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詭傳說第1056章 救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風詭傳說 >>風詭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6章 救駕

第1056章 救駕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28日  作者:六道  分類: 玄幻 | 六道 | 風詭傳說 
聯系我們:

歡迎光臨祝您閱讀愉快!


唐謄叛軍的后方,大隊的騎兵沖殺上來,

這隊騎兵可不是小股的游騎,而是擺著正規進攻方陣的大規模騎兵,放眼望去,騎兵的陣列與叛軍的陣列幾乎一樣長,無邊無沿,扯地連天,呈橫線往前推進,

細看這些騎兵,他們胯下的戰馬不同與風國的戰馬,體型要巨大得多,異常粗壯,光是馬背就有一人多高,若是再算上馬頭的高度,差不多接近了三米,

這正是貝薩國特產的帕布馬,

此時,所有戰馬的四蹄都被包裹了厚厚的棉布,戰馬在向前奔馳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并不大,而騎兵沖鋒所引發的地面震顫,又巧妙的被叛軍大隊人馬的推進給掩蓋掉了,這也正是騎兵方陣直至接近了叛軍方陣,叛軍才發現敵騎兵來襲的原因所在,

再看馬上的那些騎士,清一色的銀盔、銀甲,一手提著巨大的方盾,一手端著火銃,在馬鞍橋上,還掛著又長又粗的騎士長槍,

一匹帕布馬的重量,已在一噸左右,加上馬上騎士的重量,以及盔甲、裝備、個人輜重的重量,一人一騎的總重接近了一噸半,

這種龐然大物向前沖鋒,雖然速度遠沒有風國戰馬那么快,但卻聲勢驚人,猶如雷霆萬鈞,排山倒海,

在騎兵的隊伍當中,豎立著一面面巨大的旗幟,有的旗面上畫著飛鷹,有的畫著栩栩如生、生了雙翼的雄獅,那都是貝薩國金克斯城邦的圖騰,

“是貝薩騎兵——”

“來敵都是貝薩騎兵——”

終于,叛軍反應了過來,尖叫之聲四起,貝薩騎兵,在風國國內,而且還是在都城腹地,竟然能看到如此規模龐大的貝薩騎兵,這太不可思議了,

這支足有一個軍團的貝薩騎兵,當然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貝薩的金斯克城邦,安東尼雷納弒父,成為城邦新領主,其妹海莉雷納攜殘部逃至風國,被唐凌和上官秀收留,

自海莉到了風國之后,許多金斯克城邦的民眾紛紛來投,海莉麾下的軍隊數量也是越來越多,并在上京附近建立了軍營,為復國做準備,

原本他們只是步兵,后來海莉向上官秀提出,北郡的帕布平原特產帕布馬,她想把麾下的步兵都訓練成騎兵,當然,她寄居在風國,沒有巨額的金銀去購買那么多的戰馬,她也只能求助上官秀的幫忙,

安東尼的弒父,多多少少也和上官秀有些瓜葛,如果上官秀當初沒有利用海莉,逼迫老領主艾德雷納就范,貝薩王廷也不可能勾結安東尼,除掉艾德,對于海莉,上官秀始終是心存愧疚的,至于海莉提出的請求,他也沒多做考慮就同意了,

畢竟位于北郡的帕布平原就掌控在他的手里,海莉的請求對他而言,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再后來,貝薩王廷又于暗中秘密除掉了安東尼,對外宣稱安東尼是病逝,接下來,由貝薩王廷出面,全部接管了金斯克城邦,

貝薩王廷的這個舉動,引起了金斯克城邦民眾的極度不滿,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投靠海莉的金斯克城邦人呈井噴式增長,

由于投靠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海莉也不想過早暴露自己的實力,她把麾下大部分的兵力都轉移到了相對比較閉塞的貞郡,其中也包括了上官秀送她的帕布馬,

雖說海莉把一部分兵力轉移到了貞郡,但還是有一部分兵力留在上京附近的軍營,

可是當唐鈺叛軍和唐謄叛軍雙雙揭竿而起,舉兵造反的時候,海莉第一時間就帶著上京軍營里的將士們撤到了貞郡,

叛軍號稱百萬之眾,她并不認為自己麾下的十萬騎兵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且騎兵不能守城,留在上京也毫無意義,再者說,唐鈺和唐謄的叛亂,是風國內部的事情,她是外國人,不應插手,也沒有立場插手,換句話說,她和麾下的將士們只是寄居在風國的,風國由誰做皇帝,與她并無多大的干系,而且她也不會一直留在風國,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這十萬騎兵,是她復國的全部希望,若是在和叛軍的戰斗中打沒了,那就真沒了,什么希望都沒有了,以后也別想再奢談什么復國了,

唐凌對海莉有恩,在海莉落難的時候,唐凌無條件的收留了她,而在唐凌落難的時候,海莉卻第一個跑了,她的做法的確很自私,但也能夠理解,

從安東尼弒父篡位的那一天起,海莉就已經不是在為自己而活著了,而是在為整個金斯克城邦活著,現在,她是雷納家族唯一的血脈,能否把金斯克城邦從貝薩王廷手里解救出來,也全靠她一人,她不可能為了幫唐凌,把自己手中的最后一張底牌也搭進去,

