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六十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

第八百六十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李自成占領了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這一切都來的太快了。

占領京城的李自成,聽從了顧君恩的建議,善待京城的百姓,不準軍士劫掠,同時維持京城的治安,保持京城的穩定。

此舉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甚至有人打出了大順皇帝萬萬歲的標語,喊出了口號。

李自成進入了紫禁城的皇宮,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崇禎元年的時候,他不過是驛站的一名驛卒,不要說進入皇宮,就連來到京城都顯得奢侈。

崇禎皇帝自縊身亡了,皇后和嬪妃也自縊身亡了,不過還有諸多的宮女。

讓顧君恩猝不及防的變化,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皇宮仿佛就是一個魔屋,有的人進入里面去,想到的是自身的職責與擔待,有的人進入里面去之后,找尋到的是迷失,而且這個過程很快,快的讓人反應不過來。

李自成開始了在皇宮之中的享受,周圍有著太多的美女,有著奢侈的生活,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抵御的,李自成也不例外。

另外一個變故也出現了。

占領京城之后的義軍,隊伍迅速開始壯大起來,投降的官軍就超過了十萬人,加之李自成從山西與河南調遣過來的義軍,總人數超過了八十萬,這么多人都是需要吃喝的,都是需要消耗糧草的,顧君恩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無法很好的維持糧餉開銷了。

讓顧君恩沒有想到的是,進入到京城的劉宗敏和李過等人,想法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他們認為李自成當皇上是篤定的事情,誰不知道李自成已經進入了皇宮,坐到了御輦之上,既然李自成當了皇上,他們這些人也應該跟著享福了。

李自成進入京城之后,對于大明朝廷原來的那些官吏。沒有采取什么壓制的措施,凡是三品以下的官吏,繼續留任,至于說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在家中等候消息。

李自成身邊沒有那么多的人才,他需要這些官吏,再說顧君恩也提出了建議,一定要穩住這些官吏,才能夠保持京城和北直隸等地的穩定。

這一手的措施。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京城在短時間之內就穩定下來了,而且京城的士大夫和讀書人,對李自成也不是特別的反對了,除開那些追隨崇禎皇帝自殺的官員。

可惜劉宗敏和李過等人不是這樣看的。

他們覺得進入了京城,就一定要享受,要體現出來義軍的權威,再說跟隨那么多的義軍將士,現在已經占領了京城,若是還保持原來的模樣。什么都不能夠做,那還有誰會跟著賣命,說不定義軍就會散了。

偏巧這個時候,義軍糧草緊張的態勢體現出來了。

皇宮之中的李自成,瞬間就有了華麗的轉身,就連他最為信任的顧君恩,也不是每天都能夠見到了。

在乾清宮討論義軍糧餉的時候,顧君恩堅決反對在京城之內募捐,他很清楚募捐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在京城之內搜刮錢財。有錢人必定是那些士大夫和官吏,義軍剛剛占領京城,根本沒有能夠徹底穩定下來,此刻需要依靠這些士大夫和讀書人。若是將這喜人排斥在外了,那么義軍將很難在京城立足。

盡管這次的爭論,以顧君恩的勝利告終,但顧君恩發現,闖王對他的觀點好像不是很欣賞,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不高興。要不是他顧君恩費勁全身的氣力維持京城的穩定和義軍的穩定,闖王說不定已經發怒了。

憂心忡忡的顧君恩,再次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招降尚在山海關駐守的大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吳三桂的父母及其家人都在京城,只要李自成和義軍善待吳三桂的家人,同時給與吳三桂一定程度的許諾,就一定能夠爭取到吳三桂,更加重要的是,吳三桂率領的十余萬大軍駐扎在山海關,這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李自成倒是同意了顧君恩的這個建議,不過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承諾,那就是究竟給吳三桂封什么官,讓吳三桂得到什么樣的好處。

要是在以前,顧君恩肯定是能夠做主的,可現在他不能夠隨便做主了,因為李自成進入皇宮之后,最為信任的是家人了,沒有多少天的時間,李自成最為信任的已經是李過。

顧君恩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沒有格外的計較,依舊兢兢業業的做事情。

京城內的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不知道接下來是什么下場,士大夫和讀書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一下子沒有了主心骨,就好比是面對獅群等待命運的羔羊。

