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一百零二章 戰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二章 戰后

第一百零二章 戰后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七月初九,辛時中,冀城破。

梁興的兩三千騎兵,不過是飛蛾撲火。面對李錚數萬大軍,只一輪箭雨,便將之完全掩蓋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而對于梁興這位在這種情況下,仍不改其志的將領,李錚抱著欣賞和惋惜的態度。

“這梁興是跟錯了人啊。”李錚看著立在場中,渾身插滿了箭矢,仍然怒目而視,不愿倒下的梁興,不由連連搖頭:“這樣的忠義之士,若是為我所用,那該多好啊。”

荀攸和賈詡二人也齊齊抱著敬意,對立在場中的梁興尸首施了一禮。

“來人!”

李錚大喝一聲:“將這位梁將軍的尸體好生收斂,帶回靈州安葬!”

“喏!”

梁興既死,冀城中三萬余守軍盡皆投降,李錚順利領兵進城。

自此,涼州韓遂滅,李錚一家獨大!

隨著韓遂的滅亡,李錚不但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大片土地的統治權,還收降了將近五萬的降卒。

這些降卒雖然不及李錚麾下的精兵,但相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滋養和訓練,想必很快就能趕上來。畢竟,他們有很好的底子在。

冀城之戰過后,北地、武威、安定、漢陽四郡盡皆落入李錚的掌握之中。其余如金城,尚有一干羌胡作祟,而隴西和武都郡,還需要立刻進兵駐守,才能逐漸將之完全納入囊中。當然,這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更西邊的張掖郡、敦煌郡、酒泉郡以及張掖屬國和居延屬國,整個涼州東部最繁華的地區,盡皆被李錚掌控。

七月十二,李錚率領五萬余降卒,攜帶著因這場戰爭而陣亡的士兵的骨灰回到了靈州,隨行的只有荀攸和荀英。

現下大片區域納入囊中,需要盡快鞏固統治,這一點離不開荀攸,所以荀攸跟著回靈州,準備著重政務方面。

而賈詡,則留在了漢陽,代替李錚主持對隴西、武都、金城的占領,以及對這幾個郡周邊羌胡的軍事行動。

回到靈州之后,李錚首先著手做的,就是當初征兵時,許下的諾言——修筑英雄祭壇!

調遣了一萬北地郡境內服勞役的奴籍之人,選定的地址位于靈州城北的空曠平原上。

在李錚的規劃中,這座英雄祭壇的底基面積,至少要達到兩畝地,盡皆以巨石壘筑,呈九面塔狀,高度要達到三十丈!

九面英雄祭壇中空并分層,用于盛放英雄骨灰。祭壇內壁上,雕刻太一諸神,以安英雄之靈。祭壇外壁上,會刻下英雄們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跡,將之宣諸于眾。

而祭壇的最頂層,將會是一個平臺,平臺上,會放置一座鎮世大鼎。

在祭壇的正南,會設置一個祭祀的平臺,以供人們祭祀英雄。

這一切,都做的光明正大。在祭壇開工的當天,整個靈州城里十幾萬人,無不出城觀瞻。

同時,因為李錚的這一舉措,他也得到了麾下兵卒們更深刻的敬仰和愛戴。

李錚帶著看似一副雍容模樣,已經顯露出了一絲少婦的成熟風姿的荀英,與荀爽、李伯然等人站在一旁,看著火熱的祭壇工地,都不由面露期待之色。

如此建筑一旦建成,也不知道該有多雄偉。

“重霄啊,這個祭壇怕不要至少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完工。”荀爽在一旁撫須道:“而且,重霄你不能厚此薄彼喲。”

李錚點頭,笑道:“伯父放心便是,重霄自會省得。等到文和先生下一批奴籍押送回來之后,小侄便會著手修筑一座賢者祭壇,用以供奉在各個方面有功勛、有貢獻、做實事的文官和士人,乃至于民間有杰出貢獻者以及德行出眾者。”

荀爽聞言,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此番擊破韓遂之后,賈詡負責掃平周邊羌胡諸部,以賈詡的能耐,加上數萬強兵,想必要不了多久,便會有不少的羌胡部族被滅,到時候奴籍源源不斷,自然有足夠的人手,來進行這樣的大工程。

免費的勞力足夠用,涼州的發展,就會進入飛速時期。

各地的水利、道路交通、教育等等公共設施,都要納入計劃。當然,這不需要李錚親自操心,有荀攸操辦。

還有農業、養殖、畜牧業,也要加快步伐。

因為新納入掌中的領地面積很大,所以今年的冬小麥播種,乃至明年的春播,都會顯得十分的緊湊和忙碌。

還有戰后的安民工作、分配土地的工作,等等等等,千頭萬緒。

幸而荀氏的另一個人才,荀衍荀休若也到了,好歹給荀攸分擔了一部分壓力。否則荀攸恐怕要找李錚訴苦了。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

