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493.
“法克!我們必須采取更有效的策略,不能這樣愚蠢的戰斗了!”
臨時擔任指揮官的那架F-22戰斗機飛行員咒罵道。
美利堅的空中雄鷹們在這個世界上優勢太大了,曾經可以跟美利堅空中雄鷹一決雌雄的北極熊已經衰落到只能勉強保證自己生存的地步,再也不能成為美利堅的近敵。
如果不是北極熊那可怕而龐大的核武庫,美利堅早就把北極熊拆成了骨頭。
這就造成了美利堅的空中雄鷹們,即便經過多次實戰,也往往是憑借實力和裝備的優勢,吊打各方小朋友,雖然堪稱縱橫天下無人能敵,可謂獨孤求敗,以致于只能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挑選外星人做對手。
但也正因為如此,一旦敵人掌握了某種和美利堅空中雄鷹的座駕水平差不多,甚至更先進的飛機,美利堅的空中雄鷹們就變得有些不會戰斗了。
比如之前就是如此,發射AIM120空空導彈的時機本不應該那么早,而應該在空中纏斗的時候,尋找最適合的角度發射,而不僅僅是“鎖定——擺脫鎖定——繼續鎖定”這樣毫無技術含量的來回循環。
但是,畢竟是地球上最強的空軍,很快他們就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開始駕駛著F-22,準備展開一場空中狗斗。
盡管,在機動性上,F-22并不見得有多優秀。但無畏的美利堅空中騎士們仍然絕不退縮。
“那就來吧!”
空中狗斗,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要做出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種種戰術機動,什么滾筒機動,什么伊瑪曼機動,什么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什么超眼鏡蛇機動等等。
這些機動實際上往往多見于航展的飛行表演中,主要是用來炫技,展現自家飛機的超凡性能。
但在實戰中,飛行機動更側重于簡單實用。換言之,只要有利于戰斗即可。至于采取什么機動動作,哪怕是簡單的機動動作,只要有效就好。這時候類似的炫技動作,反而顯得花哨多余。
飛機的空中格斗理論大多采用美國空軍少校約翰*伯伊德的“能量機動理論”。
這種理論表示,空中格斗中,在飛行包線里任何一點,SEP較高的一方占優。所謂SEP,就是戰斗機的單位剩余功率(specific-excess-power,SEP),公式為SEP=(推力-阻力)*速度/重量。
換言之,在空中格斗中,擁有能量較多的那一方優勢更大,更可能獲勝。
那么在戰斗機的空中格斗中,雙方的戰斗其實主要是升空-咬住-俯沖-再升空的過程。
升空的目的就是獲得更多的重力勢能。從高處俯沖可以獲得更大的優勢。
楊晨并非空軍出身,按說面對四架F-22應該并沒有多少優勢。
但是他最大的優點就在于,身體素質遠遠超過F-22的飛行員。
同時,F-22并不優良的空中格斗性能,也給了楊晨機會。
當然最大的優勢還在于星辰號強大的機動能力、變速能力。最快可以超過六馬赫,而且可以承受遠遠比F-22飛行員身體承受強度更高許多的過載飛行——高速飛行的變速過載,不僅僅由飛機的性能決定,更由飛行員決定。
太高的過載往往導致紅視(負G動作,大腦充血)或黑視(正G動作,大腦缺血)。如果飛行員身體素質達不到,一個過載就能讓他死掉,那么飛機再先進,性能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事實上,很多時候,飛機的設計者并非不能設計出性能更好的飛機,只是飛行員的身體素質限制,導致他們只能將飛機性能限制在某個范圍內。否則的話,掌握了能夠擺脫第一宇宙速度的航天技術,完全可以創造出性能更好的飛機,之所以不這樣做,僅僅是因為飛行員承受不了罷了。
正因為如此,身體的反應速度,也同時決定了能將飛機的性能發揮多少。
就算讓美軍飛行員飛楊晨的星辰號,他們身體素質的不足,也使得他們完全無法發揮出和楊晨一樣的性能。最終仍然要失敗,更不用提楊晨的星辰號性能遠遠超過F-22呢?
“咬住他!就這樣!”
這一切卻并不為對面四架F-22戰斗機飛行員所知。他們仍然在緊張的進行空中格斗。
“沒錯!就這樣!”
“堅持住,我們來了!”
“小心!他在你身后!”
楊晨開始的時候并沒有發揮全部的星辰號性能,而是陪著F-22的飛行員纏斗了一段時間。
他們五架飛行器在空中縱橫來去,一會兒由楊晨占據高空,一會兒由F-22的飛行員占據高空,看上取竟然勢均力敵。
但是,楊晨僅僅只有一架飛行器,以一敵四,哪怕勢均力敵,實際上也代表著對方輸了。
“該死!他俯沖下來了!”
