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九百六十章 草原新規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章 草原新規矩

第九百六十章 草原新規矩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8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新年快樂,給諸位讀者大大拜年,祝讀者大大萬事如意。)

豐鎮之戰結束,鄭錦宏沒有馬上離開,打掃戰場的事情就持續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廝殺太過于慘烈,不管是朝廷大軍,還是八旗軍,損失都是巨大的,鄭錦宏也形容這一場的勝利為慘勝。

鄭錦宏沒有馬上離開豐鎮的原因,是因為皇上的旨意,當然鄭錦宏關于豐鎮之戰的奏報還在送往京城的路上,而皇上的旨意,主要說到的就是關于草原秩序的問題。

鄭錦宏同樣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豐鎮之戰的俘虜之中,有草原察哈爾部落的騎兵,這讓鄭錦宏大為火光,因為麾下將士的損失慘重,更因為鄭家軍參將蘇蠻子的陣亡,鄭錦宏這段時間的脾氣也不是很好,現在找到了發泄的途徑,他肯定是不會客氣的。

鄭錦宏隨機派遣使者,前往察哈爾部落所在地,明確告知察哈爾部落的首領,派遣騎兵攻擊大明軍隊的事情,必須做出明確的解釋,否則大明朝廷將派遣大軍,徹底剿滅察哈爾部落,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放過察哈爾部落的每一個人。

按說鄭錦宏的這個舉措,讓人有些看不懂,要知道察哈爾部落是效忠大清國的,且其部落首領是被大清國冊封的蒙古王爺,其排出騎兵馳援多鐸,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鄭錦宏大可率領大軍,直接去圍剿察哈爾部落。

鄭錦宏這樣的舉措,源于皇上的圣旨。

皇上的圣旨說的非常明確,凡是靠近山西、陜西以及寧夏等地的草原部落,目前朝廷采取懷柔的政策,要求他們明確表態臣服大明朝廷。至于說靠近大清國的科爾沁等草原部落,大明朝廷則是在徹底剿滅大清國之后,才會騰出手來對付的。

皇上的目的是要求草原暫時穩定。不要出現大的波動,這樣對朝廷是有利的。崇禎年間,朝廷就曾經因為兩線作戰,而無法支撐。

鄭錦宏正是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的。

朝廷大軍在豐鎮全殲了八旗軍最為精銳的騎兵,這個消息很快將在草原部落之間傳開,察哈爾部落應該是最早獲知情況的,因為他們派遣的馳援八旗軍的騎兵,被朝廷大軍打敗,一部分騎兵還被生擒。

鄭錦宏這樣做。其實是避免出現再一次的征伐。

在草原作戰,其艱苦程度遠遠大于關內,草原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或者是一望無際的草地,其地形過于的復雜,危險時時刻刻都存在,豐鎮之戰,讓鄭錦宏實實在在感受到了。

所以能夠震懾察哈爾部落,讓其暫時臣服,也是最好的辦法。

瑞元三年的春節。鄭錦宏率領大軍在豐鎮度過,大同府知府派遣人員,將大量的糧草以及肉食送到了豐鎮。鄭錦宏也明確告知了大同知府,必須將豐鎮納入到大同府直接的管轄之下,在這里設置相關的部門,管理商貿以及民生事宜。

相關的工程,春節之后隨即展開,大同知府按照鄭錦宏的要求,在這里專門修建城池,而修建的城池是原來豐鎮面積的三倍之大,后來豐鎮成為了草原部落與關內互市的最為重要的城池。城內異常的繁華,在數年之后。朝廷決定設立豐鎮縣。

正月十五,察哈爾部落首領派遣的使者趕到了豐鎮。專門向大明朝廷請罪。

八旗軍一萬騎兵被全部殲滅、大清國豫親王多鐸被生擒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察哈爾部落首領這里,部落首領有了大禍臨頭的感覺,其實草原的諸多部落,早就感受到了大明王朝的逐漸強大,也隱約的知道,大清國肯定會被大明朝廷徹底剿滅的。

草原部落這種感受,在遼東之戰后愈發的明顯,原來只有鄂爾多斯部落表示對大明朝廷的完全效忠,且將部落的繼承人送到大明京城去學習,且鄂爾多斯部落首領明確表示,其控制的草原地域為大明國土。

遼東之戰后,土默特部落和吐魯番部落等都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京城,商議徹底臣服大明朝廷的事宜,還有不少的部落,雖然沒有明確的表態,但也透露出來派遣使者到大明京城的意思了。

此番的豐鎮之戰,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分水嶺。

當初的遼東之戰,被大明軍隊剿滅的八旗軍,絕大部分都是漢八旗,而戰斗力強悍的滿八旗和蒙八旗,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可這一次不一樣了,一萬最為精銳的夢八旗騎兵,被大明軍隊徹底剿滅,大清國驍勇的豫親王多鐸也被生擒,這說明大明軍隊的戰斗力超強,若是大明朝廷真正想著攻擊某一個草原部落,其根本無法抵抗。

