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梟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梟雄

第八百七十九章 不甘心的梟雄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5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八旗軍全線撤離,朝著山海關而去,兩天時間就抵達了山海關。

鄭家軍在后面緊緊追擊。

八旗軍抵達山海關,皇太極吐出三大口的鮮血,陷入到昏迷之中。

這已經不是皇太極第一次口吐鮮血,當年八旗軍在關內慘敗,皇太極也曾經口吐鮮血,有意思的是,這一切都是鄭家軍造成的。

重裝騎兵是皇太極的心頭肉,也是大清國的秘密武器,可是被火炮攻擊之后,五千重裝騎兵,撤回來的不足千人,這意味著重裝騎兵已經徹底被毀掉了,余下的重裝騎兵不能夠形成威脅,大清國的秘密武器被廢掉了。

撤回山海關的途中,皇太極的臉色一直都是鐵青的,一句話不說,就連多爾袞都不敢找到皇太極說話,害怕遭到訓斥。

皇太極抵達了山海關,眾人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了,誰知道出現這樣的事情。

鄭家軍的火炮,讓多爾袞等人感覺到徹骨的寒冷,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犀利的火炮,也正是因為鄭家軍的火炮太過于犀利,皇太極才果斷命令大軍撤到山海關。

山海關一樣不安全,好在此刻追擊的是鄭家軍的騎兵營和神機營,火炮沒有這么快的速度,可一旦火炮對準了山海關,那么駐守山海關的八旗軍,損失一樣會異常慘重。

放棄山海關,沒有人甘心。

可以說八旗軍到了關鍵時刻,大清國也到了關鍵時刻,偏偏這個時候,皇太極昏迷了。

阿濟格和杜度等人表態堅決要守住山海關,當然守住山海關的作用,那是不用多說的。阿巴泰沒有表態,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建議撤離山海關,他們提出來這樣的理由。是斷定鄭家軍只是想著占領山海關,不會有進一步的行動。

阿濟格毫不客氣的訓斥了范文程和洪承疇。他對兩人可沒有那么客氣,阿濟格的嘴里甚至說出了漢人都是亂臣賊子,一點都不可靠的話語,要不是多爾袞制止,阿濟格還有可能說出更加難聽的話語,直接說范文程和洪承疇準備投降鄭家軍也是不奇怪的。

決定權押到了多爾袞的身上。

多爾袞陷入到巨大的矛盾之中,他知道范文程和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記得當初決定八旗軍是在野外與鄭家軍面對面廝殺。還是固守城池的時候,唯有洪承疇提出來固守城池的建議,現在看來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若是那樣做,重裝騎兵不會損失。

拿下山海關,八旗軍付出了近萬人的生命,就這樣放棄,多爾袞會和皇太極一樣氣的吐血,可是不放棄山海關,等到鄭家軍的火炮抵達山海關。那將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多爾袞根本就不敢想、不愿意想。

鄭家軍的火炮,最多還要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就可以運抵山海關了,多爾袞必須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決定。

還有一件更加關鍵的事情,那就是皇太極的健康問題,這個時候皇太極不能夠出現意外,絕對不能夠出現意外,否則對大清國就是致命的打擊了,皇太極沒有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到時候大清國內部會陷入到皇位爭奪戰之中,鄭家軍若是利用這個機會大舉進攻。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進攻,八旗軍恐怕退回白山黑水之間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旦八旗軍決定在山海關迎戰鄭家軍。那么就必須提前將皇太極送回到沈陽去,而皇太極的離開。將令八旗軍的士氣更加的低迷。

不管從哪個方面分析,八旗軍撤離山海關,回到寧遠和錦州是最佳的選擇。

可多爾袞真的不敢下這個決心,也不敢做出這個決定,他期盼皇太極趕忙醒來。

半夜的時候,皇太極終于醒過來了,得到消息的多爾袞,連忙來到皇太極歇息安寢的屋子里。

皇太極的臉色依舊是蒼白的,看不到一絲的血色。

見到多爾袞進來,皇太極微微點頭,抬手示意多爾袞坐下。

“十、十四弟,外面的情況如何了。”

多爾袞知道皇太極想要知道什么事情,連忙稟報說七萬余八旗軍軍士全部安全撤離到了山海關,已經與駐守山海關的六萬大軍會和,山海關已經部署好。

其實在與鄭家軍的戰斗之中,八旗軍人數上面的損失不是很大,重點就是損失了重裝騎兵,而感受到鄭家軍的火炮過于的犀利,皇太極才命令大軍火速撤退的。

相對來說,八旗軍與大順軍在山海關的鏖戰,損失的軍士人數更多。

皇太極一直都閉著眼睛,多爾袞說完之后,他睜開了眼睛。

“是不是固守山海關,爭論一定很激烈吧。”

