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詭傳說第183章 成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風詭傳說 >>風詭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3章 成軍

第183章 成軍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3日  作者:六道  分類: 玄幻 | 六道 | 風詭傳說 

正文

隨著漳州投靠金川軍,漳水縣境內已再無對抗金川軍的勢力,最關鍵的一點,漳州城內有一萬多的縣軍,其中還有三千的騎兵,這一萬多的縣軍加入進來,使得上官秀勢力有了質的飛躍。

在漳州投靠上官秀不久,北丘縣那邊的戰事也宣告結束,這比上官秀預想中要快得多,原本他還打算帶著金川軍、漳水軍去北丘縣助安義輔一臂之力,但安義輔完全沒用上他的幫忙。

安義輔先是調動北丘縣縣軍去攻中路的趙桐叛軍。

見北丘縣的大隊人馬直奔自己而來,和安義輔料想的一樣,趙桐連戰都沒戰,立刻率軍后撤了五十余里。他本就沒深入北丘縣,撤退五十里后,已退至北丘縣的邊緣。

與此同時,安義輔率軍南下,去往王恒叛軍的駐地。

王恒并不知道安義輔已倒戈向上官秀的事,還以為他是攻打興州受阻,來岳城這邊和自己搶功的。得知安義輔率軍前來的消息后,王恒毫無防備,反而還加緊了對岳城的攻勢。

結果就在王恒大舉攻打岳城的時候,安義輔率軍趕到,由王恒叛軍的背后突然發動進攻,這一戰,安義輔把王恒叛軍殺了個落花流水,就連王恒自己也慘死在亂軍之中。

在岳城城外平滅了王恒叛軍后,安義輔立刻又揮師北上,去攻李木林叛軍。李木林得知安義輔倒戈的事后,氣得暴跳如雷,此時,他已率軍攻下北丘縣的古城,正在古城修整,聽說安義輔率軍向古城方向而來,李木林根本沒有據城堅守,而是率領著手下兵將出城迎擊安義輔一部。

雙方在距離古城三十多里的平原上展開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激戰。

通過此戰,安義輔一部的軍事素養也顯露無遺,不管是排兵布陣,還是在交戰中陣型的變化,安義輔一部都要比李木林一部高出幾個檔次。

此戰并無懸念,一場大戰之后,李木林叛軍被徹底擊潰,作為軍中主將的李木林也被生擒活捉。

等他見到安義輔時,破口大罵,怒斥安義輔吃里扒外,是披著人皮卻不干人事的畜生。

安義輔對李木林倒也沒客氣,命令手下軍兵將李木林拉到營帳外,斬首示眾。

王恒叛軍、李木林叛軍先后被安義輔平滅,剩下的趙桐叛軍連戰都沒戰,立刻撤出北丘縣,逃回郡城西京。

史凱文的五萬大軍在北丘縣敗得如此之快,不僅大出上官秀的預料,也大出史凱文的預料。

本來史凱文還想出兵攻打金川縣,覺得金川軍現在正在漳水縣境內作戰,金川縣空虛,正是自己出兵偷襲的好機會,但己方在北丘縣的迅速潰敗令他不得不改變原定的計劃,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上官秀的勢力。

史凱文沒有立刻發兵金川縣,這給了上官秀難得的整頓機會。

現在上官秀麾下的軍隊又豈是一個亂字所能形容,其中有金川軍、北丘軍、漳水軍,還有倒戈過來的叛軍,以及從各城抽調的城軍和臨時征兆的新兵。

這些軍隊,基本都是自成體系,編制胡亂不堪,之間別說難有配合,就連各軍的將官們彼此都不認識,這樣的軍隊,人數雖眾,可一旦遇到強敵,只怕一擊即潰。

趁著現在無戰事的空擋,上官秀對麾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整頓。

目前金川縣的縣軍有兩萬,北丘縣的縣軍有一萬,漳水縣的縣軍有一萬多,安義輔一部有一萬多,從各城征召來的城軍、新兵合計三萬,林林總總加到一起,有九萬余眾。

上官秀把各軍雜七雜八的番號全部廢除掉,換成統一的番號,貞西軍。

至于麾下的將領們,在縣尉府任職的將官繼續回縣尉府任職,在上官秀的安排下,北丘縣的縣尉由楊帆擔任,漳水縣的縣尉由段青擔任。楊帆和段青都是虎牙關出身,是最早一批加入修羅堂的人員之一,上官秀即賞識他二人的能力,對他倆也都很信任。

上官秀自己依舊保留著金川縣縣尉一職。

雖說他把北丘縣和漳水縣的將官都調派回去,但兩縣的縣軍他可沒有放手,而是將其留在貞西軍內。至于兩縣未來的縣軍,由新上任的楊帆和段青二人在各縣境內重新招收。

整合之后的貞西軍內共設八個兵團。第一兵團的兵團長是安義輔,第二兵團的兵團長是曹雷,第三兵團的兵團長是袁牧,第四兵團的兵團長是丁冷,第五兵團的兵團長是賈彩宣,第六兵團的兵團長是郝斬,第七兵團的兵團長是邵寒,第八兵團的兵團長是秦川。