海莉不戰而逃,帶著麾下的軍隊跑到貞郡去避難,這事在上官秀從寧南返回上京的半路上就聽說了,

他讓暗旗人員給貞郡那邊飛鴿傳書,傳書中,他只寫了一句話:唐鈺叛軍、唐謄叛軍所用之火器,皆來自貝薩,

就這么一句話,已經說明了他想說的一切,你以為你躲起來就沒事了嗎,你以為你不插手風國的內政,你就可以置身于事外了嗎,

你錯了,叛軍所用的武器皆來自貝薩,那么,一旦叛軍罷黜了皇帝,由唐鈺登基,第一個倒霉的人,就是她海莉,

貝薩國不可能容忍海莉這個隱患存在,而受貝薩國扶持才登頂皇位的唐鈺,又怎么可能會不去滿足貝薩國要除掉海莉這個小小的愿望呢,所以只要唐鈺做了皇帝,海莉以及她麾下的十萬大軍,離死也就不遠了,

風國皇帝要在本國國內弄想死他們這十萬人,如捏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上官秀給海莉的傳書中,話不多,就闡述了這么一件事實,而這件事實也足以把海莉從貞郡嚇回來,這便是十萬貝薩騎兵突然在上京出現的前因后果,

如果這十萬的騎兵當初是留在上京城內參與守城,騎兵的優勢蕩然無存,可現在在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上交戰,騎兵的優勢倒是完全發揮出來,

“開火——(貝薩語)”騎兵方陣中傳出貝薩將官的喊喝聲,緊接著,亂槍齊射,嘭嘭嘭的爆響聲仿佛爆豆一般,再看叛軍陣營的后側,頃刻之間,便被打倒了一長排人,

打完一槍后,騎兵不再進行重新裝彈,直接背起火銃,抽出汗巾,蒙住馬眼,而后把馬鞍橋上的騎士長槍提了起來,人們一手持盾,一手持槍,趴伏在馬背上向前突進,

然后是第二排的騎兵向前射擊,之后,和第一排騎兵一樣,持槍趴伏在馬背上,接下來是第三排騎兵的齊射,以此類推,

騎兵的隊伍還未到近前,就已先把叛軍的陣營打得大亂,當叛軍手忙腳亂的后隊變前隊,再把炮口統統向后調轉的時候,騎兵戰陣業已推進到了他們的近前,

單兵重量達到一噸半的騎兵,借著慣性向前沖撞,那真如同坦克車向前碾壓一般,在這種騎兵的推進下,什么重盾、盾陣,都成了無用功,戰馬撞擊盾牌,轟隆隆的巨響聲連成一片,戰馬沒怎樣,倒是把盾牌撞翻了一地,

持盾的叛兵倒在地上,連重新爬起來的機會都沒有,戰馬已從他們的身上無情的踐踏過去,撞翻前排的盾陣之后,騎兵長槍也隨之齊刷刷地刺進人群中,一時間,慘叫聲、哀嚎聲、哭喊聲四起,前排的叛軍兵卒,猶如潮水一般向后潰敗,

沖鋒、突進,就是騎兵的最高信仰,騎兵可不會管你敗與不敗,就是一個勁的向前推進,二十萬的叛軍,聲勢浩大,可是在十萬騎兵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雙方的戰斗并沒持續得太久,叛軍的后軍陣營便被騎兵沖殺得大亂,

唐謄和唐婉蕓戰場的反應能力也不弱,見敵方騎兵已和己方接觸到了一起,果斷下令,全軍分成兩撥,分向南北撤退,

在雙方短兵交接的情況下,步兵對陣騎兵的劣勢太大,哪怕兵力多出一倍也毫無勝算,若非要硬打下去,充其量就是打個平手,雙方都損失慘重,這當然不是唐謄樂見的,

在臨撤走之前,唐謄舉目望了望對面的唐凌等人,見他們已在己方的射程之內,他對身邊的眾親兵振聲喝道:“向前射擊……”

他話音未落,唐婉蕓突然拉住他的胳膊,向父親緩緩搖頭,唐謄看到女兒凝重的表情后,眼中的殺氣消失,輕輕嘆口氣,對周圍正準備集火射擊的親兵們說道:“撤,”

第二次叛亂的情況和第一次叛亂時的情況完全不同,在一次叛亂時,唐凌不得人心,風國剛剛經歷國戰的慘敗,內憂外患,水深火熱,舉國上下,千瘡百孔,風國的百姓們恨不得唐鈺能馬上取代唐凌,由仁君登基,

可是現在,風國對貝薩戰爭取勝,得到了偌大的北郡,領土向北擴張了好大一片,在對寧南的第三次戰爭中,前線又連連告捷,三路大軍,高歌猛進,在壓著寧南人打,此時的唐凌,已被很多百姓傳頌成是圣祖皇帝之后的第一人,

唐凌可以死,但絕不能死在他們的手里,否則,就算唐鈺成功登基,他們最后也不會落得一個好下場,民眾的仇恨,會從唐鈺身上統統轉嫁到他唐謄的身上,這是唐婉蕓攔住唐謄的主因,唐謄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他能生擒唐凌,把她交給唐鈺處置,但他不能真把唐凌殺了,

由于雙方只是剛剛接觸,叛軍就退了,叛軍的退可不是敗退,而是主動撤退,貝薩騎兵并沒有乘勝追擊,其實,就算叛軍是敗退,貝薩騎兵也不會去追擊,

這一仗,海莉是打心眼里不愿意打,更不愿意與叛軍多做糾纏,只要能救下唐凌,她的任務也就算圓滿完成了,

隨著叛軍的撤離,騎兵方陣推進到唐凌等人的近前,終于停了下來,緊接著,騎兵的人群分開,海莉帶著一干貝薩人將官催馬走了出來,到了唐凌近前,海莉以風國的禮儀,插手施禮,說道:“末將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說話的時候,她也在偷眼打量唐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風詭傳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