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三十五章 會見降臣降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會見降臣降將

第三十五章 會見降臣降將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章節正文


“不錯。”

楊彪又問:“那么我兒你告訴為父,荀氏為什么能在李重霄治下風生水起呢?他們在涼州,也沒有萬頃良田吶!”

楊修一時間沉思起來。

“你好生想想,荀氏的出路,也許就是以后我名門望族必須要走的路。”楊彪說著,嘆了口氣:“李重霄勢大,如無意外,天下將為之所得。是時不論是誰,都要按照他的規矩來辦。荀氏走了一步好棋啊,先我等幾步,以后飛黃騰達,傳承百世不在話下呀!”

“父親,我決定了!”

楊修猛然抬起頭來,目光灼灼,道:“我要應招賢令,出仕涼州!”

“真決定了?”楊彪笑了。

“決定了!”楊修肯定道:“荀氏能在李重霄治下立足,其中的必然有荀公達、荀休若等人為李重霄效力的緣故。”

楊彪點頭。

“李重霄治下的制度,大異于尋常。要延續家族,發展家族,就須得了解制度,并順應大勢。雖然孩兒現在還不知道荀氏走的怎樣的道路,但孩兒可以去深入了解,為家族謀求出路。”

楊修的話,讓楊彪深感欣慰,連連點頭,道:“我兒終于長大啦!”言罷,便道:“既然我兒要出仕,那么為父今日就在此與你加冠表字!我楊氏四世三公,德行昭彰,我兒要為家族謀求出路,傳承祖宗榮耀,那就叫德祖吧!”

“謝父親賜字!”

楊修鄭重一禮,三跪九叩。

“好啦,你這便去吧。”楊彪又道:“家族的事不用你操心,我這老朽還在呢。對了,離去之前,把王氏三兄弟也請走吧,王子師的謀劃,我楊氏不參與。”

“是,父親。”

翌日,三千余戰騎護著百余輛馬車,緩緩進入了涼州地界。

到這里,李錚終于松了口氣。

不是擔心路上遇到危險,而是實在忍受不了一路的顛簸。那右扶風地界的道路,除了臨近長安一帶要好一些,其余的地方,都爛的讓人頭疼。

蔡邕昨日在馬車中呆了一天,也有些厭煩,這時候也騎著馬,與李錚并行。

“還需的督促盡快將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起來。”

李錚騎著青云,平緩無比的走在涼州的大道上,道:“大漢朝這些年衰微下來,連這些基礎工程,都沒人理會,唉...”

蔡邕搖了搖頭,道:“大漢朝統治崩潰,勞役早就差不多快廢止了,而且各地的難民都沒有辦法賑濟,何談修路?”

“那就由我來修路。”李錚指著那綿延到天際的大道,對蔡邕道:“岳父,道路是大動脈,道路通暢,才便于各地之間的聯系,便于官方統治,便于商業流通。道路通暢了,一切都不成問題。”

一行人馬到了涼州地界,速度終于快了起來。

第三日晌午,終于抵達了靈州。

靈州還有許多事務需要李錚親自處理,至少,與益州、關中一干降臣降將見面,須得李錚親自操辦。

不過在這之前,李錚則是將蔡邕一家和董白,先帶到了草場安頓下來,這才返回靈州。

且不提草場之中的玄奇,會讓蔡邕等人如何的震撼,卻說李錚返回靈州之后,與荀爽、李伯然、田豐、周肥、周林以及已經從白榆處返回的賈詡等人碰了個頭,然后便準備見一見益州、關中的一干降將降臣。

次日,州牧府,正堂之中。

才不過晌午,這大堂里,已經濟濟一堂。

李錚尚未到來,其中嗡嗡一片,都在交頭接耳。

有的在擔憂未來,不知道李錚會怎樣安排他們。有的則胸有成竹,與人高談闊論。還有的,則對涼州的所見所聞嘖嘖稱奇。

不多時,劉焉和董卓相繼也到了廳中。

這大廳里,這近百文武,卻是按照益州、關中兩個集團,各在一方。關中集團則要強勢一些,占據了右方,董卓就在右首。

益州集團則勢弱了許多,占據了左側,劉焉在左首。

董卓坐下之后,與劉焉相視一眼,卻是哈哈笑了起來。劉焉也笑了笑,拱手作了個揖。

這兩位說起來,也曾是敵人。董卓覬覦益州,不是一天半天了。但現在,他們倆卻都以失敗者的身份,坐在了一起。其中的造化,端的是讓人失笑。尤其是兩人的身份,還竟然都是李錚的泰山。

相較于董卓的紅光滿面,劉焉則顯得萎靡了許多。

一者劉焉胸襟氣魄畢竟不如董卓,二則是董卓早得了李錚的承諾,而劉焉則沒有。

董卓笑瞇瞇的,正要說話,卻有李錚從后堂轉了起來。

見此,董卓和劉焉齊齊起身,率領身后一干文武,作揖行禮。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李錚面色陽光,哈哈一笑,還禮開玩笑道:“這里還有李某人的兩位岳父,豈不折煞在下?”

