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初唐第1958章 何人斷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牛凳>> 奮斗在初唐 >>奮斗在初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58章 何人斷后?

第1958章 何人斷后?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8日  作者:牛凳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牛凳 | 奮斗在初唐 
章節正文

第1958章何人斷后

[][]“到底怎么回事?莫非是高句麗的水軍偷襲?那也不能呀。就算是偷襲,一萬水軍就打得你們六萬大軍全軍覆滅?”

“哪呀,不是一萬對六萬,而是八萬對四萬!百濟的兩萬水軍,表面上對微臣言聽計從,暗地里,卻早已同高句麗人勾搭上。他們利用與我軍共同駐扎的機會,縱火燒船,把我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啊?”李二陛下的頭“嗡”地一聲,恨聲道:“這么說來,朕豈不是成了三國中的曹操,被扶余璋這個老黃忠騙了?”

李績道:“扶余璋反水,也不過是三萬對四萬。即便兵敗,也不至于全軍覆滅吧?”

“不是三萬對四萬,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是八萬對四萬!”

“還有五萬敵軍是從哪來的?莫非是新羅也反了?不可能!就算是新羅反了,他們也湊不出來五萬水軍。”

“不是新羅,是扶桑!”張亮哭喪著臉道:“他們高喊著扶桑百萬大軍來援,據我估計,總共大概有五萬水軍參戰,另外還有多少陸軍就不清楚了。”

李二陛下嘆了口氣道:“四萬水軍全軍覆沒,看來這次東征算是完全失敗了。咱們還是商量商量到底該如何……”

說到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猛然間一拍腦袋,道:“英國公,咱們大營之中,還有幾日的存糧?運送糧草的車隊,有幾天沒來了?”

“存量大概還能支撐十日。咱們的糧草是按說應該是三日送來一批,不過因為近日下雨,山洪爆發,到昨天已經是第四天沒有補充糧草了……哎呀,不好!”

說到這里,李績的臉色頓時一變,道:“您是說刑部尚書韋挺有問題!”

“不錯。”李二陛下的臉色無比難看,道:“朕雖然早就知道那個不孝子有問題,但是沒想到,他竟然跟高句麗人勾結到了一塊!這次還真是大意了。如果朕沒料錯的話,以后再也沒有什么糧食運到了。”

“應該……應該……不至于此吧。”

“哼,但愿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過,咱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

李績道:“不錯,計狠莫過絕糧。韋尚書一旦背叛,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咱們必須早做準備。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快撤軍。越快越好。”

李二陛下道:“朕倒是想盡快撤兵,但是你看看,百濟、高句麗和扶桑,他們三國已經聯合,事先咱們一點風聲都沒聽到。難道你以為,他們的目標僅僅是摧毀我大唐的水軍?”

“陛下的是,他們準備把咱們這幾萬人,全部葬送于此?”

“朕懷疑,一切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薛延陀舉兵欲反,說不定就是和高句麗人有關。甚至包括咱們輕取國內城,也是高句麗故意賣了一個破綻。對于如何圍追堵截,恐怕他們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那現在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選一員大將斷后?”

“是呀。這個人可不好找。此人不僅僅要勇猛過人,還要善于用兵,為大軍撤退贏得時間。最重要的,還是……”李二陛下輕嘆了一口氣,道:“要有為國捐軀之心。”

張亮眼珠一轉,道:“微臣舉薦一人,可當此眾任。”

“誰?”

“秦國公郭業郭子儀!他官職夠高,足以獨領一軍。至于說勇猛過人,善于用兵,那更是不在話下。這次東征,所有功勞都是他立的,不派他斷后派誰?”

“這……”李二陛下眉頭緊皺,按照道理來說,秦國公郭業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

但是,他還真舍不得。

這個斷后之人,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如果讓非要他選的話,他寧可選擇其他人,哪怕是選英國公李績呢,他也不愿意選郭業。

不是說在他心目中郭業就比李績厲害,問題的關鍵是,郭業年輕啊。

李績都要五十了,誰知道還能活多久,但是郭業還不到三十歲,再為他再效力二三十年毫無問題。

就這么犧牲了,也實在是太可惜了。

但是,盡管心里邊這么想,李二陛下可不會就這么蠢的說出來,那也太傷人心了。

他冷笑一聲,道:“勛國公,你先是抗旨不尊,朕沒治你的罪。現在你又丟了朕的四萬水軍,朕還是沒治你的罪。怎么?恃寵而驕了?現在咱們都落到這步田,你還想著要公報私仇?”

“陛下,微臣哪敢干這種事兒呀!”張亮道:“實在是秦國公乃是最合適的人選,所謂外舉不避親,內舉不避仇是也。而且,秦國公斷后,還有一樁其他人望塵莫及的好處!”

“什么好處?”

“可以讓秦國公自證清白,也讓陛下以及天下人盡去疑心。”

“你這是什么話?朕懷疑秦國公什么了?”

“不是陛下要懷疑什么,而是秦國公的行跡實在可疑。”張亮道:“陛下您想,咱們的大軍為何會轉眼間就落到了全軍覆滅之局?”

“當然是三國聯手,還有朕那個不孝子也推波助瀾。”

“不,這只是表面的現象。究其實質,還要怪到秦國公的頭上!”

李二陛下都被張亮氣樂了,道:“一派胡言!莫非你以為,朕是一個爭功諉過之人?此次大軍東征,由朕掌總,即便失敗,也是朕的責任,怎么能怪到秦國公的頭上?”

“那卻不然。微臣說這是秦國公的責任,不是沒根據的,原因有三。”

“你講。”

“其一,想當初秦國公奉命出使薛延陀,目的就是不讓薛延陀在咱們大軍出發后搗亂。秦國公也聲稱完成了任務,陛下才掉以輕心。結果呢,事實證明,他完全被人家給騙了!”

李二陛下搖了搖頭,道:“指望一個人靠三寸不爛之舌,就改變一個大國的戰和方略,這個想法本身就不靠譜。秦國公一行,本來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即便失敗,也怪不到他的頭上。你再說說其二吧。”

“第二點原因和第三點原因,其實道理差不多。三軍若是斷糧,首先要怪的就是刑部尚書韋挺。這次水軍全軍覆沒,雖然主要是因為三國聯手,但是微臣指揮不利,也是原因之一。”

“這跟秦國公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了。陛下您有沒有想過,無論是韋尚書負責押運糧草,還是微臣負責水軍,這都是誰出的主意?平心而論,我們二人真的適合這兩個職司嗎?”

“這……”李二陛下沒詞了。

張亮得理不饒人,道:“所以說,這次兵敗,秦國公難辭其咎。甚至很有可能,秦國公就是與高句麗或者齊王有勾結,所以才促成了這兩個任命。”

李績怒道:“胡說八道!高句麗能給秦國公什么,值得他去背叛大唐?至于齊王那邊……秦國公都已經是太子太傅了,他只要按部就班地效忠太子就好,何必去捧齊王的臭腳?”

“呃……秦國公最是好色,也許是有人許了他什么絕世美女呢?”

李二陛下一擺手,道:“不必說了,朕相信秦國公。要說他推薦你們二人的職司有些私心,朕倒是相信。但是要說他背叛朕,那絕不可能。”

張亮氣鼓鼓地說道:“就算他對陛下忠心耿耿,但他舉薦人不當,對東征失敗有責任,這總沒跑吧?”

“這……說得也是。”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讓他戴罪立功?”

李二陛下還沒回答呢,郭業出班跪倒,道:“微臣愿意為大軍斷后,望陛下允準!”


上一章  |  奮斗在初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