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九十六章 揣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揣摩

第九十六章 揣摩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求收藏,求推薦,感謝讀者大大的,求更多的和鼓勵。我欲封天無彈窗閱讀

鄭勛睿的分析是非常準確的,但是能夠做出這等分析的可不止他一人。

周延儒和溫體仁也作出了準確的分析,他們基本揣測到了皇上的心思。

會試考題是禮部絞盡腦汁準備的,一共是十套考題,其中每一套考題的第一個題目是最為關鍵的,也是決定會試走向的重中之重,一旦皇上在十套考題之中圈定一項,那么主考官和同考官都要開始熟悉考題,便**閱卷,這個時間一般都是在二月初六,主考官和同考官二月初七就進入到貢院,到時候他們也就知道了考題,開始做出相應的準備。

進入到貢院,周延儒和溫體仁知道考題之后,大為吃驚,因為這不是禮部所出的考題,這是皇上直接出的考題。

作為內閣輔和內閣輔臣,若是不能夠知道皇上的心思,很多時候不能夠迎合皇上,順著皇上的思路思考和處理問題,那就不要想著能夠在內閣大臣位置上多長的時間,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所取代,周延儒成為內閣輔的時間雖不長,但能夠充分的揣測到皇上的心思,為皇上所信任,至于溫體仁,年歲大了,經歷過太多的風波,用老jian巨猾來形容是不過分的,更是能夠揣測到皇上的心思。

主考官和副主考兩人迅商議,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達成共識。

他們很清楚,皇上需要人才,崇禎元年到如今,朝中大臣特別是內閣大臣走馬燈一樣的調整,這表現的是皇上內心的焦慮,對于朝中大臣不滿意,迫切需要更加有能力的人才,可惜朝中大臣,絕大部分都是啟年間遺留下來的,經歷了很多的風波,譬如閹黨和東林黨zhijian的斗爭,又譬如東林黨和浙黨zhijian的斗爭,那些殘酷的斗爭和壓制,讓很多的大臣失去了斗志,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了。

皇上清楚其中的利弊,知道朝著很多大臣,都是難以依靠的,那么從科舉考試之中現人才,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袁崇煥的事件,讓皇上對朝中大臣的看法更加的不好,當初重用袁崇煥的時候,皇上是絕對信任和言聽計從的,朝廷盡管困難,可袁崇煥需要的銀子全部滿足,袁崇煥五年的時間徹底剿滅后金韃子,皇上完全相信,甚至袁崇煥擅自斬殺一品武官毛文龍,沒有請示,皇上也忍住了,但遼東的局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在毛文龍被斬殺之后,后金韃子失去后顧之憂,入關突襲,千里奔襲,直接威脅到京城了,導致京師戒嚴、各地軍隊進京勤王。

如此嚴重的后果,是皇上難以承受的,也讓皇上累計的不滿徹底爆,最終導致的結局,就是袁崇煥被磔殺,家產查抄,家人配三千里,而且朝廷之中的大臣也守到牽連,內閣大臣錢龍錫罷官下獄。

如此情況之下,皇上修改了考題,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弄清楚其中的利弊,周延儒和溫體仁在錄取貢士方面,也很快達成共識,那就是必須以考的文章是不是能夠結合現實、提出新穎的治國觀念為主了。

閱卷開始,周延儒和溫體仁召集了諸多的同考官,強調了閱卷的要求,他們的要求雖然簡單,可落腳點是明確的,凡是能夠提出新穎的治國理念,或者是對朝政、民間疾苦、朝廷面臨的問題做出分析的,文筆出se的文章,就是能夠被被錄取的文章。

明確的要求,被諸多同考官吸收,這也讓閱卷的工作進展加快了。

五的時間,第一輪考試的兩千五百多篇文章,全部都被看過,其中的五百篇文章被挑選出來,四百名貢士將在這五百篇文章之中產。

周延儒和溫體仁沒有閑著,所有挑選出來的文章,他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將其初步分為三類,一類是異常出se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不多,二十篇以內,第二類是中等水平的文章,這一類的數量比較龐大,有接近四百篇文章,此外就是下等水平的文章,這些文章基本就是被淘汰的命運。

第二次仔細閱讀的時候,那就是確定錄取人員名單的時候了,這一次看過之后,被錄取的四百人,基本確定下來,除非是有特殊的情況,否則不會出現什么變動,四百篇文章,同考官和主考官悉數都要背書,接著存檔,以備將來查詢。

