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十六章 伐益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伐益州

第十六章 伐益州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章節正文


六萬征兵名額下達到各郡縣,不過半個月,就已經滿額了。

涼州數百萬民眾,不論是奴籍,還是歸化籍抑或者漢籍,無不爭相響應。

對于任何涼州人而言,李錚所做的一切,他們都無條件的支持和擁護。即便是奴籍,也一樣。

雖然戶籍稱呼上低人一等,但對于絕大多數奴籍而言,他們現在的生活,比未成為涼州人之前,卻要好得多,至少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財產,能夠隨意的支配。而且任何家庭,只要有成員成為正兵,那么就將會有一系列的軍屬福利,這對奴籍的誘惑力,是很大的。

六萬精壯征募完成,白水川兩大新兵訓練營就忙碌了起來。

王老虎、徐小九、林石頭,還有李錚的正妻荀英也參與到了其中。

因為參麥的普及,環境的安逸,涼州人的整體身體素質,可以說遠超大漢其他州郡的人口素質。精挑細選出來的六萬精壯,可都是龍精虎猛的漢子。

再則因為涼州的環境因素,人們俱都會騎馬,民風彪悍,所以新兵訓練,比早期要快的多。

這批六萬新兵,大約經過三個月的嚴酷訓練,就能夠初步派上用場。

涼州大規模征兵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關中的董卓、漢中的張魯、益州的劉焉,俱都緊張起來。

于是乎,一輪軍備競賽,在周邊勢力之中展開。

為了對應涼州征兵,這三方勢力,也不約而同的開始大規模征兵。而且是盲目的大規模征兵!

益州的情況,尚且要好一些。畢竟益州還算富庶,人口也不少,再征個一二十萬也能扛得住。

但漢中和關中,則不然。

漢中張魯麾下本有近十萬兵馬,以漢中一地,養十萬兵馬已經捉襟見肘,這次征兵,若非張魯以教派統治,蠱惑民心,恐怕造反的都要出來了。

而關中自被李錚斷了支援,董卓又不擅治理地方,整個關中大地,蕭條一片,流民無數。而今又要強制征兵,招致諸多不滿,已經有地方郡縣開始反抗!

所謂的軍備競賽,讓李錚哭笑不得的同時,又生出一些意外之喜。

他們要爭,就讓他們爭,拖都要拖垮他們!

隨著涼州到益州的直通大道打通,兩州之間的聯系,就越來越頻繁和緊密。益州各界的勢力,頻繁來往于涼州,見識涼州的盛景。而涼州的觸角,則暗暗滲透,愈發深入益州的各個階層。

因此,益州官方的一舉一動,無不在李錚的眼皮子底下,任何小動作,都瞞不過去。

初平三年,六月,初夏。

靈州將軍府,李錚將麾下一干重臣,盡皆召集起來。

大堂之中,李錚高高端坐主位,堂下文武分列左右,有荀攸、賈詡、田豐、戲志才、荀衍、張山以及徐晃、楊奉、胡才、李樂等人。

徐晃等人自年前投了李錚,這大半年來,多數時間都呆在靈州太學院軍事分院中,學習涼州軍方相關的一切,到現在,基本已經完成學業。

此次將他們幾個一齊召來,正是有軍務下達。

“開春招募的五萬新兵,已經良好的完成了新兵訓練任務。”李錚面帶笑意:“我覺得,時機成熟了。”

“時機的確已經成熟。”荀攸頷首,道:“這幾個月來,益州不少的世家、豪強、乃至于文官、武將,都向我涼州表露出了足夠的善意,他們都將是主公入主益州的助力!”

“益州大部郡縣之中,已經有七成郡縣的主官,被我情報部門滲透、控制、說動,只待主公一聲令下,立刻就會改弦更張!”賈詡淡笑道。

“陰平道有益州十五萬大軍駐守,主將乃是趙韙,黃權、嚴顏輔之。”戲志才面無表情:“又有泠苞、楊懷、高沛等將為其左右。不過益州之兵少經戰事,這十五萬兵馬之中,又有一半俱皆是新卒,不足為慮!”

“益州之兵,不足道哉!”李錚擺了擺手,笑道:“現如今益州之民仰慕我涼州,益州之將官,毫無戰心,那劉君郎,幾近孤家寡人,此時不取益州,更待何時?”

“請主公下令!”

諸文武齊齊起身,斗志昂揚。

“好!”

