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延儒的要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延儒的要求

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延儒的要求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周延儒突然到淮安來,而且是臘月的時候,這讓鄭勛睿很是吃驚。

周延儒的身份不同了,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既然專程到淮安來,那肯定是有事情的,雖說周延儒的庶出女兒周冰燕嫁給了鄭凱華,說起來鄭勛睿和周延儒之間也算是親戚關系了,但這種關系,不是特別親密的關系,要知道鄭凱華也是庶出,兩個庶出的人成親,作為家族來說,不會很看重,也就當作一般的關系對待了。

歷史上的周延儒,能夠在三十六歲的時候進入內閣,三十七歲成為內閣首輔,而且兩次成為內閣首輔,絕非史書上說的那么不堪,絕對是有真正本事的,周延儒出任內閣首輔的那幾年時間,鄭勛睿對朝局不是特別了解,但也知道周延儒做事情是果斷的,是能夠抓住重點的,也是能夠真正為皇上分憂的,大的缺陷就是比較愛財,同時也存在溫體仁等人彈劾的任人唯親的毛病。

不要說大明王朝,歷朝歷代的認識都是一樣,千里做官只為財,當官就能夠發財,雖然這種認識是官場上的毒瘤,但這是實際存在的現象,誰也不能夠去否定,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制度去杜絕這樣的情況出現,用嚴厲的懲處讓人不敢貪。

基于這樣的認識,鄭勛睿對周延儒還是高看一眼的,他記得幾百年之后的相關評論文章,對周延儒和溫體仁這兩人都有比較中肯的評價,基本否定了對兩人奸臣的評價,認為兩人還是有能力的,只是兩人不是扶危定傾的人才。只是裝裱匠一類的角色。

穿越這么多年,鄭勛睿算是看出來了,不是說大明王朝沒有扶危定傾的人才,而是皇上的身邊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人才,因為皇上本身就是才大志疏。而且急功近利,累死累活,恨不得一天就能夠扭轉大明王朝逐漸頹廢的局面,相信人的時候,傾注了滿腔的熱忱,恨不得同時穿一條褲子。出現問題之后,翻臉特別快,往往都是朝著死里整,缺乏長遠的目光,以及長遠的規劃。無法堅持行走在正確的路線上面。

這就好比是小孩子做事情充滿幼稚的心理,偏偏下面的文武大臣,也是兩極分化,要么迎合皇上的這種心理,要么就是言辭激烈的空談,給皇上灌輸一些不著邊際的建議,這讓皇上無法承受,也讓兩類文武大臣都無法討好。最終的結局基本都是悲慘的。

從這個層面上說,皇上身邊不可能出現扶危定傾的人才。

周延儒是秘密來到淮安府城的,隨行只是帶了一名管家。

這樣的情況非常少見。不管怎么說,周延儒都是大明朝廷曾經的內閣首輔,殿試狀元,這樣的身份,在南方士大夫之中,是有著不一般影響的。

鄭勛睿很清楚。肯定有人知道周延儒的行蹤。

周延儒到淮安來,兩人之間的見面。不一定是好事情,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傳出去了。對兩人的影響都不好,皇上怕是要猜忌的。

周延儒應該明白這一點,但還是到淮安來了,說明是有重要的話想說。

總督府,東林書屋。

進入書屋之前,周延儒仔細看了看牌匾,眼神有些奇怪,鄭勛睿臉上沒有什么表情,也沒有刻意做出什么解釋。

坐定之后,兩人寒暄了幾句話,周延儒很快步入了正題。

“清揚,這東林書屋的牌匾,我以為不存在了,想不到還是能夠看見,某不是我看錯了。”

“沒錯,這塊牌匾一直都保留著,我還不想換,或許是沒有到時間吧。”

“嗯,我也是這么想的,看看你出任漕運總督之后,所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是不簡單的,一舉端掉了漕幫,新成立了洪門,歸于總督府的掌控之下,淮北四府三州的知府和知州,基本都調整了,我還聽說,你準備將衛漕兵丁全部換防。”

“這些事情,已經都做了,兵部的敕書已經到了,衛漕兵丁明日換防,全部都到南京去,南京京營抽調三千兵丁,全來護衛漕運事宜。”

周延儒點點頭。

“這件事情,的確做的很好,我也聽說過衛漕兵丁,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盤剝百姓倒是有本事,這樣的兵丁若是不能夠調整,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還擔心你會讓鄭家軍將士來負責漕運的事宜,還很是擔心,你沒有這樣的打算,那就是最好了。”

