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七十四章 攘外與安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四章 攘外與安內

第八百七十四章 攘外與安內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李自成的尸體與劉宗敏的尸體都擺在了面前。

鄭勛睿看的很是仔細,神情也非常的肅穆,這個歷史上被稱之為偉大的人物,就這樣靜靜的躺在鄭勛睿的面前,不會開口說話,更不會激昂的爭辯。

剛剛穿越的時候,鄭勛睿就想著有朝一日平定農民起義,這些農民起義軍,朝廷將其成為流寇,剛開始根本不在乎,可就是這些流寇,高高在上的皇帝被流寇逼得自縊身亡,從這一點來說,農民起義還是有著其巨大威力的。

骨子里面,鄭勛睿對農民起義不看好,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不管其規模大小,也不管其波及的范圍多大,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這一切都與歷來的農民起義領袖有關系,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當初造反的時候,與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可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權力,其驕奢**逸的程度,讓人瞠目結舌,他們比士大夫成長起來的官吏更加的瘋狂,對于老百姓的盤剝更加的嚴酷。

人都是需要有知識的,或許有那個幾個天生的偉人,但這些偉人在成長的過程之中,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夠順應歷史的潮流,歷來的農民起義領袖,在這方面是最為缺乏的,他們憑著一股子的熱情造反,卻不能夠真正克服骨子里的狹隘,面對豐厚物質生活的誘惑,他們根本無法掌控自身,急速的墮落。

教科書對農民起義有著數不清的分析,不管如何的贊譽,可都談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農民起義的局限性,在鄭勛睿看來,很多的分析都蘊涵在這個局限性之中了。

鄭勛睿下令,厚葬李自成和劉宗敏。

至此,鄭家軍終結了明末的農民起義,絕大部分的農民起義領袖。都是被鄭家軍直接剿滅的,也不知道今后的歷史,會如何評述鄭家軍的功過。

擺在眼前的還有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那就是已經占領山海關。正在朝著順天府而來的八旗軍,按照正常的分析,鄭家軍此刻不應該歇息,要連續作戰,對八旗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至少需要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

可是鄭勛睿沒有下達這個命令,留下兩萬大軍駐守通州之后,其余大軍班師京城。

四月二十五日,鄭勛睿回到京城,他依舊沒有進入皇宮,而是在文淵閣召集眾人議事。

斥候偵查到的情報已經在鄭勛睿的手上,追擊的八旗軍在永平府停下了,大概是知道鄭家軍進入北直隸,占領了京城的消息,至于說鄭家軍徹底打垮了大順軍。八旗軍是不是知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商議剛剛開始,眾口一詞,都是要求鄭家軍迅速前往永平府,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

這個建議不錯,山海關是京城的門戶,若是八旗軍占領了山海關,那么京城時時刻刻處于危險之中,八旗軍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前來侵襲了。

看著眾人熱烈的討論和建議,鄭勛睿一直都很安靜。

眾人終于安靜下來之后。鄭勛睿開口了。

“山海關真的那么重要嗎。”

鄭勛睿的一句話,讓文淵閣瞬間安靜下來,因為鄭勛睿的語氣很是嚴厲。

“大明孱弱,才依靠關寧錦防線來鎮守京城。若是我們鄭家軍也落到那樣的境地,就算是擁有山海關,如何能夠防御外敵入侵,這巍峨的長城,用來防御草原部落,就真的那樣堅不可摧。崇禎元年到十七年,八旗軍數次進入關內劫掠,特別是崇禎十五年,來去自由,毫無顧忌,試問山海關和長城防御住他們了。”

“我不否認關寧錦防線之重要,也承認山海關的作用非同一般,可是我們鄭家軍絕不能夠依托這些關隘來抵御外來入侵者,我們對付外來入侵者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剿滅他。”

“漢武帝有句話,有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鄭家軍也是這個信念,有敢犯我土地者,雖遠必誅,遼東是我們的國土,草原是我們的國土,建虜同樣是我們的國土,在我們的國土上面,只有鄭家軍的存在,其余任何的軍隊,都要被徹底剿滅。”

“諸位建議進擊入關的八旗軍,這個建議不錯,可大家都說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我不明白,也不贊同這樣的想法,當然我不責怪諸位,我們知道你們是無心的。”

“曾幾何時,八旗軍的驍勇,讓大明朝廷色變,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樣的傳聞充斥南北諸地,以至于讓大明朝廷的軍隊不敢直面八旗軍,甚至望風而逃。”

