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擔心的是吐蕃人早就準備好了。愛上書屋c”杜如晦望著地圖上一眼,說道:“賀蘭山地處邊陲,這些年有殷國公坐鎮涼州,可是突厥人也會騷擾邊疆之地。”
“先生的意思是說,突厥人也會出手?我李信倒是有點意思,居然有這么多人出手對付朕。”李信望著眼前的地圖。
“皇上,皇上。”這個時候,不遠處的沈千秋睜開了雙眼。
“千秋,怎么樣了?”李信趕緊走了過去,對沈千秋說道:“你辛苦了,朕可是要謝謝你。若不是你,恐怕我們還要被突厥人和吐蕃人聯手算計呢!”
“陛下,褚大人和大將軍已經用武德殿和武英殿的名義,命令武威郡公和段將軍領軍來救駕。”沈千秋又說道:“都是臣等無用,阿史那思摩跑掉的消息,錦衣衛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還請陛下處罰。”
杜如晦雙目一亮,很快就落了回去,這個沈千秋倒是有點本事,知道這件事情與他們錦衣衛關系很大,所以趁著這個時候趕緊說出來,免得日后有人找他算賬。
“朝中有人內外勾結,這件事情也怨不得你們。”李信搖搖頭說道:“既然大將軍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那我們也就放心了。”
“陛下,吐蕃人想要進攻陛下,恐怕是在兩個月前就做好了準備。”杜如晦說道:“臣想,從吐蕃到賀蘭山最近的路程就是從我涼州穿過,涼州地廣人稀,雖然百姓比較少,但是若是大規模的行軍,還是會被現的,若是小規模的行軍,到達賀蘭山應該沒有多少,所以臣認為這次進攻我們賀蘭山恐怕主要是以突厥人為主力。愛上書屋c”
“何處青山埋忠骨,賀蘭山高大,上古時期。傳聞賀蘭山就是不周山,所以我們選擇了將忠骨埋葬在賀蘭山,看樣子選擇在賀蘭山恐怕還是差了點。”李信有些嘆息道。當年在西域的時候,將這些將士的骨灰放在蘭州。然后又送到了賀蘭山,但是如今看來,賀蘭山路途較遠。
“陛下不是說,將這些骨灰都送到將士家人身邊,供他們祭祀。將靈位送到京師,由朝廷祭祀的嗎?臣以為這次就可以實行了。”杜如晦低聲說道。皇帝出巡到賀蘭山,路途遙遠不說,關鍵是還有危險,這萬一皇帝出了一點什么問題,才叫天大的笑話呢!
“那就這樣吧!等這次祭祀之后,將將士們的骨灰都送回家去,若是將士家中無人,就將將士的骨灰遷到太行山去,巍巍太行山也是可以作為埋葬忠骨的地方。”李信想了想說道:“以后朕死了。就將骨灰送到太行山,與將士們合葬在一起。”
“陛下。”杜如晦面色一變,緊張的說道:“陛下正年輕力壯,何故說這種話?武德殿的幾位大臣還想著找個機會為陛下興建陵寢。陛下陵寢關系到大唐的江山穩固,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有這個必要嗎?”李信搖搖頭,說道:“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想葬一個好的地方,好庇護后人,但他們又庇護了多長時間呢?最后王朝還不是滅亡了嗎?前朝的皇帝楊堅難道不是葬了好地方嗎?還不是三世就被滅亡了?再到前朝,秦始皇呢?”
“陛下。這個?”杜如晦等人頓時不好說話了。
“也罷!就在太行山選一個好的地方吧!那個地方本身就是中原龍脈所在,必定有好的地方,但是有一點,朕死后。壹c沒必要那么夸張,不需要陪葬的,免得會被后人惦記,大唐的皇帝也不需要,他只需要赫赫武功,就足以青史留名。其他的只能是會被那些盜墓賊所惦記而已。”李信擺了擺手,說道:“眼下不需要討論這些,還是應對面前的局勢吧!突厥人和吐蕃人聯手來攻,呵呵,甚至還有朝廷內部的人,朕很好奇,會有哪些人來進攻呢?”
