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多俘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多俘虜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多俘虜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君子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君子毅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作為孤懸敵境,又沒有任何根基的軍隊來說,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快撤退。

李典和樂進沒想到高遠來的如此之快,他們明知道極有可能跑不過高遠的騎兵,但也只能是撤退。

二人決定,從河東渡口撤退,雖然很難找到船只,但能撤多少就撤多少吧。

二人也沒有時間去管已經攻下縣城里的部隊,帶著郡城下的七千曹軍行動了起來,全軍撤退。

河東郡城上,鄧芝十分激動,揮臂呼道:“主公來了,敵人退了,凡我河東兒郎,有志者,與我迎接主公,出城追敵!”

那真是一人振臂,萬人響應。

城門打開的時候,數萬軍民一涌而出。鄧芝并不是單一的追擊敵人,而是分成了幾隊,分別前去被曹軍奪取的縣城。

李典和樂進率領步兵,根本跑不過并州狼騎,距離黃河還有十多里的時候,就被高遠的兩萬騎兵追上。

若是被騎兵從背后突襲,那就必死無疑了。

“結陣,結陣!”李典和樂進只能停下腳步,列出方圓陣,槍兵在外形成拒馬般的槍陣,弓箭兵在內。

不過高遠并沒有第一時間突擊曹軍,反而大手一揮,“圍起來!”

曹軍士兵恐懼的眼神注視下,并州狼騎劃出優美的弧線,兩翼對接的時候,完成了包圍。當狼塵散去,一個更大的圓形陣,包裹住了曹軍的方圓陣。

這個時候,鄧芝也帶著軍民趕到助戰。

在郡城的守備戰中,百姓發揮了巨大的力量。這個時候,高遠軍已經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其實已經不用百姓助戰了。

但高遠不能寒了百姓的心,他便下令騎兵讓出一些空間,讓百姓也加入進包圍之中。這也是取軍民協力,保衛家園之意。

手拿棍棒鋤頭的百姓,出現在威武的騎兵隊列中間。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百姓慷慨激昂,因為身邊有自己的軍隊。而士兵們個個士氣高漲,因為他們得到了父老鄉親的肯定。

被圍住的李典和樂進,對于突然出現的百姓。十分驚訝。

高遠獨騎向前,約在二人面前五十米駐馬,他指著四周的百姓,道:“這些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昔日。曹孟德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好的生活。如今,他們剛剛過上幾天好日子,你們卻是又來了。”

高遠的聲音漸漸昂揚,“你們捫心自問,你們英勇戰斗是為了什么?是為了高官顯貴獲得更大的權利,還是為了你們的家人從此能夠過上好日子?”

這話很容易懂,為什么戰斗?

曹軍士兵面面相窺,戒備之色很快就緩和了許多,挺起的槍尖不經意見也降下來了。除一些軍官外,這些士兵都是出自苦寒人家。當兵就是為了能夠吃飽肚子,或是能夠立個功當個官就再好不過了。但那萬中無一,士兵們也是知道的。

高遠的話引起了他們中太多人的共鳴,“若是全家能夠過上好日子,我必定拼死戰斗。”

高遠掛上了畫戟,鄭重道:“放下武器,我高遠在這里立誓絕不會為難你們。”

對于曹軍來說,形勢已經無法逆轉,繼續戰斗下去就是死的下場。這些不知為什么而戰斗的士兵,戰意低落谷底。許多士兵不由自主的。就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李典和樂進對視一眼,他們都是愛兵如子的良將,面對現在的困境,再戰斗下去。就是白白浪費士兵的生命,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當啷。

李典扔下了手中的長槍,道:“高將軍,我會放下武器,但我絕不會投降的,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當啷。

樂進也丟下了刀,說道:“不錯,我們絕不會投降。”

“高將軍萬歲!”百姓們歡呼了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三軍的歡呼聲。而在這呼聲中,曹軍士兵紛紛丟下了武器,垂下頭。他們突然發現,他們已經不知道為什么戰斗了。而當他們看到高遠軍民攜手勝利的時候,仿佛有所領悟。

一日后,河內郡,司馬府。

司馬懿大喜進入了大廳之中,而大廳之中,包括老爹司馬防在內,所有的馬都在,只沒有被關押的司馬進。

眾人見到司馬懿,仿佛是看到了鬼一般。老司馬防驚叫道:“仲達你好了?”

司馬懿笑道:“此乃苦肉計也!”

司馬防一上來沒有聽出來,急忙迎道:“苦肉計,曹司空贏了!”

司馬懿哈哈一笑,所有的馬兒都笑了。然而司馬懿卻是說道:“主公大獲全勝,殲滅曹孟德四萬五千人,曹孟德只帶了五千敗兵,退回了黃河以南。”

陡然間,馬兒們的笑容沒有了,傻乎乎張著嘴,瞅著司馬懿,仿佛受驚的雕像一般。

要不還是老司馬,第一個合攏了嘴,掏了掏老耳朵,道:“仲達,你說什么,高孟嚴贏了?”

司馬懿笑道:“對,我主贏了!”