“好機會!導彈發射!”
楊晨駕駛星辰號,如同一只靈巧的燕子,在四只“猛禽”周圍來回盤旋飛動,幾乎不讓對方有絲毫抓住楊晨的機會。
在如此高速、高過載的顫抖中,F-22的飛行員們已經有些感覺承受不住。
本來打算在更好的機會下才發射的導彈,也不得不在找到一個勉強算是不錯的機會之時就發射了。
“滴!滴!本飛船已被導彈鎖定!”
“反動能武器系統啟動!”
“已鎖定敵方導彈坐標!反動能武器系統.72電磁機槍發射!”
飛船微微震動了一下,一連串的彈丸飛出,成功的將那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在空中打爆。
雖然反應很快,但畢竟為了對付這導彈,耽擱了楊晨一段時間,四架F-22戰斗機已經抓住了機會,一個個趁機發射了導彈,不僅僅有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還有AIM9響尾蛇導彈。
現在并非超視距空戰,因此并不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的AIM9響尾蛇導彈也能使用。
作為地球上第一種實用化的空空導彈,第一種以紅外線作為引導方式設計的空對空導彈,第一種有擊落目標紀錄的空對空導彈,AIM9響尾蛇導彈名頭不小,可是現在卻難免有些落后了。
當然,如果在非超視距空戰中,AIM9響尾蛇導彈還算是很給力的。
一時間,空中導彈亂竄,一個個都將目標對準了楊晨。
“導彈海?”
楊晨嘴角一撇,表示不屑。
反動能武器系統已經全力運作,這一次,反動能武器系統采用了其他的武器,順便同時開始進行實戰測試。
“星辰號,‘飛蟹’小口徑星辰脈沖炮實戰測試,開始!”
星辰脈沖炮是一種通過星辰之力進行作戰,產生星辰之力脈沖波的武器。這種武器最大的用途還是太空中。它的射速為三分之一光速,其攜帶能量可調整。最大可以達到萬噸T.N.T.當量的核彈水準。不過這樣最高能量的發射每天只有三發,然后就要進行設備冷卻和靈能充能。
對付區區幾枚導彈,當然用不上這么高能量。
但是這星辰脈沖彈的威力仍然足以毀滅所有射過來的導彈。
不過短短三秒鐘,全部多達七枚,包括三枚AIM9響尾蛇導彈,四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都全部在星辰脈沖彈的攻擊下被打爆。
“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也嘗嘗我的導彈!”
楊晨按下一個按鈕。
“星辰號,‘飛劍’I靈能導彈開始實戰測試。填裝導彈高爆類。”
霎那間,從星辰號腹部,一枚導彈閃電般飛出!
那真的是閃電一般的速度!
“飛劍”I靈能導彈采用了多種制導方式,基本上現代科技的任何作戰兵器都無法逃脫鎖定。
關鍵是,“飛劍”I靈能導彈設計中的真正作戰環境,同樣是太空中。因此,這種導彈的速度就遠遠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導彈。
在太空中,飛劍I靈能導彈可以達到每秒百分之一光速(必須經過較長時間加速才能達到),差不多相當于一千馬赫,作戰半徑十萬公里。
在大氣層中,因為空氣阻力,飛劍I靈能導彈達不到百分之一光速,但是其速度仍然可以達到至少五十馬赫以上。事實上,由于地球引力作用,飛劍I靈能導彈反而可以擁有比太空中更好的加速性能。只是因為空氣阻力原因才無法超過太空。
盡管飛劍I靈能導彈彈體上面增加了真空法陣即可以將周圍空氣排開,大大減少空氣阻力的法陣,但過快的加速仍然會導致極高的空氣摩擦,從而損失動能。因此大氣層中飛劍I靈能導彈只能達到五十馬赫。這相當于17千米每秒,而第一宇宙速度也不過7.9千米每秒,一步小心就要打出大氣層。所以太高的速度,對大氣層內作戰的兵器來說,也未必就是好事。
之前楊晨發射的這一枚飛劍I靈能導彈,攜帶的是最簡單最普通的高爆彈頭,并非特種彈頭,但在真空法陣的作用下,其速度仍然在短短兩秒鐘內達到了二十馬赫!
如此高速,不過是眨眨眼的功夫,被靈能導彈鎖定的那架F-22戰斗機已經被擊中!
他們的數據鏈中還正在彼此提醒呢,空中就已經爆開一個龐大的火球,一架F-22戰斗機就此被擊爆,飛行員連彈射都沒能來得及。
猛禽就此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