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一百五十七章 招募軍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招募軍士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招募軍士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鄭勛睿剛剛就任延綏巡撫,榆林總兵何耀武自殺,原因是愧對朝廷的信任,榆林邊關逃走的軍士太多,促使了流寇力量的壯大,好多人還成為了流寇的頭目。這樣的原因聽起來匪夷所思,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堂堂的總兵官,二品的武官,怎么可能因為這點小事情就自殺了,而且跟隨自殺的還有兩個師爺,不過何耀武的確是在總兵府自殺的,而且留下了遺書,上面寫的很是清楚,何耀武在榆林鎮接近十年的時間,了解他的軍官很多,誰都知道何耀武是比較跋扈的,而且上下的關系都是不錯的,前任延綏巡撫洪承疇大人,于何耀武的關系就很好,要說何耀武在如此情況之下,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選擇自殺,那也太稀奇了。

無數的軍官將注意力轉移到新任的延綏巡撫鄭勛睿的身上,這位剛滿十八歲的殿試狀元,來到榆林鎮不過十多天的時間,就不知不覺的做出了如此的大事,看來的確是不簡單的,一時間,絕大部分的軍官都感覺到畏懼了,不知道什么事情巡撫大人盯上自己了,就連何總兵都不堪一擊,就不要說他們這些小蝦米了。

沒有人是傻子,誰都知道何耀武的自殺,與巡撫大人肯定是有關系的,可是沒有證據的話是不能夠亂說的,大家也只能夠悶在心里,甚至不敢私下里議論。

榆林總兵短時間之內不可能配備,所有的軍政事物,自然是巡撫大人直接負責了。

副將、參將以及游擊將軍等軍官,先后去拜訪巡撫大人,他們主要的目的,就是表明忠心,千萬不要被巡撫大人當作另類,或者是何總兵的心腹,那就麻煩了。

迅雷不及掩耳的收拾了何耀武,震懾了榆林鎮大大小小的軍官,鄭勛睿的初步目的達到了,接下來他最為關心的就是招募軍士的事宜了。

可不要小看榆林這個地方,因為都是軍戶,相互之間有著不小的聯系,加之軍戶生存的環境很是惡劣,所以打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身體若是不強壯,幾乎就是活不下去的,明末的歷史上,這里曾經誕生了一支很是出名的軍隊,被稱之為明末三大兵之一的秦兵。

組建秦兵的是孫傳庭,不過這個時候,孫傳庭還賦閑在家,什么事情都沒有,直到崇禎八年才被朝廷啟用的,秦兵曾經因為斬殺了闖王高迎祥而聲名大振。

鄭勛睿來到了榆林,要求鄭錦宏招募軍士,正是想到了這一點,當然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他不可能完全相信歷史,所以要求鄭錦宏首先招募兩千軍士,看看效果究竟如何,再說他對軍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必須是正規軍,能夠應對大規模的戰斗,也能夠在山地之間廝殺,同時還要學會操作火器,特別是火炮。

軍隊的紀律,鄭勛睿一直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一直都認為,沒有軍紀的軍隊,就是沒有靈魂,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強大,但不能夠抵御真正的壓力,難堪大用。

解決了何耀武之后,鄭錦宏開始招募軍士。

楊賀深入到河套草原,尚未歸來,很多的事情只能是鄭家操心,偏偏他做事情,一切都是以少爺的利益第一的,少爺吩咐的事情,必須做到最好,所以說招募軍士的事宜,剛開始的進展不是特別的順利。

榆林遍地都是軍戶,有些軍戶之家,只剩下老弱婦孺,幾乎活不下去了,好男不當兵,成為了軍戶就是最為倒霉的事情,如此的情況之下,誰還愿意主動當兵。

得知這些情況之后,鄭勛睿沒有著急,他高度鄭錦宏,越是這個時候,越是不能夠著急,招募軍士的要求不能夠出現任何的變化,那些進入的鄭家軍的新兵,自然是要宣傳的,畢竟進入到鄭家軍,能夠吃飽吃好,雖說每天的訓練艱苦一些,可當兵就是要訓練的。

榆林鎮的戰馬數量不多,這些戰馬大都屬于各個衛、所、營、堡等等,鄭勛睿也不能夠強求,再說這些戰馬,絕大部分都屬于蒙古馬,鄭勛睿還真的有些看不上,鄭家軍之中只有三種戰馬,分別是阿拉伯戰馬,烏珠穆沁馬和南番馬,這三種戰馬,除開南番馬和蒙古馬差不多,其余兩類戰馬都是優于蒙古馬的。

