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煌焚天799:三大主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武煌焚天 >>武煌焚天最新章節列表 >> 799:三大主神

799:三大主神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8日  作者:十二龍騎  分類: 玄幻奇幻 |   | 東方玄幻 | 十二龍騎 | 武煌焚天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大都,是元朝的首都。無彈窗元朝的實際建立者忽必烈,和其余四大汗國的可汗一樣,都是黃金家族的后裔,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元朝再加上四大汗國,理論上而言,同屬于一個統一的蒙古大帝國。

這個蒙古大帝國,橫跨東西大陸。幅員之遼闊,古往今來,無人能及。生活在這大片土地之上的民族,即使以最簡略的方法進行劃分,也有至少上百種之多。同時,這無數個民族的億萬人口,又信奉著種類繁多的各種宗教。

佛教、道教、儒教、景教、回回教、還有蒙古人自己的薩滿教。全部應有盡有。再加上,這些教派又各自分出不同的分支,于是更加種類繁多。堪稱琳瑯滿目,數不勝數。

元朝蒙古人,以他們引以為豪的鐵騎橫掃東西,所向無敵。正因為無敵,所以蒙古人對于宗教,保持著一種寬大而包容的態度。任何教派,都可以在元朝境內任何地方進行傳教。朝廷對此一視同仁,并不會對這些宗教進行歧視或打壓。

當然,并不包括白蓮教和明教。這兩個教派,已經打正旗號,興兵反抗蒙元朝廷了。所以朝廷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公開傳教。

可是除此以外,其他教派的傳播,依舊不受阻礙。又由于大都是蒙元朝廷的首都,人口最多最繁榮,達官貴人云集。在這里進行傳教的話,效果最好。故此在大都城之內,可謂寺廟林立。任何宗教的任何宗派,都有屬于自己的廟宇。

在這其中,“白廟”的情況,可謂最為特殊。因為它不屬于佛、道、儒、回、景等任何一家教派。事實上,它是一座天竺婆羅門教的寺廟。

婆羅門教,在天竺本土的歷史極其久遠,甚至更遠遠超過了佛教。而且,此時由于回回教入侵的關系,興盛于天竺北部的佛教,早已式微之極。反而是婆羅門教,由于扎根于天竺南方,故此依舊頗為興旺。

不少信奉婆羅門教的商人,通過海路,來到了大都做生意。這些虔誠信徒,在異國他鄉也有向神明祈禱參拜的需要,于是便集資興建起一座婆羅神廟。由于天竺婆羅門教崇尚白色,所以這座神廟由內而外,都通體雪白。大都的一般老百姓看了,便稱呼為“白廟”。

白廟雖然建成,但

婆羅門教特有的種姓制度,把人分四等。地位最高為婆羅門,相當于僧侶或祭司、主教之類其次是剎帝利,是實際掌握武力的軍事貴族,相當于東瀛倭國的武士第三是吠舍,也就是平民。第四為首陀羅,只被允許從事一些諸如屠宰、接生、處理喪葬等被認為是“不潔”的低賤工作。通常他們是前三個種姓的奴隸或仆人。

在四大種姓之外,又有所謂的“達利特”,也就是賤民。他們在天竺的社會中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相當于乞丐。其余四大種姓者,絕不可以與他們相互接觸。否則的話,自己也會成為不潔之人,從而失去原本的種姓和社會地位,下場十分凄慘。

種姓制度,是婆羅門教最重要的基礎。在婆羅門教的教義中,出生的時候是什么種姓,便永遠都是什么種姓。即使有所改變,也只能是由上而下。也就是說,剎帝利有可能變成吠舍,但絕不可能上升為婆羅門。

不但如此,婆羅門教更認為,生為婆羅門,便生生世世,無論經過幾世輪回,都永遠是婆羅門。同樣,生為剎帝利,也永遠是剎帝利。生為賤民的話,更加永遠都是賤民。

在外人看來。婆羅門教的教義,顯得十分僵硬和死板。但實際上,婆羅門教之所以會是這樣子,和天竺自古以來的歷史有密切關系。應該說,即使并非完全,但至少這套制度迎合了天竺社會上絕大部分人的需要,故此它才能在天竺長盛不衰。

可是顯而易見地,婆羅門教這種教義,絕不可能在天竺之外的地方受到歡迎。

比方說在元朝,假如按照婆羅門教的教義,即使皇帝或者皇太子,也只能是剎帝利階級,永遠要被婆羅門階級的人壓在頭上。由百顏假冒的至正皇帝姑且不論,試問心高氣傲的亂世天魔,又如何能夠接受這樣的荒謬理論?

故此,雖然元朝并不禁止婆羅門教在大都興建廟宇,但想要元朝像禮待其余“佛、道、儒”等各種宗教一樣,去禮待婆羅門教,那根本就屬于不可能之事。

正由于這個緣故,白廟雖然已經在大都建成了幾十年,但一直都門前冷落車馬稀。除去那些天竺商人之外,根本不會有其他人上門來參拜。

不過就在今天清晨,這個慣例卻被打破了。打破慣例者,并非他人,正是化名為“司馬劍君”的蕭昇。

騎著高頭駿馬,按轡徐行,徑自來到白廟的正門之前。也不見他舉手抬足,只是白影一晃,已然離鞍下馬。蕭昇抬起頭來,看看面前這座廟宇,隨之微微一笑,昂然邁步進門。

白廟大門內外,雖然也有好幾名天竺人在附近。但一來被蕭昇身上劍氣所懾,二來神廟也并沒規定禁止外人進入。故此這些天竺人,都不敢輕舉妄動。只是眼睜睜看著蕭昇闖進去。

白廟雖然門庭冷落,但當年出資修建的那些天竺商人,都是些富得流油的大豪商。故此他們修建寺廟的時候,可謂不惜工本。神廟內每一寸地方,都擲下了不少真金白銀,不但用料極為考究,而且各種裝潢雕飾,也是美倫美央,華麗堂皇之極。

