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詭傳說第424章 立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風詭傳說 >>風詭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4章 立場

第424章 立場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30日  作者:六道  分類: 玄幻 | 六道 | 風詭傳說 


以前金婉兒之所以對慶源的印象不佳,以為他是上官秀的宗親才得到鍛造二坊主管的職位,但通過火藥這次的事,金婉兒才算真正見識到慶源學識的淵博,對于他能坐到鍛造二坊主管這個位置上,她也再無微詞。

接到鍛造坊的飛鴿回書后,廣獠這邊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原來火藥在使用之前還得先攪拌均勻。

當廣獠要第二次主要出擊的時候,該當和子隱把他攔。

他二人向廣獠提出一個繞擊敵后分而殲之的建議。廣獠采納了他二人的戰術,率領兩萬風軍,從西卜山出發,繞過正面的沙赫聯軍,取道去偷襲納族部落的領地。

風軍是夜間悄悄行動的,等沙赫聯軍得知風軍的動向時,已然第二天的中午。

知道風軍已繞路去偷襲己方的領地,納族軍的將士無不是心急如焚,拼了老命的往回趕。但是另外五個部落的行軍都是不緊不慢。

畢竟遭襲的是納族領地,而非本族領地,所以沙赫聯軍各部的心理是不一樣的。

一方是急行軍,另外幾方是正常行軍,如此一來,便造成了沙赫聯軍之間的脫節。這也正是該當和子隱想要的效果。

正所謂合而分之,分而滅之。他二人巧妙的利用了聯軍之間的各藏私心,把本是一個整體的沙赫聯軍,給硬生生地拉扯開。,謝謝!

在納族軍隊火急火燎地向本族領地趕時,正遇到在半路上待命,以逸待勞的風軍,雙方與納族領地附近,展開一場大戰。

此戰,風軍方面的兵力為兩萬,納族的兵力為四萬,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二,但雙方交上手后,兵力眾多的納族一方毫無優勢可言。

排在風軍戰陣前面的全是火銃營,看到對面的納族沖殺上來,風軍的火銃營齊齊開火。

火銃的射程是遠,但毫無精準度可言,打偏是正常,打準反而是奇跡,也正因為這樣,火銃講究的是大范圍齊射整體之間的配合,對于單兵的槍法,幾乎沒有要求。

風軍火銃營的射擊持續不斷,第一排射出彈丸后,立刻順著兵卒站位的空隙退到最后排,第二排跨前兩步,繼續齊射,然后退到最后排,第三排補上。

一個方陣,七十排的火銃兵,輪流射擊,雖然強度并不猛烈,但射擊卻是連綿不絕,永無止境。

這種射擊方式,沒有間隙可言的,彈丸從風軍的陣營里源源不斷地飛射出去,再看對面的納族軍,人們是成排成排的中彈倒地,許多人只是受傷,可還沒有站起來,就被后面沖鋒的同伴活活踩死。

被風軍火銃殺死的納族兵是不少,但被他們自己人踩死的則更多。

這一場戰斗,完全體現出來火器對于冷兵器的絕對優勢,縱然納族兵勇猛,都具備不怕死的勁頭,但是根本沖不到風軍的近前。

大批的納族兵將死在風軍兩三百步開外的地方,不好容易沖進風軍的百步之內,面臨的又是火銃營內長矛兵的箭陣,以及更加兇猛綿密的火銃攻擊。

開戰有半個時辰左右,納族軍卻無一兵一卒沖到風軍的近前,戰斗已然打不去了,納族軍扔數千具之多的尸體,倉皇敗退。

廣獠大喜,立刻令追擊,但在追擊的過程中,火銃營移動緩慢的弊端顯現出來,火銃營最為注重的就是陣型,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必須得保持整體陣型的完整,為了不使陣型變型,推進起來的速度想快也快不了。

這正是在火銃時代對戰中,敵我雙方最多只能做到敗敵,而無法做到徹底殲敵的原因。

見前方的火銃營追擊速度太慢,廣獠哪里等得了,率領后面的風軍,越過火銃營,追殺出去。

好在納族兵已經被風軍打得斗志全無,喪失了反戈一擊的能力,三萬多將士,可謂是一潰千里,被廣獠一部砍死砍殺的兵卒不計其數。

而后,又是在該當和子隱的建議,風軍放棄攻打納族部落的領地,改而去攻擊普蘭族領地。

這回掄到普蘭軍著急,而另外的五族不急了,尤其是納族軍,認為己方的戰敗全因另外的五族沒有盡力,這回普蘭族領地遭受風軍攻擊,己方也如法炮制,緩慢行軍,以牙還牙。

該當和子隱的分化戰術起到了奇效,成功把沙赫的六族聯軍陷入相互猜忌勾心斗角的境地。

只不過這次風軍并非佯攻普蘭族領地,而是實打實的真攻。

普蘭族的壯年男子基本都在聯軍當中,領地內剩的多是老人孩子和女人,這么一群老弱婦孺又哪里招架得住風軍的攻擊。

風軍進入普蘭族領地之后,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見到值錢的東西就搶,燒殺搶掠,無所不用其極,把普蘭族的領地鬧了個底朝天。

