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九百零七章 致命的分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零七章 致命的分析

第九百零七章 致命的分析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2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正文

皇太極比阿巴泰提前獲知鄭勛睿御駕親征的情報,這得益于范文程苦心經營的情報網絡。※%※%,

得到鄭家軍即將從遼東展開進攻的情報,皇太極異常的吃驚,在他看來,鄭家軍海外的征伐一時半會不可能結束,怎么可能兩線作戰,如此豈不是極度的消耗國力,無法承受,不過在得知確切的消息之后,皇太極還是冷靜的做出了安排。

首先,皇太極給正在草原征伐的睿親王多爾袞下達了命令,八旗軍收縮陣線,準備返回沈陽,具體什么時間返回沈陽,等候最終的決定,同時皇太極命令鎮守蓋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豪格,加強戒備,時刻注意遼南的情形,盡管說鄭勛睿御駕親征,準備從山海關以及遼東發動進攻,可誰知道鄭勛睿是不是在遼南安排了后手。

最讓皇太極糾結的還是遼東的十五萬八旗軍,盡管說遼東的八旗軍,幾乎以汗八旗為主。

皇太極耗費了極大的精力,才完全占據遼東,讓沈陽得到了極大的緩沖,要知道鄭家軍在遼南的步步逼近,讓皇太極寢食難安。

倉促命令阿巴泰率領大軍撤離遼東,肯定是不合適的,那樣做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這種滅自家威風張他人志氣的做法不可取,但是皇太極同時擔心,阿巴泰是不是能夠抵御鄭勛睿親自率領的鄭家軍,從內心來說,皇太極認為阿巴泰是不可能戰勝鄭勛睿的。

阿巴泰的奏折送到沈陽的時候,皇太極苦苦思索了一整天的時間,一直都沒有能夠做出最后的決斷,但是皇太極很清楚,時間緊迫,他必須要做出決斷。

皇太極首先找到了鄭親王濟爾哈朗商議。

濟爾哈朗是排名僅次于禮親王代善的大清國第二大親王。也是皇太極最為信任的親王,濟爾哈朗忠心耿耿,多次在皇太極率領大軍親征的時候,守衛沈陽,保衛大清國的京城,不管皇太極做出什么樣的決定。濟爾哈朗都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濟爾哈朗有學識,處事冷靜,有著很不錯的見識,這更是讓皇太極放心。

論起驍勇,濟爾哈朗稍遜于多爾袞和豪格等人,但是論起謀略,親王之中無人能夠趕得上濟爾哈朗。

代善是很不錯的,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也看穿了很多的事情。不過作為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皇太極不可能完全信任代善,同時代善因為特殊的地位,對很多的事情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這也導致代善漸漸變得平庸了。

濟爾哈朗進入大政殿,看見皇太極眉頭緊鎖。

濟爾哈朗拜見皇太極,皇太極依舊沒有開口說話。

見此情形,濟爾哈朗也沒有主動開口。而是靜靜的等候。

“濟爾哈朗,坐下說話吧。”

皇太極在大政殿直呼其名。這樣的情形異常罕見,濟爾哈朗瞬間變得嚴肅,慢慢的坐下,此刻他不需要客氣,免得打斷了皇太極的思路。

“鄭勛睿御駕親征,帶領鄭家軍即將從遼東發起進攻。情勢很是危機,朕沒有預料到,鄭勛睿會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近段時間以來,朕苦思苦想。是不是因為朕派遣八旗軍進入草原作戰,激起了鄭勛睿的警覺,故而他親率大軍進攻遼東,可思索之后,朕排除了這樣的預測,若是鄭勛睿對八旗軍在草原發動進攻不滿意,大可派遣鄭家軍在遼東或者遼南發動進攻,沒有必要親率大軍,思來想去,朕認為,鄭勛睿此番的進攻,是想著動搖我大清國的根本了,其野心不小啊。。。”

皇太極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濟爾哈朗也是這樣的想法,鄭勛睿御駕親征,無非是想著鼓勵鄭家軍將士的斗志,讓戰斗廝殺更加的順利,若不然鄭勛睿壓根沒有必要親自率領大軍出擊,至于說鄭勛睿對八旗軍進攻草原不滿意,那更是談不上,依照鄭家軍目前的實力來說,還不會忌憚草原的部落。

“濟爾哈朗,你是怎么看這件事情的。”

“臣以為皇上預測極其準確,鄭勛睿此番就是想著滅掉我大清國,不過臣以為,鄭家軍盡管驍勇,可想著踏入沈陽一步,也是癡心妄想。”

皇太極微微點頭。

“嗯,暫且不說沈陽的事情,遼東的事情該如何的應對,阿巴泰已經寫來了奏折,請示下一步的行動,究竟是從遼東直接撤軍,構筑遼河的防線,還是死守遼東,與鄭家軍展開廝殺,朕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啊。”

