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一百六十三章 力排眾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力排眾議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力排眾議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科幻


盡管說鄭勛睿問的非常清楚了,而且理解也是非常清楚了,可是鄭錦宏、楊賀、洪欣濤等人的認識,還是不一樣,他們認為王小二的堂哥回來過春節,肯定是因為延安府各地的情況出現了好轉,更多的流寇愿意回到家鄉,甚至包括闖王高迎祥麾下的親兵,甚至高迎祥本人都是愿意回到家鄉安塞縣去的。

鄭錦宏等人有這樣的認識,也不能夠算是奇怪,畢竟他們的認識,還是局限在能夠活命的基礎之上的,沒有更多的野心,因為他們有自知之明。

鄭勛睿當然不會如此的幼稚,他是歷史系畢業的大學生,對于歷史還是有著自身的認識,首先說流寇的首領,包括最為出名的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流民,造反的時候,身份不是農民,不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而是想著過上更好的生活,其次是流民造反之后,愿意真正的平靜生活的人是不多的,環境是能夠改變人的,流民一旦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特別是受到重用之后,權力*會提升,通過廝殺獲取到錢財的意識會深入骨髓,這些人之前從未體味過這樣的生活,深入其中之后,難以自拔,這就和抽**一樣,是有癮的,難以戒掉的,最后就是這些流寇的首領,一旦沾惹上權力之后,舍不得放棄,可是投降朝廷,他們得到的權力有限,而且是遭受各方的壓榨個白眼,這是他們不能夠承受的,遠遠比不上他們之前一呼百應的態勢,他們難以忍受,再次造反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說王小二反應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這里面體現出來一個信息,那就是闖王高迎祥會殺個回馬槍,會率領大軍殺回陜西,而且是殺回延安。

延安各地的情況開始好轉,高迎祥等人不可能不知道,加之洪承疇和曹文詔等人在山西的拼命追殺,讓流寇難以承受,他們會選擇轉移陣地,能夠選擇的地方不是很多。

進入北直隸,可能遭遇到更加慘烈的圍剿,進入到河南,河南等地遭遇黃河決口,老百姓生活困難,能夠立足的地方不多,進入到山東,朝廷的大軍正在剿滅萊州的叛軍,力量強大,進入到湖廣等地,路途有些遙遠,要說最好的地方,就是返回陜西休養生息了。

這等最好的機會,自然是讓給闖王高迎祥,其余的各路流寇,選擇到其他的地方發展。

開始這些原因,鄭勛睿是無法解釋的,也是不能夠明白說出來的。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過于的超前了,就被人家視為妖怪了。

王小二被送回去之后,爭論隨即展開。

鄭錦宏、楊賀、洪欣濤、洪欣貴和洪欣瑜等人,認識基本是一致的,認為王小二的堂哥春節回到家里來看看,不過是個人的行為,不值得引起重視,再說傳統的認識,過年的時候回到家里看看,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唯有鄭勛睿一人的認識不一樣。

上下齊心,才能夠百戰百勝,而且作戰也能夠有著更加充足的準備。

預料到有一場大戰的鄭勛睿,也不是特別的著急,這一次他沒有強行的發布命令,而是出人預料的請來了延安府知府楊廷樞。

楊廷樞本來是準備春假回到吳縣去的,一個月的春假,他回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膚施縣距離吳縣兩千五百里地,來回路途上消耗的時間最多半個月,可以在家里呆上半個月的時間,再說出任了四品的知府,也應該是回到家鄉去的,至少應該慶賀一下的。

可惜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的打算全部泡湯了。

臘月十八,楊廷樞來到了延綏鎮。

一次真正的大討論,在延綏巡撫衙門的廂房展開了,參與討論的人員,是鄭勛睿絕對信任的心腹,是保證消息不會泄漏的心腹,而且這一次的討論,事關重大。

鄭錦宏首先介紹了王小二反應出來的情況。

鄭勛睿首先看向了楊廷樞,來到延安府有五個月的時間了,對延安府以及延綏各地的情況,基本都是了解的,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楊廷樞從未經歷過這么大的事情,對于鄭勛睿斬殺不沾泥張存孟、神一魁以及紫金梁王自用等事情,也只是聽說,所以在開口說話之前,經過了好一會的思考。

