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六十八章 投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投降

第六十八章 投降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程昱微微嘆息了一聲,胸中的怒氣來的快也去得快,其實眼中已經泛起喜色。不為程武做了金翼虎騎的軍候,而是為他的安然無恙感到喜悅。

這數年以來,程昱沒有程武絲毫消息,還真以為死于這亂世之中,心里早就已經絕望了。沒想到而今撥云見日,再見到更加英武的兒子,心里怎么會不歡喜?

“起來吧。”

程昱眼睛有些泛紅。

程武起身,眼眶微紅,也不能自已。見老父情緒激動,連忙攙扶安慰。

曹操也面露欣慰之色,點了點頭,便不打擾這父子二人,轉身與郭嘉交流起來。

郭嘉神色一正,當即便毫不隱瞞的,將在涼州發生的事,所見所聞,還有李錚所說的話,不分巨細,一一道來。

曹操和荀彧聽的是神色變幻,良久不語。

“終于到了這一天啦...”

曹操心生感慨,卻沒見怒氣,只是面色有些風霜蒼涼。

“主公,”

荀彧斟酌道:“看樣子李重霄就算不落井下石,也不會給予援助...主公,我們得另想他法!”

“另想他法?”曹操自嘲一笑,道:“還有什么辦法?文若你當是明白,眼下這局勢,唯有一條路可走啦...李重霄啊李重霄,你贏啦!”

“主公!”荀彧面露急色:“還有希望啊!”

“沒有希望了!”曹操擺了擺手:“人口流失,糧草拮據,兇獸逞威,大軍逐日衰弱。士氣全無,其余諸侯也盡皆山窮水盡,還有什么希望?我曹孟德雖有雄心壯志,但也知大勢所趨。與其讓跟著我的人一起送死,還不如交給李重霄。整合力量。我相信,這世間能力挽狂瀾者,唯有李重霄一人!文若,我不怕死,你也不怕死,但眼看著領地失陷。百姓死絕,兵卒死絕,又沒有任何意義,何必呢?”

曹操是真的看開了。

郭嘉知道,那清明的眼神。是做不得假的。他了解曹操,并也知道,這是唯一的選擇。

山窮水盡,不是虛言。

且不說各種物資消耗殆盡,也不說治下百姓死亡的死亡,遷移的遷移,也不說大軍戰損如何嚴重,單說曹操麾下文武。至少就有七八成以上的人是人心惶惶。

如果曹操再不做決定,可以肯定,這些人一定會棄曹操而去。

到時候眾叛親離。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與其如此,倒不如順應大勢。

見狀,郭嘉和荀彧對視一眼,微微頷首。

郭嘉道:“主公,我看那李重霄也不像是殘暴之人,當是不會亂來。既然主公已經做了決定。那么...”

曹操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吧。將我的決定公布,并做好各項準備。”

“遵令!”

如曹操這般。做了正確的選擇的,還有孫策、劉繇、劉表、陶謙。至于劉備,此人寄居陶謙之下,此番以諸侯的身份,派人去謁見李錚,如果在平常時候,想必陶謙會有所動作,但眼下已經沒有必要了。

都到這個份上了,還計較什么呢?都要成為別人的臣子了!

至于袁紹,卻在這關頭忽然暴斃!

許攸與五百金翼虎騎回到中山國盧奴之后,當天夜里,袁紹就死在了臥房中。怎么死的,人皆閉口不言。

瞬即,其麾下文武俱皆向涼州方面投降。

公孫瓚也干脆的緊,當即表示臣服——他真心已經支撐不下去了。

至于劉和、鮮于輔,在等到田疇回歸之后,也沒經過商討立刻就表示臣服。他們的處境,比之其余諸侯還要凄慘!

因為獸災隨著海岸線向北蔓延,竟然從北邊登陸,兩面夾擊,烏桓人也扛不住了,與鮮于輔等人要一起投降。并且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就安排遷移,準備進入并州境內。

真正奇葩的,卻是袁術。

當楊弘與五百金翼虎騎到了汝南平輿,將所見所聞和李錚的要求道出之后,袁術想都不想,立刻就拒絕了。

繼而異想天開的要建國登基為帝!

當下,眾叛親離。

袁術自己拿著一塊玉璽在宮殿里登基稱帝,其麾下的文武,卻不聞不問,各自分工,為投降李錚做準備去了。

“可憐,悲哀。”

田豐連連搖頭。

在得知了袁術的作為之后,也只剩下這兩個詞能夠用來形容。

“這樣也好,”李錚笑了笑:“他自己作死,也免去一番功夫。”

說著,李錚對荀攸道:“公達,前些日子我交待給鍛造中心的事兒,辦的怎么樣了?”

“大致應該已經完成了。”荀攸答道:“而今主公治下,涼州、益州、關中、并州四地,已經登記在冊的人口有六百余萬戶,合計兩千一百二十五萬出頭。再算上此番各地諸侯投降,并入的人口,當不會超過三千三百萬。這半月來,鍛造中心日夜趕工,共計鍛造出三千五百萬份,想必應該是夠了。”

李錚微微點頭:“讓鍛造中心再生產五百萬份,以保萬無一失。”

荀攸點頭稱是。

“對各地人口的接引工作,準備的怎么樣了?”李錚又問。

“已經完全準備妥當。”荀攸答道。

“好,那便開始吧。”

“遵命!”