等到普蘭族軍回到領地內救援時,風軍早已跑得無影蹤,留來的是滿目瘡痍。

普蘭族的族長大罵另外五族不肯全力救援,導致己方的領地遇襲,損失慘重,并宣布退出聯軍。普蘭族的退出也拉開了聯軍瓦解的序幕,納族緊隨其后,也宣布退出聯軍,隨著普蘭族和納族的相繼退出,沙東聯軍已名存實亡,余的四族也回到各自的領地,不再出兵與風軍對峙。

這一次在沙東(沙赫東部)發生的戰爭規模不大,雙方的傷亡,也只有納族死了數千人,不過這一場戰斗卻是風軍第一次把火銃運用到實戰當中,意義深遠,不僅成就了廣獠的威名,也奠定了該當和子隱二人在貞郡軍中的地位。

尤其是該當和子隱所建立的火銃營,基本成為風軍未來火銃營的定式,一個營,一千人的兵力不變,內部細分為左營和右營,上到戰場,擺的也是兩座方陣。

等到上官秀回到西京的時候,沙東交戰已然結束,但廣獠一部仍駐扎在西卜山,沒有撤回關內,看廣獠的架勢,還打算繼續掠奪沙東各部。

只是,這個時候風國國內已是風云突變,反唐凌的叛亂越演越烈,終于全面爆發。

桓郡的林勇部叛軍之所以向貞郡這邊移動,目標并非貞郡,而是上京。

以林勇為首的十萬叛軍開出桓郡,直奔上京,與此同時,風郡的黎嘉部叛軍和常貫部叛軍莫郡的肖北部叛軍和鐘子山部叛軍安郡的薛遠部叛軍和楊岳部叛軍,以及寧郡玉郡川郡等等,合計十六支之多的叛軍齊出上京,對上京展開了合圍之勢。

叛軍的主張很明確,唐凌退位,唐鈺登基,如果唐凌繼續在位,風國的危急只會越來越嚴重,現在,也只有鈺王才能救風國。

十六支叛軍,合計上百萬之眾,合圍風都上京,其聲勢可謂是驚天動地,在風國全國乃至周邊各國都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發生在風歷三八八年底,著名了十六路叛軍之亂。

在此期間,上官秀也接到了唐鈺和十六支叛軍主帥傳來的親筆書信,邀他一同起事,推翻唐凌暴政,開辟一個開明又民心所向的新的大風皇朝。

在這種局勢之,上官秀急招廣獠一部返回西京,別的兵馬可以不帶,但要把火銃營帶回西京。

上京發生如此巨變,廣獠那么愛湊熱鬧的人哪里還能在西卜山待得住了,當即率領該當子隱以及火銃營,日夜兼程,趕回西京。

西京郡尉府。貞郡軍的將領和謀士們齊聚一堂,會議一天接著一天的召開,商議己方究竟要站在哪一邊,該怎么做,又該做出什么樣的部署等等事宜。

在這一連串的緊急磋商當中,貞郡軍內部兩大派系的分析徹底浮上臺面。

以洛忍和安義輔為首的將官們堅決支持唐鈺,他們認同叛軍的理念,認為唐凌應當退位,她的皇位本就得來不正,在她的治理之,風國又如此之動蕩不安,自建國以來,從未有過,退位理所應當,而唐鈺的繼位則是人心所向,皇位本就該是唐鈺的,是唐凌從唐鈺手中硬搶走的,最關鍵的一點是,唐鈺開明,有變革的決心,唐鈺若不做皇帝,風國離亡國也真的不遠了。

以詹熊和胡沖為首的將官們,意見剛好與洛忍安義輔等人相左,他們這一批將官堅決支持唐凌。繼承皇位這么大的事,那不是過家家,不是你覺得能行誰就可以上,誰不行誰就得去,如果開此先河的話,以后的風國皇位就成兒戲了,一旦有人對皇帝不滿就會叛亂,就會逼皇帝退位,風國將會永遠處于動蕩之中,永無寧日。不管唐凌當初使用什么手段取得的皇位,既然她已經坐上去了,她就是風國的皇帝,就不能再來了,任何形式的逼宮,都是叛亂,都應斬盡殺絕。

一邊支持唐鈺對唐凌取而代之,一邊支持唐凌繼續在位,雙方各持己見,爭持不。而他們的爭執,又恰恰是上官秀心里的矛盾點。

他本是唐鈺的人,對唐鈺存在天生的親近感,從情感出發的話,他肯定是支持唐鈺的。但理性又告訴他,唐鈺只適合做盛世的開明君主,而在亂世當中,風國需要唐凌這種具備鐵血手腕又強硬的皇帝。

貞郡軍連一個確定的立場都做不出來,連一個選邊站的選擇都做不定,至于后面的什么準備部署那都是妄談。

十六路叛軍圍困上京半月有余,廣獠都率領著火銃營撤回到西京,而貞郡軍的高層還在唇槍舌劍的爭執己方到底該支持誰。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風詭傳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