濟爾哈朗稍微頓了頓,字斟句酌的開口了。

“臣以為皇上已經拿定了注意,若是要求阿巴泰迅速撤離遼東,則睿親王率領的大軍必須要回到沈陽,護衛沈陽的安全,鄭家軍驍勇,阿巴泰稍微不注意,讓鄭家軍突破了防線,沈陽必定遭受到威脅,若是睿親王馳援不及,后果難以預料啊。。。”

皇太極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濟爾哈朗說的是正確的,他沒有要求多爾袞馬上撤兵,其實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當年大明的袁崇煥,能夠率領明軍死守錦州,現如今的阿巴泰,也能夠率領大軍死守寧遠和錦州等地,讓鄭勛睿的想法不可能得逞。

不過皇太極還是不放心。

“朕有些擔心阿巴泰,是不是能夠抵御鄭家軍的進攻。”

“皇上,臣以為這個時候換將是大忌,阿巴泰在遼東駐扎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熟悉一切的情況,此刻若是臨時撤換大帥,必定導致軍心不穩,臣以為皇上可以派遣人員去協助阿巴泰指揮,如此就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了。”

“你認為朕派誰去好。”

“臣認為譚泰和索尼都是不錯的,可以派去協助阿巴泰指揮。”

皇太極略微思索,隨即點頭,親王和郡王是不可能派遣到遼東去的,譬如說多鐸和阿濟格等人,這些人的資歷明顯強于阿巴泰,若是派遣到遼東去,不可能服從阿巴泰的指揮,那就可能導致遼東出現混亂的局面,譚泰和索尼都是不錯的戰將,有勇有謀,派去協助阿巴泰,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范文程和洪承疇進入了大政殿。

這一次皇太極沒有客氣,兩人剛剛行禮之后,他就開口了。

“文程,洪大人,你們說說,鄭勛睿此番御駕親征,究竟是何目的。”

范文程看了看洪承疇,首先開口。

“皇上,奴才認為,鄭勛睿是想著圖謀我大清國。。。”

洪承疇也是這樣的認識。

皇太極微微點頭。

“那你們認為,鄭勛睿是會率領大軍突飛猛進,以進攻沈陽為目的,還是會步步為營,從遼東發起進攻,一步步的占領遼東大片地方。”

皇太極專門詢問這個問題,是有著充足道理的,范文程和洪承疇都是漢人,相比較來說,他們能夠更加了解鄭勛睿,而掌握鄭家軍的戰略部署,或者是對鄭家軍的戰略部署做出充分的估計和預測,又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開口的還是范文程。

“奴才已經和洪大人商議預測過此事,奴才以為,鄭家軍應該是采取步步為營的作戰部署,首先是收復遼東,爾后才會有下一步的行動,鄭家軍盡管驍勇,可也不敢輕易的突進,讓自身處于危險之中,何況此番的征伐,鄭勛睿親自率領大軍,就更加的不會冒險了,就算是鄭勛睿想著冒險,他麾下的文武大臣也不會允許。”

“這不一定,很多時候朕率領大軍征伐,也是采取了突進的策略的。”

“鄭勛睿不能夠和皇上比較,鄭勛睿是漢人,他麾下的文武大臣也全部都是漢人,且以讀書人居多,在大明讀書人看來,皇上之安全是最為重要的,不能夠有任何涉險之行為,何況大明歷史上有此類的教訓。”

皇太極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也想到了景帝。

范文程的分析讓皇太極略微放心一些了,只要鄭勛睿和鄭家軍采取步步緊逼的戰術,從山海關開始發動進攻,那就沒有必要過于的擔心,多爾袞也不必率領大軍迅速撤回沈陽,可以在草原觀察局勢的發展。

其實皇太極也認為鄭勛睿會采取穩扎穩打的作戰方式。

這大概是出于骨子里對漢人不屑的認知,盡管鄭勛睿是不一般的人,盡管說鄭家軍異常的驍勇,可是在皇太極看來,鄭勛睿和鄭家軍都是不敢冒險的,更何況此番的作戰,鄭家軍是在遼東,接下來還有可能在沈陽等地作戰,八旗軍熟悉這些地方,鄭家軍對這些地方是一無所知。

皇太極終于詢問到最后一個問題了。

“你們認為駐守遼東的阿巴泰是應該撤離遼東,還是固守。”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范文程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開口了。

“奴才認為,饒余郡王應該將重點兵力集中在寧遠和錦州一帶,放棄其他的地方,以重點兵力來應對鄭家軍的進攻。。。”

皇太極臉上難得露出了一絲的笑容,他說出了早就思索好的決定。

“洪大人,朕決定讓你前往遼東,協助阿巴泰抵御鄭家軍的進攻,譚泰和索尼也將趕赴遼東,協助阿巴泰指揮戰斗,你熟悉遼東局勢,朕會告知阿巴泰,多多征詢你的意見,朕希望你能夠很好的協助阿巴泰。”(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