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費曜、戴陵得知司馬懿親自守住上方谷,自認為后顧無憂,全力對抗王平帶領的蜀軍,他們哪里想到,諸葛亮已經率軍成功躲過司馬懿大軍的阻擋,趕到了他們的后方。
這天夜里,辛苦阻截了一天的魏軍正在大睡,后方的山下傳來了大軍趕來的聲響,費曜急忙起床,只聽哨兵來報,看見這支大軍前方將士,穿著的正是魏軍的服裝,一桿大旗上寫得正是“司馬”二字。
大都督夜晚趕來,究竟為了何事,怎么不事先通報一聲?難道說被諸葛亮戰敗了?
應該是這樣,來不及報告,費曜因此放松了警惕,然而,等這支大軍來到跟前,全部都是生面孔,而且眼神冰冷,難掩殺氣,費曜這才發覺上了當。
正是諸葛亮命令先行部隊穿上了魏軍的服裝,迷惑費曜等人,蜀軍在吳懿、吳班的帶領下,迅速沖進了魏軍大營,費曜、戴陵與二將苦戰,因為沒有防備,根本擋不住。
兩萬魏兵折損過半,被俘近兩千人,費曜的戰馬被吳班一刀砍斷了馬腿,當場被俘,戴陵率領剩余部隊,經過數次沖殺,血染衣襟,才終得逃脫,連夜返回了上邦。
木門道失守,魏軍先敗了一局,屏障被拆除,王平、張嶷的部隊也得以跟諸葛亮匯合一處*。
“丞相神算,若非大軍后方偷襲魏軍,倒是不知何時才能占領此處。”王平佩服的說道。
諸葛亮擺了擺手,說道:“雖得木門道,并未得上邦,只是小勝而已。”
“我軍何不趁勝前進,直接攻下上邦?”王平問道。
“我剛剛得知,郭淮率三萬人馬守在上邦,此人頗有計謀,不可小視。”諸葛亮道,隨即吩咐王平:“既已占據要地,還需穩步推進,將軍可帶領兵馬,在此地修建城池,必保此地不失。”
王平聽令,立刻著手去辦,諸葛亮則立刻率軍返回,司馬懿走脫的消息已經傳來,他很擔心司馬懿會趁自己不在,命令張郃對姜維展開猛烈進攻。
諸葛亮將費曜等降兵帶走,順暢的通過上方谷,返回了天水西側的主力部隊,所幸張郃沒有任何行動,反倒是聽說司馬懿回去后,又繼續向上邦增兵,顯然畏懼了王平的部隊。
“丞相,如此膠著,與我軍不利,逼迫張郃出戰,方為上策。”姜維建議道。
“司馬懿唯恐失去上邦,重兵集中在那處,如今張郃所轄兵力不及我軍,因此不敢出兵,也在情理之中。”諸葛亮道。
“不如辱其將,逼迫其出兵,只要這邊戰事一起,上邦定然失守。”姜維道。
諸葛亮想了想,決定采用姜維的計策,盡管他對這種做法有些鄙夷,但是兩軍交戰,勢如水火,什么法子都得用,不能按照常規出牌。
隨后,諸葛亮下令,將費曜以及其手下幾十名堅決不降的士兵全部予以刺青,削去頭發,放歸魏軍大營。
咒罵聲不斷,費曜等人身上被刺滿了凌亂的圖案,禿頭光膀子被攆走,回到了張郃這邊,哭訴蜀軍無道。
張郃氣得目呲欲裂,暴跳如雷,立刻將此事匯報給司馬懿,強烈要去出兵進攻蜀軍。
司馬懿得知了消息,同樣氣得肝顫,這種做法是不人道的,令人不齒,不由痛罵諸葛亮小人之舉,無所不用其極!但是,隨后司馬懿就冷靜了下來,這是諸葛亮的激將之法,如此更說明蜀軍難以維系,急于攻占城池,于是通知張郃安撫好費曜等人,堅守住陣地,絕不出兵。
諸葛亮等了許久,也不見魏軍有任何動靜,知道計謀被司馬懿識破,只怕是這招不管用了。與此同時,諸葛亮真心佩服司馬懿的忍耐力和睿智,隨后派出使者,給魏軍送去了少許物資,算作羞辱費曜等人的歉意。
司馬懿堅守不戰,令諸葛亮煩惱叢生,只能啟用木牛流馬,運送軍需物資,還要打一場持久戰。
木牛流馬的威力立刻發揮出來,只需百余名士兵看管,翻山越嶺,奔走如風,來回往返,不知疲倦。
盡管有木牛流馬運糧,但諸葛亮并不輕松,最大的問題是,有了運糧的設備,糧草依舊不足,接連三次北伐,耗費巨大。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運送工具但是沒有糧食,那還不是一個樣嗎?
于是,諸葛亮又給朝廷上奏,請求支援糧草,劉禪也是甩手掌柜,又把這件事兒交給了李嚴,反正照著丞相說的去辦就行。
李嚴徹底成了苦瓜臉,連年北伐,蜀中壯丁少了許多,糧食連年減產,百姓吃飯都成了問題,上哪兒去籌糧。
李嚴也將這個情況如實反應給劉禪,但是劉禪不以為然,沒有糧食看可以多吃點肉嘛,又好吃又扛餓。如今丞相不辭辛苦遠征打仗,咱們不能只在后方享受安樂,必須要給丞相最大的支持。
以后別在好借口了,丞相怎么要求,咱們就怎么做,排除萬難一定要解決糧食問題。李嚴恨不得嚎啕大哭,這不是難為人嘛!為了征糧的事兒,他不僅得罪了百姓,更是受到了不少有頭臉人的排斥,因為攤派給他們的任務最多,大家看見他就躲,還有人背地里叫他李瘟神。
圣上安排的事情,豈敢不做,李嚴硬著頭皮去辦理此事,但是也應該讓諸葛亮明白現在的具體困難,所以只是征集了一小部分,派人先一步送到了前線,希望丞相看到這種狀況能有所改觀。
剩下的軍糧還是沒有著落,李嚴為此十分頭疼,征糧的方法也不是完全沒有,卻不能采用。無論哪朝哪代,都有貴族的存在,蜀國雖然較弱,但也有一些當地士族大戶,私下里存糧很多,根本吃不了,但是一到征糧的時候就裝迷糊哭窮,甚至還有人想借機哄抬糧價,大發國難財。
李嚴很是氣惱,但也明白一點,如果動了這些人的窩窩頭,那就等于動搖了劉禪的統治,來自內部貴族的反叛,可比外來攻擊更容易亡國。
舉報:/
**作者:水冷酒家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