多爾袞很是激動,皇太極一語中的,說到了關鍵。

“皇上,臣弟不敢隱瞞,十二哥和杜度堅決要求守住山海關,七哥沒有表態,范大人和洪承疇建議撤離山海關。”

“你是什么意見。”

“臣弟認為,撤離山海關是明智之舉,可臣弟實在不甘心,喪失了如此好的機會,大清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再次進軍山海關。”

皇太極的身體微微顫抖,忍不住咳嗽了記下,多爾袞連忙站起身來,走到了床邊,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這個時候是皇太極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

“十四弟,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眼光獨到,八旗軍撤離山海關是正確的決定,一萬多將士的性命留在了山海關,朕也不甘心,這比拿著刀子在朕的身上劃還要難受。。。”

皇太極微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了幾口氣。

“鄭家軍的火炮太厲害了,山海關不過是一座關隘,面積狹小,一旦鄭家軍的火炮轟擊,駐守此地的八旗軍損失慘重,到了那個時候,損失就不是大清國所能夠承受的。”

“朕悔不該不聽洪承疇的建議,否則也不會損失重裝騎兵。”

“十四弟和杜度的心情,朕能夠理解。”

“朕想,鄭家軍的目的是占領山海關,一旦占領了山海關,就不會繼續廝殺了,鄭勛睿至少需要穩定北直隸的局面。”

“朕決定了,大軍撤離山海關,留下五萬人駐守寧遠和錦州城,牢牢控制遼東,余下的大軍回到沈陽去。”

“朕一定要弄到鄭家軍的火炮,這是大清國最大的威脅,若是不能夠抓緊時間破解鄭家軍的火炮,我大清國就危險了。”

很快,阿濟格、阿巴泰、杜度、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也來到了房間里面。

皇太極已經起身,坐在墊著虎皮的椅子上面。

神色平靜的皇太極,宣布了他的決定,大軍徹夜全部撤離山海關,阿巴泰率領五萬八旗軍將士,繼續駐守寧遠和錦州,控制整個的遼東,其余大軍班師回到沈陽去。

阿濟格和杜度不服氣,想著開口爭辯,被多爾袞制止。

范文程眼睛里面含著淚花,看樣子的確是擔心皇太極的身體,洪承疇皺著眉頭,顯然是在思考著什么,阿巴泰的神色平靜,好像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

丑時,八旗軍開始撤離山海關。

阿濟格建議,是不是毀掉山海關的城墻,那樣鄭家軍至少需要耗費氣力重新建設山海關,這個建議沒有得到采納,阿濟格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其中原因,還是多爾袞看見阿濟格忍不住發脾氣,才告訴阿濟格,鄭家軍需要的是完整的山海關,若是此刻徹底激怒了鄭家軍,那么他們一路追殺,憑借著犀利的火炮,八旗軍難以抵擋。

現在雙方需要的是時間,而對于大清國和八旗軍來說,時間尤為寶貴。

聽到多爾袞的解釋,阿濟格才不出聲了,鄭家軍火炮的犀利,他親眼看見了,至于說鄭家軍的驍勇,他更是有著切身體會。

五月初一,鄭錦宏率領鄭家軍將士,進入山海關。

鄭錦宏立刻開始了部署,在山海關留下了四十門火炮,包含有十門紅夷大炮,三十門弗朗機,憑著這些火炮,八旗軍根本不敢進攻山海關。

至于說鄭家軍是不是繼續追殺,一口氣奪回寧遠和錦州等城池,鄭錦宏沒有提及,不過他已經開始按照鄭勛睿的要求,部署兩萬鄭家軍將士駐守山海關了,而負責駐守的軍官,則是鄭家軍副總兵洪欣濤。

吳三桂再次回到山海關,看著這里熟悉的一切,內心的感慨太多了,一個多月之前,他失去了山海關,而在這段時間內,鄭家軍不僅占領了京城和北直隸,徹底剿滅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和劉宗敏,還打垮了八旗軍,重新奪回了山海關。

至于說幾天之前的戰斗,形成的慘重損失,現在看來,是值得的,畢竟鄭家軍付出的犧牲,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當然,對于鄭家軍為什么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收回寧遠和錦州等地,吳三桂也有著自身的認識,鄭勛睿在京城文淵閣說出來的那番話語,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鄭家軍不是不想收回遼東豬地,而是從大局出發,首先占領山海關,穩定了北直隸、山西與河南等地之后,再來大舉進攻遼東,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要收回的就不僅僅是遼東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