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二百九十二章 暗地里的運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暗地里的運作

第二百九十二章 暗地里的運作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科幻


內閣次輔文震孟和內閣閣臣林釬的先后病逝,導致內閣出現了空缺,朝中很多人表面上為文震孟和林釬惋惜,其實真正關心的是內閣大臣的替補問題。按照以前的規矩,皇上會在早朝的時候,宣布實行會推內閣閣臣,這樣的推薦,一般都是在三品以上官員之中進行推薦的,不過這一次很是奇怪,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過去,皇上沒有絲毫的動靜。

這就令朝中的流言出現了,眾人對此事都非常的敏感,特別是那些有可能進入到內閣的大人,更是惴惴不安,不知道皇上這一次會如何的操作。

能夠進入內閣,表示自身得到了認可,而且也進入到了權力的巔峰。

內閣大臣就是實際上的丞相,雖說大明開國皇帝廢除了丞相制度,可也因為沒有那么多的精力處置朝廷之中的事情,成立了內閣,幫忙批閱奏折,隨著時間的推移,后面的皇帝或者因為能力上的欠缺,或者是安于享樂,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置朝政,導致內閣逐漸把持了朝政,成為了名義上的丞相。

不過內閣大臣與丞相還是有一定區別,畢竟丞相為百官之首,名正言順的管轄朝政,統領三省六部等部門,但內閣就不一樣了,是皇上賦予暫時管轄朝政的權力,大明朝廷分為外廷和內廷,外廷的代表就是內閣,內廷的代表則是司禮監,內閣掌握了票擬權,提出意見和建議,司禮監掌握了批紅的權力,兩者相互制約。任何一個內閣首輔和內閣大臣,基本都是要和司禮監處理好關系的,否則兩邊互相抬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萬歷以來,內閣的權力逐漸增加。幾乎可以決定朝廷的很多大事情,當年萬歷皇帝多年不上朝,但有內閣履行職責,偌大的朝廷正常運轉,由此可見內閣的權力是很大的。

朱由檢登基之后,本身非常的勤勉。可謂是工作狂,對于內閣的依賴就更大了,這也讓內閣的權力絲毫沒有削弱的跡象。

讀書人入朝為官,想到的就是證明自身的能力,而證明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得到重用,不斷升官,權力不斷增大,所以內閣大臣一旦空缺,朝廷之中的爭斗是很激烈的。

內閣大臣出現空缺,內閣首輔包括內閣大臣,是有權力舉薦人員的,他們雖然沒有決定權。但話語的份量是很重的,皇上也是會注意的。

戶部尚書侯恂是最大的熱門之一,甚至有人預測。侯恂不僅能夠進入內閣,還有可能直接成為內閣次輔,接替文震孟的職務。

侯恂是東林黨人,背后有著強大的支撐。

要說侯恂本人的品性還是不錯的,為官清廉,不趨炎附勢。萬歷年間殿試高中,曾經在山西與河南等地為官。因為和閹黨斗爭,被罷免官職。崇禎元年被朝廷再次啟用。

崇禎六年,侯恂是出任戶部尚書,三年時間過去,可謂是殫精竭慮,吃盡苦頭,朝廷賦稅嚴重不足,北方各地遭遇災荒,每年都需要救濟,朝廷拿不出來銀子,流寇肆掠,需要剿滅,可打戰是需要銀子的,朝廷也不可能拿出來那么多的銀子。

如此的情況之下,侯恂想盡了辦法,總算是維持下來了,就連皇上都認為,侯恂理財還真的是不錯,想到了不少的辦法。

所以這次內閣出現了空缺,侯恂的呼聲是最高的。

對侯恂表示支持的,有內閣大臣錢士升,內閣首輔溫體仁以及內閣大臣張至發和張鳳翼的態度有些模棱兩可。

這些情況,侯恂本人都是知曉的,表面上看,他的表現還算是平穩,沒有去專門的打聽,也沒有打算去拜訪某些人,頗有些隨波逐流的味道了。

但侯恂有一個可以幫忙的人,那就是他的兒子侯方域。

侯方域是復社領袖之一。活動的能力是很強的,吊唁了文震孟之后,侯方域專門趕赴京城,為老爸的前途開始奔波。

侯方域來到京城,自然有人迎接他,那就是張溥等人。

張溥是復社的最高領袖,與侯方域的關系非常不錯,因為入朝為官,不可能繼續留在南直隸,所以和侯方域進行了分工,張溥負責在北方擴大復社的影響力,侯方域則是在南方負責穩固復社的影響力。

