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
再次感謝沈星星同學的打賞!
明國的小學生課本是大明帝國學部制定、有學部蘇錦等人修的一套完整教材,并于月初通過門下省的文教案和教育諫院審定,最終通過門下省的審核成為教材。【最新章节访问:{比奇中文网biqi.me}】
這部教材在門下省舉手的時候還發生了嚴重的辯論,在小學教材中,1-3年前,開設國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五門課程。
首先引起爭議的主要有二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學校的夏季體育課之中設立游泳科,一些正言反對在學校教習游泳,認為孩子在學校學習游泳,容易出現溺亡,到時候學校難以承擔責任。但是也有人認為必須要在學校教習游泳。
來自華夏的辜傳良第一個跳出來道:“帝國乃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水,讓國民從小學生時代起就掌握必要的游泳求生技能是很重要的。一到三年級的時候就是教小學生不要怕水并了解水的樂趣。到了高年級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會游泳。”
反對派們提出“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辜傳良則舉例,說去年華夏全年淹死的兒童有千名,其中有的悲劇是一個孩子掉水,其它孩子去救,一個救一個最后全都淹死了。主要原因是這些孩子中間沒有一個是會游泳的。
辜傳良的講話贏得了大部分正言和諫議大夫們的支持,并使游泳和馬拉松、棒球、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正式走進明國校園。
引起第二件爭議的事情就是學校沒有思想品德這門課程,不利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反對將孔子搬入校園,這件事使門下省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反對者認為儒家思想是迫害華人幾千年的罪魁禍首,而支持者們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公認的圣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將儒家思想放進校園,有助于提升明國文化軟實力,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忠君愛國。同時支持者們表示儒家思想在明國將和實用主義并存,成為明國的新儒家思想。
門下省投票最終支持儒家進校園的達到92票,而反對的只有8票,最后直接導致反對最激烈的華夏籍議員孫百當憤而辭職。
最后確定了小學1-5年級的國文教材為四書五經。
接下來的四年級到六年級的課程就好多了,學生們增加了理科、英文、計算機課程和社會課程,社會課程包括做飯、縫補衣物、防災、昆蟲、簡單生物、社會經驗、民國的風俗人情等等。
門下省的教材終于通過了,議事堂爭端也宣告結束。
王可平上了一節國文課,一節社會課,做為一個從來沒有學過繁體字的孩子,在學校學繁體字是很難的,但是王可平很聰明,基本上老師講幾遍就會了。
社會課是烹飪課,教室之中擺了二十多臺電磁爐灶,老師依次手把手的教給他們,每個學生自己洗菜,摘菜,切菜,最后炒菜。然后讓學生們互相品嘗,看看誰做的最好吃。
王可平結果就吃多了,中午去食堂吃飯,只吃了一小口就吃不進去了。
他發現明國的食堂也不一樣,明國小學的食堂,中午午餐只有牛奶、蘋果、一份飯、一份菜這四樣,折合一個孩子大約200文左右。相當于0.2金元。這個價格是相當的便宜了。
但是采購都是經過帝國衛生部嚴格檢驗的食物,一旦發現危害學生健康的食物,不僅食堂的采購人、負責人、還有販賣人員全部都判刑。
牛奶喝完了要隨手把牛奶盒子洗干凈,然后拆開回收。自己的碗筷自己洗。自己的碗筷自己放回去。食堂沒有服務人員,都是小學生自己做完的。
王可平就這樣經過了一天的課程,終于放學回家,王可平跟著同桌汪曉松一起來到儲物格子,將要帶回家里的東西拿出來,然后再鎖好。對汪曉松道:“你家在哪呀?我們一起回家呀?”
汪曉松道:“在明城公寓,你呢?”
王可平道:“我家也在明城公寓,咱們一起走吧。”
汪曉松道:“好啊,你會打棒球嗎?咱們作完作業下來打棒球啊?”
“棒球?我不會玩哎。”王可平道。
“沒關系,我教你,一教就會。”
走出操場的時候,薜青青老師正好看見了他們兩個:“喂,汪曉松,你怎么走了?今天值日生是不是忘了?”
汪曉松回頭一看,只見各班級值日的同學正在打水,擦地,干著活,不由得一拍腦門。“啊,老師對不起,我這就回去。”
汪曉松對王可平道:“你先回家吧,晚上樓下棒球場見哦。”
薜青青道:“走吧,一起回家吧,你家不是也在明城公寓嗎?”
兩個人剛要走出校門,只見門外王福秋一臉的笑意,過來接兒子放學,“薜老師,你好你好,辛苦你了。”
薜青青卻非常的不高興,冷著一張臉,道:“王可平爸爸,你怎么來了?不是說過學生們要自己回家嘛。”
“薜老師,我們家可平剛剛來到明國,路也不熟,我怕他找不到家。”
薜青青道:“王可平爸爸,咱們學校有不成文的規定,父母不能來接孩子,也不是幼兒園孩子了,還能走丟嗎?”
