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第九十五章 袁紹大舉進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袁紹大舉進攻

第九十五章 袁紹大舉進攻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君子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君子毅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 


高遠率眾,隆重迎接了朝廷的使者。

“建安七年,3月20日,皇帝詔曰:并州都督高遠,擊破叛賊袁紹,有大功于社稷,特晉封為鎮北將軍、并州牧,不日起兵討伐袁紹……。”

高遠一開始確實很高興,因為升官了嘛,不過隨后心中一沉。

隨后,高遠拿出些“小費”,使者興高采烈的走了。

議事廳中。

“主公,這是二虎相爭之計!”司馬懿憂心忡忡道,因為早有情報,袁紹舉四州之力,增兵十余萬,兵力幾乎達到三十萬,已經成汲取天下之勢。

袁紹能夠如此強盛,是因為四世三公的家底,天下許多士族都是他家扶植起來的。袁紹的人脈、錢糧之多,曹操都無法相比,就別說高遠了。

眾人聞言,亦是憂心。

然而高遠暫時不去管這些,他起身道:“我能為鎮北將軍、并州牧,多虧諸位相助。”

緊跟著,高遠表張遼為奮威將軍,趙云為驍騎將軍,徐晃為匈奴中郎將,周倉為破虜將軍,于禁為討逆將軍,裴元紹為鎮北司馬。閻柔、田豫皆為都督。

又表司馬懿為河內太守,陳琳為晉陽太守、辛毗為并州別駕。

高遠犒賞三軍,一時間所屬士氣高漲,三軍用命。在外,獲得朝廷任命的高遠,兵勢大漲。

半月后,并州的夏糧收獲,高遠的錢糧也充足了起來。

他召集麾下文武開會,武有趙云、張遼、徐晃、周倉、于禁、閻柔、田豫,裴元紹鎮守壺關。文有司馬懿、陳琳、辛毗。也開始有了鼎盛的氣象。

這一次的主要議題,就是“開科取士”和擴軍備戰。夏糧收獲后,高遠才能夠從容調度各地的募兵工作,不能因為募兵,而荒蕪了土地。

高遠已經有了一套方略,說道:“盡快傳檄天下,激勵天下有學之人來我并州應試。而在此期間,各郡縣暫時軍管,民兵負責維持鄉間治安。”

高遠勢力雖然尚顯稚嫩,外部有袁紹、曹操的極大壓力。但最讓屬下欣慰的是,高遠有層出不窮的策略,開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暫時的勢微不怕,只要能不斷發展就好。而一顆蒼天大樹,卻是逐漸萎靡,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就在高遠準備商議募兵工作的時候,一名傳令兵倉皇而來,“報……,主公!大事不好了,裴元紹將軍傳來消息,袁軍起兵十萬,進兵我方壺關。”

得,高遠這邊內憂還沒有解決,外患又來了。他如今最需要時間來發展,但袁紹、曹操這些人仿佛商量好了,就是不給他時間。這攻勢一波接一波的。

如今的他就是一塊肥肉,能夠到的,誰都想來咬一口。

十萬大軍!

這個消息無異于晴天一聲霹靂,包括高遠在內,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高遠面色頓時冷了下來,“曹孟德這邊老實了,袁本初又來了。看來,不給這位四世三公的子孫一個沉重的教訓,他是消停不下來了。”

話是這么說,但袁紹調集了十萬大軍,而高遠只有一萬兵力,還要守備兩道防線。能夠調動的力量,也就五千人而已。

五千對十萬,二十倍的兵力差距,已經可以決定一切了。

曹操與袁紹的不斷進攻,也是可以預料的。后世三國游戲也能從旁論證,你城中只有五千兵,旁邊城里有五萬兵,又錢糧充足,不來打你是不可能的。

高遠始終無法發展起來,就來自于曹操和袁紹的不間斷進攻。

曹操、袁紹這些人,都是積累十幾年幾十年了,那真是翻翻箱底,拿出來的都比高遠多。

而高遠,就是白手起家,沒有任何家底可言。所以,高遠很難短時間內快速的增加軍隊規模。

高遠得到并州河內后,本說這一季錢糧下來,加上從曹操、袁紹那里搞來的錢糧,就開始擴軍。沒想到并州稅收的錢糧少的可憐,大頭都給士族拿走了。若是不對付士族,幾年下來,兵馬也無法擴充到足夠威脅曹操、袁紹的地步,反而由于兵少,會不斷引來曹操和袁紹的進攻。

高遠只能是立刻著手土地改革,以便能夠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然而清算士族難免動蕩。

高遠這邊剛剛完成土地改革,袁紹就又來進攻的。

整個從201年高遠自立開始,到現在一年有余,他愣是沒有一刻喘息的時間。然而創業的艱難,卻是讓他充滿了斗志。

他也是有優勢的,這來自于獲得百姓的支持,成功進行土地改革,徹底鞏固統治地位的高遠,未來是有大希望的。

同時也讓追隨高遠的人看到的希望。似張遼他們,并不看重什么土地家業,他們只想跟著高遠開創新的天地,這才是一直激勵他們戰斗的原因。

雖然袁紹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高遠上下為了保住勝利果實,那也是三軍用命。

就在這一日下午,高遠就發布了戰爭動員令。

動員令一下,各地百姓踴躍支持,所以很快就組成了民夫力量,開始向前線運輸糧草物資。

高遠的錢糧是充足的,這得力于曹操袁紹送上前。

于是,他令陳琳、辛毗,閻柔、田豫等人留守后方,前者打理政務,繼續進行開科取士的工作,后者維持后方的穩定,防備曹操方面。

而高遠統領五千并州狼騎,以周倉、于禁為先鋒、趙云、張遼、徐晃為大將,司馬懿為軍師,兵進壺關。

一場對于他來說,生死攸關的戰役,拉來了序幕。

另一方面,鄴城北二十里,袁紹大軍在距離壺關五十里處,暫時安營休整。

中軍大帳中的袁紹從容鎮定,又意氣風發,在他看來,這一次舉半壁之力進攻高遠萬無一失。十萬對五千,完全可以碾壓。“碾碾,碾死!”袁紹背地里大拇指搓著食指,因為他太怒了,恨不得吃高遠的肉喝高遠的血。

袁紹對帳中文武道:“這一次,一定要一鼓作氣攻破壺關。面對我們,高遠只有一座壺關。擊破壺關,并州全境,半月可下。”

他說的很有道理,戰爭都是集中兵力,若是被突破防線,后方大面積瞬間淪陷。有兵馬還可以再一次組織起防線,像高遠這樣沒有多少兵,一戰就決生死了。

然而隨軍的沮授還有另外的考慮,他心生一計,進言道:“主公,高遠雖然在壺關只有五千兵馬,但皆是精銳的狼騎,若是強攻恐損失慘重。”

袁紹微微點頭,他能夠理解沮授為何如此說,他還有曹操這樣的大敵要對付。所以,在消滅高遠的過程中,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就要避免,“公與有何良策破敵?”

沮授繼續說道:“可佯攻壺關,另派騎兵突襲高遠內地,內外夾攻下,兵少的高遠不戰自敗。之后,我軍十萬兵進河內,兵臨司隸。”

這是一套大戰略,只要快速消滅了高遠,對于袁紹來說,就是席卷中原的態勢了。

然而袁紹有些不明白,急忙問道:“騎兵突襲高遠的內地?怎么繞過壺關?”

感謝:縱橫の走火入魔,神勇小白菜、書友131121175906937、輪回千載只為佳人一笑的打賞。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天下我做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