司馬防只以為見到了怪物,叫道:“高孟嚴贏了你高興個什么勁?”不過他很快領悟,頓時露出恐懼,“仲仲仲……達,難道你……。”

“不錯!”司馬懿笑容一收,面色嚴肅道:“曹孟德想要用離間計,離間孩兒與主公,策反孩兒,是絕不可能的。孩兒將計就計,殺了曹孟德一個片甲不留!”

“啊!”司馬防連退幾步,臉色發青中,一屁股坐到了席塌上。“你……你……你,你這是將咱們全家逼上了絕路!”

司馬懿正色道:“爹,您老,糊涂了。您還看不清當前的形勢?跟著曹孟德,才是將咱們司馬家逼上絕路!”

“好好好!”司馬防連道三聲,精神抖擻強硬了起來,起身道:“我等著,等著你來取我的性命!”說完,再沒有什么情面,甩手就向后堂走去。

而司馬懿的所有兄弟,皆帶著憤怒。跟著老司馬走了。

司馬懿的心,沉了下來。

第二日,河內郡百姓,夾道歡迎高遠得勝歸來。熱鬧的場面不亞于后世我軍進城。百姓們往往拉住通過的士兵,土產雞蛋就塞了過去。

士兵們急忙說道:“有紀律,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士兵們越是這么說,百姓越要給。以前百姓家里什么都沒有,現在。有了不少。這都是因為高遠的政策,和士兵們的保衛家園。

全城洋溢著喜慶,而高遠兵勢所達的地方,皆是一片歡天喜地,慶祝勝利的場面。高遠為他的治下,帶來了新的氣象。有歌唱道:“高遠治下的天,是晴朗的天,高遠治下的百姓好喜歡。”

傾聽著滿城歡聲笑語,高遠返回到了府邸內。

“恭迎主公,凱旋而回!”司馬懿帶領留守的官員迎接。

眾人擁簇著高遠來到了議事廳。分班落座。

既然是得勝,自然要論功,首先,高遠肯定了鄧芝在河東守備戰中的功勞,并特別指出,鄧芝第一時間勸降了被占領縣城內的曹軍。

隨后,高遠論功徐庶、趙云、張遼、周倉。尤其是趙云,擊退了許褚的突圍,并與張遼一起俘虜了這員大將。

高遠沒有提到司馬懿,十分耐人尋味。

這讓司馬懿十分擔心。而在眾人看來,高遠是在惱怒司馬一家的投敵。

這一戰,最令人振奮和膛目結舌的是,高遠軍除去傷亡外。從五萬兵力,打成了六萬兵力,這來自于曹老板的“贈送”。

對于降兵,自然是要吸收掉。

對于降將呢?

徐庶眼看著高遠不在論功了,雖然他十分為司馬懿擔心,但還是謹記職責。出班奏道:“主公,許褚、李典、樂進等人,皆不投降,如何處置他們呢?”

這一戰,另外的亮點,就是一口氣抓了三個敵方武將,皆是大將。一個許褚,那必須是萬人敵的猛將。李典,樂進,也是五子良將。

這三個人不投降,也在高遠的預料之中。對于這些人的處置,他也有了一些想法,說道:“嗯。可以讓他們去接受勞動改造。”

“勞動改造!”這可是一個新詞匯,徐庶等人只能領會含義,不知如何去做。

高遠不得不為古人見解一下什么是勞動改造,解釋道:“簡單的說,就是去村子里跟農民們種種地,了解了解百姓的生活,另外派人上課進行思想教育,就能夠逐漸改變他們的思想。”

高遠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對所有需要思想教育的人,是通用的,包括罪犯。

于是,高遠趁機說道:“我準備頒發新的政令,各地的府衙的犯人,不要關在地牢里了。雖然呆在地牢里不見天日是罪有應得,但若是在陽光下進行改造,重新做人就更好不過了!”

“懲罰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命令各地成立勞改隊,就在鄉間建立勞改所,進行屯田勞動,或是在礦山建立勞改所,開山采礦。白日里,就勞動,晚上上一堂思想教育課,正好睡覺的時候,就反思反思!”

他說話的過程當中,徐庶等人目瞪口呆,便是擔心家人的司馬懿,也不禁沉浸在高遠的新政令中。

這后世的理念人盡皆知,但在古代,無疑就是一條影響深遠的國策。勞動思想改造,既能體現君王的仁德,又能夠降低這些人回歸社會后的風險,真乃是治國的良策。

徐庶等人那真是欽佩不已。

不過高遠十分謙虛,說道:“這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嘛。”

但在徐庶和司馬懿這些人看來,那里有前人總結過這樣的經驗,這就是高遠首創。高遠越是這么說,徐庶他們就越是佩服。

功也論了,賞也賞了,降兵敵將的事情也處理了,就在眾人以為,可以結束召開慶功宴的時候,高遠語重心長的說道:“此戰能夠獲勝,仲達乃是首功。”

眾人望去的時候,司馬懿這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決定一家人前程的時刻,這就要到來了。(未完待續。)

感謝:風家123青春打賞。

感謝:醒閱書中,絕戀ぁ血投出月票。xh211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