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五十九章 動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動靜

第五十九章 動靜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其他網友正在看:


兵營和駐兵點選擇完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具體事宜。

須得將靈州和神州草場正在訓練和新招募的新兵,都拉到草原上,使其各就各位。這一點,還需要一些時間。

至少要也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得讓新兵們過完節。這這方面,李錚自認還是較為人性化的。

至于白水川駐兵點和兵營的直屬統領,則是張山。兩個兵營,一東一北,主掌訓練的,北邊兵營是王老虎,南邊則由徐小九和林石頭負責。主掌戰事的,是白狼和努羅。

不過因為匈奴內亂,靈州以北的局勢暫時并不緊張,而且要防備南邊的韓遂叛軍,所以白狼和努羅,仍然要駐扎在富平,暫時不會動。王老虎等人,則要在上元節之后,立刻帶著新兵前往草場,建設兵營并準備訓練。

有關兵事,李錚心里都有了腹案,到時候只管下令便是。

接下來就是民事。

靈州縣和草場,已經大約形成了一種慣性,又有李老和把握大局,卻是不需要李錚親自操心。

但,卻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周肥雖然有些本事,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李錚也要隨時盯著,查漏補缺。

白水川的開發,首先要將骨架搭建起來。

在李錚看來,這個骨架,不只是管理團隊,還包括了道交通。在草原上,不論要做怎樣的建設方案,需要的物資,大部分要從靈州或者草場運輸過去。

所以為了效率,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道交通問題。

現今李錚手下人力充足,數萬俘虜雖然老弱占多數,但青壯也有數千。雖然靈州縣的很多基礎設施,都還沒建設完備,但白水川的開發迫在眉睫,只能這數千青壯俘虜調到周肥手下,先把道打通再說。

至于靈州的基礎設施建設,暫時放慢一點,并不急在一時。

道暢通,白水川的開發事宜的效率提升起來,等基礎建設完畢,就是考慮具體開發相關事宜。

白水川是為戰騎服務。

蓄養牲畜和種植茅蓿,是最主要的任務。

但里方圓的地盤,全都要種植茅蓿,還要迅速擴大養殖牲畜的規模,這對于李錚而言,壓力著實不小。

最主要的是,他手底下人手不夠用!

要將這里草場全都吞下去消化掉,各方面還要面面俱到,至少需要數千人,才能運轉的開!

原本李錚是想將這個草場分割成很多部分,定下契約,將其承包給靈州的豪強或者庶民姓,讓他們幫忙開發。

但轉念一想,又否定了。

在勢力起步之初,李錚還是認為,什么東西,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來的好。比如這白水川,若是將其承包出去,豪強大戶和一些姓是高興了。但要是這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或者誘惑,暗地里做些手腳,將草場出產的特殊東西,偷偷運輸給李錚的敵人,甚至于臨陣反水,那就等于扼住了李錚的要害!

這是萬萬不能的。

在很久以后,當李錚強大到了一定程,也許會出臺這種政策,但暫時而言,李錚還是覺得將一切都握在自己手中,讓人更安心。

所以就必須要招募人手。

這次,李錚不準備招募家奴。

而是以雇傭的形式,付與工錢,招募工人。

在這個時代,不論是世家還是豪強,抑或者一些商人家族,一般招募人手,其實都是在招募家奴。

一旦庶民姓成了他們的家奴,生死就握在了他們手中,在很大程上,是放棄了自由之身。

李錚覺得,這種制必須要打破。

不論李錚是怎么想的,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制,就必須要打破所有舊的制。也許家奴用著順手,好處種種說不盡,但李錚還是要這么做。

甚至于在不久的將來,李錚會制定法令,在一定程上廢止家奴制。為什么呢?因為家奴的特殊性,使得現在的很多豪強大戶,或者世家大族,他們能夠在一瞬間就拉起一支軍事力量。這對于掌權者而言,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威脅!

要解除這種威脅,就必須要廢止這種制。也許不能完全廢除,但可以做到最大程的限制。畢竟,你不能要求他們這些高層人士不使用丫鬟和小廝吧?連李錚自己也做不到。

現在正好,趁著這次招募人手的機會,逐漸普及雇傭制,也好為以后打破家奴制打下基礎。

在白水川轉了一圈,待李錚回到草場的時候,上元節都已經過了。

王老虎等人,已經帶著靈州縣和草場的新兵出發前往白水川,這使得神州草場比以往安靜了多。

往日里,整天的新兵訓練,校場中的呼呼喝喝傳出老遠,熱鬧是熱鬧了,久而久之就讓人有些厭煩。

但現在突兀的不見了這種現象,又讓不少人覺得有些不習慣。

回到自家屋里,就有侍從來報,說年前荀攸寫了一封家書,想要送返潁川。這些負責監視的侍衛不敢做主,一直截留至今。

李錚心里有些好笑,恐怕荀攸都想不到,自己要送出一封家書,都這般的困難。

接過侍衛手中的布帛,李錚從頭起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整篇家書上,大多都是問候族里長輩兄弟的語句,只有少數,稍稍提了一下涼州的局勢。

琢磨了片刻,沒發現其中隱藏了什么不該說的東西,李錚便讓侍衛次日遣人將這封家書送走。再怎么著,也不能讓人家家書都發不出去吧?再則,若是荀攸杳無音信,恐怕荀氏和朝廷也不會善罷甘休。適當的放出一些荀攸的消息,也能安定人心不是?

