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八十七章 募兵和做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募兵和做媒

第八十七章 募兵和做媒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全文閱讀看書吧網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度方本章:

系統相關的各種事務處理完畢,李錚在神州草場僅僅呆了一天,便即起身,往靈州而去。

對于他而言,眼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關注。

征兵!

隨著靈州、富平、廉縣三縣去年秋季的大豐收,李錚勢力的糧食需求問題,完全得到了解決。

早先限制擴軍的最大障礙消除,那么也就到了大擴軍的時候了。

從李錚到這個時代起,到現在,其實一直處于人手不夠用的境況。每每出兵,少則數百,多才數千。與韓遂這些人想比,簡直不成比例。

人家一出手,就是三五萬七八萬,聽起氣勢都不一樣。

以少勝多,雖然讓人暢快,但弊端也不小。至少,在與敵人的大規模交戰中,很難做到全殲敵軍!

再則,時間已經到了中平六年,公元一*年,大時代的帷幕就要拉開。整個局勢變幻,對于軍隊規模的需求就更大,也促使了李錚必須要盡快擴軍!

隨著李錚統治的地盤越來越大,數次大勝叛軍的戰績,也越傳越廣,使得李錚治下的豪強,對李錚的態度,也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從最初的抵制、漠不關心,到現在的完全臣服和配合,不但使得李錚對于治下的掌控越來越嚴密,也極大的增強的財政收入。

這是很自然的事。

新的東西的出現,帶來了新的機遇,紅玉鳥、棘皮豬都在這一行列。而李錚治下,又平安祥和,這就促使了商業的繁榮。

再加上農業的豐收,各項稅收都在噴井似得增長,加上李錚自己的神州商隊的收入,就解決了擴軍的另一個難題——軍餉!

錢糧充足,底氣十足。

到了靈州,李錚與荀攸商討細節之后,便以鎮西將軍的名義,下達了征兵令。兩天時間,李錚頒發的征兵令,落實到了治下核心三縣的每一個鄉的征兵處。

此次征兵,數量額定為三萬四千人,征兵完畢之后,李錚麾下的軍隊,將擴充到五萬人的規模!而軍隊的軍餉,也第一次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戰騎兵每月五石薪俸,年俸六十石,換算成金錢,則是五千錢左右;戰馬騎兵,每月薪俸四石,年俸祿四十八石,換算成金錢,則是四千錢左右;重甲槍兵、輕步弓手薪俸一致,每月三石。年俸三十六石,換算金錢三千錢左右;而新兵,則是每月一石。

這是與荀攸商討之后得出的結果。

李錚治下,包括剛剛打下來的半個安定和武威,雖然沒有做具體的統計,但經由荀攸估計,總人口,恐怕不超過五十萬。

十人抽一兵,這個比例已經算是十分駭人了。

也幸虧李錚治下環境安定,物質豐富,否則如果換個人來做,必定要被造反!

這也是沒耐何的事,整個涼州,人口富集于東南部。可惜的是,李錚的領地,在西北部。

韓遂是幸運的,他統治的幾個郡,人口資源最是豐富,但他不會用。而李錚呢,如果不是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治下的郡縣,只能稱之為邊荒苦寒之地。

所以,在下達了征兵令之后,李錚又連續下達了招募、安置流民的政令。

涼州其他的郡縣,任何一項環境,都遠不及李錚的領地。因為戰爭荼毒,使得民生荒廢,導致許多庶民家破人亡,變成了流民。

雖然眼下戰事稍止,但李錚領地之外的其他郡縣,仍然水深火熱。

用荀攸的話講,就是去拯救他們。

此次招募流民,以人口為單位,分族類,以李錚當初決定的等級制度,來進行安置。漢人每口將獲得十畝地永業田,也就是私有土地。招募而來的異族,則以歸化籍論,每口五畝永業田。漢人的農稅,仍為三成,但歸化籍,則上漲一成,為四成。