除了安義輔外,另外七個兵團的兵團長都是修羅堂的旗主,安義輔自己也已加入了修羅堂,而且在修羅堂里的職位還不低,被上官秀任命為護法,就修羅堂內的官職而已,他比各旗的旗主還要稍高一點。

貞西軍除了這八個兵團之外,還設有一個騎兵營,騎兵營的核心就是漳州的三千騎兵,另外,上官秀自己也花費重金,從各地買了一批戰馬,將騎兵營的兵力擴充到四千左右,擔任騎兵營第一任營尉的正是隋棠靜。

正常的營尉只管一千人,而隋棠靜的這個營尉卻管轄四千兵馬,而且都是騎兵。就戰力而言,騎兵營的戰力要高過另外八支兵團中的任何一支。

劃分出八個兵團和一個騎兵營后,余下的軍兵仍超過五千人,上官秀把這五千多人全部劃分給了修羅堂的暗旗和影旗。暗旗負責地方情報,影旗負責隨軍情報,在上官秀眼中,暗旗和影旗都很重要,是己方的眼睛和耳朵,缺一不可。

通過上官秀如此大手筆的打造暗旗和影旗,也能看得出來上官秀對情報的重視程度。

他的勢力范圍越來越大,麾下的兵力越來越多,情報變得至關重要,現在他所要了解的情報已經不再局限于貞西以及貞西的周邊地區,而是要整個貞郡的情報,乃至上京以及全國各地的情報。

貞西軍的各兵團都已有了兵團長,自然不能缺少最重要的軍團長。上官秀當仁不讓地擔任了軍團長一職,在他之下,還設有兩名副軍團長,分別是洛忍和詹熊,再下面,還有若干名的偏將以及謀士。

目前上官秀麾下的謀士只有三人,分別是吳念、東哲和孔笛。吳念是毛遂自薦投靠的上官秀,東哲是隨白衫軍投靠的上官秀,他二人自不用多說,至于孔笛,他本是漳水縣縣守劉旭的心腹,不過上官秀十分欣賞孔笛的頭腦和才華,而且他也不認為在劉旭身邊留有一位這么厲害的智囊是件好事,所以便把孔笛從劉旭那邊硬要了過來。

孔笛自己也很愿意輔佐上官秀,很簡單,他留在劉旭身邊,哪怕獻策再多,做到死,劉旭也只會是個縣守,不可能再有更大的發展,而上官秀不同,他的未來會怎樣,孔笛現在還看不出來,但不管未來是好還是壞,待在上官秀身邊一定會很刺激。孔笛也是個不甘于過一潭死水般生活的人。

上官秀把麾下的各軍整合到一起之后,貞西軍也正式宣告成立。

隨著貞西軍的迅速崛起,史凱文叛軍在貞郡不再是最大的勢力,貞西軍的實力不敢說一定在史凱文叛軍實力之上,至少兩者已是相差不多。

至此,貞郡混亂不堪的局勢逐漸開始明朗化,在貞郡境內,有兩股最大的實力,一股是占據西京的史凱文叛軍,一股是占據貞西三縣的貞西軍。

現在這種局面之下,史凱文再想出兵貞西,就不得不仔細斟酌再三了,畢竟貞西軍的兵力在那里擺著呢,有接近十萬之眾,相當于正規軍團的規模,貞西已不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但史凱文為了在貞郡接應寧南軍,又必須的打通貞西通道,他出兵貞西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趁著史凱文叛軍還未來進攻,上官秀命令麾下眾將抓緊時間操練,盡可能把己方的軍卒練成精兵,以應對隨時都可能發生的戰爭。

這天,上官秀坐在縣尉府后花園的涼亭里,和他一起的還有吳念、東哲和孔笛。段其岳、肖絕、吳雨霏三人在涼亭外時而走動巡視,時而駐足低聲交談,負責護衛。

在涼亭的石桌上,鋪著貞郡的地圖,上官秀的手指在地圖上滑動,說道:“貞西四縣,三縣已在我方手里,目前只剩下南嶺縣還不在我們的控制范圍之內,各位先生覺得我方要不要即刻出兵南嶺,把南嶺縣一舉拿下?”

東哲的強項是兩軍對戰時的出謀劃策,像這種宏觀謀略,非他所長。

吳念和孔笛揉著下巴,看著地圖,沉思未語。過了好一會,吳念慢悠悠地說道:“這件事情,我也有考慮過,只是思前想后,還是覺得太冒險了。”

孔笛在旁點點頭,說道:“的確太冒險了。我方若是出兵嶺南,便給了史凱文絕佳的出兵機會。”

吳念繼續說道:“嶺南和我金川縣之間還隔了個漳水縣,路途遙遠,一旦交戰,戰事或許可以在一個月內結束,但我軍在路上的時間,絕對不會少于一個月。”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風詭傳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