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戰騎狂潮第二十七章 憶段將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戰騎狂潮 >>漢末戰騎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憶段將軍

第二十七章 憶段將軍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度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度方 | 漢末戰騎狂潮 


事情到這里,在座的雙方基本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經算是告一段落。

將李伯然等人送出縣衙,李錚回到屋里,跪坐了下來。

對于他們承諾糧餉資財,李錚并不在意,有或者沒有,多或者少,都不打緊。李錚在意的是,李伯然那句‘將軍要如何做,我等不過問’。

有這句話在,李錚才好放手施為,以便**速掌握靈州。若是沒有這個承諾,靈州本地的豪強暗中動手腳,到時候免不了刀兵相向。雖然李錚不怕,但現在起事之初,能避免則避免。再則,這靈州城說到底,還是這些人支撐著,沒有這些人,靈州基本上就是一片廢墟,要來也無用了。

第二天,陸陸續續就有不少讀書人前來縣衙應聘屬吏。李錚非常高興,論才能予以分配職務,至于其他的旁枝末節,就由周林負責。

這些前來應聘屬吏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寒門子弟這個稱謂,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出身,其實還包含了文化程度。

這個時代,華夏文明的精華基本被世家大族把持壟斷,如郭嘉、戲志才這般寒門高人,那是鳳毛麟角。真正出人才的,還真要數世家大族。

更何況這區區邊塞之地的靈州小縣?這些寒門子弟,經過一番考核問詢,大約也就只能充當縣衙屬吏,真正的人才,一個都沒有。

不過除了這些寒門子弟,其中也有兩三個有那么點意思,仔細一問,卻都是李伯然的弟子。

在李錚原本的打算中,其實就沒想從靈州的豪強大戶中淘選人才。

勢力崛起之初,李錚覺得,還是保持純粹來的好。

寒門子弟沒有根基,上了李錚這條船,就只有跟著李錚一條路走到黑。而豪強大戶則不然,他們身后有家族,首先考慮的,是壯大家族勢力。一切有利于家族的,他們都會做,而不利的,立刻棄之如敝履。

在李錚看來,這些就是墻頭草,是定時炸彈。

若是在勢力起步之初,被這些人滲透,到最后,李錚自己恐怕都不好處理。

所以在看到都是寒門子弟前來應聘,雖然能耐不怎么樣,但李錚還是高興的。但他沒有想到,李伯然竟然會遣來幾個弟子。

靈州的豪強大戶都冷眼旁觀,除了承諾的糧餉資財,沒有做出任何實際性的支持。而在這種情況下,李伯然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讓李錚不得不暗暗思索。

不過不論怎樣,李錚都不可能把這些人拒之門外。

才能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要給李伯然一些面子。再者,這幾人其實也都出自平民百姓之家,雖然與李伯然關系密切,但總比豪強大戶里出來的要好的多。

人員就位,一天之中,縣衙的管理機構就搭建起來了。

隨著管理機構有條不紊的運轉,李錚逐步解除禁令,不過三天的功夫,靈州又完全平靜了下來。

在這三天里,李錚除了構建管理層,安定靈州之外,還讓張山在靈州城里大肆募兵。

要完全掌控一縣的權利,不止需有效的管理,還要有絕對的力量。這次帶過來的兵馬,大多數要帶走去營救傅燮,那么到時候靈州的防衛力量就顯得不足,必須要招募更多的士兵。

現在他手里握著城中大戶支持的大批糧食,縣衙庫房里又有現成的兵器裝備,完全可以迅速拉起一支千人規模的隊伍。

因為李錚開出的條件很優厚,所以一千士兵很快就招募完畢。

遣人往草場將王老虎調了過來,主持訓練這一千新兵,又留下張山總覽大局,李錚這才準備離開靈州,前往漢陽,救援傅燮。

要前往漢陽營救傅燮,李錚首先需要的,是地圖。

地圖這種高大上的物品,在這個時代十分珍貴。連縣衙里都沒有,也許有,可能在縣令棄城離開的時候帶走了也說不定。

不過幸好,周林給了李錚一個驚喜。

也許是不甘心完全放棄祖宗基業,在傅氏舉家遷走之時,傅氏塢堡里仍然留下了一些人。

這些人的首腦,竟然是周肥。

而李錚所需的地圖,就是周林從周肥處得到的。

想想也是,縣衙可能沒有地圖,但傅氏這樣的大族,一定有這個底蘊。

比之曾經李錚在那個時代見到的地圖不同,這地圖完全是手工畫作。地圖長達七尺,寬四尺,將整個涼州都包含在內。

其中山川河流、沙漠湖泊、道路城池、郡縣劃分,卻是一目了然。

得到這幅地圖,李錚是大喜過望。

當下仔細研究了一番,心中有了計劃,便不拖沓,立刻召集手下頭目將領,給張山和王老虎做了一番囑咐之后,留下了一半精銳步卒以防萬一,便即帶著所有騎兵、五十重甲槍兵、五十輕步弓手,便連夜離開靈州,往南而去。

所謂兵貴神速,又有救兵如救火之說。

四月中,耿鄙兵敗,距今以及差不多有兩個月了。雖然局限于這個時代的交通通訊等方面的問題,也許兩個月時間并不算什么。但李錚很擔心,漢陽郡是否已經失守,傅燮是否還活著。

