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九百四十五章 萬國來朝(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四十五章 萬國來朝(3)

第九百四十五章 萬國來朝(3)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中的失落←→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非常的忙碌,如此多的外國使節來到大明京城,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京城的官驛爆滿,幾乎無法接待各地赴京的官員,內閣大臣、禮部尚書楊廷樞更是親自過問諸多的事情。

禮部這一年幾乎沒有什么清閑的時間,上半年主要忙于科舉考試的事宜,以及不折不扣落實關于科舉考試變革的諸多事宜,一直到六月份,殿試進行完畢,這一場從瑞元二年開始的科舉考試,才基本告一段落,被錄取的三百名進士,分別進入到國子監、翰林院以及大明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進行更加進一步的深造,這些被錄取的進士,只有在培訓合格之后,才能夠由吏部安排到各級部門做官做事。

萬國來朝的事宜,無疑也是由禮部全程籌謀的。

內閣次輔周延儒統領萬國來朝的事宜,內閣大臣楊廷樞則是負責具體辦理。

周延儒和楊廷樞都沒有預料到,此番進入京城的海外人士,以及大明周邊的使者有如此多的人,大大小小的使者接近兩百人,加上跟隨他們一同來到京城的隨從,總人數超過兩千人了,所有接待和安排的事宜,都需要禮部安排妥當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充分發揮了自身的能力,力求安排好每一件事情。

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也曾經就諸多的細節事宜,啟奏皇上,誰知道皇上對這些事情根本不做出任何的指示,明確要求周延儒和楊廷樞兩人全面負責。

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下旬,京城的氣候開始變得冷起來了,按照周延儒的安排,來到大明京城的諸多使節,十一月初一拜見皇上,接著禮部組織他們到南方去看看,重點是到南京去看看,最終在十二月返回京城,在大明過春節之后離開。

如此的安排。有著炫耀大明強盛富庶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向這些時節展示大明商貿的發達,以及大明朝廷對商貿的重視,不管是陸地上的商貿。還是海外的貿易,他們都是要按照大明朝廷確定的規矩來的。

皇上的意思是很明確的,你想著讓別人按照你確定的規矩做事情,那么就要在別人的面前展示出來強大的實力,牽涉到利益的事情。你想著讓別人主動服從,基本沒有什么可能性,唯有從實力上面壓過別人,讓別人真正的佩服你,你制定的規矩才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

諸多的準備事宜,從洪欣貴、王小二和鄭芝龍從巴達維亞寫來奏折的時候,就進入到倒計時的狀態之下,包括船隊在什么地方停靠,沿路的安全保衛等等問題。

這里面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對諸多使節是不是需要限制的問題。人家遠來是客,招待方面是需要做好的,不過大明朝廷有著自身的規矩,這些使節來到大明,就要遵守大明的規矩,這就意味著是不是需要限制諸多使節的行動。

對于整個安排事宜幾乎沒有怎么過問的皇上,在這件事情上面發話了,皇上的意思是不需要限制這些外來的使節,他們想到什么地方去看都可以,就算是進入到京城了。想著在京城到處走走看看也是可以的,既然大明朝廷想著展現自身的實力,那就需要讓這些外來的使節心服口服,限制人家的行動。只會讓人家覺得不舒服,甚至是懷疑大明的富庶和強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明各級官府和官吏,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面對諸多國外使節的時候,要有著強大的自信。今后這樣的情況很多,源源不斷的會有海外之人或者域外之人進入到大明,況且朝廷已經明確了規矩,對于海外或者是域外之人來到大明做生意,甚至是在大明生活的,都要予以接納,只要這些人按照大明各項規矩做事情,遵守大明的法律法規。

皇上還特別強調了一點,對于那些海外和域外來的人,要以誠相待,要時時刻刻展現出來大明的強大和包容,這方面大清國就是活生生的教訓,大清國那種自認為滿人最為強悍、高人一等的做法,就是鼠目寸光,漢人切記不要自高自大,要善待其他民族的所有人。

皇上的這個提醒,周延儒和楊廷樞是不折不扣執行的。

域外之人,長相與大明之人差別不是很大,他們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大明之中,而那些海外之人則有一定的困難,這些人的長相與大明之人完全不一樣,頭發、眼睛、皮膚等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有的是金發碧眼,有的是全身黑黑的皮膚,初期會引發百姓的好奇,譬如說在北方的某些地方,海外之人就曾經引發過圍觀和議論。

