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八十三章 致命的商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三章 致命的商議

第八百八十三章 致命的商議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6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科幻


鄭勛睿來到京城一個多月的時間,終于登基稱帝了,這讓錢謙益等人松了一口氣,當初李自成進入京城的時候,錢謙益迫不及待的示好,且組織了一批東林黨人進入到朝廷之中,表示了對李自成的效忠,想不到短短二十余天的時間,李自成就遭遇慘敗,其麾下的大順軍被鄭家軍剿滅,本人也被鄭家軍斬殺,這讓錢謙益等人目瞪口呆。

接下來的時間,錢謙益是惶惶不安的,張采、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也時常在他府邸里面拜訪,眾人關心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會遭遇到什么樣的厄運,畢竟鄭勛睿對東林黨人是深惡痛絕的,在擔任南京兵部尚書的時候,就毫不客氣的驅逐了東林黨人,且端掉了東林黨人在南直隸的根據地。

錢士升、侯恂、瞿式耜和張溥等人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他們拒絕歸順李自成,選擇了沉默,不過鄭勛睿進入京城,且遵照先皇的遺詔登基稱帝,這讓他們的處境一樣尷尬,本來他們完全是可以離開京城的,可遭受到了大順軍的盤剝,他們的境況變得很是窘迫,同時北直隸等地沒有徹底安穩下來,鄭家軍依舊在剿滅大順軍的余孽,諸多地方還不是很太平,這等的情況之下,他們也不敢輕易離開京城。

鄭勛睿已經登基了,成為了皇上,年號也改為了瑞元,那么接下來就是瑞元皇上主政了。

瑞云元年五月初十。

錢士升的府邸。

錢謙益、侯恂、瞿式耜、張溥、張采、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悉數都在這里。

此時錢士升已經賦閑在家,南京的六部、都察院等部門搬遷到京城之后,原內閣自動解散了,至于說四品以下的官吏,在楊廷樞主持京城局勢的時候,已經開始了甄別。很多人繼續在朝廷之中做事情,而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浮賦閑回家了。

楊廷樞此次的甄別。對于東林黨人來說是重大的打擊,不少的東林黨人被剔除出去。也有少量的東林黨人繼續在朝廷之中做事情,可明顯疏遠了東林黨。

鄭勛睿究竟會如何的處置東林黨人,或者說朝廷對東林黨究竟是什么態度,這是錢士升等人關心的事情,畢竟他們就算是不在朝廷之中做官了,但依托東林黨,還是能夠有發言權的,再說東林黨的力量頗為龐大。盡管在南方吃虧了,但在北方的發展速度很快。

為了東林黨的未來,眾人終于摒棄前嫌,再次聚集在一起了。

這些人是東林黨的骨干,他們將要商議東林黨下一步如何的發展,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發展,如何面對朝廷等等事宜。

錢士升、侯恂、瞿式耜和張溥等人明顯是一幫,錢謙益、張采、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是一幫,兩幫人之間已經存在不小的隔閡和矛盾,錢士升等人姿態高很多。因為他們沒有屈服李自成,在道義上是說得過去的,而錢謙益等人則是灰溜溜的。底氣不足。

主持商議的錢士升,沒有追究錢謙益等人,在商議剛剛開始的時候,直截了當的表明態度,那就是東林黨人必須在朝廷之中爭取到發言權。

錢士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大明王朝繼續延續下來了,鄭勛睿是奉先皇的遺詔登基的,同樣是大明王朝的皇上,這天下和以前差不多的。既然如此,那么東林黨人既要繼續為朝政的發展鼓與呼。

錢士升的態度。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畢竟東林黨在北方有著不小的影響。很多讀書人都加入其中,鄭勛睿盡管做了皇帝,總是需要人來做事情的,現如今朝廷最缺的就是人才,鄭勛睿登基已經有十天的時間了,還沒有宣布內閣人選,六部和都察院等部門人員也很不齊整,這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不需要過多的猜測就可以知道,鄭勛睿下一步肯定是大量的啟用讀書人,進入到朝廷之中做事情。

這應該是錢士升等人的機會,盡管他們不大可能進入到朝廷之中,但東林黨人總是能夠進入到朝廷去做事情的。

對于朝廷頒布的一些政策,錢士升等人很是憤怒,什么官紳一體納糧,什么征收商貿賦稅等等的事宜,讀書人地位本來就不一樣,士大夫本就是朝廷的柱石,享受朝廷的照顧理所當然,憑什么要求他們也要繳納賦稅,這豈不是違背了祖制。

