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章 生意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生意經

第七章 生意經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一秒記住愛去,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

鄭富貴準備出門去了,這一次是準備到山西和陜西一帶去販賣絲綢。

南方的絲綢價格不是很高,一匹絲綢價值二兩銀子,可是販賣到北方去,可以賣到四兩銀子,這是暴利。

但是販賣絲綢的風險是很高的,且不說一路上遭遇到的算計和盯梢,甚至是明搶,就說這聯系商賈店鋪的事情,都不簡單,若是沒有固定的店鋪和商賈愿意接手,你帶著絲綢到山西和陜西一帶,就好比是端著金元寶的小孩子,會招來各方的眼紅,人家搶你的絲綢算是簡單的,厲害的直接將你殺掉,結局就是人財兩空。

此外還有官府的盤查,一樣是難以應對的,官府若是黑心了,你喊冤的地方都沒有,直接將你關押進入大牢,絲綢沒收,家里還要花銀子贖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盡管販賣絲綢是非常賺錢的事情,可真正能夠做的人是很少的。

鄭富貴走南闖北多年,積累了不少的關系,加上他監生的身份,做起事來方便很多,不過這販賣絲綢是惹人注目的事情,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要不是這一次為了鄭勛睿的事情,家里開銷的銀子太多,他也不打算冒險販賣絲綢。

馬上就是春節了,北方的絲綢需要量會大量增加,也許價格會上漲一些的,不過這次出門,又是幾個月的時間,春節都不會在家里了。

鄭富貴就是準備和鄭勛睿說說,然后到浙江去收購絲綢,販賣到北方去。

看見鄭勛睿認真讀書,鄭富貴非常高興,進屋之后,鼓勵了一番,不過他很快轉到了正題上面,說自己這次出門,準備販賣一部分的絲綢到山西和陜西,絲綢的利潤很高,若是成功了,那么明年就可以好好在家里歇息一段時間了。

做生意這件事情,盡管不是鄭勛睿的特長,但他的某些認識,超過如今這個朝代的任何一個商賈,要說政治經濟學可不是開玩笑的,前世的鄭勛睿,也經歷過那個全民都去做生意發財的年代,也曾經專門研究過如何的做生意發財。

鄭富貴出去做生意賺錢養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鄭勛睿不存在反對,男人就是需要養家糊口的,明朝的很多讀書人死讀書,農活不干,也不知道掙錢,一輩子窮困潦倒,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他可不愿意老爸也是這樣。

不過聽到說鄭富貴準備到山西和陜西去做生意的時候,鄭勛睿的臉色變化了。

他記得非常清楚,崇禎元年十一月,明末的農民大起義正式爆發,陜西的王嘉胤、王佐、高迎祥、王大梁、王二等人,掀開了推翻大明王朝的農民起義的序幕。

按照時間上面推算,此時陜西的農民起義已經爆發了。

明朝末年的氣候是非常特殊的,處于小冰川的時期,自然災害頻繁,被視為命根子的農業生產上面,遭受的災荒不計其數,包括旱災和蝗災,還有鼠疫等等,其中旱災尤為頻繁,官府不能夠很好的安撫百姓,也拿不出來那么多的銀子救濟,這讓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造反的浪潮席卷全國。愛去

遼東的后金也發展壯大起來,頻頻在遼東和北方發動進攻,闖入關內劫掠錢財人口,讓老百姓的損失更加的慘重,也讓大明王朝的根基動搖。

這一切,對于僅僅十四歲,尚無任何資歷的鄭勛睿來說,不是特別重要,可若是鄭富貴準備到陜西和山西去販賣絲綢,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鄭富貴遭遇不測,這個家難以維持,自己也就要挑起家里的所有重擔了。

為了吃飯拼命的奔波勞累,還有什么時間去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更是奢望了。

想到這些,鄭勛睿的額頭上冒出冷汗。

鄭富貴剛剛說完,他就開口了。

“父親說到商賈之事,孩兒本不應該多嘴,只是孩兒有一些看法,忍不住想說出來。”

鄭富貴的臉色沉下來,他一萬個不情愿,鄭勛睿千萬不要想著做商賈,那家里今后就沒有任何的希望了。

“清揚,這不是你應該操心的事情。”

“父親不要著急,孩兒無心商賈之事,只是在秦淮河的時候,聽聞一位商賈說到了商貿之事,后來打聽,才知道此人是北方最大的商賈之一。”