荀攸、戲志才、田豐、賈詡四人齊齊起身,領命而去。

“這...就是益州嗎?”

孫策怔怔的看著眼前的大豐收場面,目光有些出神。

自決定了投降李錚,孫策忽然就覺得輕松了許多。整天與劉繇窩在一小片地方,整天聽著又死了多少人。糧草又還能堅持多久,等等讓人絕望的事,幾乎讓他精神分裂。

說到底,孫策更偏向于一個武者,而不是政治家。

在安排好所有撤退事宜之后。孫策便領著麾下僅剩的數千兵馬,與劉繇一道,護著十數萬百姓出豫章,進入荊南,橫穿長沙郡,到武陵郡之后。再北上南郡,至與益州交界的魚復,被涼州水軍接引,進入了益州境內。

這一路可謂跋山涉水,危機重重。

一路上遇到兇獸襲擊的情況。是多不勝多。到魚復之時,孫策麾下兵馬,僅剩兩三千,十數萬百姓折了近半!

這一路,可謂血肉之路!

但沒辦法,孫策沒辦法,李錚也沒辦法。

十數萬百姓,除了走陸路。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能夠將之遷移進入李錚的領地。

當他們趕到魚復之時,正遇上一波兇獸從江水之中襲擊軍港和大江兩岸林立的堡壘。所有人看到,那大江之中。數百上千頭或大或小的兇獸糾集在一起,對軍港和沿岸的堡壘發起進攻。

軍港的江面上,豎立十幾層金屬柵欄!這些柵欄上的金屬條,每一根都有大腿粗。交織成一張網,橫亙大江之上,攔住了兇獸從大江回溯的去路。

沿岸兩側高大堅固的堡壘上。密集的投石車和床弩,一刻不停的發射巨大的石塊和弩箭。便見到江中涌起一股股猩紅。

兇獸不畏死,爭先恐后的向兩岸撲騰。尤其是那些體型龐大的家伙。有的竟然從江中一躍而起,狠狠的撞擊在那些堡壘的墻壁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半個時辰之后,這一波兇獸盡皆死在了江面上。

隨即,便有長達二三十丈的大型金屬戰船從軍港中駛出,將孫策等人分批次運送到了軍港里。

孫策在戰船上的時候,卻是打量個不停,對這種金屬戰船,他很是好奇。同時,他也看到了戰船周圍游弋著的豬婆龍騎。

這種聞名卻未曾一見的戰騎!

所有人進入軍港之后,軍隊與百姓分開,收繳軍械。然后在一隊兵卒的護送下,進入了魚復城中。

入城之后,給這些如同乞丐一樣的移民換了衣服,洗了澡,然后百姓有官方政務系統安排,軍隊則要立刻遣送至白水川。

而如孫策、劉繇這些重要人物,暫時在魚復城中休息了一天,次日便要北上涼州,去見李錚。

翌日出了魚復城,坐在巨力獸車上,孫策看到了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豐收景象——成熟的參稻一望無際,好似黃金海洋一般!

大道上的農人,趕著一輛輛馬車,上面盛滿了一顆顆如同小拇指肚般大小的參稻,清幽幽的響起飄散在空氣中,是如此的誘人!

田壟中,農人們擺弄著一些從來沒見過的器械,是熱火朝天。

這些農人個個面露喜悅,個個滿面紅光,這一切一切的場景,無不引的車中的諸人盡皆失神。

良久,才相繼感嘆出聲。

孫策和劉繇最后抵達靈州,在他們之前,曹操、陶謙、劉備、公孫瓚、劉和與鮮于輔、劉表,以及袁紹和袁術麾下的文武,俱皆早早的抵達了靈州,被安排在九洲城暫時居住。

來的早的,在這段時間里,幾乎將整個九洲城還有靈州,都逛了個遍。

并對李錚治下的各種政策,做了一番深入的了解。

同時,這些原本或是互相敵對,或是相互算計的諸侯,在這段時間里,反而成了好友。

其中的造化,端端是難以言喻。

神州草場,李錚的書房之中。

一干重臣盡皆匯聚于此。

荀攸、賈詡、戲志才、田豐、荀爽、荀衍、周林等濟濟一堂。

李錚端坐上首,看著諸位重臣都是紅光滿面,臉上也露出了輕松喜悅的表情。

“而今各地諸侯盡皆抵達靈州,各地的百姓、各諸侯麾下的軍隊,合計近千萬人,還需謹慎安置,不要出任何問題。”

荀攸笑呵呵的答道:“主公請放心。雖然人數不少,但準備充分。各級官吏嚴陣以待,安排起來,是游刃有余。”

李錚微微頷首,道:“而今治下突然增加如此多的人口,土地是否夠分配?”

“不夠。”荀衍答道。荀衍是民事部的部長,專門負責安置百姓,分配土地。

“我們民事部已經有了決議。”荀衍繼續道:“而今益、涼、并三州與關中四地,空閑的土地,按照慣例分配方案,最多能安置下五百萬人!也就是說,還有將近五百萬人沒有土地。所以我們民事部經過商議之后,決定開荒!”

李錚微微頷首:“不錯,開荒是必須的。這個提案,我允了。”(未完待續)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