就組成一套身法,這并不常見。不過若是這簡單的套路被人看穿,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誰也不想自己下次出手的內容被對手知曉,因為那很有可能導致自己落敗,甚至死亡。
對于要不要學習這套身法,何易著實踟躕了好一會兒。
他很喜歡簡單直接的技巧,正所謂大巧不工,很多東西其實是無需套路來指引的。不過玉簡之中那最后一幕卻是讓他有點猶豫,擔心自己會像那白虎一樣,淪為失敗者。
但他轉念一想,世間本就少有無敵之人,再精妙的技巧也有漏洞,再厲害的高手,也有可能被更強者擊敗!
白虎落敗那一幕,也許不止是要要說明自己有缺點,更重要的是告誡修煉身法的人不要恪行套路,需靈活運用,以免被抓住規律迎頭痛擊。
這套身法本來沒有固定套路,但是人總是很容易養成某種習慣,比如拔刀之后習慣順勢劈斬一下。這種習慣并不是招數上的套路,但若是遇上洞察力很強的對手,或許將會成為致命的弱點!而白虎的死,大概就是要告誡他善于巧變,謹記機警。
何易不傻,驚愕過后很快就明白了個中緣由。這《據山為王》的身法配合沒有固定招式的**刀法在他看來非常完美,所以猶豫再三之后,他還是決定學下它。
學和看不是一回事,因為學比看難很多。
何易捏著玉簡在臥虎山的山腳下坐著,背靠灰黑石山,意識與身軀分離,進入那虛幻的意識空間。
白虎騰挪撲擊的身姿在識海中分散成數十上百個幻影,而那些猛虎的影子旁邊,同時也有一個人形在做相同的動作。那個人形,便是何易的意念。
五個動作說來簡單,可想要學會卻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而且學會到熟悉,熟悉到精妙,精妙到大成,又是漫長的過程。
心神沉寂,這場意識中的姿態模擬足足持續了三個時辰,比學習刀法還要久。何易畢竟是人,想要完美運用出自老虎動作的身法難度自然要比普通身法高上一些。
三個時辰之后,他大致記住了身法要領,便將玉簡放歸遠處,而后跳上臥虎山,照著識海中演練過千百次的動作,練習《據山為王》。
對一個人類的身軀而言臥虎山算是不小了,他孤身在山石間縱橫來去,宛若一頭猛虎,舉止間帶起風聲厲厲,頗具聲勢。虎著地的是四肢,而人只有雙腳,故而人與虎的動作并不完全相同。何易練習了一番,感覺略有觸動,便將背上柴刀抽出,配合著身法揮舞起來。
沖。猛虎是發足狂奔,兇悍出擊!而他,則是身形如電,揚刀劈斬!
無需花哨的招式和長久的蓄力,何易手中的柴刀借著身法前沖之勢就已積蓄夠了力量,每一刀都可斬出十二分的威力!
這猛虎般的身法配合**龍象勁里的刀法簡直堪稱完美!兩者皆是剛猛霸道的風格,也都沒有固定套路限制,一經施展,雖然技巧不多,但卻有著無限的可能!
沒有套路,這才是他看上這兩套技巧的關鍵!
何易的呼喝聲伴隨著柴刀劃破空氣的嘶吼傳出許遠,不少人投來感興趣的目光。他那刀起刀落間的狂放氣勢贏得了不少人的點頭暗贊,甚至引來數人聚在山腳下,查閱猛虎浮雕上的玉簡。
不過此時在練習身法的人,卻已經閉上了眼睛。
在他的腦海里,那個跟隨猛虎演練身法的虛幻小人手中已經多了一把刀。刀,既是猛虎的前爪,還是虎口,虎牙!它是猛虎力量的宣泄口,是長矛的尖刃,是利箭的箭頭,是把《據山為王》從身法轉變為殺招的利刃!盡管,它并不鋒利。
柴刀斜斜劃下,將何易身前的空氣分成兩段,就如識海中的猛虎虛影,把意識世界一口撕開。
一道矯健的身影跳上臥虎石山,幾個縱躍來到何易跟前。
來者是位腰懸雙刀英姿颯爽的軟甲女子,她眼含幾分熱烈戰意,說道:“方才一度時間,你似乎學到了不少東西。正巧我也剛學了點功夫,不如你我切磋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