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光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光啟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徐光啟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徐光啟可是中華歷史上真正的名人了。

鄭勛睿跟著中年人上了馬車,兩人都沒有說話,馬車行駛了好一會,終于停下來。

門口看不見什么馬車,看來徐光啟因為身體的原因,一般不接見來訪的客人,這個事情是真的,跟著中年人直接進入府邸之后,鄭勛睿很注意的看了看四周,一切都顯得很是簡樸,看不出奢華的地方。

來到書房的時候,一股淡淡的中藥味道傳來。

徐光啟身體不好,一直都想著致仕,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可以說徐光啟是唯一一個在內閣大臣位置上面正常亡故的大臣了。

中年人帶著鄭勛睿進入書房的時候,腳步很輕。

徐光啟端坐在書房,臉色不是很好,中年人準備稟報的時候,徐光啟搖搖頭,中年人明白了意思,迅速給鄭勛睿泡茶,接著退出書房,輕輕帶上門。

“鄭大人,本官請你來,你不會吃驚吧。”

“大人,召見,是下官的榮幸。”

“這些話不用說了,本官建議你到陜西去,你不會暗地里責怪本官吧。”

“大人若是為了解釋這等事情,下官就斗膽了,下官絕無意見,下官也清楚,自身的資歷很淺,不可能服眾,唯有到艱難困苦的地方去磨礪,做出一番成績,才能夠真正得到他人的認可,若是想著平平安安,那還不如留在翰林院。”

“不錯,本官聽聞你想著到府州縣,就感覺到不簡單,你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可謂是我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翰林修撰了,迄今為止,翰林修撰直接到府州縣去磨礪的,你也是第一人,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本官提議你到艱苦的地方去。”

“下官感謝大人的成全。”

鄭勛睿還真的不是特別的高興,那是因為他內心的想法,外人不可能知曉,延安府被稱之為黃土高坡,地理條件很是惡劣,當然如今是什么情況,他不是很清楚,但相信也好不到哪里去,這樣的地方糧食產量有限,不可能與南方比較,再說延安府正在鬧流寇,他去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安撫百姓,還是要剿滅流寇,而且必須抓緊時間,決不能夠耽誤春耕時節。

到這樣的地方去,就是最大限度的考核他的能力。

“本官看得出來,你不是特別高興,還是有些埋怨本官的意思,你能夠表露出來,本官就很是欣慰了,本官閱人無數,看得出來,你還是質樸的。”

“大人言重了,下官略有不喜,這倒是真的,下官以為,不管是誰到陜西去,都不可能表現的很是高興,那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說得好啊,被朝廷派遣到陜西去,沒有誰會高興的,你若是表現的喜氣洋洋,本官倒真的是要擔心了,好了,本官找你來,的確不是給你做什么解釋的,本官也沒有必要那樣做,本官看你雖然年輕,可幾次上朝的表現,很是不俗,故而想著讓你受到磨礪,來日成為可用之大才,至于說你是不是能夠做到,本官就不得而知了。”

“你到陜西去的消息,昨日就傳開了,本官想著問問,你對延安府的情況知道多少。”

徐光啟終于說到最為關鍵的地方,鄭勛睿也不敢小覷,不管怎么說,他到陜西去,還是需要得到朝廷之內的支持,支持的力量越大越好,否則今后的日子不一定好過。

“下官知道一些,延安府下轄三州十六縣,分別是鄜州、葭州、綏德州,膚施縣、安塞縣、甘泉縣、寶慶縣、安定縣、宜川縣、延長縣、延川縣、清澗縣、洛川縣、中部縣、宜君縣、米脂縣、吳堡縣、神木縣和府谷縣,有戶數三十七萬,人口一百零四萬。”

鄭勛睿一口氣說出來這些情況,徐光啟顯然有些吃驚,怕是沒有想到,尚未接到圣旨的鄭勛睿,能夠將基本情況了解的如此詳細。

“不錯,能夠知道這么多的情況,看來你不打算在延安府去敷衍做事了,不過你可知延安府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下官以為,最大的問題乃是流寇聚眾造反,安塞的闖王高迎祥,宜川的橫天一字王王子順,定邊八大王張獻忠,清澗的過天星惠登相,府谷的王嘉胤、掃地王張一穿,米脂的闖將李自成、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綏德的老回回馬守應、紫金梁王自用、神一魁,洛川的不沾泥張存孟,膚施的曹操羅汝才、爭世王藺養成、闖塌天劉國能、射塌天李萬慶、混十萬馬進忠等等,都是流寇的大小首領。”