鄭富貴的臉色稍微緩和一些,大商賈到秦淮河去,非常正常,若是沒有去過秦淮河,也不配被成為大商賈,鄭勛睿能夠聽到一些議論,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大商賈說了,商貿之事,兩個途徑最為賺錢,其一是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其二是囤積居奇。”

鄭富貴臉色稍稍變化,這所謂的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他從來都沒有聽到過,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商賈就是大商賈,說話都是高深的,要不然人家怎么可能賺錢那么多的銀子。

“清揚,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是什么意思啊。”

鄭勛睿愣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說漏嘴了,如今那里來的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的說法,不過他已經虛構出來一個大商賈,也就無所謂了。

“所謂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就是自己制造自己生產自己賣,就說這絲綢,若是能夠編制出來,接著直接賣出去,就能夠賺到更多的銀子。”

鄭富貴的神色有些黯然,這種做法的確賺錢,可惜他做不到。

“父親不要著急,孩兒主要說到的就是第二點,也就是囤積居奇。。。”

還沒有等到鄭勛睿開口,鄭富貴就搖頭了。

“清揚,囤積居奇我是知道的,不過那是大商賈才能夠做的事情,他們的銀子多,我是做不到的。”

“父親不要著急,孩兒說完之后,您就明白了。囤積居奇不一定要太多的銀子,關鍵是要看準時機,什么東西不值錢的時候買回來,值錢的時候賣出去,這樣穩當賺錢。。。”

“清揚啊,我知道這樣賺錢穩當,可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不知不覺之間,鄭福貴和鄭勛睿說到商貿的事情了。

“父親,大商賈喝醉之后,說出來了一個秘密,偶然被孩兒聽到了,當初孩兒沒有在意,現在看來,還真的是賺錢之道啊。”

鄭富貴的眼睛再次睜大,那些大商賈到秦淮河之后,忘乎所以之下,有可能說出來某些商貿經營上面的秘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父親可聽說過玉蜀黍和甘薯。”

鄭富貴仔細想想,搖了搖頭,這兩樣東西,他的確沒有聽說過。

鄭富貴不可能聽說過,玉蜀黍和甘薯目前都在南方的福建和廣東等地種植,沒有流傳到其他的地方,當地種植玉蜀黍和甘薯的方法不是很對,產量不好,沒有受到重視,加上老百姓的觀點一時半會不會改變,種了多年的稻谷小麥和粟米,對于其他的農作物是排斥的。

“玉蜀黍和甘薯,一直都在福建和廣東一帶種植,這兩種農作物的產糧是很高的,效用和稻谷小麥粟米完全一樣,都是能夠吃飽肚子的,而且味道很好,若是能夠引進來種植,就一定能夠賺取到大量的銀子。”

聽說是種地,鄭富貴低下頭沉思了,他相信了鄭勛睿的話,因為鄭勛睿不可能知道玉蜀黍和甘薯這些東西,大商賈喝醉之后,說出來這些話,是很有可能的。

家里的耕地不少,開年之后就要播種了,這幾年的氣候不好,耕地的收成也不好,鄭富貴也就沒有指望地租來支撐全家的開銷。

過了好一會,整個法才抬頭。

“清揚,你可知道玉蜀黍和甘薯的產量是多少。”

“大商賈說了,玉蜀黍的產量是每畝三石到四石,甘薯的產量是每畝十石以上。”

鄭富貴的眼睛掙得老大,滿臉的震驚,十石以上的產量,那是他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江寧縣稻谷的產量是不錯的,也就是平均兩石五斛左右。

“清揚,這不是說笑的事情,甘薯的產量真的能夠達到十石以上嗎。”

“這個大商賈,就是憑著這一點賺取銀子的,他說他都買下了上千頃的耕地了。”

鄭富貴的眼睛陡然睜大了,多年的商賈生涯,讓他還是有決斷能力的。

“好,那我就到福建和廣東去試試,開年之后就是春耕時節,只是不知道這玉蜀黍和甘薯的種子是不是好買啊。”

“那個大商賈說了,福建的福州一帶,有玉蜀黍和甘薯種子,就是需要暗地里交易。”

“這我知道,只要能夠買到種子,什么都好說。”(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手機用戶請瀏覽wap.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