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第九十九章 袁軍的奇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袁軍的奇襲

第九十九章 袁軍的奇襲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君子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君子毅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壺關,關城內,議事廳。

四月天,后世陽歷就快要六月了。

沉重的壓力,炎熱的天氣,這些都讓高遠有一種喘不過來氣的感覺。

“主公,主公!”隨著呼喊,司馬懿和趙云進了議事廳。

高遠心里一緊,擦了把汗道:“仲達、子龍,何事?”

趙云說道:“主公,今日我隨同軍師去勘察袁軍大營了。”

高遠聞言十分欣慰,他任命司馬懿為軍師,然而司馬懿并沒有帶來一場勝利,但這是由于如今才是司馬懿的首戰。不過,司馬懿加入后,高遠已經明顯感覺到軍政上輕松了許多。

其實呢,后世來的高遠如今還沒有完全掌握東漢這個時期的軍務、政務細節,各級官職他都很難說清楚。好在司馬懿的才能是貨真價實的,當司馬懿加入后,高遠就可以抓抓大方向,細節都是司馬懿去做的。

“可有所發現?”他問道。

司馬懿拱手道:“主公,并未在袁軍大營中發現大量的騎軍,目測只有二千騎兵左右。”

高遠聽到后松了口氣,“沒有騎兵好。”對他來說,袁紹沒有騎兵是個大好事,最起碼若是真的無法堅守防線,也能安全撤出去。

趙云著急說道:“軍師分析過了,袁紹是不可能不帶騎兵的,他的騎兵,一定是派到別的地方了。極有可能,繞道奇襲我并州。”

高遠臉色劇變,大熱天的,猛然渾身發冷,突的起身,“奇襲!”他一陣手忙腳亂鋪開軍事地圖,“奇襲!騎兵進入山區是不可能的了,渡江必有察覺……。”

當高遠的手,指向上谷郡西北“居庸關”的時候,司馬懿的手指頭也到了。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關城所在的峽谷地形險要,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時稱“居庸塞”,到漢朝時已頗具規模。

此關在袁紹手中,連同長城,用來防備草原。

二人對視一眼,高遠驚道:“袁紹要繞行整個太行山,從草原切入我并州北部!”

若是步兵,半年都夠嗆,根本沒有什么奇襲效果。反而會因為后勤,將自己拖垮。但騎兵就不一樣,半月奔襲就夠了。一路有山有水有草原,馬料都不用帶。

“最少有一萬騎兵迂回……。”司馬懿盤算袁紹勢力的兵力情報,保守估計道。

“一萬騎兵!”高遠一下子就軟在了席塌上,只是關前的十萬袁軍,他就已經無法抵擋了,再加上一萬騎軍奔襲后方,這仗已經不用打了。

陡然之間,高遠感到四面楚歌,這就是老牌諸侯的力量,是他這個新來者,無法抵擋的。

高遠目露迷茫,當他看到面前頗為冷靜的司馬懿的時候,急忙道:“仲達!可有解圍的兩側?”高遠已經感到四面楚歌了,只能寄希望于不在諸葛亮之下的司馬懿。

固守是司馬懿的強項,一條臥龍都被他生生守死了。

果然,司馬懿沒有辜負高遠的期望,他已經有了一個主張,說道:“主公不必過分擔憂,袁軍騎兵極有可能從草原奔襲而來,但我們也有長城雁門關的地利。”

“長城!雁門關!”高遠一聽大喜過望,心說對啊,這長城就是為了抵抗游牧騎兵搞出來的。既然袁紹從草原而來,完全可以看成游牧騎兵。

這是司馬懿作為一名軍師的首戰,他也逐漸激昂起來,隨后說道:“進入并州腹地有兩條路,一條就是雁門關,屬下想來,袁軍是一定不會走的。”

高遠聞言眼珠子一瞪,嘴巴頓成o型,心說什么情況,袁軍不走,那我怎么抵擋?不是死翹翹了!

當他疑惑的時候,司馬懿微笑道:“主公,袁軍一定會考慮到雁門關的易守難攻,所以,他必然是要走五臺山、恒山之間的低地。”

司馬懿在地圖上一指,隨著他娓娓道來,高遠也就能在腦海中形象的勾勒出兩山之間一條帶狀低地。由于恒山和五臺山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兩山之間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北部進入山西的最便捷通道。

然而高遠很快就面臨了兵少的困境。

司馬懿道:“可抽調三千騎軍,挑選良將,抵擋袁軍。”

“關前的敵人怎么辦?”高遠憂心道。

司馬懿肯定道:“觀袁軍這幾日不出,一定是在等待奇兵的消息。或只會佯攻……。”其實司馬懿也十分擔心關前的袁紹大軍,雖然他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付奇襲的策略,但說道關前的戰斗,也只能孤注一擲了。

正面失敗總比被人家偷了老家強,于是高遠也作出了決斷。

在隨后的軍事會議上,高遠起身大聲點名張遼、趙云前去并州北部,“此戰我軍成敗,就要靠文遠、子龍、周倉、裴元紹四位將軍的了。”

“愿為主公,效以死力!”張遼、趙云等人起身拜道。

司馬懿看君臣氣勢極盛,無畏生死,不由點頭。他一方面欽佩高遠危急時候的決斷力,一方面又十分看好張遼加趙云的組合。“若是一般的武將,很難以少勝多,但是文遠和子龍領軍,加上周倉、裴元紹相助,勝面很大。”

緊跟著,高遠傳令晉陽,命令田豫率領為數不多的守備兵,前去雁門關,給袁軍擺出雁門關重兵把守樣子。又令河內的閻柔,密切關注曹軍的動向。

隨著趙云、張遼率領三千兵馬離開,高遠在壺關的守備力量,只剩下了兩千人。

之后的幾天里,袁紹開始發動攻勢,而高遠全力抵抗,并作出全軍在此的假象。而袁紹只是佯攻,等待淳于瓊的消息。就這,高遠也面臨了極大的壓力,好幾次都險些失守。好在他身先士卒,徐晃、于禁拼死出力,三軍用命,司馬懿這位固守戰的一把手又屢屢設計,這才固守了下來。

期間,司馬懿不斷鼓勵高遠,袁紹明顯是佯攻的狀態,一定是在等待奇襲的消息,只需擊敗了袁紹奇襲的騎軍,就能獲得勝利。其實在他心里卻是清楚,若是真的戰勝了奇襲的袁軍騎兵,袁紹必定會瘋狂進攻壺關,壺關一定是守不住的。

形勢對高遠極其不利。

然而司馬懿并沒有說,如今全軍上下需要的是信心,他也是拼足了力量,要為高遠打開一條通往天下的路。

其他人也是拼勁了全力,在這逆境當中,眾人卻是緊緊團結在高遠周圍,為未來拼死抗爭!

五日后,張遼、趙云帶領三千狼騎來到了五臺山和恒山之間的低地。隨著探馬的回報,他們收到了袁軍日夜兼程而來的消息。

“軍師神算!”趙云不免嘆道。

“這一戰,一定要擊敗偷襲的袁軍,不能辜負了主公對我們的期望。”張遼說道。

后一日,張遼和趙云在低地之中,找到了唯一一處隆起的高地。

這塊高地名叫平型嶺,扼守著兩山之間的低地通道。

感謝:停留在記憶中,大氣污染,yi聲只噯一人的打賞。


上一章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