蕭昇一路穿堂入舍,如進無人之境。半晌之后,他便進入了神廟當中最為寬廣華麗,足夠容納上千人同時在這里參神祈禱的主殿。

假如是佛寺,那么供奉在這主殿之中的,就是如來佛和文殊、普賢二菩薩若屬道觀,則肯定是供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道君等三清要是儒教文廟的話,那么不用多說,當然就是供奉至圣先師孔子,旁邊由亞圣孟子,以及復圣顏回等陪祀。

但在這婆羅門教的主殿之內,卻另外供奉了三尊造型奇特的神像。

當中那尊神像,身上穿戴了典型天竺風格的王者衣冠,膚色紺青,佩著各種珍貴寶石,卻躺臥在一條盤繞如床的大蛇身上目沉睡。在神像肚臍之上,儼然有一朵蓮花盛開。

這尊神像,就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首的毗濕奴。傳說,它躺在大蛇阿南塔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中漂浮。每當宇宙循環過“一劫”周期,也就是人世間的四十三億二千萬年,毗濕奴便會蘇醒一次。

左首側那尊神像,生有四首四臂,頭戴王冠,留著白胡須,盤膝坐在一頭孔雀之上。四張臉龐,分別呈現出“慈、悲、喜、舍”四種表情。它正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司掌“創造”的梵天。傳說,梵天就是用毗濕奴肚臍上那朵蓮花為材料,創造出整個世界。

但非常奇怪地,眼前這尊神像的四張臉孔,赫然都和大梵天宗宗主,大梵天王賀摩,很有幾分相似。

至于右首側那尊神像,則呈現三眼四手的姿態,單足站立,婆娑起舞。這是婆羅門教的最后一位主神:司掌破壞與毀滅的濕婆。但與此同時,濕婆又是樂舞之神。

據說濕婆之舞,具有無與倫比的威力。每當宇宙經過“一劫”的漫長時間之后,濕婆就會婆娑起舞,毀滅整個世界。這時候毗濕奴便會蘇醒。然后梵天再創造世界,毗濕奴又接著沉睡,如此不斷循環。

此時此刻,大殿內只有一個人。他穿橙杏色的寬闊長袍,頭扎重紗。正跪在神像之前,雙手抱拳,閉目垂首,不斷喃喃祈禱。他說的是天竺方言,故此聲音雖然不算小,但步進殿堂之中的蕭昇,卻也聽不明白他究竟在說什么。

蕭昇抬起頭來,向殿堂上供奉的三大主神分別看了幾眼。隨之微微一笑,邁步上前,雙手雙掌,向三大主神各自拜了兩拜。當然,蕭昇并不信仰婆羅門教。但俗語說得好。入屋叫人,入廟拜神。既然進入了婆羅門教的神廟,那么向這神廟里的主人家打兩聲招呼,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數。

蕭昇渾身鋒芒凌厲,整個人本身便宛若一口絕世神劍。再加上又沒有刻意收斂,反而任憑劍氣外放。故此他才剛剛走進大殿,跪在蒲團上喃喃祈禱的那個人,立刻就感覺到了。他挺直了腰桿,回首向蕭昇看了一眼。用生澀的漢語說道:“原來是司馬劍君?想不到,你也信仰婆羅門?”

蕭昇笑道:“怎么可能?生為婆羅門,永世婆羅門。生為剎帝利,永生剎帝利。這種教義,除去你們天竺人自己之外,根本沒有其他民族會去信仰的。”

那人皺眉道:“既然是這樣,那么你來這里干什么?”

蕭昇笑道:“我來找人。找一個外號叫做宇宙天尊的人。”

那人面色一沉,搖頭道:“這里沒有這個人。你找錯地方了。”

蕭昇笑道:“哦,是這樣嗎?那就算了。不過我很想請教一下。在你們婆羅門教的教義里面,對于撒謊這種行為,究竟是怎么規定的呢?是持鼓勵的態度,抑或反對?”

那人默然半晌,開口道:“你要找宇宙天尊,究竟是為了什么事?”

蕭昇淡淡道:“其實呢,也不是我自己要找他。我也不過受人所托罷了。”

那人凝聲道:“受人所托什么人?托你找宇宙天尊干什么?”

蕭昇一幅漫不經心的模樣,隨意道:“其實也沒什么。那人只不過委托我找到宇宙天尊,然后砍掉他的頸上人頭罷了。那么,摩訶新葉摩訶兄,你可以告訴我,宇宙天尊在哪里嗎?”

招賢大會八大種子高手之一,天竺摩訶釋達道傳人的摩訶新葉,陡然雙眼一翻,厲聲斷喝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只不過,當你看見本尊的時候,便已經注定,你立刻又要看見另一位存在了。”

蕭昇雙手背負身后,笑問道:“哦,究竟是誰?”

摩訶新葉喝道:“閻摩羅阇,也就是你們漢人所稱的閻羅王!”


上一章  |  武煌焚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