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糧草”高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糧草”高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糧草”高遠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君子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君子毅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您現在的位置:歷史軍事


小說名:

作者:君子毅

壺關大火,本初糧草盡失。現在的態勢下,他有兩個選擇。

第一,孤注一擲,進入并州,就地取糧,消滅高遠。袁紹認為,高遠必然是帶了相當多的兵馬,這才能夠急襲了壺關。那么高遠在內地就無兵了,那么自己的大兵所到之處,一定是摧枯拉朽般的攻城略地。

攻了城掠了地,還怕沒糧食?

第二就是沮授說得,全軍立刻撤退,以免餓兵無力進攻,而深入后被高遠全部消滅。

袁紹琢磨了一番,臉色極其難看起來,這來自于他想起歷次攻擊高遠無果。而這一次到了現在,也是損兵兩萬。若是無功而返,袁紹這心里過不去勁,而丟人丟到全天下是一定的了。

在本初看來,全天人會這么說:“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親自敗了。”

“十萬大軍沒有打過人家五千人。”

“狗屁四世三公,狗屁四州之地。”此類聲音不斷在袁紹腦海中響起。

袁紹硬壓下去后,仔細琢磨了一番,畢竟他出關的兵馬,還是攜帶了幾日糧草的。于是,袁紹有了決斷,拍案而起道:“公與,我軍糧草還能夠支用幾日?”

沮授猜到了一些,慌了神,但還是立刻道:“還能夠支用二日。”

袁軍出壺關口的首要目標是壺關城,相距一日的路程。按計劃壺關城將會是他下一個據點。攻下來后會稍事休整。而高遠只有三五千兵馬,在袁紹集團全體人員看來,高遠根本無法抵擋袁軍快速占領整個壺關地區。因此袁軍出壺關口的時候。只帶了三日糧草。

昨天過去了一天,如今就是兩天糧草了。

袁紹聞言點頭,道:“有這二日糧草,加上就地取糧,就夠了!”

沮授發現袁紹恢復了從前過激的狀態,想來是在高遠的壓力下出現的,他急了。大聲道:“主公,一定無法就地取糧的。高孟嚴十分狡猾,豈能留給我軍就地取糧的機會,他一定會堅壁清野,后撤百姓。屬下就實話實說了。主公這八萬士兵別說進攻了,能不能安然回去還是兩說。”

袁紹眼珠一瞪,道:“此話怎講?”

沮授硬道:“高孟嚴豈容我軍從容退兵,他一定會不斷襲擾,減緩我軍速度。同樣,我軍若是繼續進兵,他也會襲擾。哪怕只是耽擱半日,我軍肚餓的士兵,就將完全失去戰斗力。”

袁紹猶豫了起來。

而為了拉回袁紹。沮授磕頭磕出了血。

終于,已經不再是從前袁紹的袁紹,聽從了沮授的建言。全軍撤退。然而,他很快遇到了大問題。

話說袁紹為了不成為高遠軍騷擾的明目標,就將他的部眾以千人隊為單位,遍布整個山區突破。開始這樣的軍事行動后,袁軍的進軍十分順利。而將撤退的消息遍穿這些分隊,可不是一兩個時辰能夠做到的。

只是全部傳達。就耗費了將近一天的時間。

袁軍的糧草就剩下一天了。

緊跟著,袁軍全軍撤退。

袁紹來的時候。由于軍隊集結行軍在大道上,敵暗我明,讓他損失了兩萬兵馬。撤退的時候,袁紹當然不能重蹈覆轍。因此,他依舊命令各部為單位,不走大道,走山路小道撤退。

另一方面,壺關城。

當壺關口方向大火滔天的時候,壺關城內的軍民振奮。

高遠傳令密切注意袁軍的動向,火燒壺關口第二日的下午,他就收到了袁家全線撤退的消息。

“主公,袁軍沒有集結,依舊各部分頭從山區撤往壺關口。”趙云說道。

按理說高遠應該在火燒糧草后,就馬上出兵進攻袁紹。但由于袁軍分散了,因此他在等待袁軍集結的消息。

他說道:“袁紹此舉是在避免我軍的襲擾,但卻會因為消耗時間的行軍從而消耗掉最后的糧食。所以,沒有糧草的袁紹絕不可能堅守壺關,我軍可尾隨其后,重奪壺關。”

說完,便向司馬懿望去,道:“仲達以為如何?”

司馬懿連連點頭,“主公高見。”

第三日的下午,袁紹撤退會了壺關口,而他的部隊也在陸續的撤回。

一路之上,沒有冒出來高遠軍襲擊,這讓袁紹松了一口氣,然而糧草消耗沒了,這又讓袁紹焦頭爛額。

壺關口府邸內,袁紹怒視蔣義渠,“如何丟了壺關?”

被五花大綁的蔣義渠,驚恐道:“主公,高孟嚴在壺關口留了地道,夜間縱火聲東擊西……。”他這時候說來清晰明了頭頭是道,可當時卻是中計。

袁紹大怒,想自己無功而返,八萬大軍已經斷糧,皆是因為壺關口糧倉失守所致,拍案而起,叫道:“推出去斬了,斬了!”

左右親兵,立刻拉著馬上就將蔣義渠拽了出去。

“主公饒命,饒命呀!”蔣義渠失聲大叫道。

這時候沮授從外回來,見到袁紹要斬蔣義渠,便對親兵道:“且慢動手,我去勸說主公。”他疾步入帳,拜道:“主公,蔣義渠將軍是中了高孟嚴奸計,罪不至死!”

