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三百一十一章 爭論和辯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爭論和辯駁

第三百一十一章 爭論和辯駁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歷史


熱門、、、、、、、、、、、

崇禎九年八月十五,中秋節,早朝。

這是一次引發太多關注的早朝,牽涉到內閣的調整,對張鳳翼和鄭勛睿的彈劾等等,在這次的早朝上面,都應該有結果了。

中秋節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按說是應該休沐的,不過皇上特意安排在中秋節這一天早朝,商議重大的事宜,這也完全說明皇上是非常重視這次早朝的,而且是下定了決心的。

卯時的時候,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監察御史,悉數都在乾清宮外面等候,包括漕運總督楊一鵬、禮部左侍郎黃士俊、南京禮部左侍郎孔遠貞等,也在乾清宮外面等候,不過他們的神情都有些嚴肅,也帶著一絲的忐忑。

卯時三刻,乾清宮的大門打開,三品以上的官員,進入到宮內,其余人則依舊是在宮外等候,這也是品階帶來的好處,進入宮內總是能夠稍稍歇息一下的。

辰時,皇上來到了乾清宮。

秉筆太監王承恩大聲呼喊皇上駕到的時候,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盡管他們已經等候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夜里也沒有怎么睡好。

所有人都進入了乾清宮,拜見皇上。

乾清宮里面擠得滿滿當當的,眾人都低著頭,不知道想些什么。

所有拜見儀式結束,皇上開口了。

“溫愛卿,宣布早朝事宜吧。”

皇上沒有任何多余的話語,這樣的形式,眾人已經適應了,不過也許今日的早朝太過于重要了,故而眾人也打起精神,看向了溫體仁。

早朝就是一件事情,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濟、監察御史張溥、張采,工部左侍郎劉宗周、禮部右侍郎甘學闊,南京右副都御使王鐸,以及翰林院庶吉士楊彝、吳昌時、龔鼎孳等人上奏彈劾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張鳳翼。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鄭勛睿,彈劾之理由,就是張鳳翼和鄭勛睿兩人蠱惑皇上,擅自與后金韃子議和。辱沒了大明朝廷,喪失了讀書人的骨氣,應該將兩人革職查辦。

彈劾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不過得知劉宗周、王鐸和甘學闊等人都參與到彈劾之中。還是讓很多人吃驚,要知道這些人與鄭勛睿之間的關系都是不一般的。

王鐸是鄭勛睿縣試的恩師,劉宗周是鄭勛睿府試的恩師,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身為老師的王鐸和劉宗周都是鄭勛睿的老師,出面彈劾,這對于鄭勛睿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至少在名譽上面的打擊不小。

至于說甘學闊,曾經是陜西巡撫,因為鄭勛睿出任陜西巡撫。故而調任禮部右侍郎,應該說是鄭勛睿的前任。

但有一點眾人非常的清楚,劉宗周、王鐸和甘學闊等人,都是名副其實的東林黨人。

從這個方面分析,他們出面彈劾鄭勛睿,也就不是特別的奇怪了,東林黨人的規矩是非常嚴格的,王鐸和劉宗周都曾經是鄭勛睿的恩師,按說鄭勛睿應該是不折不扣的東林黨人,可惜鄭勛睿與東林黨人格格不入。這肯定讓王鐸和劉宗周臉上無光的。

溫體仁剛剛說完,還沒有來得及喘氣,劉宗周就站出列開口說話了。

“皇上,臣彈劾張鳳翼、鄭勛睿。乃是因為兩人不知廉恥,居然和蠻夷談判,有損我大明之魏威嚴,給皇上和朝廷抹黑,臣一再強調慎獨,張鳳翼和鄭勛睿兩人身為朝廷重臣。更是要將慎獨時時刻刻牢記在心,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考慮到家國天下,如今兩人能夠與后金韃子握手談判,他日就有可能出賣大明之天下,成為后金韃子之走狗,尚可喜、耿精忠和孔有德三人的例子已經擺在面前。”

劉宗周此言一出,滿場皆驚,這帽子也太大了,誰能夠承受。

“臣不是危言聳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長堤毀于蟻穴,張鳳翼和鄭勛睿兩人已經有了與后金韃子妥協的跡象,日后就能夠作出來更加出格的事情,不錯,兩人這次是讓后金韃子拿出來了一千萬兩白銀,可是銀子能夠買去我大明朝廷的威嚴嗎,能夠買去我大明讀書人的骨氣嗎,這顯然是不能的。”

劉宗周本就是大儒,說出話來一套一套的,環環相扣,其嚴密的邏輯性,讓人無可辯駁,至于說張鳳翼和鄭勛睿立下的功勞,他是不會提及的,因為他認為打擊后金韃子,本就是每一個朝廷官吏應該做的事情。

