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煌焚天784:繁華大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武煌焚天 >>武煌焚天最新章節列表 >> 784:繁華大都

784:繁華大都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1日  作者:十二龍騎  分類: 玄幻奇幻 |   | 東方玄幻 | 十二龍騎 | 武煌焚天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東海三仙,雖然齊名東海,但其實,他們之間的情況,并不一樣。

星宿仙子丁夏荷,是星宿派掌門人。星宿島雖然孤懸海外,畢竟出自中原武林。縱使“吸星**”臭名昭著,各種層出不窮的毒功也極受詛咒鄙視。然而歸根究底,中原的江湖武人頂多認為星宿派是邪魔外道之類,卻并沒有否認星宿派也是中原武林一脈。

伊賀派和甲賀派,就截然不同了。這兩個門派由上而下,根本沒有一個中原人存在,純粹是東瀛倭國的組織。故此,中原武林也沒有誰,會把它們當作自己人看待。

但無論伊賀派之主,外號“飛仙”的伊賀信介,抑或甲賀派之主,外號“刀仙”的甲賀神弓,他們都竭力想要融入中原。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只有在中原,他們才能脫離自己本來的身份忍者。

唐高宗龍朔三年,大唐與東瀛倭軍,在白江口進行了一次大戰。此戰以少勝多,大敗倭軍。戰敗之后,東瀛倭國痛定思痛,揪起一股向大唐學習的熱潮。

之后長達百年的時間里,倭國不斷派遣大批使者前往大唐,全方位地學唐的各種文化以及制度,然后全盤照搬回倭國,建立了所謂的“律令制”國家。

在這個國家廷里,占據至高無上地位者,稱呼為天皇。天皇之下,就是公卿。公卿之下,是武士。武士之下,就是農民、商人、工匠等其他職業的老百姓。

至于忍者,他們在倭國的地位極其低下。雖然身負不凡絕技,受公卿或武士雇傭。但都是干一些臟活累活,以及最危險的工作。往往拼死拼活完成任務,所得報酬也僅能糊口。

伊賀派和甲賀派,是倭國最大的兩個忍者門派。作為門派之主的甲賀刀仙與伊賀飛仙,當然不至于如此窮困。但他們的社會地位,卻和普通忍者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也因此,甲賀刀仙與伊賀飛仙兩人,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脫離忍者這個身份,上升為武士。至于再進一步,上升為公卿貴族,那已經是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象的事了。

事實上,兩百年前,倭國的源家和平家兩族武士相繼崛起,并為了爭奪霸權而相互戰爭。最終以源氏一族取得勝利,建立了所謂“室町幕府”。這之后,天皇和公卿階層便被架空,相繼失去了權力。武士階層,才是真正掌握倭國一切的力量。故此,甲賀刀仙與伊賀飛仙想要當上武士,也屬于理所當然。

可是在東瀛倭國,出身是公卿,便永遠是公卿。出身是武士,便永遠是武士。出身是農民或商人,也永遠是商人農民。忍者自然更不能例外。企圖擺脫出身限制?根本沒有可能。

不過,雖然在東瀛不可能。但假如在中原的話,那就有可能了。

近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大軍,渡海攻打倭國。雖然兩次都因為遇上臺風而失敗,但倭國也因此,見識到了大元朝所具有的雄厚實力。

尤其伊賀派和甲賀派,當年他們兩派受雇傭,查探元朝大軍將在什么地方登陸。兩派險死還生,終于得到了這個重要情報,并且及時把情報送回去。因此,倭**隊才能夠搶先趕往元朝大軍預定登陸的地點,建造工事進行堅決抵抗,成為戰爭勝利的關鍵。

由于活躍在戰爭第一線,故此伊賀派和甲賀派兩家,對于元朝的強大實力,比倭國任何武士都認識得更加清楚。而且,他們更知道了在元朝的話,即使不是將軍出身的人,也有機會當上將軍。毫無疑問地,這讓兩派首領都極為羨慕。

這之后,伊賀和甲賀兩派,便逐漸把自己的大本營,從倭國京城附近的“近畿”地區,轉移到倭國最西方的一座小島之上,取名為天神島。企圖可以找機會進入中原,實現自己脫離忍者身份的夙愿。

不過,其實元朝朝廷內部,也非常講究“跟腳”。一言以蔽之,屬于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人,以及跟隨成吉思汗開國的功臣后裔,就叫做“有跟腳”。這種人往往都能得到重用。否則的話,便只能被投閑置散了。

近百年來,伊賀派和甲賀派兩家經過不斷努力,也在中原有了不低的名聲。甚至到這一代,兩派首領加上星宿派掌門,還合稱為“東海三仙”。但得到元朝貴人賞識,被提拔為武士的愿望,卻始終未能實現。