袁紹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沮授抹了把汗,說出了袁紹集團,目前誰也沒有發現的困境,“主公,淳于瓊、田疇二位將軍陣亡在平型嶺,高干等幾位將軍早就死在了高孟嚴手中,高覽將軍又遭了劉備的毒手。田豫、閻柔二位將軍,又被高孟嚴勸降。如今再自斬臂膀,實在與我軍不利呀。”

袁紹是有頭腦的,聞言汗如雨下。經過沮授提醒,他這才察覺。自己手下文臣武將的數量銳減,再殺下去,竟然就會面臨有兵無將的窘境。

沮授察言觀色道:“何不讓蔣義渠將軍戴罪立功?”

袁紹從其言。為了將來有人領軍打仗,他就饒了蔣義渠一命。他不禁暗咐,“高孟嚴果然狡猾,看來我以后也應該多抓人才,勸降。”

沮授松了一口氣,起身的時候,從旁的文丑急道:“主公。軍師,我軍已經無糧了。剛才探馬傳來消息。高遠率領三千騎兵,即將到達壺關!”

袁紹有十萬人,死了兩萬,最終被高遠三千人就給攆會了壺關口。這讓袁紹無地自容。惱羞成怒中拍案呼道:“高孟嚴欺我太甚,雖然壺關已經在大火中破敗,但我這里八萬大軍,他三千人就想攻關?”

文丑和張郃對視一眼,心說主公這是被孟嚴賢弟氣糊涂了,現在不是人家攻不攻的問題,是咱們吃什么的問題。

袁紹隨后也醒過味來,急忙問道:“鄴城的糧草什么時候能夠趕到?”

當壺關大火,袁軍撤退的時候。就已經求援后方了。沮授估計了一下時間,道:“送去消息需要一日,三公子收到消息調集糧草運過來。恐怕還需要二日。”

這就是三天。古代人可沒有現代人營養好,這肚子里沒有老本,全靠每頓飯支撐身體機能。若是三天不吃飯,估摸著就站不起來了。

袁紹臉色一變。

沮授嘆了口氣,道:“主公,趁著士兵剛吃了最后一頓。趕緊撤退吧。迎著三公子派出的糧隊,一兩天后就有飯吃了。”

由于袁紹的兵馬是各部分頭返回壺關口。所以袁紹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各部剩余糧食從新分配。而各部得知糧草被燒后,誰不是趕緊吃飽肚子,所以都是吃干抹凈后入關的,這讓袁紹除了本部還有幾百斤節省出來外,一粒糧食都沒有了。

沒有糧食,怎么守關。袁紹頓感無力,一屁股就軟在了帥位上,他揮了揮手,虛弱無力道:“全軍……撤……撤退……!”

沮授大松一口氣,袁紹已經沒有了以前的偏激,而沮授開始深深自責,但現在還不是檢討的時候,他立刻與文丑等人,安排全軍撤退的事宜。

“竟然連壺關都留不住……。”袁紹也不知那里來了力氣,在沮授等人走后,瘋狂打砸起來。

大帳內傳來他的咆哮,“高孟嚴,你這個小狐貍,你偷了我兩次糧草,氣死我了,氣死我了!天下竟然有如此卑鄙無恥之徒,高順陷陣營,他高遠不陷陣營了,改陷糧草了,老高家凈出這樣的玩意!”

陷糧草高遠!聞聲者,不禁渾身發抖,心說主公分析的太到位了。

袁紹前后好幾場,累計出兵十五萬有余,愣是沒有打贏幾千兵的高遠,每次都是被偷了“本陣”,他快要氣死了,也是可以想象的。

大帳四周的親兵以及過路的士兵,聽到凄厲的咆哮,不寒而栗。

小半個時辰后,轟隆隆的腳步聲中,八萬袁軍士兵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壺關。旗幟,兵器也舉不起來了,全拖拉在身后,攪起漫天灰塵。而一馬當先的袁紹,也是垂著頭。馬也垂著頭,嘴巴都快碰到地面了。

又一會后,轟隆隆的馬蹄聲中,三千雄赳赳氣昂昂的并州狼騎,在高遠的帶領下進入到了壺關。

府邸之中,高遠坐上了袁紹還沒有做熱的帥位,他高度贊揚了眾將的英勇奮戰,尤其是徐晃、于禁二人。而眾將也對徐晃、于禁二人的能力,稱贊不已。

由于戰事還沒有結束,所以高遠令司馬懿記錄軍功,來日一并封賞。

眾將肅穆而坐,似趙云、張遼、徐晃等人,皆為高遠效力,他麾下也因此有了鼎盛的氣象。對于袁紹的全軍撤退,他心中有所想,卻是問道:“仲達,袁本初退兵,我意率軍追擊,你看如何?”

司馬懿低頭沉思,后道:“主公,雖然袁本初敗退,但畢竟有八萬兵馬。我軍只有三千人在此,追上后,平原之地沒有地利,若袁紹用混戰,恐怕討不到好處。”

“不不不。”高遠笑道:“這才是擴大戰果的最佳時機。”

眾將聞言不禁疑惑起來,看高遠的模樣,必定是有了一個全盤計劃。但在他們看來,軍師說的十分有道理。前期勝利,是因為山地地區,敵軍無法展開兵力。此番追擊,就進入冀州大平原了。敵軍八萬雖然餓肚子,但這八萬的規模不可小視,若是敵人來混戰,本方稍有閃失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這還怎么擴大戰果?(未完待續)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聲明:小說《》所有的章節、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看書啦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