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八十二章 回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回師

第八十二章 回師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其他網友正在看:


在李錚原本那個時空的歷史上,姑且不論韓遂有何功績,但他能名列青史,自然也不是簡單的人物。

但李錚從來就沒看得起他。

這個人一輩打來打去,勢力最大的時候,擁兵一二十萬,卻仍然在涼州這么個邊荒之地窩里橫,算什么玩意兒?!

別說跟曹操這種猛人相比,便是比之陶謙、劉表之流,都遠遠不如。

人說陶謙、劉表守戶之犬,但他們卻也能著重民生,掌理地方秩序,一定程上讓自己治下姓過幾年安泰日。而韓遂呢?他做的什么?

西涼從來都沒有安寧過!

所以李錚看不上他,除了腦里彎彎繞繞,心腸九轉,韓遂一點有意義的事都沒干過。

站在現在這個高,李錚完全可以藐視韓遂。

至少,他李錚治下的姓,活的很不錯。

這是李錚和韓遂的第一次見面,李錚毫不留情的將之嘲諷了一番,然后拍拍屁股,直接走人,把個韓遂氣的差點七竅生煙。

離了朝那,李錚一上都樂呵呵的。

很快到了高平,休整一天之后,李錚留下千余著甲精銳步卒,合著千降卒,讓白狼率領五狼騎,共計近七千人屯駐高平,對峙朝那。

至于近萬盧水義從,則就地遣散,交還給諸部豪帥。并囑咐盧水諸部豪帥,讓他們一月之后,也就是月中,到靈州一趟,清算雇傭金,順便探討一下棘皮豬的相關事宜。

將一切安排妥當,李錚這才帶著龐德,率領了五戰馬輕騎、千降卒,往靈州而去。

其實若非有韓遂大軍屯駐朝那虎視眈眈,與高平對峙。李錚很可能將所有的步卒,都帶,只留下狼騎鎮守。

一個是要將降卒重新整編,并回爐重造,清洗掉之前的烙印,打下自己的印記。

其次則是要從精卒之中,挑選強者,充當戰騎兵。

但有韓遂在側,李錚就不得不多留下兵馬,以為防備。

所以便只帶了一半降卒和五戰馬輕騎回去。這千降卒,回到靈州之后,會交給王老虎按照草場的操典進行操練——爭取在得到高能糧食的支持下,盡快練成堪比靈州精卒的體魄,然后再將其調到高平,與屯駐于高平的精卒輪換。

而五戰馬輕騎,因為其出色的身體素質和基礎騎術、射術技能的緣故,本就是戰騎兵預備部隊,只要有足夠的坐騎,他們基本上會轉換兵種,成為真正的戰騎兵。

李錚離開靈州已經好幾個月了,想必馴獸場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各種野物原材,回去之后,立刻就可以合成更多的戰騎,這五戰馬輕騎,應該有一部分可以轉換兵種了。

留下白狼,帶走龐德,第一是考慮到忠心問題。

白狼跟隨李錚兩年多,受到的影響最深,忠誠自然能得到保證。至于龐德,雖然李錚相信,以這類人杰做人的原則,既然是主動投誠,想必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叛變的可能性。但考慮到龐德并不了解李錚的底蘊,李錚有意給他展示一些他從沒見過的東西,加深他的忠誠和敬畏,所以才將其帶回靈州。

第二,則是要考慮到白狼等草場老人的感受。雖然龐德有本事,白狼等人也算是認可,但初來乍到,就登上高位,這會讓許多人心里不舒服。

對于李錚這樣的安排,龐德沒有半點不滿。

龐德也是聰明人,其中的緣故,自然清楚的緊。

從高平往北,一上大部分程,算是一馬平川。頭天早上出發,夜里休整,次日晌午,就到了水。

越過左谷,就進入北地郡地界,半天之后,就到了富平。

進入北地郡地界之后,龐德等人眼中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有著與涼州其他地方截然相反的景象!

現下已近月,春播臨近。一望無際的田壟中,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勞作的人們。他們都在為春播做準備,或是翻地,或是除草。

一堆堆冬天留下的枯草、麥稈,在田間被點燃,一眼望去,盡是煙柱條條沖天而起。田壟中,溝壑整齊,枯死的作物根部間隔規整,一看就知道,是去年收割完糧食之后,留下的痕跡。

這么大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川,那得能收多少糧食啊!

不少降卒,都驚嘆連連。

龐德看著自己正前方的主公李錚,心里不由暗暗佩服。整個涼州,自中平元年起,數年來都沒見過這種場面了,至少在龐德的認知里是這樣的。

尤其這段時間,涼州的民生,基本完全荒廢,四野盡是枯草,遍地都是流民。然而,眼前的一幕告訴他,還有一個地方,是人間樂土。

行走在寬闊的大道上,也許是看到這種祥和的景致,兵卒們不由自主的放低了聲響,似乎害怕打破這種寧靜和祥和。

有從邊經過的農人,看到李錚等人,也不害怕,還拱手作揖,臉上的感激,清晰可見。

一種向往,在降卒們心中升起。一種慶幸,讓他們心中安寧。

從這一刻起,他們,就屬于這里。他們將為保護這里的平靜祥和,而戰斗!