因李錚到來,顯得有些凝重的氣氛,霎時便消散了許多。

李錚緩緩跪坐了下來,見堂下之人,也都坐好,這才笑道:“也許之前,在座的諸位與我打生打死,但那都是過去。過去的,咱就不提,忘了就好。人嘛,要向前看。”

“諸位近百人,我只識得不到十人。”李錚對董卓和劉焉拱了拱手,道:“這兩位乃是李某人的泰山,又有呂奉先、張文遠、高順、李肅,還有黃公衡,其余諸位呢,李某不識得,還請各位介紹一番。”

接著,堂下諸人便自起身,拱手報名。

右首除了董卓、呂布、張遼、高順,還有李錚的便宜連襟牛輔,有李傕李稚然、遼東徐榮、涼州段煨、胡軫、張濟、樊稠、李蒙、張繡等諸多將領。

左首除了劉焉、黃權,還有吳懿、趙韙、嚴顏、高沛、泠苞、劉璝等諸多文武。還有一個讓李錚十分意外的人物,甘寧甘興霸!

這些降將降臣之中,最差的,也是偏將、郡丞。雖不說都是能人,但至少沒有幾個廢物。

尤其是呂布、張遼、高順、黃權、嚴顏、甘寧、徐榮、李傕等人,可都是最為杰出的人才。

李錚笑瞇瞇的看著,心中舒暢不已。

這些人現在既然到了靈州,坐在了這里,那就表明他們愿意為李錚做事。這么多的人才入彀,李錚已經都快高興的飄飄然了。

將每一張面孔,每一個名字,都死死的記在心中,李錚大笑道:“在座的諸位,都是這個時代的人杰,有諸位相助,本將軍何愁天下不平?!”

這一次接見他們,除了認認面孔,最主要的,就是對他們的安排。

稍稍聊了片刻,又吃飽喝足,李錚這才道:“兩位岳丈年事已高,不便操勞,可在涼州任擇一地居住,小婿這里,有牧場、農場各一千畝贈送給兩位岳丈,聊表歉意。兩位岳丈的族人,有才能的,可先在靈州太學院進修,深刻的理解涼州,然后到吏部考核,通過考核者,酌情任用。”

這已經很是優渥了。

歷來對待那種首腦級別的俘虜,都是軟禁以了余生。當然,名義上或許會封一個什么候,什么官之類的,但對這類人而言,什么官還有用嗎?

而李錚這里,不給他們任何官職分封,卻拿出了最實際的。至少,他們還有自由。他們的族人,還能繼續做官。

董卓早就知道,所以一直是笑呵呵的。

劉焉則大大的松了口氣,一時間對李錚的感官,是好了許多。

董卓笑道:“賢婿的安排,很妥當,老夫受了。聽說北邊的草原上,有兩座巨城,叫白水川和天河城,老朽就在白水城頤養天年吧。”

劉焉也道:“老夫也選擇白水城。”

李錚點頭,道:“好,既然兩位岳丈選擇白水城,那么隨時可以將家眷遷過去。”

言罷,便開始對諸多文武進行安排。

道:“在座的各位,各分文武,先進入靈州太學院進修三個月,然后再酌情任用。”

這句話,讓一些人有些失望,但大多數人,都喜聞樂見。

趙韙等一早就暗中投靠了李錚的人,則覺得沒有特權,心里有些不痛快。當然,他們到靈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涼州的一些政策也有了了解,知道這是慣例,所以也沒什么好抱怨的。

一場宴會完畢,李錚卻是邀請董卓和劉焉,到草場一觀。

這兩人畢竟都曾為一方首腦,威震天下。雖然說現在已經被李錚擊敗,但要說心里完全熄滅了火焰,也不盡然。

李錚想讓他們到草場看看,掐滅他們心里最后的一絲余燼。

草場的存在,太過玄奇。

用這時代的話講,李錚就是天神下凡,是天命所歸。

想必了解了戰騎系統的外在存在,必然能使他們完全認清楚形勢,打心眼里覺得李錚不可戰勝。

李錚還決定,以后麾下有了一定地位的文武,都會讓他們知道這些存在,也好震懾他們,使得他們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如李錚所料的一樣,董卓和劉焉到了草場,逐一參觀了各個系統功能大廳,并得知了這些功能大廳用途之后,臉色都變了許多。

劉焉出了口氣,則是逐漸放下心結,臉上的萎靡,逐漸消失。

而董卓,在驚駭之后,則竟是一臉和煦,像個富態的鄰家老爺子,完全看不出這位曾經是多么的殘暴。

在草場呆了幾天,董卓便與劉焉離開草場,各自準備將家眷遷往白水城。關中、益州兩地一干文武降臣,盡皆進入靈州太學院,深造去了。

一時間,李錚就悠閑了許多。

家里四個如花似玉、各有特色的老婆,就迎來了她們的春天。

每天晚上,那必然是大被同眠。以李錚的超級體質,要擺平四個女人,那是輕而易舉,每晚上都是大獲全勝。

清晨,李錚都會帶著四個妻妾在本源樹下練拳、鍛煉身體。然后在草場中走一圈,上午就處理政務,下午則窩在后花園里,聽聽昭姬的天籟琴音,看看小白和莧兒的舞姿,或是小英舞劍的颯爽英姿,簡直不要太舒服。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