鄭家軍軍士的軍餉暫時是每月二兩銀子,這方面鄭勛睿也不敢過高的調整,免得引起了朝廷和其他地方的注意,槍打出頭鳥這是真理,但是鄭家軍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軍士能夠吃飽吃好,而且進入到軍隊之中,吃穿住用都是保證的,每月的二兩銀子,完全是拿來養活家人的,這些銀子能夠保證家人有飯吃,不至于挨餓,再說鄭家軍目前的將士,有家人拖累的不是太多,洪家堡的青壯,家人在江寧縣,吃穿不愁,得益于鄭家,所以是拼死效力的,招募的流寇不少和家人失去了聯系。

還有一點,鄭家軍最大的特別,是絕無克扣軍餉的事宜,對于那些家人知道消息之后,跟隨而來的家人,還能夠特別的照顧,至少這些人購買的糧食,鄭家軍可以保證低價。

剛剛招募進入鄭家軍的軍士,很快感受到了這一點。

消息很快在四周傳開了。

報名的人很快多起來。

到了八月的中下旬,鄭錦宏開始叫苦了,符合要求的人,遠遠不止兩千人,一些看著特別優秀的苗子,因為人數的限制,可能不能夠被招募到鄭家軍之中,這看來是很可惜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鄭勛睿的命令來了,暫時不限制名額,合格的就招募進來,但有一點要求,那就是必須要經過嚴酷的訓練,才能夠真正成為鄭家軍的軍士。

半個月的時間,招募了四千人。

這讓鄭勛睿都覺得奇怪了,榆林鎮哪里來的這么多人啊,要知道這里遭受了連續四年的災荒,情況甚至比延安府還要糟糕,很多的邊軍都跑了,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去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走不動了,只能夠留下來等死,而且饑荒期間,這里也餓死了不少人,鄭勛睿來到延綏鎮的路上,看見的人就不是太多,而且青壯更少。

考慮到這些事情之后,鄭勛睿開始仔細觀察這些軍士,一些招募進來的軍士,似乎是懂得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本來在榆林鎮這個地方也不能夠算是奇怪,可想到何耀武貪墨那么多的軍餉,軍士平日里是不可能訓練的,這讓他對招募的軍士的來源,產生了懷疑。

揭開這個謎團的是鄭錦宏。

鄭錦宏也注意到這一點了,榆林鎮衛、所、營、堡等地方的軍士,人數不是很多,經過大半個月的核實,各級軍官都實實在在的上報了數字,不敢隱瞞,害怕巡撫大人調查追究責任,最終統計起來,邊軍總人數只有三萬五千人,而且這些軍士之中,中年人以上的占據很大一部分,青壯是非常少的。

親自參與過調查的鄭錦宏,對于軍士的來源同樣產生了懷疑,他安排斥候到這些新兵中間,吃喝在一起,終于知道了,這些人絕大部分來自于延安府的州縣,其中米脂、葭州、綏德等地的占據很大一部分。

鄭勛睿在延安府各地的名氣是非常大的,鄭家軍的名氣也不小,而且鄭家軍的軍士之中,就有不少人是延安府本地人,一些家人也跟著來到了榆林鎮,這些軍士和家人的宣傳,讓鄭家軍成為了延安州縣不少人羨慕的軍隊,這一次鄭家軍決定開始招募軍士了,延安府各地的人自然是蜂擁而至了,家里有種地的人,加之留在家中,糧食消耗也大,還不如加入到鄭家軍之中去,要是能夠立功,說不定來日還能成為軍官。

這些來投軍的人,一部分是脫離了流寇隊伍前來的,他們當然知道一些基本的軍隊要求,所以在招募的時候,表現是很不錯的。

這些人也帶動了榆林本地的一些青壯,他們雖然是軍戶,可沒有軍裝,沒有餉銀,就是種地,看不到前途,索性加入到鄭家軍之中去,要知道鄭家軍的大帥是巡撫大人,如此榆林的那些軍官,也不敢繼續欺負他們,要求他們承擔無法承受的賦稅了。

招募事宜八月二十日結束。

正是酷暑季節,訓練隨即大規模的展開。

訓練的事情,鄭勛睿不需要太多的操心,他目前需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手里有那么多的黃金白銀了,接下來就要大量的購買糧食,南方秋收季節結束的時間不長,應該是可以購買到大量糧食的,此外就是楊賀究竟聯系的怎么樣了,戰馬可是最為關鍵的東西了。

當然還有榆林鎮的衛、縮、營、堡的軍官軍士,這些人不可能棄之不顧,畢竟鄭勛睿是延綏巡撫,這也是他的職責之一,該穩定的地方還是要穩定的,盡管說銀子耗費的有些冤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想看就來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