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自從投降曹魏之后,曹操對他不錯,曹丕也對他很好,偶爾還會賞賜一些金銀等物。但是,曹叡登基之后,什么獎勵都不見了,似乎朝廷都忘了孟達此人。
孟達整日為了重獲圣寵忙碌著,操練兵馬,巡視城池,發展經濟等等,并且按時上下班從不懈怠,為的是能夠引起朝廷的重視。
終于,曹叡想起來孟達這個人,還給他來了一份圣旨,卻不是表彰,而是警告他勿要生亂、躬守忠節,除此之外,再無下文。
孟達不可置信的將圣旨看了好幾遍,最終確定字里行間沒有丁點兒重視的成分,鼻子都要氣歪了,心中更是惶恐,畢竟他曾經是蜀將,曹叡如此警告他,一定是朝中有人進了他的讒言。
讓曹叡小心孟達的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王寶玉北征歸來之時,暢通無阻的過了宛城管轄的武關,順利到達了上庸,不得不讓司馬懿認為,是孟達有意放走了王寶玉。
司馬懿因此對孟達生疑,暗自給曹叡去了一封信,說明此事,讓圣上小心此人。曹叡信任司馬懿,本想派人直接把孟達給咔嚓了,念在他是老將,這才去了一份圣旨,希望孟達警醒。
孟達對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難免心生怨言,時至今日,他都不清楚王寶玉曾經通過了武關,只知道上庸的兵馬來了之后,一戰就走,好像損失也不大。
確確實實,這一切都跟孟達沒有半點關系,之所以無辜躺著中槍,總結起來,這還是孟達品行問題惹得禍。
當初,孟達與張松、法正密謀搬倒了劉璋,隨后又背叛劉備,將上庸獻給了曹操,這樣的做事方式,任憑誰都要對他揣著一份小心。
同樣覺得孟達有問題的還有益州牧黃權,雖然他也是兩次背叛,但人家都是萬般無奈之時,做事也光明磊落,并未曾受到詬病。
黃權給好友司馬懿去了一封信,告訴他,孟達其人反復無常,宛城重地,必須小心此人變節。
接到了黃權的信,司馬懿更加確定孟達這個人不可靠,于是秘密派人進入宛城,還收買了幾名孟達的親信。
出現信任危機的孟達每天都過得很郁悶,只能隔三差五的上奏疏表決心,收效甚微,反而讓曹叡覺得此人心虛,必須提防。因此孟達唉聲嘆氣,只恨不能在朝為官,當面澄清。
諸葛亮的信到達宛城之時,孟達看了之后,仿佛春風吹皺了一潭死水,心思很快就活絡了起來。諸葛亮素有公正之名,在信中也強調說昔日過錯都在劉封,跟他無關。所以,孟達尋思著,要是重新回歸蜀漢,或許再不用如此提心吊膽的活著。
孟達反復思量了幾日后,決定重歸蜀漢,反正已經被圣上懷疑,早晚也將死在佞臣之口。于是,孟達給諸葛亮回了一封信,愿意率領宛城五萬將士重歸丞相帳下聽命,屆時丞相起兵伐魏,他愿意打頭陣,直取洛陽。
收到孟達的信,諸葛亮眉頭舒展,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看來馬謖說得不錯,孟達就是可以招降,如果以宛城作為據點,一馬平川,攻取洛陽,光復漢室,指日可待。
諸葛亮一邊命人整理兵馬,準備出兵,一邊再次派人給孟達送去了一封信,宛城非同小可,絕不能出一差二錯。
“得公之書,足知公忠義之心,不忘故舊,若成大事,公將是漢朝中興第一功臣,無人可及。然此事機密,莫要輕易托人,慎之!”
諸葛亮言辭懇切,孟達見信大喜過望,只想著成為蜀漢第一功臣,卻忘了諸葛亮最后一句的警告,當晚喝多了酒,跟小妾歡愉之時,興頭上就把這件事兒說了,承諾以后讓她做一品夫人。
小妾又告訴了她的兄長,而此人正是被司馬懿收買的,他急忙出城,火速將此事告訴了司馬懿。
“孟達要反,必誅之!”司馬懿大怒道。
“父親,兒臣有一計,可兵不血刃,殺孟達以除大患。”司馬昭進言道。
“吾兒不妨說來。”
“我軍若大舉進軍宛城,孟達必率眾抵抗,屆時必有損失。有道是兵不厭詐,我聽聞孟達貪財,可封賞金銀,詐稱圣旨來到,令孟達出城接旨,殺之甚易。”司馬昭詳細道明自己的計策。
“我兒能如此思慮,為父倍感欣慰,司馬家族后無憂也!”司馬懿不禁贊了一句,覺得孩子這次真得長大了。
司馬懿采納了兒子司馬昭的計策,秘密派出一行人員,喬裝成曹叡使臣的模樣,前往宛城,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啟動了五萬兵馬,秘密出發,跟在了后方。
打扮成宣旨宦官模樣的卻是司馬懿的近身侍衛之一,名叫申猛,此人有一項絕技,那就飛刀,速度極快,殺人只在瞬間。
孟達對這一切毫不知情,靜候諸葛亮出兵來宛城,屆時開城歸順,率軍攻伐洛陽,成為蜀漢第一功臣。
這天晚上,孟達做了一個非常不吉利的夢,他夢見自己的身體被蛆蟲爬滿,無比惡心。第二天一早,孟達精神不振的找人解夢,這人是個江湖術士,怎會說不好聽的,于是信口開河,說這一卦應該是山風蠱,應在此時,表示有財運。
孟達不太相信,雖說夢境常常會是反的,但是到現在都覺得身上癢癢的,這夢境太過逼真,沐浴更衣不在話下。
說不定是個不好的兆頭,孟達心里有鬼,坐臥不安,于是將這幾日的事情又重新捋順一遍,所有環節都正常,猛然想起唯獨在那個小妾說多了些,別是此人走漏了消息吧,急忙派人將她叫來。
不等小妾趕到,忽聽侍衛來報,圣上派人來了,拉著幾車財物,正候在城外,請太守出城接旨。
孟達大樂,信以為真,還真是眼下的財運,這夢解得好啊,當即賞賜了這名江湖術士一錠銀子,隨后興高采烈的帶領一行人出城。這時的孟達心思又變了,如果曹叡還是繼續信任自己,那就干脆不扯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