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開始籌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二章 開始籌備

第三百七十二章 開始籌備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科幻


桌上擺著大量的文書,基本都是有關火器的發展以及制造等方面的材料,這些材料在如今來說,都是絕密,不過徐望華還是想方設法弄到了,因為鄭勛睿要看這些材料。

徐望華明白鄭勛睿是想著發展火器,而且是需要得到改進的火器,不過他不清楚鄭勛睿需要這些材料干什么,畢竟制造火器那是工匠的事情,鄭勛睿不可能親自動手的,看這些材料應該是沒有什么作用的。

鄭家軍在永寧之戰取得重大的勝利,生擒后金的武英郡王阿濟格,前后斬殺的后金韃子超過萬人,而且鄭勛睿被敕封為太子少保的邸報也到了淮安總督府,這些事情已經在淮安傳遍了,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淮北的部分的士大夫和商賈,拋卻了之前的清高孤傲,開始主動和漕運總督府以及地方上的官吏接觸。

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淮安風平浪靜,沒有發生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主持漕運總督府事宜的徐望華,也顯得相對輕松,他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洪門,這是鄭勛睿臨走之前吩咐下來的任務,必須要擴大洪門的力量,讓洪門在淮北以及漕運事物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然要增加洪門的子弟,特別是有能力的人需要進入洪門。

長期和鄭勛睿在一起,而且討論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徐望華隱隱明白了,洪門將成為鄭勛睿的重要力量,很多漕運總督府和地方官府不好出面做的事情,大概是讓洪門來做了。從一定程度上面來說,洪門的影響力甚至超過地方官府。

鄭勛睿在認真看著文書,這些文書很難看,大都是關于火器制造方面的理論,鄭勛睿對此沒有特別的研究。如今后悔也沒有辦法,自己不可能知道會穿越,要不就應該好好的研究槍械大炮等方面的軍事知識,帶著這些知識穿越,如今就能夠發揮出來重大的作用了。

可穿越的鄭勛睿,對槍械以及大炮等方面的情況。也不是一無所知,只不過沒有到特定的環境之中,他是不可能想到這些事情的,要求徐望華找到這些文書,或許在學習的過程之中。能夠想到一些關鍵的地方,在下一步開始制造火器或者火炮的時候,提出一些關鍵的建議,讓火器和火炮的發展步伐超越時代。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時候科學知識往往是在一瞬間得到啟發的,譬如說萬有引力定律,不就是牛頓看見蘋果落在了地上,而產生疑問。繼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嗎。

二月初十,鄭勛睿就回到了淮安。

和家人好好呆了一天的時間,鄭勛睿體會到了不少的快樂。

鄭瀚宇已經在文曼珊的教導之下。開始學習詩詞了,雖說還不到三歲的年紀,可也能夠背誦幾首唐詩宋詞,鄭靈蕊和鄭靈柔都在開始學習走路,鄭靈嵐也掙扎著想走路,可惜比兩個姐姐要小一些。還站不穩,無法學習走路。

文曼珊告訴鄭勛睿。她還想生一個女兒,看見鄭靈蕊、鄭靈柔和鄭靈嵐。文曼珊內心肯定是有想法的,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盡管說這個時代,女子的社會地位的確不行,可這也要看是出身于什么樣的家庭,他鄭勛睿的女兒,將來不可能吃虧的。

多子多福這個觀念是占據主流地位的,不要說現在,就算是幾百年之后都是如此,既然文曼珊想著生一個女兒,那冬梅、荷葉和楊愛珍等人,怕是也想生兒子的。

想到這些,鄭勛睿有些頭疼,這兒子和女兒太多了,也是令人頭疼的。

專門陪了家人一天時間之后,鄭勛睿開始署理政務了。

距離今年第一次的漕運,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需要運送的五十萬石糧食早就準備好了,當然這一次的情況有些特殊,鄭勛睿還需要大量的糧食,陜西、復州和蓬萊等地都是需要糧食的,必須有糧食才能夠穩定這些地方,特別是復州等地,剛剛被收復,長期遭遇后金韃子盤剝的百姓,家中幾乎沒有什么存糧,必須依靠官府的救濟,才能夠度過這青黃不接的幾個月時間。

糧倉里面全部都儲存了糧食,儲存量達到了八十萬石,其中的三十萬石糧食,就要通過漕運或者是海運,運抵陜西、蓬萊和復州等地。

整頓漕運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理漕參政史可法、督催參政馬士英以及押運參政粟建成等人,早就深入其中,熟悉了各自管轄的事宜,加上淮北地方官府的大力支持,這一次漕運的所有準備事宜,都是不存在多大的問題。