也就是從豐鎮之戰開始,不少尚在猶豫的草原部落下定決心,臣服大明朝廷。

最先向大明朝廷請罪的,就是察哈爾部落。

察哈爾部落在草原的勢力是不一般的,元朝的時候,察哈爾部落被譽為草原的黃金家族,居于蒙古宗主部的地位,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明朝,后金崛起之后,大力扶持科爾沁等部落,讓察哈爾部落的力量有所削弱,不過后金知道察哈爾部落在草原上的影響,還團結其部落首領,且在蒙八旗之中,留給了察哈爾部落一席之地,其部落首領也被大清國冊封為蒙古王爺。

察哈爾部落首領不顧大清國的感受,不顧自身為大清國冊封的蒙古王爺的事情,派遣使者向大明朝廷請罪,這樣的事情是震動整個草原的。

察哈爾部落前往豐鎮請罪,攜帶了大量的禮物,包括黃金白銀以及牛羊等等,部落首領知道鄭錦宏的身份,人家身為大明朝廷內閣大臣,說出來的話肯定是算數的,要是察哈爾部落在如此情況之下還和大明朝廷對著干,恐怕真的會被滅族的。

鄭錦宏在接受了察哈爾部落的請罪和臣服之后,率領將士返回京城。

皇上在草原準確確定的新規矩,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滅掉大清國之后,才能夠騰出手來實施,皇上的意圖是蒙漢融合,讓蒙古人進入到大明朝廷做官,讓朝廷選派的官吏到蒙古去管轄,同時遷移漢人進入到蒙古草原。

鄭錦宏歷來崇敬和敬佩皇上的想法,對于皇上如此宏偉的計劃,他沒有絲毫的懷疑,認為這個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這么多年過去了,只要是皇上想做的事情,沒有什么做不到的。

返回京城的途中,多鐸死了。

倒不是鄭錦宏想著殺死多鐸,他沒有必要那樣做。

多鐸自己不想活了。

傲慢的多鐸,被明軍生擒,內心的悲愴和沮喪時可想而知的,他率領的滿八旗正白旗和鑲白旗一萬最為精銳的騎兵全軍覆沒,甚至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走,除開被斬殺的,其余的悉數被生擒,最為精銳的騎兵,面對明軍的時候,都是如此的戰績,那么可以想象,不要多長的時間,明軍就可以渡過遼河,直撲沈陽了。

鄭錦宏的話語,多鐸不會忘記,大明朝廷不僅僅是要生擒他多鐸,還要生擒皇太極,還要徹底滅掉大清國,可不要以為鄭錦宏是說大話,大明朝廷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大清國地位尊崇的多鐸,有著自身的性格,戰斗失敗他可以接受,沒有誰能夠保證百戰百勝,開始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從此以后就可能過階下囚的生活,甚至可能遭遇到漢人的羞辱,這是他無法接受的,而且在他的腦海里面,認定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大清國的滿人欺凌漢人是家常便飯,多鐸也是其中之一,由此他認定漢人一定也會欺凌侮辱他這個大清國的親王。

這樣的恥辱是多鐸不可能接受的。

多鐸懇請鄭錦宏殺了他,可鄭錦宏沒有同意。

就在明軍從豐鎮出發,前往大明京城的時候,多鐸選擇了絕食。

他憑借著強大的毅力和信念的支撐,真的不吃飯。

三天時間過去,多鐸已經餓的臉色都扭曲了。

鄭錦宏看到這樣的情形,專門與多鐸交談,他同意了多鐸的要求,在多鐸爽快的吃了一頓飽飯之后,遞給了多鐸一杯毒酒。

瑞元四年的二月中旬,鄭錦宏回到了京城。

內閣首輔徐望華率領內閣大臣,以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在內城城門迎候。

皇上則是在午門等候。

從京城出發的兩萬大軍,回來的時候只有九千余人,其余的一萬多將士,在豐鎮之戰中陣亡,他們的骨灰被帶回了京城。

八旗軍兩千多俘虜,同樣被帶回了京城。

皇上專門下旨,在京城設立忠義堂,放置那些為大明朝廷做出重要貢獻之人的骨灰,而鄭家軍參將蘇蠻子,是第一個進入到忠義堂的人。

多鐸的遺骸,被專門送往遼河以東,交給八旗軍,讓大清國去安葬,這是皇上要求的,尊重對手也就是尊重自身,人死之后入土為安,多鐸的家鄉沒有在關內。

鄭錦宏向皇上請罪,說是自己此番指揮作戰出現失誤,導致將士死傷慘重,且參將蘇蠻子陣亡,皇上未置可否,只是告誡鄭錦宏,今后要認真面對每一次的廝殺,慎重做出每一個的決定。(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