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一十章 毛瑟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章 毛瑟槍

第四百一十章 毛瑟槍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槍身有些重,發射場早就支好了架子,槍支放在發射架上面,這樣發射起來,準度要強很多的,鄭勛睿拿起槍支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槍支的重量至少達到了二十斤,這樣的重量,想著讓將士手持槍支發射,可能性不是很大。

因為鄭勛睿和畢懋康等人都站在身邊,薄玉有些緊張,身體禁不住微微的顫抖。

“薄大人,不用緊張,平日里是怎么試驗的,就按照那樣的感覺來。”

鄭勛睿的安慰,給了薄玉很大的信心,他瞄準了靶心,扣動了扳機。

滑輪旋轉的聲音清晰可見,子彈在爆炸聲中飛出了槍口,朝著靶心而去。

子彈擊中了目標,可惜的是,并沒有能夠穿透三層的木板,只是打穿了兩層的木板,子彈頭尚未變形,可惜力度不夠了,彈殼從槍管的底部蹦出,蹦的很高。

鄭勛睿臉上依舊保持著微笑,不過他很清楚,這柄槍支,尚需要改進,但能夠造出如此的槍支,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歷史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熱兵器槍支,誕生于1835年,那是美*人柯爾特發明的,也是因為底火的技術出現之后,當時出現的是左輪手槍,爾后又經過了六十多年的時間,到了1889年,毛瑟槍問世,此時真正的步槍才算是出現了。

如今是崇禎十年,不過是1637年,也就是說,因為鄭勛睿的穿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步槍。提前兩百年出現了,當然缺陷也是明顯存在的,首先是沒有鋼鐵,只能夠用精鐵代替,盡管說精鐵與鋼鐵的硬度和密度的區別不是很大。可是成本高出了太多,而且在槍管的散熱方面,也是有著不少劣勢的。

可不管怎說,提前兩百年的時間,誕生出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步槍,這個進步。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了,憑著這樣的技術,鄭勛睿可以獨步天下。

細節方面的改進,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付出的代價肯定是不小的,鄭勛睿回到淮安的時候。鄭錦宏專門稟報,火器局兩個月的開銷,達到了三百萬兩白銀,這樣燒銀子的速度,沒有人能夠承受,要知道火器局每一次的試驗,都意味著大量銀子的開銷。

或許一般人對三百萬兩白銀沒有太多的概念,京城戶部每年能夠入庫的白銀。也就是三百多萬兩的白銀,也就是說火器局兩個月的開銷,就用去了戶部全年能夠收入的白銀。要知道這些白銀,是維系大明朝廷一年開銷的。

鄭勛睿根本不在意,他是穿越之人,很清楚科研需要耗費的錢財,很多時候這方面的消耗就是無底洞,一般人根本無法承受的。也正是因為鄭家軍繳獲了不少的錢財,鄭勛睿才敢于大膽的搬遷火器局的。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除開鄭勛睿,其他人不可能做出如此的決斷。更何況火器和火炮的研制,在朝廷之中被視為是三教九流的勾當,根本上不了條陳的,當初徐光啟以內閣次輔的身份,都無法要求朝廷引進火炮,還是自掏腰包才購進了兩門紅夷大炮,可見火器在朝廷之中是得不到重視的。

這不能夠怪朝廷,火器的運用,從明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時候就開始了,可惜這么多年過去了,一直都沒有進步,火器的威力遠遠不如騎兵,大明與后金數次的交鋒之中,后金的騎兵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大明的神機營到了戰場上面,發揮出來的作用微乎其微,要不是后來紅夷大炮在守衛寧遠城池的戰斗之中發揮出來決定性的作用,大明恐怕早就拋棄火器了。

究其愿意,還是朝廷不愿意投入,根本就不愿意研制火器,皇室的眼里看到的就是穩定,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自身的統治,不愿意也不情愿科技的發展,故而擁有四大發明的大漢民族,因為太多的原因,讓西方的科技高速的發展,最終遭受了諸多的凌辱。

穿越的鄭勛睿,若是讓這些事情發生了,那他就要找塊豆腐撞死了。

薄玉連續發射了十發子彈,到了這個時候,槍管發熱,隱隱能夠看見冒出來的青煙,這表示槍支不能夠繼續發射了。

薄玉裝彈和發射,持續的時間是一分鐘,這也預示著,槍支每分鐘能夠發生出去十發子彈,去掉一些特殊的因素,至少是能夠發射出去八發子彈的。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發明的槍支,將成為騎兵的夢寐,不管多強悍的騎兵,面對如此發射速度的槍支,全力的沖鋒,就意味著找死。