“且不說這些人為什么造反,可是他們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已經讓陜西淳樸的民風大為變化,流民乃至于百姓,爭先恐后的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更為令人擔憂的是,流寇絕大部分的頭目,都是出自于延安府所轄的州縣之中,這讓流寇視延安為大本營,就算是遭遇到官軍的圍剿,也能夠回到延安喘息,等待再次造反的機會。”

身體虛弱的徐光啟,忍不住慢慢站起來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鄭勛睿居然對延安府有著如此清晰的認識,崇禎二年延安府大旱,全年無雨,耕地幾乎是顆粒無收,崇禎三年延安府再次遭遇災荒,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皇上對延安府諸多的反賊,心存憐憫,同意了三邊總督楊鶴的以安撫為主、剿滅為輔的作戰方針,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方針明顯是錯誤的,已經投降的流寇,幾乎全部都開始了再次的造反。

“本官沒有想到,鄭大人對延安之情況,如此的通透,看樣子本官不用過多的擔心了,不過本官還是有三個建議,鄭大人若是覺得合適,可以采納,若是覺得不合適,就當本官什么都沒有說。”

“第一個建議,盡量安撫百姓,民以食為天,延安連續遭遇到三年的災荒,百姓的確是活不下去了,若是不能夠很好的安撫,幾乎是沒有什么辦法穩定的。”

“第二個建議,春耕生產為重中之重,若是不能夠抓好今冬明春的春耕事宜,來年再次遭遇災荒,朝廷也沒有辦法救濟了。”

“第三個建議,整頓官吏,延安府馬懋才,能力平庸,面對盜賊四起的局面,幾乎是手足無措,去歲陜西巡撫吳大人就私下里寫信了,只是沒有彈劾,加之延安府乃是人人都懼怕的地方,朝廷也難以派遣官員,因為馬懋才之平庸,導致延安府的局面更加的不可收拾。”

徐光啟提出的三個建議,的確是不錯的,也是很關鍵的,但鄭勛睿內心還是不舒服,他豈能不知道這些,可目前的關鍵是,延安府已經窮的叮當響,朝廷大軍數次在延安府境內剿滅流寇,各地官府疲于應付,甚至無法提供充足的糧草,如此的情況之下,他就算是神仙,到延安府去了,也是無可奈何的。

不過他還是要表示感謝。

“徐大人之教誨,下官牢記在心,下官一定不辜負徐大人之期望。”

徐光啟看著鄭勛睿,臉上帶著微笑,微微搖頭。

“本官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兩手空空到延安府,能夠做什么事情,本官說的這些也是空的,不要說你,就算是本官去了,也無可奈何,本官也知道,今日皇上召見你,你肯定會提出來要求的,可否說說提出了什么要求。”

鄭勛睿嘆了一口氣,說出來了在皇上面前提出來的三個要求,可惜皇上只是答應了兩個。

徐光啟聽的眼睛里面出現了精光。

“好的很啊,本官看樣子是杞人憂天了,你早就想到這些了,虧得本官多嘴。”

徐光啟慢慢走到了鄭勛睿的身邊,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清揚,你是殿試狀元,老夫本不是殿試主考官,按說不應該提出來此等的要求,你若是不嫌棄,老夫欲認下你這個學生,如何。”

鄭勛睿的身體微微抖動了一下,迅速站起身來了。

“恩師請受學生一拜。”

看著鄭勛睿恭恭敬敬的行禮,徐光啟沒有拒絕。

“清揚,你在朝中的表現,老夫都是知道的,你沒有攀附周大人和溫大人,這一點老夫內心明鏡,老夫今日冒昧了,主動認下你這個學生,是想著你能夠大有作為,為朝廷效力,老夫既然認下了你這個學生,若是沒有見面禮,那是說不過去的。”

徐光啟走到了鄭勛睿的面前,輕輕拍了拍肩膀。

“老夫在戶部還說得上話,昨日就給戶部打過招呼了,給你提供白銀十萬兩,你也知道朝廷幾乎是拿不出來銀子了,若是府庫充盈,定不止這些銀子的,十萬兩白銀,能夠起到一些作用,希望你能夠好好的使用,老夫相信你能夠治理好延安府,只要治理好了延安府,流寇的勢頭就會大大減弱的。”

一直到這個時候,鄭勛睿的臉上才真正的露出了微笑,十萬兩白銀,對于整個的延安府來說,的確是不算多的,但真的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再說他已經是徐光啟的學生,日后就能夠受到徐光啟的照顧,有了這樣的一層關系,他在延安府就可以放開手腳干了。

新筆趣閣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