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見呂士高和陸遠行都面帶疑惑,秦百川嘆氣道:“老呂,陸大哥,你們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隨著當今圣上政權的逐步穩定,大頌固然還是以農業為本,但似臨安程家錦繡山莊這等產業在聚斂銀錢方面,早已不輸給那些家有良田的地主。☆☆WwW.c⑨⑼.o精彩東方文學☆☆”
呂士高和陸遠行都微微點頭,秦百川又道:“據我了解,以前因為戰爭賠款的關系,對地主征收的賦稅最多的時候高達五分之二,可以說,地主階層為大頌政權的穩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后來隨著圣上的勵精圖治,國家境況好轉,朝廷主動降低賦稅,從原來的五分之二降低到了十分之一,而對商賈所征稅收比例大概為十四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之間。從稅收比例上便可以看出,朝廷是為了穩定地主階層的主導地位,也便于實施身份等級政策,所以才沒把商賈這塊大肥肉吞進肚子。”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社會的企業心思復雜,許多在財務上都存在明暗兩本賬目,一本是實際收支,一本是拿去應付工商,以求少繳稅的糊涂賬。而在大頌,稅收是一種光榮的行為,捐稅越多自然是為朝廷做出的貢獻越大,地位高,話語權也越多,很多時候在某城某地,捐稅最多的地主往往都是最大的豪強。
地主階層是大頌統治力量的基礎,所以這些地主階層決不允許商賈捐稅多出自己,如果那樣的話,商賈豈不是威脅到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換言之,現代的企業是不想繳稅,大頌商賈是繳稅都沒門路,只好暗地里多給地方官塞銀子。héiyāпgê一章節已更新
“秦小友想說什么還是明說吧。”聯系到前面秦百川所說對程家錦繡山莊都加收重稅,呂士高似乎意識到了秦百川充盈國庫的辦法。可那樣一來,商賈地位提升,地主階層豈不是要鬧翻天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也知道你擔憂什么。”這個問題對誰來說都是無比的棘手,秦百川只能試探的道:“我看不如這樣,老呂你和陸大哥商量,甚至上報朝廷都沒關系,重新明確大頌各個階層的社會地位,以及身份能享受到的權利和義務。各項細則制定完成后,再開始對大型商賈征收重稅,概括來說,就是讓商賈拿出的稅收可以跟地主一致,對于一些暴利行業甚至還可以更狠一些,但在行使各項權利的時候,話語權只有地主的七成便可。”
“小友的意思是說,在加重稅收的提前,略微提高商賈的地位,但卻不沖擊那些富戶地主”呂士高總結了一句,等秦百川點頭,呂大人苦笑道:“小友的辦法倒是既為朝廷增加稅收,又不至于引起等級矛盾可秦小友,所謂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對于追求利益的商賈來說,這根本毫無意義,他們又豈能心甘情愿的拿出銀子來”
“看不到沒關系,商賈要權利,那就給他們好了。”秦百川將酒杯放到一旁,在桌子上比比劃劃:“這件事說起來比較復雜,江陵府可以成立一個工商部門嗯,就把它說成工部。每一個商賈成立,都要在工部繳納一定的抵押金,抵押金最少十兩銀子起,多不設上限。比如說,錦繡山莊抵押金為萬兩銀子,那對工部來說就是越來勁兒:“若是這些都能成功推行去,不妨再將工作做得細致一些,比如明確規定個人每年需要上交多少銀子,交滿十五年,等到四十五歲退休之后便能每月在工部領取退休金還有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等,總之隨著不斷積累經驗,這方面可做的文章便多了。”
聽他嘴里的新名詞兒越來越多,呂士高忙著記錄,陸遠行苦笑道:“秦老弟年紀輕輕,可卻讓我這個當哥哥的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我次奧,忘了個大事”秦百川一拍腦門,急急的道:“老呂,充盈國庫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拓展海外貿易估計這在江陵不太好執行,若是放在安陽就沒問題咱們大幅鼓勵民間手工業,把那些手工制品以及大頌的特產銷售到東瀛原本一文錢的東西咱們賣十文,我次奧,賺東瀛人的錢,想想都大快人心啊”
“秦小友,你慢點說,慢點說。”呂士高手忙腳亂的將秦百川的計策全部記錄個遍,搖頭道:“拓展東瀛市場倒是生財之道,可老夫的權力目前便只集中在江陵嗯,若是以后小友再去安陽,想去撈東瀛的銀子,老夫倒是能給一些支持。”
“那就算了。這些也差不多了,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秦百川嗓子冒煙的道。
“秦小友,仔細想想,可還有遺漏”呂士高將自己記錄的東西呈獻給秦百川,緊張的問道。
秦百川接過那張紙掃了一眼,沉吟了才道:“其實在這些構象當中,我最怕的就是沖擊到地主階層的利益,到時候好心反倒是辦了壞事。”
“剜肉固然痛,可周身已生膿瘡,不得不挖。”呂士高認真的道:“國能,民能富強,縱然有百般險阻老夫也撐得”
“那接來你可就辛苦了。”看著呂士高那花白的頭發,秦百川有種頗為心疼的感覺。都這么大的歲數了,老頭子還是孤身一人為國家為百姓不斷的前行探索,這份情懷倒是讓秦百川汗顏。
“時間已經不早,這般時候家家戶戶都應在準備年夜飯,秦小友抓緊時間,對皇上所托的強兵強民還有何建議,不如一并說出來吧”呂士高將寫好的幾張紙珍而重之的揣在懷里,又道。
“如果能肅清吏治,國庫充盈,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只要給足的賞銀,吃飽了飯,無論兵也好,民也罷,誰想奪走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就會紅著眼去跟敵人拼命。”今天說得已經太多了,秦百川腦子有些疼。
“話是這么說沒錯,可前面秦小友都已給出了詳細建議,若是對此不發一言,我也不好對圣上交代。”呂士高搖頭。
“那就先說強民。”秦百川有些感慨,道:“其實老百姓最容易滿足,國家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好處就行。這好處可以是提升一點點的地位,也可以是稍微給那么一點點銀子。”
呂士高再次搖頭,道理都懂,可具體要如何執行
“老呂,當朝工部都是什么來頭,或者說,什么出身”秦百川沒頭沒腦的問道。
“工部嗎”呂士高等秦百川點頭,他才道:“一般來說,但凡朝廷當中的各個部門,排除做工的雜役武夫宮女,一般的官吏也要是舉人出身。工部平時負責的大多都是一些奇淫技巧,六部當中最次,所以條件相對寬泛,那些科考落榜的讀書人若是愿意,也有機會進入工部。”
“參加過科考那即便沒有功名在身,也至少需要上過私塾或者是書院才可以”秦百川反問了一句,在大頌參加各類考試必須有私塾或者書院的推薦信,相當于現在的準考證,也是證明讀書人身份的一種形式。
“對。”呂士高點頭,道:“工部地位雖不高,但奇淫技巧也有精密的東西,若是沒讀過書,除非有數十年的經驗,否則毫無用處。”見秦百川點頭,呂士高問道:“難不成小友的強民之策,和工部有關”
(:回車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