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拉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拉攏

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中拉攏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崇禎六年八月,圣旨到了延安府,楊廷樞出任詹事府少詹事,中書舍人文震亨出任延安府知府。

這兩個任命和調整,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地方知府盡管是四品的官階,可是調整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最好的出路就是進入布政使司,成為從三品的左右參議,可是能夠有這樣出路的人太少了,若是進入到京城去,有可能成為六部的郎中,保持四品的官階,做五品的官,這也算是不錯了,但是楊廷樞的調整不一樣了,不僅僅是回到了京城,而且成為了正四品的少詹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眾人只能夠理解,楊廷樞本來就是殿試探花,到延安府來出任知府,只不過是鍍金的。

文震亨出任延安府知府,也讓大家想不明白,文震亨雖然是京官,資歷也是很不錯的,接近五十歲的年紀了,可是畢竟不是進士出身,能夠出任地方知府,明顯是受到重用了,當然眾人也知道文震亨與鄭勛睿之間的關系,對于這樣的任命,倒是能夠理解的。

圣旨宣布之后,楊廷樞和文震亨之間做了簡單的交接,翌日就離開延安府,趕赴京城去了,他表現的很是平靜,也沒有到延綏鎮去,這到讓不少人好奇了,其實外人不知道,楊廷樞和鄭勛睿之間,早就有默契了,楊廷樞早就知道此次的調整,肯定不會表現出來驚奇。

文震亨上任之后,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熟悉了延安府的情況,他已經是四十九歲的年紀,若不是有這次的機會,也許就在中書舍人的位置上面致仕了,能夠出任延安府知府,也是出乎他預料的,但是憑著感覺,他知道此事肯定與鄭勛睿有關系。

文震孟盡管是內閣輔臣,但不可能提出如此的奏折,畢竟是需要避嫌的,唯一能夠提出推薦的,就是內閣次輔徐光啟了,徐光啟是鄭勛睿的恩師。

文震亨一把年紀,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簡單的分析之后,就知道了其中的奧妙,應該說楊廷樞要調整了,鄭勛睿是知道的,肯定向恩師提出了繼任延安府知府的人選,徐光啟推薦人選,剛剛上任的溫體仁,是絕不會反對的,而且不過是知府的人選,并非是什么關鍵的位置,溫體仁不會在意的。

來到延安府之前,文震亨專門去拜見了大哥文震孟,文震孟出任內閣輔臣之后,事情多起來了,拜訪的人不少,文震亨很少去麻煩,不過這次出任延安府知府,和鄭勛睿在一起共事了,需要掌握一些情況。

文震亨和文震孟兩人談了大半夜,這一夜文震亨就在大哥的府邸里面歇息。

八月下旬文震亨專門來到了延綏鎮,拜見鄭勛睿。

盡管說兩人都是四品的官階,可是意義不一樣,鄭勛睿是以左僉都御史的身份,兼任延綏巡撫,這就是代表朝廷管轄延安府、慶陽府和榆林邊鎮了,身為延安府知府的文震亨,是標準的下級,必須要服從巡撫衙門的安排。

這一次的拜訪,看上去是禮節性的拜訪,其實遠遠不是,文震亨早就做好了準備。

來到巡撫衙門,文震亨和鄭勛睿兩人進入廂房,鄭勛睿吩咐官吏,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若是有人來辦事,改日再來。

“清揚,我出任延安府知府,得益于你的推薦,事情我都知曉了,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治理好延安府,不會給你添亂的。”

“三太爺出任延安府知府,的確是我的意思,延安府經歷了太多的波折,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動蕩了,若是派遣來的人,什么都不知道,總想著做出一些什么事情來,可能會適得其反,我不愿意看見這等的情況,故而舉薦了三太爺。”

“不說這件事情了,到延安府來之前,我和大哥商議了很多事情,朝廷的變動是很大的,周大人辭官歸里,應該說在朝廷之中引發了不少的震動,徐大人的身體也愈發的不好了,聽說已經臥床不能夠動了,內閣輔臣,基本都是偏向于溫大人的,大哥這等不依靠任何一邊的,幾乎是沒有的。”

說到這里的時候,文震亨的神色有些嚴峻。

鄭勛睿笑笑開口了。

“三太爺是為太爺擔心吧,若是恩師出現了什么意外,太爺在內閣之中倍感孤獨,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很有可能遭受溫大人的排擠,故而如今不知道如何的選擇。”

“清揚,你怎么能夠想到這樣的事情,我還真的沒有看出來啊。”