“陛下放心,有我們近衛軍在,就算是有再多的敵人,也不用害怕。”程咬金大聲說道。
“朕當然不用擔心。”李信笑呵呵的說道:“突厥人厲害嗎?可還不是被朕擊敗了嗎?天下群雄那么多,最后還是朕統一了天下,區區叛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無論是吐蕃人,或者是突厥人,想要對付朕都不會派出多少兵力的,他們之所以敢這么多,無非就是想打得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而已,既然我們已經有了準備,那他們的陰謀就注定會失敗的。”
杜如晦點了點頭,這也是他放心的地方,敵人講究的是突然襲擊,既然突然襲擊不可能,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臣以為不如多等上一段時間,段齊將軍和嚴肅將軍的兵馬的都會殺來,擊殺敵人也更有把握了。”蕭瑀沉吟了片刻,還是勸說道。
“恩,那就度放慢一些。”李信想了想,最終還是同意了蕭瑀的建議,自己沒有關系,但是現在大營之中有各宮的嬪妃,還有皇子,還有大臣之類的,雖然有一萬近衛軍,但是卻要分五千人保護這些人。若是敵人來進攻,自己可用的兵力不過五千人。
不過,不管怎么樣,李信還是用了九天的時間趕到了賀蘭山下,因為這里埋葬的是大唐戰死將士的骨灰,在入門處,自然是修葺了門樓牌坊,石人翁仲等等建筑,看上去倒是顯得莊嚴肅穆。李信的御營也是依山而建,因為知道有人將會來進攻大營,所以程咬金等人將大營建造的格外牢固。
八月十三日,李信在賀蘭山下親自祭祀了戰死將士的忠骨,杜如晦宣讀祭文,三軍將士大聲唱著《無衣》,聲震四野,李信之后,諸皇子嬪妃,紛紛拜倒在地,由此定下了大唐君王祭祀忠魂的規矩。
而此刻,距離賀蘭山不過十里的山谷之中,無數人影正聚集在一起,正是如同李信等人猜測的那樣,這次對付李信的,主要還是突厥人、吐蕃人其次,高句麗人也有之,但是卻沒有一個漢人。
突厥人領軍乃是夷男,這個和李信交戰多次的家伙這次再次領軍前來,氣勢洶洶,而吐蕃人領軍的人物也是十分有名,松贊干布手下大將尚囊,至于高句麗人卻是一個叫做樸慧仁的年輕人,論及兵力而言,突厥人最多,足有兩萬騎兵,吐蕃次之,也只有三千人,高句麗最少,不過三百人。但是論戰斗力而言,卻是高句麗人最為強大,這些人最擅長的就是刺殺技擊之道,這些流浪劍客也不知道是從哪里找來的。
“根據消息,李信會在八月十三日祭祀那些死去的將士,八月十五日大宴群臣,八月十六日圍獵賀蘭山。”夷男很得意的說道:“我準備在八月十五晚上,趁著他們喝酒的時候,對李信起進攻,諸位以為如何?”
“很好。”尚囊點了點頭,并沒有說話,這次他只是聽了祿東贊的話,配合一下突厥人就可以了。所以只是帶著三千人,都是裝著商旅的樣子來的。身上的兵器也都是突厥人提供的。
“晚上更適合我們進攻。”樸慧仁不緊不慢的說道。三百人,這人數雖然少了一些,但是樸慧仁相信,這三百人絕對不會比三千人差多少的。甚至還能借的機會取了李信的人頭。一想到這一點,樸慧仁心中就很高興。
“很好,那就按照這個計劃來。”夷男很高興的說道:“李信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我們準備刺殺他們,在他的大營之中,已經有我們的人,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李信大營的防御地圖,那個時候,就是我們進攻的時候。”
“還是小心點好,李信此人能夠統一天下,手段絕對不僅僅是這么簡單,我們知道李信手下有一只隊伍,叫做錦衣衛,無孔不入,若是被他們知道了我們的計劃,恐怕事情就不會這么簡單了。”尚囊皺了皺眉頭,吐蕃人知道的消息還是少了一些,這個夷男還有內應。
“就算知道了如何,他只是帶著一萬兵馬前來,加上最起碼要有五千人護衛大營,實際上的作戰能力不過五千人,五千人能夠對付我們這么多人嗎?”夷男很得意的說道:“李信知道的太遲了。而且他的大營防御圖,我們很快就知道。”
“李信也是該死,沒想到,連他身邊的人都會背叛他。”樸慧仁不屑的說道:“這樣的人也能做皇帝,也能統一天下,看樣子,中原王朝也不怎么樣,相信不久之后,我們高句麗一定會入侵中原,奪取中原如畫江山。”
“大唐的江山也是我們突厥人的,與你們恐怕關系不大。”夷男不屑的看著樸慧仁一眼,一個靠暗殺也能成事?想要奪取天下,那也是真刀真槍的來,暗殺不過是小道也!
尚囊只是靜靜的看著兩人,吐蕃只是一個過客,若不是不想看著大唐日益強大,剛剛統一了吐蕃的松贊干布,絕度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的。他已經打定主意,成功,就順勢擊之,若是失敗,轉身就走。(未完待續。)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