不過這種情況在大一些的城池里面都不存在了,特別是在京城,要知道在京城的海外人士已經很多了,包括大明軍隊之中,也有不少海外之人,戶部的對外貿易司,好幾百人都是海外之人,大明皇家銀行里面,海外之人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人同朝中的官吏一樣,按時上朝,每日都穿行于京城各地,老百姓早就習慣了。

由此一種新興的行業也逐漸誕生出來,那就是語言交流事宜,一些人專門從事語言交流方面的事宜,幫助這些海外之人與大明的官吏、士大夫、商賈和百姓交流,大明皇家理論和政策研究院也遵照皇上的圣旨,專門吸納這方面的人才,負責對京城官吏進行培訓,讓諸多的官吏也明白一些簡單的海外話語。

現如今,就連皇后娘娘文曼珊,都知道不少海外之話語,甚至還能夠直接與那些海外之人對話了。

諸多海外和域外的使節進入大明海域之后,禮部就開始了全面的統籌。

內閣大臣、兵部尚書熊文燦代表朝廷,前往天津港迎接,主要還是考慮到洪欣貴等人在海上戰斗以及海外遠征取得的勝利,這些海外使節進入到京城之后,諸多的接待事宜,就是禮部完全負責了。

讓周延儒和楊廷樞頭疼的是如何接待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皇室三位公主的事宜。

這件事情在朝中已經傳為美談,正是因為大明王朝的強大,讓海外之人心服口服了,人家將皇室的公主都送來了,求著嫁給皇上,不過據說皇后娘娘對這件事情不是特別的滿意。

這也難怪,皇上在女色方面幾乎沒有多大的追求,進入京城登基稱帝之后,決不同意什么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安排,除開迎娶了皇貴妃朱徽娖之外,就沒有迎娶其他的嬪妃,皇后娘娘對這一點也是很滿意的,誰知道如今歐洲的皇室突然送來了三位公主,都是要嫁給皇上的,作為女人,皇后娘娘內心不可能那么舒服。

據說洪欣貴和鄭芝龍兩人去拜見了皇后娘娘,離開皇宮的時候,頭上的冷汗都沒有來得及完全擦去。

這當然是下面的傳聞了,真實的情況外面是不可能知曉的。

使節朝見皇上的日子眼看著臨近了,紫禁城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皇上也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大明王朝興盛的標志,這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今后或許很多的使節都會前來大明京城朝拜,不過如同這一次的規模,基本不會出現了。

朝見的儀式必定是在紫禁城的奉天殿舉行的,這里本來就是舉辦各種大型隆重的儀式的地方,而這一次的朝見儀式,皇上、皇后娘娘以及諸多的嬪妃都是要參與的,朝見的儀式分為了幾個層次,其中就包括獻俘以及慶賀海外作戰勝利的儀式。

朝見儀式結束之后,由吏部、禮部和兵部組成的團體,還要與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的皇家使者談判,也就是關于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要知道這些俘虜基本都是這三個國家的人,而且那么多大型的戰船,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要參加這次朝拜儀式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也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究竟該如何的布置如此隆重的朝拜儀式,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也沒有經驗,好在翰林院保存的諸多文書之中,有明成祖朱棣接見外來使者朝拜的記載,雖說不是特別的齊全。

皇上對于這件事情,倒是看的很開,他告訴周延儒和楊廷樞,朝廷定下了這么多的規矩,這朝拜一事同樣可以確定新的規矩,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以前的套路進行,只要這一次確定下來的儀式是合適的,那今后就按照此等的儀式來辦理。

于是,為了儀式如何進行的事宜,內閣專門商議,包括禮部的鴻臚寺,也提出來了若干的建議,但有一點皇上非常明確,那就是海外和域外的使者,不需要強求跪拜,每個地方的禮儀不一樣,要尊重海外的規矩。

幾個月的忙碌,眼看著朝見的儀式就要進行了。

主持此事的周延儒和楊廷樞,內心肯定是期待的,也是非常激動的,若說洪欣貴在海外的征戰和遠征是奠基之戰,那么此次的朝拜,就是奠基儀式了。(未完待續。)SJGSF0916

您可能還在找:、、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