第三次就是精讀了,那就是挑選出來的十來篇最為出se的文章,通過相互zhijian的比對,確定最為優秀的文章,能夠被確定下來的最為優秀的文章,基本就是會試會元了。

初步確定會元人選之后,同考官還要找出此人第二篇和第三篇的文章,由主考官審閱,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問題,若沒有問題,那就最終確定下來。

閱卷和確定名次的時間,一共就是九,余下的三時間,需要書寫榜單,做好榜的準備,更加重要的是,主考官和副主考要覲見皇上,呈上會元以及前十名貢士的文章,由皇上審閱,若是皇上有異議,名次還有可能變動。

一般情況之下,主考官和副主考確定的前十名貢士以及會元不會出現什么變動。

會試優秀的人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皇上記住了,皇上會詢問相關的情況,以便在殿試的時候,特別注意這些人。

忙的頭昏眼花之后,所有名氣和錄取的貢士悉數定下來了。

周延儒揉了揉腦袋,笑著開口了。

“溫大人,總算是不負皇上的重托,只不過這會元的人選,是不是有些過于年輕了。”

“下官覺得沒有任何的問題,大人弱冠之年連中會元、狀元,乃是大明之驕傲,此次會試的會元雖是年輕,可文章的確是不錯的,大人和下官都審閱多遍了,會試會元如此之年輕,明大人的學問得到了繼承,此乃是大明盛事啊。”

被溫體仁不著痕跡的拍了馬屁,周延儒很是高興,他當年的會試和殿試無比風光,二十歲的年紀連中兩元,引了諸多的驚嘆,如今的會元,和他當年的情形是差不多的,而且這個會元的基本情況,他們也調閱了,確實算得上是人才。

與溫體仁zhijian的配合多了,周延儒覺得很是舒服,溫體仁總是能夠順著他的思路做出解釋或者是決定,就算是某些時候,看似難以解釋的事情,溫體仁也能夠出理由,讓內閣順利的通過,有如此的助手,誰不高興。

這一次會試,兩人zhijian的配合,可謂是達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了,就連對文章的分析,都是大同異,這在以往基本是不大可能的,崇禎元年的時候,當時的內閣輔和內閣次輔,在確定會元人選的時候,產了很大的分歧,最終還是皇上決定的。

“溫大人學識淵博,本官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啊。”

“大人客氣了,下官是跟隨大人學習,就這會試會元的人選,下官一時間都難以確定下來,若不是大人朝政建議、民間疾苦、朝廷隱憂幾個方面結合起來判斷,下官都不知道該如何的確定了。”

“溫大人就不要客氣了,單從年紀方面來,溫大人處事穩重,眼光獨到,的確值得本官學習。”

“不敢不敢,下官在大人這個年紀的時候,尚屬懵懂無知,若是要參與到會試如此之大的事情之中,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的處理了。”

周延儒仰頭哈哈大笑,溫體仁就是這樣,他出來的每一個道理,溫體仁總是能夠找到解釋的理由,而且將功勞全部歸結到他的身上,這太難得。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個道理,周延儒雖然知道,可真正到了那個地位,還是要忽略的,他可能沒有想到,溫體仁這樣的聰明才智,最終是要直接針對他的,畢竟人人都想成為內閣輔。

“溫大人,不管怎么,皇上殫精竭慮,為大明之江山嘔心瀝血,這是值得你我學習的,此次會試之考題,本官也沒有想到,皇上如此重視人才,你我自當心領神會,為皇上挑選出來合格的人才。”

“大人的是,其實大人不下官也明白,大人一心為國cao勞,為皇上分憂,憑借著豐厚的學識和無窮的睿智,鎮服了朝廷上下,更是得到了皇上之信任,下官還要繼續努力,為大人分憂。”

“溫大人這話的不對,你我都是為皇上分憂,這朝中事情太多,皇上每日都是苦苦思索,崇禎元年到現在,哪一不是如履薄冰,本官真的不知道如何了。”

溫體仁點點頭,沒有話,其實這一次的會試,其中也有的貓膩,當然這些事情,他是不會的,記住就可以了,也許日后關鍵時刻,能夠揮出來作用的。

收拾完畢,兩人起身,準備去給皇上稟報了,當然重點是周延儒直接,有什么遺漏的地方,溫體仁補充。

兩人朝著皇宮走去的時候,還在不停的聲商議,看上去特別的親密和諧。

...衍.墨.軒.小.說.網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