侍衛剛走不到片刻,荀攸不請自來。

兩人分賓主做好,荀攸便開口道:“李校尉,荀某的家書,應該可以送出去了吧?”

“呃...”李錚心里一陣尷尬,剛才還在為這件事感到好笑,沒想到自己才是應該被嘲笑的那個人:“當然可以。”

“那好,這里還有一封給朝廷的奏表,勞煩李校尉將之一并送走。”言罷,從袖里掏出一封書帛,遞給了李錚。

做完這一切,荀攸二話不說,轉身灑然就走。

李錚無奈的搖了搖頭,但還是打開了奏表,細細看了一遍,這才又叫人,囑咐將之與那家書一起送出靈州。

摸著下巴,李錚略略沉思。

荀攸的表現,仍然是那個樣。李錚有些不明白,說他不愿意吧,又把李錚交代的事做的妥妥當當的。說他愿意吧,又表現出這般的疏遠。

唉,這些聰明人的心思就是難以琢磨。

很快,一天就這么過了。李錚以為自己能夠悠閑放松一段時間,卻沒想到,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有藍翔鳥攜急報從富平而來。

既然急報是從富平傳過來的,那么只關乎一件事,那就是涼州局勢有變。

打開信報,李錚一目掃過,瞬間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溫統率的數萬大漢軍隊,在輔與涼州交界一帶,與韓遂叛軍你來我往打了幾個月,一直呈僵持狀態,難以占據上風。然而,就在開年之初,也就是前些天,戰事多半發生了轉變。

卻原來,一直駐守在安定與北地邊界的兩萬余韓遂叛軍,在天前有了。富平的白狼和努羅因此也緊張起來,連連派出斥候前去探查,同時向周林要信報。整個富平,開始進入戰備狀態。

李錚看著信報,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這兩萬余叛軍的動靜,到底是指向何方呢?是北地郡?還是朝廷的征繳大軍?!

如果是北地郡的話,李錚就必須要馬上趕往富平前線,準備與之拼個你死我。若是指向朝廷大軍的話,那么就說明涼州前線戰場一定發生了變故。

或者韓遂大敗,處于下風,急需援兵。

或者朝廷處于下風,為韓遂所制,韓遂想調集更多的兵馬,畢其功于一役!

腦里一轉,李錚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忽然李錚開口:“來人,把荀先生請來。”

門外自有侍從,聞言立刻便去請荀攸。

荀攸到了之后,不失禮,但也不客氣。作了揖,自顧自地就跪坐了下來。

“不知李校尉有何指教?”

“哈哈,”李錚咧嘴一笑,道:“公達先生不要這么生硬嘛,好歹吃我的住我的,給我點好臉色不行嗎?”

“不吃你的不住你的也行,你讓我走。”荀攸嘴角一翹。

“好吧,當我沒說。”李錚拍了拍額頭,順手將信報遞給了荀攸,道:“公達先生先看看,給我個建議。”

荀攸接過信報,細細一看,味琢磨了片刻,笑道:“李校尉謀略非凡,哪里用得著荀某人?”

“...”李錚瞪大了眼,真真是無奈的很。這些聰明人也真是不好相與,這么記仇干嘛?

“公達先生,”李錚轉念間,卻道:“這可是關乎朝廷大計呀!”

“呃...”

這下輪到荀攸無奈了,只好道:“李校尉看來需要準備去坐鎮富平...年前數個月,張尉都未曾給李校尉下過命令,大約就是在等此時!此番不論戰事有何變故,想必都不會放著李校尉你這顆釘不用。只要尉處傳來消息,其中的緣故,自然明了,勿需多做猜測,安心等待,做好準備便是。”

李錚聞言,不由恍然。

的確啊,何必想破腦袋去鉆研其中的緣故?如果朝廷大軍占了上風,需要李錚出力的時候,自然會下令,讓李錚幫忙圍剿。若是朝廷大軍戰敗,也一定不會讓李錚閑著,下令讓牽制叛軍,給大軍制造撤退的機會什么的,一定還是有的。

凡此種種,根本不需要想多,等著就行。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