“是是,是老師,明天我就不來了。”王福秋陪著笑道,他四下打量了一下,果然這些孩子們都是自己排著整齊的隊伍回家,除了老師們,就只有自己一個家長在孩子堆里走,卻實不太好看。
“不是說不能來,明國和華夏的教育方式不同,咱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嘛。”
“是是,您說的是”
瀛洲島東都最偏遠的國民居住地,山嶺村,這座原來擁有500多原住民的村落,在頂峰時期曾經居住過數千人口。勤勞的明國人在這里建了房舍,建了寺院,建了皇宮。
后來曾一度被外國人侵占,島上的明國人在抵抗外來海盜和外國漂流者戰爭中,大部分被殘殺,曾經的皇宮和寺院都在戰火中被毀,居民們也都只能住窩棚為生。在朱威來到島上的時候,島上僅剩五百多名子民和二百多善良的海外漂流者。
現在的山嶺村只剩下了十幾個人,曾經的原住民們都分到了位于西治和東安的土地,或是東都的樓房。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產業,種植作物、飼養牲畜、承包漁場、或是開起家庭農場,一些有手藝的開起了店面,賣明國的特色菜肴和其它工藝品如漢服等等,幾乎都發了大財。
只有剩下的這十幾個人有五六個老人,還有九名殿中省騁來的務工菲傭,來照顧福王殿下的。
山上的老人和菲傭們的生活也在改變,以前戰戰兢兢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有時候會去垂釣、有時候會潑墨寫字,更多的時候,則是在朱君鴻的大廳里看電視,朱威一直都沒有忘了山嶺村,因為福王不愿意搬走到新家,所以這地方正式成為東都的唯一一個村莊建制,還為老人們拉了電線、裝了網線,其它設施像有線電視、自來水等一應俱全。
目前島上的電視經過技術處理,國民只能收到到本土的電視臺,一共五個。不過老人們他們大多數的時候是每天看U盤,里面都是從華夏拷來的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等歷史戲,老人們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喜歡,有時候也會看看新聞,了解一下明國政府的動向。
這天,幾輛汽車在山腳下停了下來,接著從上面走下幾個人,徒步向上山走來,
幾個老人吵得正歡,有要看三國的,還有要看西游的,老頭子們正吵著不可開交的時候,門被敲了兩下,一個菲傭打開了門,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老頭子們的面前。
來人剛露出尊容,老人們就認出此人是老宮人夏侯安,夏侯安侍候了大長老、福王朱君鴻半輩子,現在開始服侍朱威,他是一代大儒,在明國原住民之中威望極高,這種國寶級的人物,朱威不能讓他閑著,朱威一心想恢復正統身份讓自己變得更加名正言順,因此,他將夏侯安封為大明帝國禮部高級幕僚,參與恢復包括五禮、郊祀禮、釋奠禮等在內的明國禮儀,并且獲財政撥款1000萬金元,恢復明國大駕鹵簿。深得朱威的器重。
朱威怕他身體不好,因此還贈送他一瓶帶有天地樹果實的瀛洲玉液酒。
夏侯安自從喝了這酒,如同再次年輕了十歲,所以即使爬這數百層的石階,氣也不喘。
夏侯安一上來,老人們就紛紛跟他打招呼,大家熱情的攀談了一會,隨后夏侯安問道:“福王殿下呢?”
“福王又去山里采藥去了”
“哎,難得我回來一趟,他卻不在。”
一個老人道:“夏侯兄弟,你這次回來是做什么啊?晚上別走了,咱們好好的飲幾杯酒,小敘一下。我這有咱們瀛洲產的那個叫什么葡萄酒,哎,這個酒好,勁小,我這一輩子沒喝過酒的,就愛喝這酒。”
夏侯安笑道:“今天可不行,我還得回去有正事兒呢,這些人是來丈量土地。”
“丈量什么土地啊?”
夏侯安道:“你們有福了,天子說了,你們的房子年久失修,危房危險,他要重新規劃山嶺村,給你們重新蓋房子。”
“這可是好事啊,我家那個破窩棚都住了好幾十年了,兒子非得要我搬走,我哪也不愛去,就這里住著舒服。要是能修修房子就好了”
老劉頭笑道。
確實,朱威一直要改變明國的面貌,最影響明國市容的就是老房子,除了朱君鴻的家,其余全都是窩棚,因為老朱君鴻堅持不肯搬,朱威決定把山嶺村扒掉,修成一個傳統民族村,全部蓋上飛檐斗拱的唐代園林型建筑,在山上建個依地形而建包括瀑布在內的江南園林,未來打造成明國的著名旅游景點。
夏侯安安排好建筑公司的人丈量土地,自己則返回東都。
版權所有新手機閱讀請訪問:m.xinb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