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四十二章 貨幣改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貨幣改革

第四十二章 貨幣改革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占據九洲城五分之一面積的居民區,整整有十五萬七千五百畝,除掉六個廣場、公園的占地,還有十萬三千五百畝,再扣除綠化、街道,就剩下八萬畝,也就是八萬棟宅子。

扣除補償出去的三千多棟宅子,就還剩下七萬六千多棟。

這些宅子,李錚麾下的重要文武,各自都賞賜了一套。還有劉焉、董卓,也都準備了一套。這里就去掉了五六百套。

剩下近七萬六千套宅院,盡皆出售為私有。

于是有諸多的豪強大戶商人,都在這里置辦的心儀的宅子。甚至于一些發了家的農場主、牧場主,也都置辦了一套。

到年底臘月,整個居民區還剩下三萬五千棟宅子沒有主人,不過想必隨著民間的愈發富庶,隨著越來來多的商人、大戶的流入,這些房屋,早晚會出售一空。

到時候九洲城五分之一面積的居民區,常住居民就有八萬戶,人口至少超過五十萬。再加上工業區、商業區、軍事區,九洲城的人流量,至少能達到百萬規模。

這樣一個中心城市,對一個勢力而言,起到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

別的不說,單說能夠創造的財富,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僅僅是居民區,每一棟宅院的價格,定額為十金。這幾萬棟宅院,就會給李錚創造出幾十萬金的龐大財富。這還只是一錘子滿買。

真正的財富,還要在工業區和商業區。

這兩個區域之中的鋪子和廠房,并不販賣私有,乃是以租賃的形勢租出去的。每年的租金、稅收等等都是大筆的資金進賬。乃是黃河之水長久流。

隨著九洲城的建立,李錚的領地,便有了真正的中心。

這不但是在財富方面有巨大的收獲,更是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初平四年很快就過去了,袁紹挾制的小皇帝,在今年將年號改換成興平年。為興平元年。

涼州繼續使用名存實亡的漢庭年號,李錚表示毫無壓力。

上元節過后,涼州官方下達了一條政令,乃是極為重要的有關于金融方面的改革政令。

李錚決定改革領地中的貨幣制度——從興平元年起,摒棄漢庭所使用的五銖錢貨幣制度。改換涼州特有的貨幣制度。

自上元節起,各地官方就要立刻著手設立金行,最低將普及到鄉級。具體而言,在九洲城設立涼州中央金行總部,以下每個郡將設立分部,每個縣將設立支部,每個鄉將設立支行。

待金行所有分部落成完畢之后,各地的百姓。都必須要到就近的金行之中,按照工商部計算出來的價值比例,以舊的貨幣兌換新的幣種。

新的幣種分為三個等級。為金、銀、銅。乃是以這三種貴重金屬打造的金幣、銀幣和銅幣。兌換比例為一比十。十個銅幣等于一個銀幣,十個銀幣等于一個金幣。

金幣直徑半寸,重一兩,銀幣直徑四分之三寸,重一兩,銅幣直徑一寸。重一兩。

并且隨同發行金票,以方便大宗金額貿易。

幣制改革。是李錚一早就懷揣的想法。不過一直以來時機還未成熟,所以便沒有實施。而就在今年新年之初。李錚在神秘商店購買到了一套貨幣模板圖紙,將之解析之后,便可在鍛造中心鍛造出來。

鍛造中心的工藝,任何人都無法模仿,防偽可以說出色的無以復加。再加上李錚領地之中的經濟體制日益成熟,舊的貨幣愈發難以滿足需求,所以李錚才決定改革幣制。

三種貨幣的樣品和金票樣品,早就鍛造了出來。

金幣的正面花紋,乃是日月星辰,反面花紋,卻是本源樹的模樣。銀幣正面是四海一統,反面仍然是本源樹。銅幣正面是農耕蓄養,反面也是本源樹。

而金票,卻不是常規的紙質,而是通過模板配方,揉和紙質與皮革,鍛造出來的票據。最小的金票面值,是一十,上面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最高是一千。分三種,為銅幣金票,銀幣金票和金幣金票。同時還發行特殊的沒有數額限制的空白金票,類似于支票,大宗貿易可以簽單支票支付。當然,要取得支票,需要資格,沒有龐大的資產證明,是沒資格使用支票的。

不論是金銀銅幣,還是支票,上面的花紋,都是以類似于系統功能建筑中的那種特殊的紋路繪制而出,而且以鍛造中心的莫名工藝,完全不存在仿制。

在李錚下達籌建金行系統之后,便開始針對涼州的經濟金融進行摸底統合,以便于計算新幣種發行的數額。

這一點,李錚并不太懂,不過擅于商業操作的周林卻稍稍明白,又延請了嚴氏等大商行精擅于金融的能人,借其助力,終于得出了最后的結果。

到春三月,工商部正式拿出提案,上交到了李錚手中。

綜合李錚領地的總體經濟體制、貨幣交流的數額、不動產等等方面的因素,再考慮到新幣種區別于舊幣種的價值,最終工商部給出了首次發行貨幣總值為一億金幣的數額。

再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出明確的數據。

金幣發行的額度,為一千萬枚。

銀幣發行的額度,為四億枚。

銅幣發行的額度,為五十億枚枚。

至于金票和支票的發行額度,還需的等到三種貨幣發行之后,再根據市場要求,酌情發行。

李錚細細的過目了這份提案。最終簽名蓋章,并開始著手鍛造貨幣。

一千萬枚金幣,按照重量,就是一百萬斤。一百萬斤金子,數目其實不大。也就五百噸。神州草場金子的庫存,早就超過了千噸。

而銀和銅,更是極為普遍的金屬。

這些金屬,說實話,已經有很大的數量用在了鍛造甲裝上面。但庫存的數量,仍然超過貨幣發行所需。

食礦獸的采礦能力。遠遠超出后世李錚的那個時代。即便那個時代有所謂的高科技和機械,但再高的科技和機械,能將地底一萬米的礦藏開采出來嗎?不能!