當然子彈的力度還是不夠的,而且齒輪滑動的聲音太大了,讓人聽著有著心驚膽戰,這對于將士的心理是不小的打擊。

最后的一發子彈,只能夠擊穿一塊木板了。

如此的情況下,穿著棉甲沖鋒的騎兵,是能夠抵擋如此力度的子彈的。

所有的木板都拿過來了。

畢懋康開口解釋了。

“大人,此次的研發,主要考慮的是子彈發射的速度、裝彈的速度,至于說子彈的力度,暫時沒有來得及深入研制,下官想到了大人所說的彈夾的事宜,若是能夠將十發子彈全部都裝入到彈夾之中,連續的發射,如此槍支的威力,將是騎兵無法抵御的。”

面帶微笑的鄭勛睿微微搖頭。

“畢大人,不妨放慢一些腳步,新研制出來的槍支,威力的確是很大的,但其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研制出來新型的槍支,已經非常不簡單了,你們的研制,恐怕要改變天下。”

畢懋康等人有些發懵,不過他們都是非常仔細聽鄭勛睿的話語。

“我個人的認為,槍支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改進。”

“第一個方面,齒輪帶動撞針的問題,可以將齒輪設計的更加精細一些,同時注意保持齒輪的潤滑,這樣可以減小叩擊扳機的力度,具體的做法就是多抹一些油,時刻保持齒輪的光滑,這是必須要做的事宜,千萬不能夠讓齒輪生銹了,那樣就無法順利扣動扳機了。”

“第二個方面,槍管的厚度可以適當的減小一些,這當然是我個人的認為,槍支不同于火炮,火炮的發射,引燃的火藥多,產生的火花大,熱度自然就很大,不過子彈不一樣,產生的火花不會很大,熱度自然就不是很大,如此的情況之下,槍管就可以稍微的薄一些,既利于槍管散熱,也能夠減輕槍支的重量。”

“第三個方面,撞錘是不是可以考慮為撞針,我看了子彈的大小,應該說底火不是很大,如此情況之下,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將撞錘改變為撞針,諸位都明白一個道理,堅硬的針可以刺破任何的東西,可是大錘卻做不到這一點,若是將撞擊底火的錘改變為針,恐怕撞擊發火的效率會更加的高一些。”

鄭勛睿說完之后,面帶著微笑,看著眾人。

他所闡述的這些道理,到了幾百年之后,那就是小兒科的問題,任何一個成年人幾乎都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可是在如今這個時代,他所說的這些觀點,就是天籟之音了。

畢懋康等人聽的目瞪口呆,特別是第三個提議,將撞錘改變為撞針,盡管說難度很大,畢竟撞錘能夠敲中的面積是很大的,撞針擊中的面積很小,這就要求齒輪等零件的精度要更高,但是若是撞針能夠擊中底火,那產生的撞擊力是巨大的,這樣就能夠保證絕大部分的子彈,都能夠順利發射出去。

鄭勛睿能夠在一次的試射之后,就提出來如此精髓的意見建議,畢懋康等人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了。

好半天之后,畢懋康才開口說話。

“大人,屬下和眾人一直都沒有給這種槍支命名,還請大人命名。”

這一次,鄭勛睿沒有猶豫。

“就叫做毛瑟槍吧。”

畢懋康等人不可能明白毛瑟是什么意思,鄭勛睿是明白的,他是穿越之人,有關槍械方面的所有只是,都是剽竊的,要說內心還是有著一定愧疚心理的,故而在槍支的命名上面,他不想標新立異,還是使用毛瑟槍的名字。

這方面鄭勛睿不需要做出解釋,畢竟他在眾人心目之中的權威,已經達到了頂點。

離開火器局的時候,鄭勛睿特意對著畢懋康等人囑托了。

“毛瑟槍的研制,不需要太著急,不要怕花銷了太多的銀子,改用的銀子是一定要用的,此外,火炮的研究也要開始了,炮彈同樣可以采用底火的技術,想必你們已經想到這方面了,我建議你們分為兩幫,一幫專門研究和改進毛瑟槍,一幫開始研究火炮以及炮彈。”

說到這里,鄭勛睿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有一點我必須要強調,那就是保密的問題,所有的這些成果,都是絕密的事宜,不能夠有絲毫的泄漏,任何人敢于泄漏,我都不會客氣。”

鄭勛睿是帶著笑容離開火器局的,他已經看到了光明的未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