文震亨盯著鄭勛睿,看了好一會的時間,本以為鄭勛睿來到了陜西,基本不會關心朝廷里面的事情了,再說延綏各地的情況,如此的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心神,不可能顧及到其他的事情,可是鄭勛睿居然開口就說出了關鍵。

“太爺的事情,牽涉到我了,我不可能不關心的。”

“嗯,那你的意見是什么。”

“太爺絕對不能夠投靠溫大人,若是真的投靠了溫大人,那就馬上會遭受到排擠。”

“你為什么這么說。”

鄭勛睿猶豫了一下,他必須要做出解釋,可是解釋理由牽涉到了皇上,牽涉到了皇權,可要是不解釋,那就顯得自己武斷和任性了。

沉默了好一會,鄭勛睿終于開口了。

“我想皇上不會愿意看見內閣鐵板一塊的局面,崇禎四年的時候,周大人和溫大人之間的矛盾就顯露出來了,為什么皇上一直都容忍,讓這樣的情形延續了兩年多的時間,恩師早就身體不適,不能夠上朝了,皇上一直都不愿意恩師致仕,有倚重恩師的意思,但也是看重恩師忠心耿耿,不參與到黨爭之中的緣故。”

文震亨這個時候是真的感覺到震驚了,他覺得自己后面準備說的很多話,都是多余的,其實鄭勛睿明白這一切。

“清揚,你說的有些道理,帝心不是我們做臣子的隨意揣摩的,不過有些時候的確需要知曉其中的奧妙,否則選擇錯誤,影響太大了。”

“三太爺說的是,我還有預計,若是恩師堅持辭官,那么內閣次輔很有可能就是太爺了,皇上定會如此安排的。”

文震亨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清揚,你的能力不一般啊,在京城的時候,我聽說你接連剿滅流寇,還有些不相信,認為你身邊一定有高人指點,后來聽大哥說了,的確是你獨自指揮作戰的,那個時候就覺得吃驚,剛才聽到你的這番話,我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其實大哥和我都有這等的分析,不過我們經歷的事情不一樣了,年歲更是不一樣,在朝中很多年,才悟出這些道理,你小小的年紀,就知道如此多的事情,真的是不簡單啊。”

“三太爺夸獎了,其實我也就是按照常理進行的推測,朝廷之中出現那么多的事情,任何人都是需要分析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距離京城遙遠,反而能夠冷靜的分析了,若是身處其中,到不一定能夠做出這些判斷的。”

“清揚,你不用謙虛,大哥和我看見你愈發的成熟,打心眼里面高興,前些日子,皇上提到了姚希孟,想著讓姚希孟回到京城,這件事情被大哥勸下了,大哥認為姚希孟留在南京,主持南京國子監,是最好的安排,回到京城不適宜,姚希孟過于的固執,很多的認識,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這一點讓大哥很是頭疼,盡管說大哥和姚希孟的關系不一般,可是為了你,大哥還是做出了決定。”

這件事情,讓鄭勛睿感覺到了欣慰,文震孟的認識終于出現質的轉變了,這太不簡答了。

“大哥預測,溫大人一定會暗地里和你聯系的,希望你能夠做出選擇,你展現出來了能力,已經引起朝廷的注意,想必溫大人肯定是要拉攏你的,大哥希望你能夠很好的把握。”

鄭勛睿站起身,從桌上拿起看一封信函。

“三太爺,溫大人的信函已經來了,是以老師的身份寫來的。”

文震亨的臉色有些發白,接過了信函,仔細看起來。

信函里面沒有說什么,無非是一些勉勵和贊譽的話語,堂堂內閣首輔,能夠對一個四品的巡撫說出來如此的話語,很不簡單了。

“清揚,你準備如何對待。”

“我認為很簡單啊,既然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那就純粹的進行學術上面的交流,我可沒有忘記讀書,正好有些難以解惑的問題,詢問溫大人。”

文震亨略微的愣了一下,哈哈大笑了。

“清揚,你可真的是厲害啊,如此的應對,無懈可擊啊,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溫大人的能力不一般,硬生生的擠走了周大人,成為內閣首輔,雖說有徐大人和大哥護著你,可是你想要升遷,難度恐怕是很大的,也不知道你在延綏巡撫的位置上面,還要堅持多長的時間。”

“這沒有什么問題,我還年輕,早就做好準備了,對了,三太爺待會嘗嘗曼珊的手藝,聽說三太爺來了,曼珊下廚做菜,專門款待三太爺。”

“好啊,那我倒要留下來幾日的時間了,看看曼珊的手藝如何,若是不行,我可要埋怨的。”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