在這些人之中,錢謙益算是一個另類了。

崇禎皇帝自縊身亡,身邊很多人都悲傷的痛苦,錢謙益也跟著哭了一陣子,但他很快停止了哭泣,以東林黨魁首的身份,開始召集諸多的讀書人了。

錢謙益的觀點很簡單,讀書人肩負振興天下之重任,東林黨人這個時候更是要站出來,要在李自成的面前為百姓鼓與呼。

龔鼎孳對錢謙益的建議完全贊成,瞿式耜則是怒斥錢謙益。

就在崇禎皇帝自縊身亡五天之后,錢謙益主動去拜見顧君恩了。

錢謙益的主動拜訪,讓顧君恩很是高興,他當然知道錢謙益的名氣,這樣的人若是能夠為闖王所用,是大好事,而且錢謙益還能夠吸納更多的讀書人到闖王的身邊。

顧君恩幾乎沒有猶豫,立刻向闖王舉薦了錢謙益。

李自成還沒有糊涂到家,對于錢謙益的主動投靠表示了歡迎,同時請錢謙益主持禮部的事宜,幫忙招納人才。

錢謙益立刻如同上足了發條的彈簧,迅速行動,他首先在東林黨人之中招納人才。

應該說京城之內還是存在有節氣的官員的,以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使施邦耀、兵部右侍郎王家彥為代表的一些官員,在崇禎皇帝自縊身亡之后,也跟隨自盡,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內閣大臣無一人自盡。

錢謙益招納到了不少人,可原內閣首輔錢士升,以及錢謙益的學生張溥和瞿式耜等人斷然拒絕,不愿意為李自成效命。

錢謙益內心還是存有良知,沒有將那些不愿意效命李自成的人供出來。

短短幾天時間,錢謙益招納了近百人,這些人都被顧君恩安排了相應的官職。

眼看著李自成就要在京城之內穩定下來,憑著他麾下的近百萬的大軍,想要穩定北直隸、山西以及河南等地,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若是能夠順利的招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甚至能夠穩定山海關等地。

可惜這樣的局面持續的時間太短了,短的讓人不敢相信。

三月二十九日,李自成進入京城十一天的時間。

風云突變。

以李過和劉宗敏為代表的義軍高級將領,開始了對京城的清洗,他們清洗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京城的高官和士大夫,他開始清洗的目的,就是義軍缺乏糧草,難以維持了,他們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將這些人抓起來,關進大牢之中折磨,要求這些人的家人拿出來銀兩贖人,只要拿出來的銀子足夠了,就可以將人放回去。

首當其沖的是嘉定伯周奎。

可笑的是,在京城遭遇到危機的時候,朱由檢要求周奎捐出來銀兩,周奎哭訴什么都沒有,窮的叮當響,可這個時候要保命的時候,一口氣拿出來了五十萬兩白銀。

顧君恩發現情況不對,怒斥李過和劉宗敏,且想著進入皇宮去找到李自成,可惜顧君恩這個時候進不來皇宮了。

就在顧君恩努力維持秩序,阻止李過和劉宗敏等人行為的時候,李自成的命令下來了,要求顧君恩不要過問這些事情,讓李過和劉宗敏去操辦。

劉宗敏與顧君恩之間關系不錯,他看見顧君恩無比沮喪的時候,告訴了其原因,大明的府庫里面,根本就沒有什么銀子,皇宮里面同樣沒有什么銀子,闖王一怒之下,拷問了宮里的幾個太監,得知大明的官吏家中無比的富裕,這讓闖王更加的憤怒,決定要懲罰這些官員,搜出他們貪墨的銀子。

顧君恩聽完這些話之后,很是無語,在他看來,京城尚未穩定下來,北方有后金韃子虎視眈眈,南方有鄭家軍枕戈待旦,這個時候義軍必須穩定局面,錢糧方面存在的困難,其實自身就是能夠克服的,包括闖王在內的義軍將領,哪一個不是腰纏萬貫,拿一些出來完全可以解決眼前的難題。

攥緊了自身的腰包,卻看著別人的口袋,而且毫無顧忌的將手伸進去了,如此情況之下,人家還會為你效力嗎,若是天下穩定,這樣做還可以逐漸化解產生的矛盾,可如今的天下,根本沒有穩定下來,稍不注意,義軍將陷入滅頂之災。

這些話顧君恩已經不敢說了,他發現闖王的變化很大,進入皇宮之中的李自成,和以前的李自成完全不一樣了,變化為什么如此之快,這讓顧君恩百思不得其解。

眼看著京城陷入到風聲鶴唳的情形,顧君恩唯有哀嘆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