李錚哈哈一笑,道:“張山聽令!”

張山面色一喜,連忙抱拳,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李錚。

“此番出征益州,我就懶得去了,免得你們這些混蛋說我不給你們立功的機會。”先開了個玩笑,李錚面色一正,道:“本將軍任命張山為征南大軍都督,率五千狼騎、五百金翼虎騎、武廣關(武都到廣漢大道之間的新關卡)三萬駐軍,以及三萬新兵,合六萬五千五百人,南下益州,務必要在今年之內,將益州全境拿下!”

“末將領命!”

張山大喝一聲,精神振奮,溢于言表。

“徐晃聽令!”

徐晃精神一振,連忙躬身抱拳。

“任命徐晃為校尉,統領一營兵馬,為張山副將,隨同征伐益州!”

“末將得令!”徐晃面上驚喜不已。

“楊奉聽令!”

“命你為校尉,統率一營兵馬,劃撥新兵一萬,立刻去往敦煌,從屬西方軍團李羅所部,聽其調遣!”

“末將得令!”

“李樂何在?”

“命你為校尉,統率一營兵馬,劃撥新兵一萬,立刻前往漢陽隴關,從屬東方軍團龐德所部,聽其調遣!”

“末將得令!”

“胡才何在?!”

“命你為校尉,統率一營兵馬,劃撥新兵一萬,立刻前往高奴,從屬白榆所部,聽其調遣!”

“喏!”

“志才先生,”任命完一干武將,李錚轉臉對戲志才道:“此番南征,還要勞煩先生隨軍參謀。”

“這是臣下職責所在。”

戲志才面無表情。

李錚點了點頭,喝道:“那么,諸將,出發吧!”

待戲志才與一干武將離開之后,李錚又與荀攸等人商量起了后續之事。

“此番對益州動兵,難保董卓不會動彈。”李錚斟酌道:“為保萬無一失,我想請文和先生往隴關走一遭,負責隴關、高奴兩地的軍事參謀之事,先生以為如何?”

“臣下尊令。”賈詡微微一禮,笑著領命。

李錚笑道:“有文和先生坐鎮,量那董卓如何兇殘,也難翻起浪花。”

言罷,轉臉又對荀攸道:“拿下益州之后,益州的方方面面,政務民生,都需要進行統籌改造,這需要一人總覽大局。公達可有人選?”

荀攸想了想,道:“元皓先生可當此任!”

李錚想了想,又問田豐,道:“先生以為如何?”

田豐卻搖了搖頭,道:“臣下為刑法部主官,如何能掌理一州政務?依臣下看,不如讓荀公達當此重任吧...”說著,田豐話語一頓,道:“拿下了益州,主公的領地就擴大了一倍。依臣下之見,當是任命郡守、州牧的時候了。可命荀公達為益州州牧,掌理益州政務。”

李錚聞言,不由一怔,隨之露出了笑容,點頭道:“元皓先生所言有理。”

說著,轉臉對荀攸道:“公達,你是愿意掌理益州政務呢,還是留在靈州縱覽全局?”

荀攸思考起來。

兩個選擇,各有好處。

掌理一州政務,那就是封疆大吏,并不比留在靈州來的差。而留在靈州總覽大局,則在名義和地位上,要高于地方主官。

“主公,臣下愿意去益州!”荀攸想了一會兒,正色道。

李錚微微點頭,道:“也罷,我麾下也就你與元皓先生堪當此任,既然你愿意,元皓先生又推薦,那么就你了。”

說著,李錚面縣無奈:“你走了,我又得忙碌嘍!元皓先生和休若先生,就須得多多擔待一些政務啦。”

田豐和荀衍點頭稱是。

“至于各地郡守任命...”李錚想了想,道:“此事先且按捺,郡守乃是要職,非德才兼備者不足以擔當。還需多做考察,容后再議。”

“善!”

陰平縣乃是廣漢屬國的治所所在,有陰平小道綿延山中。而今涼州方面打通了武都前往廣漢屬國的通天大道,便將這條小道截斷,并設立了武廣關。

武廣關緊靠陰平小道,距離陰平小道的起始之處不過十三里,距離陰平縣不過二十里。

而今,武廣關中,匯聚了六萬余大軍,其中是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這使得駐扎在陰平縣的十五萬益州大軍風聲鶴唳,一時間戰戰兢兢,嚴加防備。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