“謝謝周大人的提醒,鄭家軍本就不是衛漕兵丁,也就不可能負責漕運的事宜,先前只是暫時維持,為了能夠完成今年的漕運任務。”

周延儒看了看鄭勛睿,稍稍沉吟了一下。

“清揚,不知道你為何對東林黨人如此大的意見,要說這朝廷之中,東林黨人也是盡心竭力的,盡管他們和不少人都發生過爭執,更是對你有過一些不妥的舉措,可他們也不是想著和你為敵的。”

鄭勛睿看了看周延儒,暫時沒有開口。

“清揚,你看你的幾個恩師,以前在江寧縣的王鐸大人,應天府府尹劉宗周大人,以及后來的徐光啟大人,他們都是東林黨人,如此情況之下,諸多的讀書人一定認為,你是東林黨人,至少不會和東林黨人對著干,誰知道讓眾人吃驚的是,你居然和東林黨人格格不入,換做其他人看,也是難以忍受的啊。”

鄭勛睿有些默然,周延儒說的的確是有道理的,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恩師的地位是不一般的,自己若不是穿越之人,也許早就成為東林黨人之中的一員了,可惜正是因為穿越的身份,對于東林黨人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才會拒絕成為其中的一員。

不是說東林黨人之中就沒有一個好人了,其中有能力的人還是不少的,譬如說孫承宗和徐光啟,這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很可惜的是東林黨人的目標和出發點已經出現嚴重的偏差,他們的整體作為不是為了天下,更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看見鄭勛睿沒有開口,周延儒再次開口了。

“清揚,你如今是漕運總督,領戶部尚書銜,右都御史,如此年輕,就成為朝廷二品的官員,下一步肯定是進入內閣了,若是在朝廷之中沒有任何的依靠,那很難立足啊,當年我在內閣之中,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結果就是如今的樣子了。”

周延儒說到這里,鄭勛睿不得不開口了。

“謝謝周大人的提醒,不過我和東林黨人之間,怕是沒有圜轉的余地了,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之間沒有調和的可能,不是我對東林黨人有太多的偏見,而且他們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他們的思路去理解問題,去辦事情,這是我不可能接受的,想著讓東林黨人為我做出改變,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延儒的眼神暗淡了一下,被鄭勛睿捕捉到了。

到了這個時候,鄭勛睿大致明白周延儒的來意了,那就是為他和東林黨人之間說和。

周延儒與東林黨人之間肯定有接觸,而且不是一般的接觸,鄭勛睿記得很清楚,周延儒第二次成為內閣首輔,就是依靠的東林黨人,其中的張溥為主力軍,只是自己穿越之后,很多的情況都出現了改變,但東林黨人的力量還是存在的,是可以幫主到周延儒的。

周延儒不過四十多歲的年紀,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就這樣賦閑在家,內心肯定是不情愿的,想著能夠再次進入內閣,甚至是再次成為內閣首輔。

或許東林黨人為周延儒盡力,但會提出條件。

所以周延儒專程來到了淮安,就是想著說和的。

鄭勛睿不會點穿這一層,周延儒有其自身的選擇,外人是不能夠過分干涉的,但鄭勛睿絕不會改變初衷,何況他對未來的發展,早就有了自身的方向和決定。

周延儒很聰明,發現鄭勛睿態度很堅決之后,絕口不提東林黨人的事情,轉而說到了鄭凱華和周冰燕之間的事情,言語之中透露出來一個想法,那就是能不能讓鄭凱華傳授一下制種的技術,就是玉蜀黍和甘薯的制種技術,這兩樣糧食作物,在南直隸已經很火,種子生意特別好。

周延儒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鄭勛睿差點沒有忍住,要是依照他以往的性格,肯定是要發脾氣的,這是鄭家的聚寶盆,要是將制種的技術傳出去了,不管別人付出多少的錢財,鄭家都將失去這個聚寶盆,目前的情況之下,這是絕對不行的。

再說了,想要得到制種技術的,也就是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和商賈,鄭凱華早就寫信說過,曾經有商賈愿意出五百萬兩白銀,購買玉蜀黍和甘薯的制種技術,鄭凱華斷然拒絕了。

克制了脾氣,鄭勛睿很委婉的開口了,話語說的很清楚,那就是制種的技術暫時不會傳授出去,目前機會不合適。

周延儒吃過午飯就離開了總督府。

鄭勛睿沒有挽留,他從周延儒的話語之中,體會到不少的事情,當然有些感覺,還需要用事實來證明。(未完待續)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88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