而五戰馬輕騎,則驕傲的挺起胸膛。面對降卒,他們心里有著無與倫比的優越感。尤其是此番出戰,一上見到的一切慘不忍睹,與主公李錚治下形成的鮮明對比,讓他們心中充滿了自豪。

李錚騎著青云,緩行緩進,目光一直游弋在田壟之中。

富平去年因為糧種不夠的緣故,并沒能種上參麥。但今年,李錚已經有了足夠的參麥種,完全可以將之推廣到治下的任何一個角落。

除了富平和廉縣,還有安定郡被李錚占領的這部分土地,也都要在今年全部種上參麥。

李錚看的很明白,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人,而人,則要靠糧食。所以,糧食才是基礎。

而且參麥因為其高產高能的特性,不但能完美的解決溫飽,更能潛移默化的提高治下姓的身體素質。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條條水渠貫穿田間,清澈的水流淌無聲,一行人緩緩行進,很快就到了富平縣。

富平縣如今的主政縣令,名叫高瑜,出身庶民,在的上弟中,是為杰出的一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高瑜已經能夠很輕松的處理一縣的政務。

李錚抽空進入富平縣城觀摩了一番,一切都很有秩序。各個方面的規劃,也很有條理,城中的清潔衛生等方面,也做的很符合心意。再聯系到城外的農事場面,李錚心里給高瑜定了一個不低的評價。

人才在民間,這并非虛言。

有的人,如果沒有機會,也許一輩只能默默無聞,做個農夫。但若給他機會,也許就會爆發出璀璨的光。

大約高瑜就是這樣的人吧。

領著龐德在城中轉了一圈,李錚并沒打擾高瑜,在龐德嘖嘖稱奇之中,又出了富平,帶著兵馬,往靈州而去。

在李錚剛剛離開不久,高瑜就匆匆忙忙的從城里趕了出來,卻發現城外已經空無一人。

作為富平縣令,高瑜也算是李錚麾下的重要人物。然而,高瑜卻一直沒能見過李錚。

今次竟然又擦肩而過,這讓他有些失望。

李錚的神秘,高瑜了解的并不多。神州草場的一切,連李伯然都不清楚。但李錚所做的一切,卻讓高瑜充滿了感激和欽佩。

非但是讓他這個庶民出身的士有了出頭之日,更讓他感激的,是李錚為治下姓所做的一切。

沒見到過李錚如何自我吹捧,但不拾遺、夜不閉戶,卻清晰的呈現在眼前。人們安居樂業,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讓人欽佩的呢?

尤其是出身低微的高瑜,對這一切,感受最深!

遺憾的笑了笑,高瑜轉身回了縣城。繼續工作,努力做事,才是最好的報答。

離了富平,李錚加快了速,很快,就到了靈州境內。

靈州境內的景致,卻與富平有著別樣的區別。

龐德等人發現,靈州的田壟中,有的正在做播種的前置準備,而有的,卻仍然荒蕪一片,雖然能看出去年種植作物的痕跡,但現在除了能看到堆積在田壟中的一堆堆牲畜糞便和爛草堆,根本沒見人影,這讓他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于是龐德問了出來。

李錚笑著解釋道:“這其中的緣故,是因為參麥這種作物。”

龐德等人側耳傾聽。

“參麥是一種高能高產的作物,何謂高能?打個比方,如果你以前要吃大碗才能吃飽,但換成參麥,只要一碗就夠。而且長時間食用高能糧食,會改善體質,讓你力氣更大,耐力更強,頭腦更聰明!”

“哇!”

千人盡皆發出驚嘆之聲。

“至于高產嘛,呵呵,”李錚見他們驚嘆,不由笑道:“則是普通麥的四倍!以精耕細作種植出來的普通麥,一畝能得五石,那么參麥一畝就有二十石!”

“哇!”

又是哇的一聲,讓李錚不由哈哈大笑。

他們的驚嘆,讓過的農人有些莫名其妙,使得這些兵卒們,都有些澀然,一個二個都紅著臉,不好意思。

“參麥雖然高能高產,但要求也高。”

“俺知道!”有兵卒回答:“一定要地力夠肥!”

“聰明!”李錚贊道:“的確是這樣,參麥對水源和地力的要求很高,所以若是頭一年種植了參麥,第二年就不能連續種植,須得養一養地力。爾等眼前所見就是如此。”

諸人盡皆恍然大悟。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