元朝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為了招賢大會的事,前往東海招攬東海三仙。聽說只要幫助皇太子打敗競爭對手,就能冊封為萬戶。最低限度也可以當上千戶。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兩人何止喜出望外?簡直是欣喜若狂。

多年夙愿將有機會成真,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兩人也沒怎么多想,立刻便一口答應了。然后他們當天便收拾行裝,帶著一群下忍,跟隨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動身前來大都。

由成吉思汗開始算的話,蒙古人崛起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蒙古鐵騎所至,幾乎所向無敵。蒙古人所占領的疆域,東西縱橫,幅員有數萬里之廣闊。古往今來的國家,都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

當然,此時蒙古人也早已分裂。除去主體部分的元朝之外,分別又有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等大大小小,不下十多個汗國。

這些汗國雖然都由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后裔所統治,但和忽必烈這一系之間的關系,卻有好有壞。而且大多自行其是,并不會聽從元朝皇帝的命令。

但無論如何,這些汗國畢竟都由蒙古人所統治。所以這個時期,連貫東西兩方的商路,顯得前所未有地通暢。大都既然是元朝皇帝的居所,天子腳下,自然更加繁榮。各小國各部族的使臣貢員,再加上東西方的商人,可謂多得不計其數。

走在大都的街頭上,便見來來往往,充塞了濃濃的異國風情。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黑眼睛、綠眼睛、黃眼睛、黑頭發、紅頭發、金頭發幾乎想得出來的花色,全部應有盡有,教人為之目不暇給。

招賢大會初賽結束之后,有兩天的歇會期。甲賀刀仙和伊賀飛仙兩人,早已約定趁這機會,往大都各處進行游覽。只是他們人生地不熟,于是便扯上星宿仙子,三人一起結伴而行。

要說大都最值得游覽的地方,首選中心臺。顧名思義,這是一座恰好位于城市正中心位置的石臺,方圓占地一畝。臺上興建了一座樓閣,名為中心閣。樓閣高三重,內置壺漏、鼓角等計時、報時工具第三重樓上,則安置著一口大鐘,聲響洪亮,全城遍聞。所以又稱之為“鐘樓”。

此外,鐘樓附近的斜街市,正是大都最繁華之商業區。在這里市場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原境內南北的豪商巨賈,而且還有遠自波斯、天竺的商人。

凡世界上最為稀奇珍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比方說寶石、珍珠、藥材、香料、氀毷貂豽等珍貴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異寶、錦紈羅氎等高貴紡織品,統統應有盡有。

東瀛倭國土地狹小,物產貧瘠。即使是他們的什么天皇,什么關白,什么一品二品大臣之類公卿貴族,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還不及中原這邊一名富裕地主。

即使是作為倭國武士首領,實際上掌握了倭國大權的征夷大將軍,生活上的享受也遠遠比不上諸如梁王、泰永王等蒙元宗室諸王。更不用說其他的武士、忍者之流了。

故此,即使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兩人,都是武道修為極強的絕頂高手。但他們進入大都以后,照樣好比兩個鄉下農民,驟然進入了皇帝的金鑾殿。簡直看得眼花繚亂,什么都覺得新奇,什么都覺得有興趣。

這日大早起來,伊賀飛仙和甲賀刀仙,再加上星宿仙子,三人結伴同行。他們在鐘樓附近,興致勃勃地游玩了整整一個上午。中午時分,三人進入一所酒樓坐下,叫了酒菜。

這些菜肴,在中原只屬尋常。但假如在東瀛倭國的話,卻已經是只有征夷大將軍,才有資格日日享用。連天皇與關白也唯有逢年過節,才能嘗上一次的水準了。

三人一面喝酒吃菜,一面興致勃勃地商量,下午究竟要去哪里游玩。忽然之間,卻聽得旁邊桌子上,有人操著一口明顯帶有川蜀口音的官話,和身邊同伴高談闊論。

“大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下令,在幽州城內建一座寺廟,以祭祀跨海東征高句麗時死難的將士,那就是憫忠寺了。寺內建有一座高閣,名為憫忠閣,有諺語“憫忠高閣,去天一握”,可見其高大。

憫忠寺內的大雄寶殿,外墻以十二柱為骨架,室內同樣以十二根柱子支撐,結構獨特,和皇宮內御花園的設計,完全一致。

大殿之內,供奉著華嚴三圣。就是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還有普賢菩薩。供奉華嚴三圣的臺座,合共分為三層,下層為千葉蓮瓣巨座,每一瓣上鏤一佛像中層為東南西北四方佛,最上層才是華嚴三圣。據說,這三圣像都十分靈驗。只要誠心祈求,絕對有求必應啊。”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武煌焚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