看著廂房中間的沙盤,楊廷樞終于開口了。

“我認為,王小二反應的情況,應該是引發重視的,不管是不是王小二堂哥一個人回到家里看看,還是高迎祥可能率領流寇大軍回到陜西,應對都是必須的。。。”

楊廷樞不可能說的很詳細,但是他有這樣的表述,就很不錯了。

楊廷樞說完之后,鄭勛睿走到了沙盤的旁邊,慢慢的開口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的意思,諸位都是明白的,換位思考,高迎祥、羅汝才和張獻忠等人,特別是高迎祥,崇禎元年就開始造反了,我不管他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可是被推舉為流寇的總頭目,權力*是難以磨滅的,這就好比說讓你感受到了富足的生活,也許在家境敗落的時候,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節儉,可是要求你一輩子都過節儉的生活,恐怕沒有誰能夠承受,這是人的本性,高迎祥等人也是一樣。”

“品嘗到權力的滋味,高迎祥等人是無法放棄的,何況他們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感受,讓他們完全的放棄權力歸順朝廷,這不大可能,崇禎三年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流寇都投降朝廷,也許他們當時是心甘情愿的,期盼著能夠得到朝廷的認可,能夠真正成為士大夫之中的一員,可是態勢的發展,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他們的地位得不到認可,同時又遭受到諸多的輕視,如此的情況下,他們選擇反叛,就可以理解了,我仔細想過,他們得到了錢糧,可以安穩的過日子了,他們的境況比尋常的百姓好了很多,可為什么他們還是要反叛,因為他們的目的沒有能達到,他們的*沒有能夠得到滿足。”

“說了這么多,回到王小二說的事情上面來,你們都要記住一個關鍵的地方,王小二回到家鄉的時候,曾經邀約他的堂哥也回來,可惜他堂哥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反而要求王小二留在隊伍之中,其次是王小二悉心照料他堂哥的母親,這件事情,他堂哥肯定是知道的,所以避免王小二吃虧,提前說一下。”

“王小二不是等閑之輩,預計到其中存在問題,所以到官府告發,不過王小二內心是存在畏懼的,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身份,受到官府的懷疑,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感覺到對不起堂哥,不過王小二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野心,想著過安穩的生活,家里的情況很是不錯,王小二不愿意這種局面被破壞,所以到官府告發。”

“你們還要注意一點,王小二說過,帶信回來的是他的街坊,是不準備在家里長時間停留的,是準備馬上就離開的,這豈不是說明,帶信之人是王小二堂哥專門安排的。”

“這么多的情報匯聚到一起,諸位可以想想,難道是王小二的堂哥一個人回來嗎,要真的是一個人回來,何必告知王小二,回來就可以了,從四月份開始,一直到如今,回到延安府各地的人超過了三十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脫離了流寇隊伍,回到家鄉的,只不過官府沒有追究,讓他們能夠徹底安心。”

鄭勛睿解釋到這里,大家基本明白了道理,可還有一點不清楚,那就是流寇在山西很是不錯,為什么會選擇再次進入到陜西。

楊廷樞提出了這個問題。

“流寇在山西四處劫掠,震撼了朝廷,為什么想到回到陜西來,這豈不是南轅北轍。”

鄭勛睿微微嘆了一口氣,他無法回避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無法清楚的解釋,不過你們都知道,三邊總督洪承疇大人,還有總兵曹文詔,正在山西剿滅流寇,曹文詔麾下的軍士,是關寧鐵騎,戰斗力是不一般的,應該說是流寇無法抵抗的,遭遇到沉重打擊的流寇,不可能死守山西,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他們必定會選擇其他的地方,如此的情況之下,流寇選擇回到陜西,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鄭勛睿的解釋,已經是非常清楚了,其中有一些超前的判斷,那就是流寇在山西遭遇沉重的打擊,這個情況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可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不可能什么都不解釋。

一個人做出所有的決定,那是很痛苦的事情,就任延安府知府的時候,鄭勛睿已經體會到這方面的苦楚,如今他需要所有的心腹都開動腦筋,都能夠獨當一面,所以遇見事情之后,他會要求所有人都分析,當然特別重大的事情,一旦做出了判斷,他還是會果斷做出決定的。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