洪門的發展也很迅速,原山陰幫幫主徐吉匡,投靠鄭勛睿之后,盡心竭力,不僅僅是輔佐徐望華和文坤,更是大力幫主洪門門主洪明成,讓洪門在很短時間之內就能夠迅猛發展,而且內部的管理基本規范。

洪門不是官府,不可能完全按照官府的那一套來管理,其管理機制和體制,必然帶有江湖味道,要不是徐吉匡從中間點破很多的道理,洪明成還真的沒有那么快就熟悉一切。

回到淮安,鄭勛睿發現一切都進展的很是順利,他非常高興,這樣他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火器局的事情里面去了。

揉了揉眼睛,抬起頭,鄭勛睿發現徐望華有些發呆。

“徐先生,這些文書你沒有看過嗎。”

“屬下沒有看過,說實話,這些文書,屬下也看不懂,其中一些稀奇古怪的符號,屬下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鄭勛睿笑了笑,徐望華說的是實話,火器的研制,牽涉到了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在西方得到了重視,可是在大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根本不知道物理和化學是什么東西,如同湯若望這樣的傳教士,對相關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包括數學知識,還是很熟悉的。

“徐先生,看不懂也要看的,這火器的研制,至關重要,若是不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就難以掌控研制的方向,舉個例子說,我想著研制出來更加先進的燧發槍,就要想到大致的改進方向,前些日子你也見過畢懋康大人研制的燧發槍了,就算是鄭家軍之中驍勇的將士,扣動扳機都是很難的,我們做過試驗,騎兵在五百米開外發動沖擊,燧發槍最多能夠扣動三次的扳機,加上灌入火藥的時間,怕是難以發射到三次,如此的效率,對付騎兵就沒有任何的作用了。”

“看了大半天的文書,我想到一種可能,那就是能不能在這五百米沖鋒的時間之內,燧發槍能夠發射五次以上,這就能夠形成真正的殺傷了,而且我還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燧發槍前面是不是能夠配上諸如短刀之類的東西,就算是騎兵或者是步卒沖鋒上來了,手持燧發槍的軍士,也可以拼殺。”

鄭勛睿還在說話的時候,徐望華的臉色就變化了。

等到鄭勛睿說完之后,徐望華臉色微紅開口了。

“大人真的是高瞻遠矚,看了這些文書,就能夠提出來如此多的建議,屬下是萬萬做不到的,剛剛聽大人說了,屬下馬上想到了長柄眉尖刀,大人提議在燧發槍前面裝上刀刃,是完全可行的,燧發槍的長度在一米開外,刀刃的長度在六十公分左右,這與長柄眉尖刀是沒有多大區別的,而且威力遠遠強于長柄眉尖刀,如此新穎的構思,大人能夠想到,屬下佩服之至。”

鄭勛睿強裝鎮定,他是穿越之人,提出這些想法,不過是小菜一碟,而且看文書的過程之中,他還想到了一些點子,或者是提醒,但這些點子必須要與畢懋康、湯若望以及薄玉等人說才有用的。

槍上面裝刺刀,這是常識,而且刺刀是可以卸下的,以免因為重量的增加,導致發射的時候,影響到準確度,一旦裝上刺刀,就意味著肉搏戰開始了。

這些道理,鄭勛睿當然不會說出來。

至于說火器的研制工作,還需要湯若望和薄玉等人調到漕運總督府之后,才能夠開始籌備,而且這里面還有非常關鍵的一環,那就是楊廷樞調到南直隸出任戶部尚書,要知道火器局可是戶部尚書直接管轄的。

南京兵部尚書是南直隸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全面的事宜,重點負責對于南京京營的掌控,至于說火器局這樣的地方,兵部尚書管不到那么細,故而歸戶部尚書統管,這一點與京城不一樣,京城的火器局是直接歸兵部管轄的。

鄭勛睿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他相信湯若望和薄玉等人到淮安來,不存在多大的問題,特別是薄玉,不過是兵部從九品的副使,根本無人注意,難一些的還是楊廷樞,想要出任南京戶部尚書,可能會有一定的過程,但這也不是特別為難的事情,雖說順天府尹只是三品的品階,可是從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前途方面來說,是遠遠強于南京戶部尚書的,楊廷樞出任戶部尚書,會被認為是遭遇到排擠。(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