“我想諸位也延續了這個認識,認為八旗軍驍勇,可惜這樣的認識,在我看來就是笑話。”

“鄭家軍一定要徹底剿滅八旗軍,端掉他們的老巢,所謂的大清國,和前日被打垮的大順軍一樣,最終的結局是覆滅。”

屋子里靜的一根針掉下來都能夠驚動人。

眾人被鄭勛睿的豪氣震驚了,一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什么叫做俾睨天下,什么叫做傲視群雄,放眼整個天下,唯有鄭勛睿有如此的自信和霸氣。

面對強悍的鄭家軍,八旗軍不是噩夢,只是一個必定被打敗的對手。

良久,文震亨開口說話了。

“聽聞殿下一席話,下官慚愧,下官很想看見鄭家軍徹底剿滅八旗軍的那一天,可如今的局勢堪憂,山西與河南依舊有流寇盤旋,這些小股的流寇必須徹底剿滅,否則抱成團之后,會危害地方,下官之建議,朝廷發出旨意,要求這些流寇悉數投降,愿意投降者,朝廷不予追究,繼續作亂者,徹底剿滅。”

“北直隸哀鴻遍野,百姓幾乎沒有了活路,急需穩定下來,如此京城才能夠徹底安穩。”

“從這個層面來說,北直隸需要平穩,需要時間,下官以為,八旗軍占據山海關,對于北直隸之穩定是巨大的隱患,現如今無比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

文震亨的資格不一般,在鄭勛睿面前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何況文震亨說的是在情在理的。

文震亨的話語,牽涉到攘外與安內的問題。

北直隸一片瘡痍,緊靠著北直隸的山西與河南等地,也沒有穩定下來,南方的穩定不能夠代替北方的穩定,鄭家軍已經占領了京城,就需要穩固戰果,待到北方徹底穩定下來,鄭家軍方可大規模出擊,給與八旗軍毀滅性的打擊。

其實這也是鄭勛睿的想法,剛剛鄭勛睿的話語,不過是提醒眾人,不要認為八旗軍有多么的可怕,鄭家軍打敗和剿滅八旗軍是必然的。

“文大人說的很好,當今之際是穩定,我們有三件事情必須馬上著手,第一是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第二是徹底剿滅大順軍的余孽,第三是穩定北直隸、山西與河南等地。”

“鄭錦宏,洪欣濤,你們率領五萬鄭家軍將士,從通州、香河方向,朝著永平府推進,記住要穩扎穩打,將八旗軍趕出山海關,抵達山海關之后,留下兩萬將士駐守。”

“楊賀,你率領兩萬鄭家軍將士,開始肅清大順軍的余孽,首先從北直隸開始,接著延伸到山西與河南,你們的動作要快,愿意歸降的大順軍軍士,令其就地解散,人員分散安置到南方去,讓他們處于鄭家軍的監控之下,負隅頑抗的余孽,堅決剿滅。”

“楊大人,文大人,你們即刻商議,草擬文書,令漕運總督府迅速調運漕糧前往北直隸,此次調運的漕糧,至少五十萬石,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如此才能夠穩定北方的局勢。”

“南京的搬遷已經開始,但各級官府不能夠等待,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而且要著急做,北方遭受太多的天災,老百姓經不起折騰了,若是我們不能夠穩定北方,不能夠穩定北直隸,我們的下場比李自成好不到哪里去,也要灰溜溜的離開。”

鄭勛睿很想與八旗軍展開決戰,在他的內心,皇太極才是他真正的對手,可面臨的實際情況,要求他必須要冷靜,滿目瘡痍的北直隸必須要穩定,若是繼續征伐,那么北直隸將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崩潰,到時候重建北直隸,耗費的就不僅僅是時間和金錢,還有幾乎無法挽回的民心了。

文震亨的建議是異常正確的,姜是老的辣。

最為核心的一件事情,鄭勛睿不可能不考慮,那就是他必須要登上皇位,必須要稱帝,先前文震亨已經說出了朝廷的字樣,其實就是提醒他,國不可一日無主。

這是形勢的需要,鄭勛睿不能推辭,一旦他登基稱帝,人心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凝聚起來,接下來該要做的事情,也就順利了很多。

商議基本結束的時候,鄭勛睿尚未來得及開口,楊廷樞和文震亨領著眾人站起身來,全部都跪下了,他們懇請鄭勛睿登基稱帝。

這一次,鄭勛睿沒有客氣,告訴眾人,等到南京的搬遷完成之后,擇時登基。未完待續。(www..)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