若是失守,他的一切打算,基本上就落空了。

所以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漢陽。

一行六十余騎、一百步卒,專挑人煙罕至的荒野行走,以便掩藏行跡。每日里不過休息三個時辰,其他的時間都在趕路,吃喝拉撒大多都在奔行中解決。

才不過三天時間,竟然行走數百里,從北地郡出發,越過了安定郡。在第四天清晨,就到了安定郡與漢陽郡交界的隴坻升頭山。

升頭山頂,李錚將地圖平鋪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一邊觀看,一邊凝眉思索。

白狼、努羅二人幫不上忙,只在一旁護衛。

好一會兒,李錚眉頭展開,臉色振奮,一拳擂在掌心,對白狼和努羅二人道:“我意在此地分兵。”

白狼、努羅二人豎耳傾聽。

“我自率騎兵前往冀城,白狼隨行。努羅,剩下一百輕重步卒,就交給你統領。待我與白狼走后,你率兵在這里扎營!”

說著,李錚指著地圖道:“你看,就在這個山頭不遠,有一個薄落谷。你帶人在薄落谷旁扎下營寨,在谷中多挖陷坑,備足點火之物,做好伏擊的準備。”

努羅雖然不完全明白李錚的打算,但心里略略也有些明悟,毫不猶豫的抱拳領命。

“具體時間不好界定,要救出傅燮,須得尋找時機。時機不到,卻是萬萬不能。所以你安心在這里等待,不要急躁,也不要露了行跡被人察覺,知道了嗎?”

“屬下知道了。”

“嗯,”李錚微微頷首:“你比白狼要穩重一些,所以這個任務就要交給你來做。時候到了,我自會先派人前來通知。”

言罷,鄭重的臉色如同冰釋,露出了笑容:“此次連續行軍三日,人困馬乏,從現在起,讓士卒好生休息,待明日夜里再行動。”

三日行軍數百里,說實話,李錚對于手下的兵丁,已經十分滿意了。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個時代士兵的體能素質,當然,王老虎的功勞自然不能抹殺,還有,草場的高能食物,也是關鍵。

在行軍過程中,李錚自省發現了統兵經驗的不足——步卒自不必說,這騎兵行走于山地,要比步卒更困難。青甲戰騎倒還好一些,畢竟其綜合素質遠超普通戰馬,行走于崎嶇,倒還扛得住。但輕騎戰馬卻不然,雖然因為高能食料的滋養,神州草場的戰馬體能也達到了普通戰馬的巔峰狀態,但戰馬畢竟只是戰馬,即便是青甲戰騎,山地不是他們的主場。

因此,李錚心里已經在思索著,此番回草場之后,一定合成適用于山地行軍打仗的戰騎了。

不過這次卻也是沒辦法的事,誰叫神州草場的發展才起步之初呢?有青甲戰騎,能生產一階甲裝,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在升頭山足足休整了近十幾個時辰,次日天黑,李錚才帶著精神奕奕騎兵,與努羅分別,趁著夜色,直接往漢陽郡治冀城而去。

渭水發源于隴西首陽,流經半個隴西郡,橫穿漢陽郡,后進入右扶風,向東擦過長安,最終匯入大河。

而漢陽郡治所冀城,就坐落在渭水南岸。

因為渭水沖刷的緣故,冀城以北,盡皆是平緩地形,很難掩藏行跡。為了不暴露,李錚不得不率領手下六十七騎(張山留在了靈州),向東繞道數十里,然后度過渭水,繞到了冀城南面。

冀城之南,卻有一片山巒,名為朱圉山,在這里,有一個十分有名的地方,叫射虎谷。

二十年前,故破羌將軍、太尉段颎在此大破東羌諸部,共一百八十余戰,斬首近四萬級,俘獲牛羊馬匹近五十萬頭,軍士戰死者才四百余人!

因為這一戰,射虎谷才為人所銘記,連地圖上,都有專門標注。

李錚一行人晝伏夜出,花了兩天時間,才到了射虎谷。

站在山頂上,看著下面的射虎谷,李錚想起段將軍的豐功偉績,不由心潮澎湃。雖然都說段將軍后來附庸宦官,才成為太尉,抹黑了他的名聲。但李錚卻為他鳴不平!

段將軍早年先破西羌諸部,后破東羌諸部,歷時十余年,大戰數百場,每每披甲親自上陣,常常以少勝多。十余年間,沒少被誣陷,但任勞任怨,平定了從世紀初就開始作亂、讓朝廷撓頭數十年的羌人,這樣巨大的功績,竟然還需要巴結宦官,才能買下太尉這一職!

這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最后,這位戰功彪炳的將軍、太尉,竟然被流言蜚語所誣,最后憂憤而死!

這是怎樣一種悲哀?!

李錚卻品味出了其中緣由。

因為段將軍出身寒門,不為世家大族的士人階層所接納,到最后,不得不與宦官站在一起!

深吸了一口氣,李錚心里不由嘿嘿冷笑。

世道已亂,段將軍就是前車之鑒!;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漢末戰騎狂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