但食礦獸能!

所以,李錚的軍隊,在食礦獸的規模達到現在這種程度時候。才不會缺少甲裝使用。

當然,鍛造中心功不可沒。

鍛造中心的鍛造速度太快了,在系統升階之后,便是兩棟規模更大的鍛造中心可以日夜不停的生產,若是開足了馬力,十二個時辰之內,可以生產出數萬套一階甲裝。

這種生產能力,簡直吊炸天了。

略過這些。再說貨幣發行之事。

四月,新幣制得到李錚點頭通過,到這時候。各地的金行,也都全都落成了。當然,若是沒有藍翔鳥可以即時下達命令,從上元節到四月,恐怕最偏遠的地方,才剛剛得到這個消息。但有藍翔鳥遍布整個領地。可以將李錚的命令,在瞬間傳遞到所有縣級主官手中。將命令下達。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每個鄉級的官方。都能完全接收到李錚的命令。

所以到現在,所有地區的金行,都已經籌建完備。

隨即,工商部下轄主管金融的部門立刻派遣人員,入主各地金行。當然,人手肯定不夠,但各地金行的主事者,一定是工商部派遣的人員,余者可以從當地招募。

待到人員入駐完畢,六月,新幣種開始發行。

各地的商人、百姓、豪強大戶,盡皆蜂擁入金行,以原本流通的五銖錢、金子,兌換成新貨幣。

七月,總額一億金幣的貨幣幾近兌換完畢,隨之,新貨幣在李錚領地之中流通。官方便下達政令,完全禁止舊貨幣流通,并出臺了相關的貨幣保護律令。

在李錚勤修內政,改革幣制的時候,關東、幽州、江南仍然戰火不斷。

在去年年關的時候,公孫瓚擊敗了幽州牧劉虞,以其欲要稱帝為由,殺其全家妻兒老小于街口,全據幽州。

到今年年初開春入夏之際,公孫瓚又與袁紹打了起來。

除了青州與冀州交界一帶烽火不斷,公孫瓚還從薊縣出兵,時時抄掠冀州北部郡縣。袁紹也不甘示弱,調遣大軍予以還擊。

而曹操在全據兗州之后,擊敗陶謙、袁術,穩定了形勢,便準備把僑居瑯琊的父親曹嵩接回兗州奉養,并派遣了泰山郡太守應劭前去迎接護送。

但陶謙深恨曹操數擊之,于是派遣輕騎追迫,殺曹嵩與其子曹德于郡界。

泰山郡守應劭后至,發覺曹嵩已死,害怕曹操降罪,于是棄官北逃,歸于袁紹。

曹操得知老父、親弟身死,又覬覦徐州,于是悍然出兵徐州,一路過處,攻城拔寨,屠殺平民,以泄怨憤。

陶謙不敵,乃遣使求援于北海孔融、平原劉備。

孔融乃一儒生,或許思想境界很高,但就治理地方、練兵用兵,卻差的太遠,自保尚且不足,又有何力量援助陶謙?

只有劉備,久居于公孫瓚之下,早就不滿現狀,得了陶謙求援,認為有機可乘,于是盡起家當,率領數千兵馬,合關張二將,馳援徐州。

夏,曹操使荀彧、程昱二人守鄄城,乃自領郭嘉、夏侯兄弟等文武將領,領兵數萬,拓地數城,打到了徐州東海郡,與劉備、曹豹戰于郯城。

劉備、曹豹不敵,戰敗退守襄賁,曹操乃遣軍圍困襄賁,直迫彭城。

正此時,有陳留太守張邈、從事陳宮于陳留起事,引南陽袁術大將紀靈入兗州,幾乎抄了曹操的老窩!

幸而有大將曹仁穩住局面,據守濮陽。又有荀彧、程昱坐鎮鄄城,才使得兗州沒有完全陷落。

張邈、陳宮的背叛,刺痛了曹操的心。

眼看徐州將下,背后卻出了這檔子事,曹操無奈,只得引兵回返兗州。

話說張邈和陳宮背叛曹操,這其實與李錚有一些關系。不是李錚在背后做推手,而是因為曹操學習了李錚的一些思想,并付諸實踐,因為觸怒了一些人。

曹操能得兗州,有張邈和陳宮的巨大功勞在內。當初,正是陳宮和張邈說服了兗州的士人階層,迎曹操入主。

然則曹操入主兗州之后,卻學起了李錚對付世家豪強的那一套。雖然說如果沒有李錚,曹操也會打壓世族,提拔寒門。但有了李錚的前車之鑒,曹操做的更狠。

所以就激起了兗州世族的群起反抗,這也是為何區區一月之內,紀靈能占據兗州大部郡縣的原因所在——紀靈大軍過處,每座城池都開城投降,沒有反抗,當然是輕而易舉。(未完待續)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