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鷹航空業第七百八十七章:各種大開眼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熬鷹航空業 >>熬鷹航空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七章:各種大開眼界

第七百八十七章:各種大開眼界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30日  作者:中克希德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中克希德 | 熬鷹航空業 
正文

7807雷達,這實際上就是長紅廠通過和以色列合作搞eL/m2035雷達研究的產物,而要說起7807雷達,那就又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從最開始算起來,長紅廠在86年就展開了和以色列之間的合作,以色列則拿出了原本打算研制給Lavi戰斗機使用的eL/m2035雷達,通過對這款雷達進行減重、尺寸縮小等設計,最后搞出來的是7806雷達,也就是這一位面閃電所使用的PD雷達,其性能已經是不弱于美制APG67雷達。

隨后這款軍方編號為KJL7的7806雷達在90年就定型并交付給閃電戰斗機使用,性能也還算是相當的不錯,現在不僅是安裝在國內采購的閃電上面使用,國外采購的閃電戰斗機也都是一水兒的裝備這款雷達,到現在似乎還沒有聽到哪家客戶要求換裝其他雷達的要求,包括眼光挑剔的希臘,也都是對這款雷達表示滿意。

而7807雷達,自然也是同樣基于eL/m2035雷達的設計,只不過和7806雷達不同,這是強化版的eL/m2035雷達,最終在性能上也還是達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完全能滿足十號的使用需求。

在研發了這么多年之后,雖然比7806雷達的定型晚了◇↓,..將近三年時間,但現在也終于要申請定型了,所以劉副主席前不久收到這款雷達的定型驗收申請也就正常了。

“這個涪城的780廠我倒是知道,他們確實也是軍民結合的典范,充分利用工廠早期在機載火控雷達上的生產經驗,后來轉產電視機,贏利之后又反哺機載雷達的研制工作,還利用生產電視機顯示器的優勢,提供了彩色顯示器給飛機的玻璃化座艙使用,原本以為這已經很不錯了,只是沒想到他們的電子元器件生產科研能力也這么強大,以后不得了啊!”

確實,要說這年頭在航空工業軍用結合做的最好的,那就非中航西南莫屬,而在電子工業方面,也就是780廠最成功,軍用和民用兩方面都能搞得紅紅火火,簡直不要太優秀了。

相比起十號的雷達設備已經開始申請定型驗收,而現在殲18的機載雷達卻處于研制當中,畢竟這一開始就定下來是仿制美國的APG65雷達,現在的14所還在各種技術攻關之中,要不是之前他們有過對美制AwG9雷達的研究,恐怕最后能不能趕到預定時間交付給這邊殲18做測試都是一個大問題。

按照14所的說法,他們現在正對雷達進行樣機制造,若是后面一切順利的話,那也要等到94年的下半年才能有樣機初步技術定型,然后再說提供給專門的機載雷達測試平臺進行測試,大概定型的時候就要等到95年了。

需要知道的是,飛機的火控系統是必須要和雷達交聯,沒有雷達就沒法測試機載火控系統,這對于一架多用途戰斗機來說簡直就是噩夢,要不是這次14所保證他們的雷達是對APG65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并拿出了資料證明在性能上可以有一定的增強,恐怕楊輝直接就要讓長紅廠那邊在十號使用的7807雷達基礎上增加對地功能,反正當年競標殲18的雷達時,長紅廠也拿出過這樣的方案

目光再次回到現場,大佬們對配套的機載預警雷達還沒有大致的了解太多,遠處的試飛機就已經帶著巨大地轟鳴聲降落,新的一次試飛就顯得順利了很多,各種規定的飛行測試科目也都能順利地完成。

對于這次的試飛機組,那肯定就不能像之前雷強那樣的待遇了,但就沖上次首飛的機組成員臨危不懼地將飛機飛了回來,那也必須要算成立功,因此,那集體一等功還是要給一個的,畢竟這支試飛機組以前也是首飛了各型號的轟六,累積下來的軍功絕對不老少。

再一個,其實這一支試飛機組成員的平均年齡也不小,很大部分成員都是四十好幾,這次空警100預警機項目之后,他們已經不可能還有其它的試飛任務了,給個集體一等功也算是對他們職業生涯的肯定,雖然他們所在的試飛員大隊本來就是做這項工作的,但這部隊本來也是屬于容易立功的一種。

拿到了一個集體一等功,機組成員當然也是滿意的,又在一番勉勵與被勉勵之后,一中午的兩型號飛機試飛也就順利完成,至此,中航西南旗下的在研型號統統都已經完成了首飛工作,后續的則是各種持續的試飛工作,精心打磨。

隨后的午飯過后,按照計劃則是要帶各位大佬去看看軍隊投入巨資研制的各種項目,首先到平壩的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看了渦扇12的研制進度,不過這時候的渦扇12科研測試隊伍大部分也轉移到了624那邊去進行高空臺的測試,因此看起來倒并非是忙忙碌碌的樣子。

但偌大的一個平壩,能做為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總部,這邊可以供參觀的地方是一點也不少,比如承擔了924航空振興計劃的0111所加力燃燒室科研項目部,現在正圍觀快反中心加工制造中的軸對稱矢量噴管部件,這東西就是專門為以后的四代機配套的高科技。

看了原理演示樣機中,尾噴管隨著技術人員的電腦控制之下,也是不停地搖頭晃腦著,之前僅僅聽說過f119發動機使用了高大上的矢量推力技術,而這等技術現在就活生生地就擺在了眼前,聽介紹說,這還是比f119的二維矢量噴管更加優秀的一種噴管構型。

這也是左看右看,對于這個能夠搖頭晃腦的尾噴管很是看好,而后又問了為什么尾噴管要設計成鋸齒形之類的問題,而技術人員也大致地解釋了一番之后,眾人又滿意地離開了研究所,但就看那表情便可以知道劉副主席對此是非常滿意的。

黎陽廠那邊新建成的中推核心機脈動生產線同樣也散發著一種高科技的氣息,畢竟在此之前誰也還沒有見過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能夠移動總裝生產,這和之前的那種在一個地方從開始到最后結束都不挪動的方式比起來,肯定是高大上了好大的一個級別。

海軍張司令之前是聽說過這個東西的:“這個就是叫連續移動式生產線了吧,我之前倒是聽說了你們在搞這東西,但確實沒有想到可以做到這個程度,生產效率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提高,我從你們的試生產中就能看出來,這個技術要重視,以后要加以推廣。”

中推核心機是cG2000/Qc160/渦扇12的核心燃氣發生器,需求量相當巨大,也只有脈動生產線的效率可以滿足這些巨大的產能缺口,現在的93年上半年就開始試生產,年中就要投入到中速生產當中,也為94年的巨大需求提前備好產品,免得到時候顧不過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熬鷹航空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