以荀攸的能耐,區區幾個郡,不過一州之地,再多的政務,也萬萬難不住他。

等到涼州諸事暫平,一切走上正規之后,李錚便會開始下一步擴張行動。

當初和賈詡、荀攸商議過這個問題。

二人和李錚的意思差不多,拿下涼州之后,暫時,至少一兩年之內,不會對關中地區用兵,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北方的草原上。

匈奴人,也是心腹之患。

而且,草場對李錚而言,同樣十分重要。

有李錚在上坐鎮,其下政務有荀攸、荀衍操持,還有荀爽時不時的指點。軍務則有賈詡暫時把控,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整個涼州,立刻就像一個巨大的精密機器,快速運轉起來。

各地的縣令、縣尉,也相繼得到任命,使得治下的民生,開始漸漸恢復。至于郡守,李錚暫時沒有任命。

大漢朝的郡守,也就是太守,其實權頗大,掌一郡軍政大權。而李錚的想法,則是軍政分離。

他絕不會讓郡守掌握軍權,郡守嘛,執行政務就好,軍權還是要牢牢握在李錚自己手中。

所以制度方面,需要改變。

不過眼下,似乎還不是時候,所以干脆不任命郡守,各地縣令直接對李錚負責便是。

八月初,第一批約莫三萬余人的奴籍,被押送回了靈州,隨之賢者祭壇進入建設之中。

隨后,陸陸續續幾乎每半個月,就有一批奴籍被押回靈州,然后再分配到各地。青壯者服勞役,其余者打散在各地并組建村落,使其定居。

在涼州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的時候,洛陽的風云暗流,也剝開了那層遮羞布,走到了明處。

八月,大將軍何進在袁紹等人的攛掇下,籌謀誅殺宦官。然則泄密事敗,反而被十常侍所算,以太后何氏的名義,將之召入內宮,殺之。

靈帝在日,何后與何進意志一致,利益統一,核心在皇子辯。但是靈帝死后,皇子辯登基,何后與何進的利益意志,就分裂了。

整個大漢朝廷,現在總結起來,是三大利益團體。其一,為皇權。其二,為世家。其三,就是外戚。

這三方之間,皇權衰落,不得不借助宦官的力量,來制衡外戚和世家。而世家和外戚,又無時無刻不想著將宦官拔掉,竊取一切皇權。同時,世家勢力又瞧不起外戚,尤其是何進,不過一屠家子而已。

宦官就是何后或者說皇權的喉舌爪牙,何進謀誅宦官,就是要拔掉皇權的爪牙,這就與何后乃至于少帝代表的皇權,越走越遠。

在世家的推波助瀾下,自以為掌握了朝政大權的何進,毫不猶豫的準備拔掉宦官階層。

但最終,因為何后的猜疑,被宦官誅殺于宮門之內。

何進既死,世家于是就有了借口。宦官竟然敢擅殺大將軍,這簡直就是找死,于是以司隸校尉袁紹等人為首,率領西園兵馬,沖擊宮門,殺入了內宮!在宮中,袁紹等人所率之兵,猶如窮惡匪徒,燒殺搶掠,令人發指。又有虎賁中郎將袁術,更是膽大包天,竟然放火燒了南宮。

這是近年來第一次,皇室威信遭到嚴酷的重創,也是袁紹等人代表的世家所期望的結果。

何進在謀劃誅除宦官的時候,為保萬無一失,給他親手扶植起來當做親信的董卓,去了一封書信,調董卓率兵進京清君側。

袁紹等人先前不以為意,只覺得誅殺宦官,只在朝夕,就算董卓到了京城,是時大局已定,董卓也無可奈何。

但是出乎袁紹等人意料的是,絕境中的宦官,竟然挾持少帝和皇子協,逃出了洛陽。

同時,也沒有料到,董卓會來的那么快!

得到何進密信,屯兵河東的董卓立刻便率領三千精騎,南下渡河,到了洛陽北小平津,已經是入夜十分。

然而,洛陽的沖天大火,卻讓董卓大吃一驚。

他知道,洛陽出大事了。

接著,有董卓潛伏在洛陽的細作來報,只道宦官劫持了少帝、陳留王往北邙山而走。于是迅速領兵,往北邙山而去。(www..)

為您提供、、、、、等小說在線閱讀!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