劉宗周開頭之后,乾清宮瞬間變得熱鬧起來,甘學闊等人紛紛開始了再一次的討伐和彈劾,以至于在他們的眼里,張鳳翼和鄭勛睿兩人變成了十惡不赦之徒,甚至比孔有德等人還要可惡,皇上應該將兩人直接拿下斬首了。

張鳳翼的臉色已經變得非常難看,他萬萬想不到,劉宗周和唐世濟等人,居然當著他的面,就說出了這么惡毒的話語。

眾人彈劾的過程之中,皇上一直都沒有開口說話。

一個時辰過去,該出面彈劾的人,基本都說了。

張鳳翼可以自己辯解,但他的辯解,在這個時候顯得很是蒼白。

這個時候,溫體仁出面了,慢慢的開口了。

“皇上,臣聽了剛才諸位大人之彈劾,對于諸位大人之見解,臣不敢茍同。”

溫體仁說出來這句話,乾清宮里面的氣氛瞬間出現改變,要知道溫體仁是內閣首輔,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在最后面開口說話的,至少也要等到其他的反駁意見出來之后再行開口說話的,可溫體仁直接開口了,這里面就意味深長了。

“臣記得《淮南子》之中有一句話,臨淵慕魚,不如歸家結網,這是在告誡讀書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身體力行,不要站在一邊抱怨,更不要埋怨其他人做的不好。”

溫體仁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劉宗周等人的臉紅了,他們知道溫體仁是什么意思。

果然,溫體仁接著往下說了。

“十萬后金韃子侵襲京畿之地,張大人運籌帷幄,鄭大人身體力行,斬殺后金韃子一萬八千余人,讓后金韃子倉皇而逃,至于說處置阿巴泰以及后金韃子俘虜一事,臣就更加不明白了,難道說一定要斬殺阿巴泰和三千多后金韃子的俘虜嗎。”

“看看后金皇太極是如何對待投降之人的,孔有德等人被封為王,臣知道這是皇太極用心險惡,想著讓我大明更多的官吏投降,可皇太極至少還知道用一些手段,籠絡他人之心,可朝廷之中有些大人是如何建議的呢,斬殺所有后金韃子的俘虜,兩相對比,臣以為提出這等不著邊際之建議之人,才是真正用心險惡的,這些人就是想著置皇上于不仁不義之境地。”

“張大人和鄭大人實實在在趕走了后金韃子,代表朝廷與后金韃子談判,換回了被后金韃子劫掠的我京畿之地的百姓,得到了千萬兩的白銀,這等實實在在的功勞,居然被有些人說成是奸細和叛賊,臣實在不明白,當初后金韃子侵襲京畿之地的時候,這些大人究竟在干什么,是不是拿起了刀槍和后金韃子拼命去了,如今站在這里大言不慚,不感覺到羞愧嗎。”

溫體仁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四周非常的安靜,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夠聽出來,溫體仁說話的語氣,實際上是代表皇上的,這應該是皇上的意見,否則溫體仁絕不會以這樣的態勢來反駁彈劾的意見的。

溫體仁說話打的過程之中,皇上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溫體仁說完之后,劉宗周再次開口了。

“皇上,溫大人之話語,臣不敢茍同,此皆是強詞奪理,臣以為皇上身邊,乃是小人進而君子退,文大人之言,乃是小人之言。。。”

劉宗周這句話說出來之后,四周死一般的寂靜,誰都明白溫體仁是代表皇上說出來意見的,可是劉宗周卻斥責溫體仁是小人,這不是直接攻擊皇上嗎。

劉宗周還沒有說完,皇上的臉色就變化了。

“劉愛卿,朕不明白,難道只允許你彈劾他人,就不允許他人辯白嗎,難道說朕一定要聽你所言,才算是圣君嗎,朕倒是想問問你,后金韃子在京畿之地侵襲的時候,劉愛卿在做什么,其余提出彈劾奏折的愛卿在做什么,京城被后金韃子圍攻的時候,你們都在做什么,朕真的很好奇了,朝廷之中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聲音,凡是為朕分憂、為我大明效忠之人,都要遭遇到你們的彈劾和詰問,似乎這些人都是朕身邊的小人,某些夸夸其談的人,才是所謂的清流。。。”

劉宗周的臉色已經變得蒼白,身體也在微微顫抖了。

不僅僅是他,唐世濟等人的臉色也變了。

溫體仁等人的臉上,出現了頗為舒心的笑容。

張鳳翼更是高興,他已經明白了一切。

皇上說完之后,不再聽眾人的辯駁和爭論,起身離開了。

這么多年了,早朝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劉宗周等人瞬間成為眾矢之的,皇上的結論可不一般,夸夸其談,所謂的清流,其實就是將劉宗周等人定性為小人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