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亂臣賊子第四十九章 基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之亂臣賊子 >>隋末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基業

第四十九章 基業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09日  作者:墮落的狼崽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墮落的狼崽 | 隋末之亂臣賊子 

“老師。”等李信離去之后,杜如晦忽然朝對面的房間行了一禮,極為恭敬,片刻之后,就見一個相貌清瘦的老者走了過來,望著李信離去的方向,深深地嘆了口氣。

“克明,這次要謝謝你了。”老者望著杜如晦說道:“老師這次謝謝你,不然的話,還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老師,李將軍如同霸王再世,現在更是授予折沖都尉,日后征討高句麗,自然能位列將軍,老師為何讓弟子如此說呢?”杜如晦遲疑了片刻方問道。

“你也曾做過縣尉,為何又辭官不做呢?”老者笑瞇瞇的望著杜如晦說道:“你也知道天下大亂,這天下大亂的根源是什么,你難道不知道?”

“唐國公禮賢下士,在民間享有聲譽,李將軍歸入他的麾下,日后自然有一番成就的。”杜如晦想了想又說道。

“唐國公有三子,你最看重哪個?”老者望著杜如晦說道。

“聽說李二公子年紀雖輕,可是有古者之風,十分難得。”杜如晦想了想說道。

“可是他是排行第二。”老者不屑的說道:“更重要的是唐國公這個人表面上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生性多疑,外寬內忌,此人絕非明主,李信若是投入他的麾下,日后必定會功高震主,諸子奪位也是正常的事情,所以無論是你,還是李信都不能加入他的麾下。”

杜如晦面色一動,他知道眼前的這個老者本身就擅長識人之明,生著一雙慧眼,既然這么說李淵和李世民,想來是不會假的,只是不知道的是,他為什么讓自己勸說李信。要知道李信現在要基礎沒基礎,要勢力沒有勢力,想要成功,恐怕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

“克明,老夫若是讓你去輔佐李信,你可愿意?”老者忽然望著杜如晦,目光中露出期待之色來。

杜如晦面色一陣遲疑,想了想說道:“老師為何讓弟子去輔佐李將軍?”

“此事老夫不能說出來。”

老者遲疑了起來,說道:“李信此人看上去不過是旁門庶子,但是身份不簡單,絕對是值得你去輔佐的。說句實在的,若不是在大興碰見他,或許老夫會讓你去輔佐李世民的。可惜的是,在這里讓我高孝基碰見了他,這就是命。”

高孝基,朝廷的禮部侍郎,也許李信并不知道這個人,但是實際上,在歷史上,高孝基這個人以擅長發現人才而著名,在歷史上,他就發現了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有宰相之才,他很想將兩人都推薦給李信,可惜的是,現在只有杜如晦在大興,至于房玄齡還在山東。

“老師既然這么說,弟子自然是無話可說,只是現在李將軍沒有獨自成軍,尚在唐國公麾下,弟子認為這個時候不是去的最佳時機。”杜如晦本來有些遲疑,但是現在是高孝基開口相求,杜如晦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遲疑了一陣,方說道:“老師,朝廷真的是無藥可救了嗎?”

“皇帝陛下一旦出了關中,就有人造反。”高孝基不屑的說道:“他倒是打的好算盤,可惜的是天下人聰明的人還是有很多的。尤其是那些關隴世家,弄不好這次山東世家也會出手,克明,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杜如晦早就是面色蒼白,天下有四大世家,分別為關隴世家、關東世家、江南和巴蜀,其中關隴世家勢力最大,關東世家次之,這兩家一旦聯手,天下就是敗了一半了。他猛然之間發現,天下大亂就在眼前了。

李信并沒有回到大興城李淵的府邸,而是去了城外,終南山下,段齊領著幾個兄弟在那里干活,看守著自己的基業。

“公子。”還沒有到終南山,段齊就領著眾人趕了過來,李信發現他身后還跟著十個人,不過卻是莊稼人的打扮。

“公子,這幾個兄弟都是流民或者是附近的獵戶,想加入公子的麾下。”段齊有些擔心的望著李信一眼,說道:“只是沒有公子的許可,不敢收錄,所以帶來給公子看看。”

李信掃了幾個大漢一眼,虎目微微掃過,見幾個大漢臉上還有一絲畏懼之色,但是并沒有其他的反應,點了點頭,說道:“可以,沒事的時候可以傳授他們行軍之道,操練一番。皇上賜我折沖都尉,等回頭,稟明皇上,給你們各自按上一些軍職,也不枉你跟隨我一場。”

“恭喜公子,賀喜公子。”段齊雙目一亮,能夠成為校尉什么的,段齊雖然并沒有放在心上,但是還是很高興,身邊幾個人卻是很興奮,總算是有一個奔頭了。

“最近我就住在這里,不回大興了。”李信想了想說道:“皇上賞賜了不少的財物,我們正好將它用在這里。”李信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李淵或者李秀寧,只能是躲在終南山下,反正他只是奉了楊廣之命,在李淵手下聽命,李淵不找自己,自己就不用去報道,所為的兩千精銳恐怕也只能是到東征的時候才會調配到自己的手下來。

玻璃這玩意說好弄也好弄,說不好弄,也不好弄,李信必須經過多次的實驗才可以。幸虧在這個時代,最不缺少的就是勞力,李信只是在事情上親力親為,但若是說找東西,卻是段齊等人的事情。

耗費了三天的時間,李信總算是勉強能制造出了第一批玻璃制品,可以用來蒸餾酒精的玻璃制品,技術不算太成熟,李信只是制造出了三套,他決定分別送給虞世基、李淵,還有一套是留給自己的,這樣的辛苦活,自己還是決定留一套。

然后事情就簡單的很了,他將琉璃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掌握配料,一部分是煅燒,其他的才是吹氣成型。這個時代沒有機床、沒有電子控制,雖然成就玻璃,效果并不好,但是質量上遠在西域制品之上。

“公子,看,這里面還有一個我,真是厲害啊!”段齊望著面前的大鏡子,光滑如水波,極為平靜,連自己臉上的毛孔都能看見,心中極為驚訝,忍不住歡呼道。

“雖然不錯,可惜的是,只能制成這么一面大鏡子,還是少了點。”李信微微有些可惜。

段齊卻說道:“公子,此乃是鬼斧神工之技,就算是魯班在世也不能制造出來,能制成一面已經很不錯了。而且是要進獻給皇上,那天下之大,只能是這一面了。”

“好了,收拾一下,我們回大興。”李信看著遠處的一堆小小的玻璃鏡,好像是看見了一座金山一樣。


上一章  |  隋末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