官方將負責無償提供糧種,幫助流民安家。

同時,因為李錚治下領地的擴大,愈發顯得地廣人稀。所以將與此同時,重新給治下百姓分配土地。

當初,李錚治下的百姓,以戶為單位,以四口為基,每戶十畝,每多一口人,再增加五畝。

現在李錚手里土地過剩,就必須要進行重新分配,增加每戶所有用的土地面積。以免土地荒廢,所以將以人口為單位,每口人分配十畝。

招募、安置流民的政令,除了通過官方渠道,張貼布告,散播四方,李錚還將之與商業流通綁定。

以免除一定的商稅為誘餌,誘使前來李錚治下做生意的商人,幫助操作此事。除了讓商隊將李錚招募流民的信息散播四方之外,還提出,若是商隊在來李錚治下做生意的時候,能夠攜帶流民前來,將會視流民的數量,酌情減免商稅。

這條政令下達之后,李錚治下三縣來來往往的商人,都樂翻了天。這是無本買賣,只進不出,如何做不得?!

甚至于治下豪強們都動了心思——自從李錚強制解除了豪強大戶的武裝力量,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這些豪強大戶,也逐漸分流。有的專注于農事,以官府為中間人,用承包的方式,承包大面積土地,并雇傭工人,種植作物。或是專注于養殖,專門養殖已經被李錚推廣出來的紅玉鳥。也有專注于商業,自己組建商隊,走四方,做買賣。

在得知招募流民的這條政令之后,豪強大戶們經過一番商議,又找到官方,問明了情況,于是便組隊,雇傭游俠兒或是青壯,準備走出李錚治下,到周邊去招募流民——因為李錚承諾,不論是誰,只要能將流民帶進李錚治下,那么就將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直到不再需要流民。當然,李錚也強調了一點,必須要是流民。決不能亂來,將有安定生活的庶民,強制性帶到李錚治下,或者以非常規的手段,來做到這一點的,李錚都不承認。

這是給他們打預防針。

免得這些混蛋出了李錚治下,就向脫韁的野馬,胡來亂搞。

征兵和招募流民的命令下達,各項準備工作完成之后,李錚又悠閑起來。具體的事,有下面的人操持,只要不出問題,就不需要李錚每時每刻的盯著。

回到草場,李錚的生活,回到了最平靜的階段。

每天一大早起來,先練拳、練騎術、練槍法、練劍法,然后就是四下游逛,好似無所事事。

其實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這天,李錚一大早練完功夫,晌午時分回到家里的時候,荀攸已經等候多時了。這段時間,荀攸一直在操持安定、武威等地的官員任命、春播、修路、水利建設等等事宜,還要關注流民招募、安置,以及征兵,顯得有些繁忙,已經好幾天沒到過草場了。

“公達!”

李錚哈哈一笑,道:“我剛練拳回來,渾身都是汗水,還請稍等一下,我洗漱一番就來。”

荀攸施禮一笑,道:“主公請便。”

李錚點了點頭,回屋洗漱了一番,這才到了廳中,坐上主位。

“又有什么事嗎?”

李錚笑問道。

“有兩件事。”荀攸道:“主公,這第一件,是有人求見。第二件事嘛...”說到這,荀攸臉上微微一笑,道:“主公年歲已經不小,卻尚未婚配,乃是為人主之大忌。臣下這是想給給主公做個媒人。”

“呃...”

李錚一愣,將有人求見的事給忽略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第二件事上來。

在這樣的時代,為人主者,或是皇帝,或是諸侯,為什么三宮六院,為什么妃嬪無數?除了個別的昏君荒淫無道之外,其實大部分原因,還是在于繼承人。

不在于一個面子,不是說擁有多少女人,代表著多高的地位。

真正的原因,就在與繼承人。

有繼承人,才能安人心。屬下做起事來,才能安穩,不必擔心有個萬一,而使得勢力動蕩!

這是人主自己要注意的,也是下屬們十分關心的事。所以才有那種臣下要求皇帝多多納妃的荒唐事發生。

李錚經過穿越,雖然返老還童,但實際年齡,其實已經差不多快過四十了。這樣的年紀,已經過了那種對異性十分渴望的階段。

尤其是這兩年來,一直忙乎個不停,這里打那里打,又是搞種田,搞建設,又要與人拼命,暫時竟然沒有想起這一茬。

他是個正常的男人,有著正常男人的生理需求。雖然身邊一直有兩個侍女,但在李錚看來,小柳和小翠實在只是小丫頭,把她們當后輩看,所以一直沒產生那種心思。

現下荀攸忽然提起此事,李錚心動了。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