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軍事
漢室江山看似又回來了,眾人無不鼓舞,圣上英明一類的話說了不計其數。劉備淚光閃閃,昂首挺胸的走下了祭壇,回到了官邸后,立刻發布的第一條圣旨,在成都興建皇宮,規模不要過于奢侈。
隨后,劉備又宣布,立吳妃為皇后,長子劉禪為順位繼承的太子,封次子劉永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
安排好家事,劉備又宣布,諸葛亮嘔心瀝血,勞苦功高,晉位丞相。
李嚴為太尉,許靖為司徒,黃權為司空,其余官員,各有升職或封賞,一時間,滿朝文武無不喜氣洋洋。
劉備立國號為漢,但曹丕、孫權對此嗤之以鼻,主要是劉備的出身有待考證,至于中山靖王后裔一說,并未得到廣泛認可。
后人則稱其為蜀漢,并沒有將其視為漢朝的延續,將劉備建立的國家,稱之為蜀國。
作為開國丞相的諸葛亮,終于登上了位極人臣的位置,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看似功成名就,得償所愿。但諸葛亮非但沒有感覺開心,反而比以前更郁悶了。
因為劉備并沒有吐口讓諸葛亮設立丞相府,也就是說,他不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套領導班子。這就和之前的軍師身份有巧妙的雷同之處,只是一個稱號而已,并無實權。
而且,劉備將李嚴封為太尉,總領兵權,其態度不言而喻,他從心里還是沒有完全相信諸葛亮。
也許此時會有人替諸葛亮打抱不平,若不是他極力促成此事,劉備哪有機會稱帝。然而也恰恰是因為如此,劉備對諸葛亮更多了份戒心。
諸葛亮短短數日便可召集眾臣聯名上書,之后眾人又悉數聽從他調遣與劉備演戲,最后順利將劉備推上了皇帝的位置,彰顯出諸葛亮強大的號召力和不凡的影響力。
自古君王皆多疑,劉備不敢想象,諸葛亮功高蓋主,如果他擁有了更多的權力,權傾朝野,也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來。
劉備稱帝的事情,很快傳遍了各方,曹丕似乎早有預料,非常鄙夷的說道:“劉備謊稱劉協已死,嫁禍于朕,悍然稱帝,深藏狼子野心!”
“劉備自立為漢,只為招攬擁漢之逆臣賊子,與我朝對抗,不可不防。”華歆進言道。
“朕正欲統領大軍,親自討伐劉備。”曹丕道。
“圣上,此事不可,今劉備剛剛稱帝,士氣正盛,我方若起兵討伐,勝敗是小,孫權定會從中取利。”賈詡提出了反對意見。
“唉,孫權名為歸順,實則難以約束,倒也讓人煩惱。”曹丕嘆氣道。
“今聞聽合淝張遼將軍患病,圣上當增兵合淝,以防有變。”賈詡建議道。
曹丕點頭應允,又向合淝增加五萬大軍,因為賈詡的勸告,曹丕暫時斷了攻打劉備的想法,但是,為了防范劉備,他還是加強了涼州的軍事力量。
聽到了劉備稱帝的消息,王寶玉一點也不感覺驚訝,這本來是順應歷史潮流的事情。倒是諸葛亮終于當上了丞相,讓他發自內心的高興。
“先生總算是當上了丞相,天遂人意啊!”王寶玉開心的對黃月英說道。
黃月英當然最高興,還有些小激動,不無感慨的說道:“唉,孔明這些年兢兢業業,總算是熬出頭了。”
“嘿嘿,這是先生有本事,是金子早晚都得發光!”
“哎,孔明做事太過低調謙和,處處忍讓,否則也不會等到今日。”
黃月英有些埋怨丈夫缺少魄力,不過王寶玉卻不這么看,四兩可撥千斤,但太過剛硬的事物反而不會太長久:“先生這是以柔克剛嘛,很快就能大展宏圖。對了姐姐,最近不要給他去信,再等待一段時間。”
“我常年與孔明分離,早便習慣了獨處。只是孔明不在,果果實在令人擔憂。”黃月英道。
“怎么了?”王寶玉吃驚問道。
“寶玉沒有發現果果的變化嗎?”黃月英反問道。
“最近不怎么見到果果,所以也沒在意。”
“哎,正是如此。果果變得異常安靜,還尋來許多佛經,熬夜苦讀。我幾番訓斥,令她不可沾染這些東西,可她表面聽從,暗地里卻還在偷看。”黃月英道。
佛經?王寶玉大感詫異,值得一提的是,果果確實從小就對此表現過很大的興趣,不過適當的閱讀佛經,不僅是增大知識面,還可以開闊心胸,也許不是什么壞事。“果果已經是大孩子了,有自己**的思想,姐姐先不要著急,等我找時間勸勸她。”
“寶玉,可否記得我臨產前,曾去過一處……”
兩個人正說著話,侍衛來報,有一位老者前來求見漢興王。王寶玉傳令讓他進來,只見此人年紀六十出頭,一身藍袍松松垮垮,頭戴逍遙巾,腳下步云靴,手里還拄著跟拐杖。
老者一臉笑意,口中念叨著:“鳳翱翔于九天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王寶玉看著面熟,一時間沒想起來,倒是黃月英眼前一亮先認出了出來,脫口道:“崔州平!”
“弟妹近來可好!”來人正是崔州平,他沖著黃月英拱了拱手,表示見禮了。
王寶玉也想起來了,諸葛亮的四大損友之一,跟此人見過兩次面,一次是聚在一起吃飯,另外一次則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誤把他當成了諸葛亮,此人后來找到諸葛亮,一通的顯擺。
“漢興王,可還記得老朽乎?”崔州平拱手道。
“記起來了,老崔,你也是來投奔我的嗎?”王寶玉笑著直接開口問道。
“漢興王明鑒,剛才我誦出之語,正有此意。”
“我聽石廣元說了,你們都投奔了曹操,不知道你現在擔任什么職務啊?”
“不值一提,安樂郡功曹。”崔州平遺憾的搖頭道。
“州平確有遠見,寶玉寬厚仁德,招賢納士,前番石廣元已經來投。”黃月英幫襯道。
“我正是接到石韜的書信,才決定放棄安樂,來投明主。”崔州平恭敬的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