張溥、張采、楊彝、吳偉業、吳昌時、龔鼎孳等人,專門設宴款待侯方域。

張溥等人遭遇皇上的訓斥之后,老實了一段時間,不過他們和鄭勛睿勢不兩立,絕不會善罷甘休的,畢竟東林黨人有著明確的規矩,對于影響到自身利益的官吏,動用手段是毫不留情的,必須要打倒在地。

文震孟的去世,讓張溥等人看到了希望,鄭勛睿和楊廷樞等人在內閣的依靠消失了,這個時候,他們只要想辦法讓東林黨人進入內閣,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打擊鄭勛睿和楊廷樞等人了,這樣的機會他們絕不會錯過。

唯一讓張溥感覺到不滿意的是,吳偉業的態度有些含糊,雖說還是和眾人在一起,但很少議論有關東林書院和復社的事宜了,話語也變得少了一些。

張溥和吳偉業是師生關系,處處維護吳偉業,要不然依照張采和楊彝等人的脾氣,早就和吳偉業鬧翻了。

張溥等人的身份不夠,不過是監察御史,想要運作內閣大臣的事宜,有些不自量力,可是他們背后有著不一般的支持,東林黨人和江南士大夫商賈的支持,任何人都不敢小覷,動用這些力量來運作,讓侯恂進入到內閣,應該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張溥的府邸。

書房里面,張溥、張采、楊彝和侯方域四人,面容都是嚴肅的。

楊彝首先開口說話。

“侯大人身為戶部尚書,這么多年勤勤懇懇,若是不能夠進入內閣,天理不容,不過皇上沒有實施會推,這里面就充滿變數了,我等必須為侯大人鼓與呼,制造輿論。。。”

張溥還沒有說完,侯方域開口了。

“子常兄,這個做法不妥,父親也不會答應的,父親一向低調,不愿意過于出頭,諸位都是知道的,我此次強行到京城來,就是想著為父親努力的,我這等的做法,父親都不支持,何況為父親鼓與呼,那就更違背了父親的意愿,恐怕適得其反啊。”

張溥點點頭,跟著開口了。

“朝宗說的是,我們不能夠大張旗鼓,皇上沒有會推閣臣,怕是有其他的考慮,這個時候若是大張旗鼓的造勢,適得其反,侯大人進入內閣是絕無問題的,可我們要做到萬無一失,我看還是其他方面想辦法。”

楊彝的臉微微有些紅,看著張溥開口了。

“天如,那你說說,有什么好的辦法。”

張溥沒有馬上開口,而是看向了張采。

張采一直都在沉思,沒有開口說話,脾氣火爆的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很不簡單了。

抬頭看了看眾人之后,張采慢慢開口了。

“我認為有三個辦法,其一,我們可以上奏折,評價這些年以來戶部之功勞,府庫拮據,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實,可就是在如此情況之下,侯大人殫精竭慮,硬是維持下來了,這一點皇上都是表示贊譽的,我們上奏折,可以讓皇上加深印象,當然我們的奏折要委婉含蓄,不能夠直接鼓吹,那樣讓皇上看出來了,效果不好。”

“其二,在內閣之中找尋支持,錢大人是支持侯大人的,我認為,我們和朝宗可以分為兩路,分別去找到錢大人,言明其中的厲害關系,懇請錢大人支持侯大人,這樣效果就直接很多了,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其三,動用東林書院和復社、應社的力量,讓他們給內閣的溫大人、張至發大人和張鳳翼大人壓力,至少讓他們不能夠反對侯大人進入內閣。”

張采說完之后,張溥點頭,不過楊彝有些不服氣。

“張鳳翼對我們歷來都是不感興趣的,溫大人同樣是模棱兩可,要是找到他們,不知道會不會引發更多的事情,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張溥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子常兄,受先的建議是非常不錯的,只要這幾個方面都運作到位了,侯大人肯定能夠進入內閣,說不定會成為內閣次輔,溫大人擔任內閣首輔這些年,雖說對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示,但也不敢明確的反對。”

侯方域站起身,抱拳給眾人行禮。

“謝謝諸位兄長的支持,我一定銘記在心,明日我就去拜見錢大人,其余的事情,就請諸位兄長操心了,這些事情我出面不好操作的,大恩不言謝,來日方長。”

張溥擺擺手。

“朝宗這話說過了,這本是我們的職責,若是我們袖手旁觀,那就要遭遇到眾人的譴責了,對了,朝宗曾經跟著錢老先生去吊唁文震孟大人,定是見過了鄭勛睿的,不知道有什么感受,可以說說的。”

侯方域的臉上露出了不屑,開口說起對鄭勛睿的認識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