至于說征收商貿賦稅,那就是與民爭利。

錢士升表明了態度之后,眾人安靜下來,話可以說的慷概激昂,可光說是沒有作用的,你說話沒有人聽,那就等于是白說。

在這方面,不客氣的說,錢謙益還是有發言權的。

錢謙益主動投奔李自成的行為,盡管讓人詬病,可人家進入到了朝廷之中,而且還能夠說上一些話,還幫助一些東林黨人也進入到朝廷之中,或者說保留了原來的職位,這應該算是本事,你錢士升是高傲,可惜也就是賦閑在家,而且還遭遇到大順軍的敲詐,本人被關進了大牢之中,被盤剝了近十萬兩的白銀,才保住了性命。

一個多月時間以來,錢謙益等人盡管是惴惴不安,可還是很注意觀察局勢的,他們發現鄭勛睿與李自成完全不一樣,是真正的平定北方的局勢,首先是通過漕運調集了大量的糧食,有了糧食,局勢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下來,其次是穩定下層的官吏,保留了那些真正辦事情的官吏,裁撤與保留并行的措施,讓各級的官府基本穩定下來,最后是與民休息,鄭勛睿登基之后的第三天,就下旨免去了北直隸、河南與山西三地一年的農業賦稅,這讓老百姓能夠真正得到休息。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么長的時間過去了,李自成并未對誰清算,就算是投降的大順軍軍官軍士,也是分散安置,并未大開殺戮。

楊廷樞的確讓不少東林黨人賦閑在家了,可沒有下一步的動作,沒有對這些人實施更進一步的打擊,也就是讓這些人不做官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肯定是鄭勛睿的意思,從這個方面來看,鄭勛睿是絕不會展開大規模的清算,更不會大開殺戒了。

就在眾人都沉默之后,錢謙益開口了。

他首先說明了自身對局勢的判斷,接著說明了下一步準備采取的措施,無非是主動去找到周延儒或者楊廷樞等人,表明態度,希望能夠進入到朝廷之中做事情。

錢謙益說話的時候,眾人都是沉默的,盡管錢士升等人看不慣錢謙益,覺得錢謙益這個東林黨魁的所作所為,有辱斯文,可惜目前的情況之下,眾人想不到其他的辦法,難不成東林黨人還與朝廷硬抗,以前鄭勛睿是南京兵部尚書的時候,東林黨人在老巢南直隸都是大敗,就不用說如今人家已經是皇上了。

目前所能夠做的也就是服軟,通過低頭的姿態獲取機會,至于說今后,只要爭取到了機會,今后總是有揚眉吐氣的機會。

錢謙益說完之后,錢士升、侯恂和瞿式耜都沒有開口。

張溥在這個時候開口了,他的開口,讓所有人都吃驚。

“在下不同意老師的建議,讀書人應該有自身之骨氣,創建東林黨的顧老先生,曾經遭遇到朝廷的無數打壓,可一直都是鐵骨錚錚,絲毫沒有屈服,魏忠賢老賊一手遮天的時候,東林黨人更是不屈不撓,無數的先烈前赴后繼,與魏忠賢斗爭,不在乎自身之性命,不屑于魏忠賢的拉攏和威逼,彰顯東林黨之骨氣,東林黨人就算是不依靠朝廷,也一樣能夠傲視天下,不做官怎么了,可以做學問,可以評論朝政,可以對朝政提出批評建議,在下就不相信了,朝廷還敢封堵東林黨人之嘴。。。”

張溥說的很是激動,可眾人看向他的眼光卻不一樣,誰都知道張溥與鄭勛睿之間的矛盾,當初在秦淮河的時候,鄭勛睿與張溥等人割袍斷義,這樣的恩怨是不可能消除的,故而此刻的張溥,應該是想到了以前的事情,知道自身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準備拉著一大批的讀書人,與朝廷對抗了。

這屬于找死的行徑,你張溥一個人去做就可以了,不必要拉著眾人去陪葬。

張溥可能想不到,他的這番話語,直接得罪了錢謙益、張采、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要知道這些人曾經歸順李自成,按照他張溥的話語,這些人都是軟骨頭,品性有問題了。

張溥的話語,同樣得罪了錢士升等人,因為錢士升在前面已經說過,鄭勛睿也是大明的皇帝,這天下與過去是一樣的,東林黨人若是與朝廷對著干,沒有任何的理由,若是做的過分了,今后遭遇到無情的打壓,不會有讀書人或者士大夫支持和同情的。

張溥更是想不到,他的這番話語,會為自身帶來殺身之禍,當然鄭勛睿不可能動手,人家根本沒有將他張溥看在眼里。(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